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细胞因子对脐血的CFC和LTC-IC的刺激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辉 黄未未 +1 位作者 王耀平 应大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6-79,共4页
应用经X线照射骨髓基质细胞层长期培养法加上6种细胞因子的刺激对脐血中的克隆形成细胞(CFC)和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进行研究。发现脐血中具有丰富的CFC和LTC-IC。在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CFC形成CF... 应用经X线照射骨髓基质细胞层长期培养法加上6种细胞因子的刺激对脐血中的克隆形成细胞(CFC)和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进行研究。发现脐血中具有丰富的CFC和LTC-IC。在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CFC形成CFU-Mix,CFU-GM和BFU-E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LTC-IC集落形成率也有明显扩增,尤其SCF,IL-3和GM-CSF的联合应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还提示:脐血LTC-IC具有与骨髓LTC-IC类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克隆形成细胞 细胞因子 长期培养 起始细胞
原文传递
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中克隆形成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能力
2
作者 吕品雷 苏约翰 +1 位作者 曹蕴 汪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49-2154,共6页
背景:脂肪组织消化后得到的血管基质部分是多种细胞的混合体,其中以克隆样生长的细胞组分可能是真正具有"干性"维持能力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目的:分离、传代、培养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中的克隆形成细胞,并检测其在动物模型... 背景:脂肪组织消化后得到的血管基质部分是多种细胞的混合体,其中以克隆样生长的细胞组分可能是真正具有"干性"维持能力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目的:分离、传代、培养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中的克隆形成细胞,并检测其在动物模型中修复膝关节软骨的能力。方法:培养新鲜分离得到的脂肪组织血管基质部分,挑选其中以克隆样生长的贴壁细胞,消化、传代、培养至第3代。通过手术建立骨关节炎兔模型,将第3代克隆形成细胞移植入模型兔关节腔,与未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的模型兔进行比较,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的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组织中血管基质部分细胞接种后第3天,贴壁细胞中出现克隆样生长的细胞集落,生长至第5天时,克隆样生长的细胞集落数和周围的单个细胞数均增加,传代至第3代时,仍然呈克隆样的集落生长,梭形形态。大体观察和MRI检查此类克隆形成细胞能在关节腔内帮助软骨修复,增加滑液分泌,同时有助于控制炎症,溃疡面积呈缩小趋势。实验结果有助于优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为临床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脂肪干细胞 血管基质部分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克隆形成细胞 体外扩增 骨关节炎 细胞移植
下载PDF
阿霉素、柔红霉素对CFU-GM和L-CFU细胞毒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欣 李崇渔 陈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1-363,共3页
微量液体克隆形成法检测的结果提示,柔红霉素对正常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形成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阿霉素的1.98倍(24小时作用法)至2.15倍(168小时作用法),其TDI(Time-schedule Dependence Index)均在100左右。柔红霉素对急非淋患者急... 微量液体克隆形成法检测的结果提示,柔红霉素对正常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形成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阿霉素的1.98倍(24小时作用法)至2.15倍(168小时作用法),其TDI(Time-schedule Dependence Index)均在100左右。柔红霉素对急非淋患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阿霉素的4.74倍。柔红霉素的平均敏感指数(MSI=2.01±0.53)略大于阿霉素(MSI=1.65±0.49),从理论上解释了柔红霉素多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阿霉素多用于治疗实体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柔红霉素 克隆形成细胞
下载PDF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晓欣 周建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4-568,共5页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ECFCs)是一种有别于经典内皮祖细胞的具有强大血管新生功能的晚期内皮祖细胞。ECFCs在心、肺、脑的缺血修复中具有强大的血管生成潜能,在缺血肢体及损伤骨组织的修复中能明显诱导血...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ECFCs)是一种有别于经典内皮祖细胞的具有强大血管新生功能的晚期内皮祖细胞。ECFCs在心、肺、脑的缺血修复中具有强大的血管生成潜能,在缺血肢体及损伤骨组织的修复中能明显诱导血管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促进血管新生。ECFCs具有强大的肿瘤归巢效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为血管再生研究、肿瘤治疗、组织再生工程等领域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血管再生 损伤修复 肿瘤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糖尿病血管再生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梓 莫朝晖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7期1548-1554,共7页
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和新生血管受损,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骨髓来源的细胞,其在机体受损后的内皮化过程和血管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将自身整合到新形成的毛细... 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和新生血管受损,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骨髓来源的细胞,其在机体受损后的内皮化过程和血管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将自身整合到新形成的毛细血管中,还可以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发挥作用.糖尿病患者EPCs数目减少、功能受损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之间联系紧密,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指示作用,改善EPCs的功能可以促进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的血流恢复.因此,EPCs有望成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内皮祖细胞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布霖 吴燕虹 +2 位作者 王玉芝 郭晓瑞 李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ECFCs-CM)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s)并鉴定;采用抗体芯片检测ECFCs-CM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将ECFCs-CM作用于HDFs,EBM-2作为对照,采... 目的:探讨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ECFCs-CM)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s)并鉴定;采用抗体芯片检测ECFCs-CM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将ECFCs-CM作用于HDFs,EBM-2作为对照,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细胞符合ECFCs的特征;ECFCs-CM相对高表达PDGF-BB、EGF等细胞因子;实验组HDFs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且在血清饥饿环境下实验组HDFs凋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ECFCs-CM可促进HDFs增殖和迁移,并可抑制其在血清饥饿环境下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条件培养基 成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旁分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布霖 郭晓瑞 李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1-1228,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移植对缺血损伤组织的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这一作用是否与其旁分泌效应有关,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检测人脐血来源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分泌谱,并观察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 背景:研究表明,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移植对缺血损伤组织的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这一作用是否与其旁分泌效应有关,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检测人脐血来源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分泌谱,并观察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并进行细胞鉴定。采用抗体芯片对无血清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采用无血清EBM-2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应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Matrigel成管实验检测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原代培养细胞形态:培养的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表达CD34,KDR及CD144,不表达CD45及CD133,Dil-acLDL摄取及FITC-UEA-I结合双阳性,在Matrigel基质胶中可形成管腔样结构,以上均符合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的特征;(2)抗体芯片检测:内皮克隆形成细胞条件培养基高表达30种促血管新生因子;(3)CCK-8检测: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24,48,72 h增殖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4)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率在12,24 h均高于对照组(P<0.01);(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Matrigel基质胶上可形成更多的管状结构(P<0.01)。(6)结果表明:内皮克隆形成细胞能通过旁分泌效应促进成熟内皮细胞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组织工程 细胞增殖 组织构建 内皮细胞 内皮祖细胞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细胞培养 旁分泌 条件培养基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 慢性创面愈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人脐带血中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贾静 余俊 +2 位作者 王少帅 张婧怡 冯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0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脐带血来源的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血管生成的能力,是再生医学和母胎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可靠的人脐带血中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取抗凝脐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目的:脐带血来源的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血管生成的能力,是再生医学和母胎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可靠的人脐带血中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取抗凝脐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并进行贴壁培养,在细胞克隆形成但未融合成片时,进行单克隆的挑取再培养,最后对所得细胞进行表型和功能的鉴定。结果:所获细胞增殖能力强,形态单一,呈鹅卵石样,连续传代8次,未见细胞性状改变。接种到基质胶上,细胞可连接为管状、网状结构。能摄取培养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并结合荆豆凝集素,细胞免疫荧光显示其表达典型的内皮细胞标志性分子CD31、e NOS、VE-Cadherin、v WF。结论:通过本研究的方法,我们从脐带血中获得足够数量和高纯度的内皮克隆形成细胞,这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脐带血 细胞分离和培养
原文传递
人脐静脉血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丽 常青 李自成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5期7-8,11,共3页
目的体外建立一种简便的人脐静脉血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s)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脐静脉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诱导分化为ECF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原代及传代培养细胞生长状况并通... 目的体外建立一种简便的人脐静脉血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s)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脐静脉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诱导分化为ECF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原代及传代培养细胞生长状况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双染色对ECFCs进行鉴定。结果 ECFCs培养过程可出现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单层鹅卵石样细胞集落,细胞增殖能力强,连续传十几代细胞形态稳定,ECFCs高表达内皮系细胞表面抗原,而不表达造血系表面标记;可吞噬Dil-ac-LDL并结合FITC-UEA-1。结论通过简单、可靠的实验方法获得了ECFCs,为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诱导培养 细胞鉴定
下载PDF
环状RNA Amotl-1对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早产的调控
10
作者 林蒙蒙 李喜梅 徐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56-158,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发生早产的影响机制,分析环状RNA Amotl-1与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早产的GDM孕妇及健康孕妇,收集血样内皮克隆形成细胞,通过小管形成和划痕实验实验,观察环状RNA Amotl-... 目的:探讨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发生早产的影响机制,分析环状RNA Amotl-1与内皮克隆形成细胞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早产的GDM孕妇及健康孕妇,收集血样内皮克隆形成细胞,通过小管形成和划痕实验实验,观察环状RNA Amotl-1与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的关联性。结果:早产的GDM孕妇内皮克隆形成细胞(99.2%)多于健康孕妇(35.7%);小管形式实验小管长度,si RNA转染组(105.17±1.34μm)、质粒转染组(151.62±2.51μm)和空白对照组(98.56±3.71μm)存在差异(P<0.05)。细胞划痕平面迁移实验迁移率,RNA-环状RNA Amotl-1质粒近100%、si RNA为55.9%、对照组为5.2%。结论:环状RNA Amotl-1通过对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的促进调控GDM孕妇早产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早产 环状RNA Amotl-1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调控
下载PDF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11
作者 贾静 师二姣 +2 位作者 郭利丽 冯玲 王少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1583-1586,共4页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 ECFCs)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的一种亚型,具有高度增殖、克隆形成和裸鼠体内血管形成的能力,在维持血管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ECFCs的来源很广,包...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 ECFCs)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的一种亚型,具有高度增殖、克隆形成和裸鼠体内血管形成的能力,在维持血管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ECFCs的来源很广,包括外周血、脐血、骨髓、血管壁,以及人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iPSCs),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是外周血ECFCs(PB-ECFCs)和脐血ECFCs(CB-ECFCs)。在此,我们将简要介绍ECFCs功能障碍与疾病的相关性,总结ECFCs在缺血损伤、组织工程以及肿瘤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最后对小鼠体内研究的局限性以及细胞体外培养条件改良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 血管再生 组织工程 肿瘤
原文传递
人类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的老化和克隆形成效率
12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9-689,共1页
人类毛囊(hHF)像表皮一样含有角质形成细胞,且具有诸如克隆潜能等的干细胞的特性.对这些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生长能力的检查显示,大多数克隆形成细胞在克隆检测分析时可分为完全克隆(holocone)、部分克隆(meroclone)和旁克隆(para... 人类毛囊(hHF)像表皮一样含有角质形成细胞,且具有诸如克隆潜能等的干细胞的特性.对这些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生长能力的检查显示,大多数克隆形成细胞在克隆检测分析时可分为完全克隆(holocone)、部分克隆(meroclone)和旁克隆(paraclone).毛囊突是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的一个生态位点,外毛根鞘附近是第2个假定的干细胞生态位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干细胞库表达的干细胞标记物不同.远端位点(毛囊突)表达的是K19+、CD200high、CD271kw、CD34kw,而近端位点表达的是K19+、CD271high、CD200kw、CD34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人毛囊 人类 细胞标记物 老化 生长能力 检测分析
原文传递
标准采集过程获得的脐带血中的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克隆形成细胞的量
13
作者 ArovlitalP VoxSang 李喆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6期568-568,共1页
背景及目的 有核细胞是评估脐带血(CB)的临床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造血潜力的其他指标,如CD34+细胞和克隆形成细胞(CFU-TOT)也应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CD34+细胞的量能否用着选择采集的CB用于保存。材料及方法
关键词 血液采集 脐带血 有核细胞 CD34^+细胞 克隆形成细胞
下载PDF
高压氧对干细胞释放的影响
14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8-468,共1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骨髓中干/祖细胞释放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将患肿瘤而接受放疔患者的外周血置于HBO(2ATA)环境中2h,发现其CD34+细胞总数增加1倍;经20次HBO暴露后,尽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升高,但CD34+细胞数量增...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骨髓中干/祖细胞释放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将患肿瘤而接受放疔患者的外周血置于HBO(2ATA)环境中2h,发现其CD34+细胞总数增加1倍;经20次HBO暴露后,尽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升高,但CD34+细胞数量增加近8倍。每100 000单核细胞中克隆形成细胞(CFCs)数量从(16±2)上升至(26±3)。增加的CFCs都是CD34+亚群,且只在HBO作用后立即采集的标本中出现细胞增加现象;后裔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受体和基质来源生长因子受体呈高比例表达。在小鼠动物实验中,HBO使外周血干细胞因子含量上升50%,表达干细胞抗原-1和CD34的细胞数量升高3.4倍,CFCs数量升高1倍。经HBO暴露后,骨髓中NO浓度上升至(1008±255)nM;敲除内皮NO合成酶基因的小鼠经HBO作用后未观察到干细胞释放加强。另外,实验前使用NO合成酶抑制剂的野生型小鼠经HBO暴露后,其干细胞因子和循环干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BO能通过刺激NO合成,促进干/祖细胞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释放 高压氧(HBO) NO合成酶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高压氯 CD34+ 细胞数量 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总数 克隆形成细胞
原文传递
AMPK—KLF2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的内皮克隆形成细胞血管新生潜能
15
作者 王大为 宋一萌 +1 位作者 李肖霞 朱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20-I0020,共1页
目的血管新生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病程发展、转归的重要过程。在心血管疾病中,如何有效地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新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腺苷... 目的血管新生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病程发展、转归的重要过程。在心血管疾病中,如何有效地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新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继而上调转录因子KLF2的表达,促进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进而增加NO产生,从而促进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colonyformingcells,ECFC)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s,Ec)分化,有效地促进血管新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是哺乳动物调节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体液性生长因子。已有研究表明,EPO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EPO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KLF2 血管新生 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CF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