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柏拉图论习俗正义——对《理想国》开场对话的分析
1
作者 樊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理想国》的开场对话——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父子的对话——呈现并检验了普通人依据习俗所形成的正义观念。克法洛斯表达了一种消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不施加伤害;玻勒马霍斯则表达了一种积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有助于... 《理想国》的开场对话——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父子的对话——呈现并检验了普通人依据习俗所形成的正义观念。克法洛斯表达了一种消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不施加伤害;玻勒马霍斯则表达了一种积极正义的观念,即将正义理解为有助于共同体的善。苏格拉底的检验表明:首先,积极正义同希腊传统中助友损敌的道德观念相结合,将同消极正义产生冲突;其次,放弃助友损敌观念、借助技艺—德性类比可以结合积极正义与消极正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以色拉叙马霍斯为代表的智者派正义观表面上颠倒了以克法洛斯父子为代表的传统正义观,但实际上只是后者的一种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正义 克法洛斯 玻勒马霍斯
下载PDF
克法洛斯:解读《王制》的一个新入口 被引量:1
2
作者 娄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37,共8页
克法洛斯是《王制》第一卷中的重要人物,他与苏格拉底的交谈内容关系到《王制》中许多重要的论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克法洛斯代表了当时雅典城邦的政治文化氛围:作为具有卓越经济地位的异邦商人,具有雅典民主制的城邦根本的商业特征... 克法洛斯是《王制》第一卷中的重要人物,他与苏格拉底的交谈内容关系到《王制》中许多重要的论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克法洛斯代表了当时雅典城邦的政治文化氛围:作为具有卓越经济地位的异邦商人,具有雅典民主制的城邦根本的商业特征;他对哲学的喜好其实来自于智术师的跨城邦的哲学普及教育。他和苏格拉底的交谈,将引出整部《王制》的谈论主题:首先,从老年的状态开始谈起,牵涉爱欲与灵魂的关系问题;其次,克法洛斯引用诗人的话,一开始就传达出诗歌与哲学关于什么是好的生活的冲突,即后来所谓诗与哲学之争;最后,由于苏格拉底的挑明,克法洛斯从财富问题直接引入关于正义的讨论。但是,他的正义本质上是民主制度下的个人正义,而非苏格拉底的城邦正义。于是,在苏格拉底进一步诘问时,克法洛斯选择了回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制》 克法洛斯 苏格拉底 民主政制 正义
原文传递
“习俗正义观”的考量
3
作者 万娟娟 《社科纵横》 2014年第9期111-115,共5页
《理想国》中以克法洛斯为代表的雅典人所持有的习俗性正义观在当时非常流行。其最先出现在关于"什么是正义"的论辩当中。克法洛斯所代表的习俗性正义,有着明显的问题。正义并非仅仅是面临死亡时获得心灵宁静的手段。在正义... 《理想国》中以克法洛斯为代表的雅典人所持有的习俗性正义观在当时非常流行。其最先出现在关于"什么是正义"的论辩当中。克法洛斯所代表的习俗性正义,有着明显的问题。正义并非仅仅是面临死亡时获得心灵宁静的手段。在正义这个宏大叙事论辩中,克法洛斯最先出现,然而很快就离场,在情节安排、对话的展现和人物的勾勒各个方面都有着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国 习俗正义观 克法洛斯
下载PDF
哲学抑或宗教——论克法洛斯的多重身份
4
作者 牛博文 《社科纵横》 2014年第7期76-80,共5页
柏拉图《理想国》(又译《国家篇》、《王制》)通常被后人冠之以副标题《正义论》,并以开篇闻名于世,寓意深厚的首卷为全文对正义的讨论奠定了基调。其中,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正义"的第一人是克法洛斯。这位匆匆而来又匆匆... 柏拉图《理想国》(又译《国家篇》、《王制》)通常被后人冠之以副标题《正义论》,并以开篇闻名于世,寓意深厚的首卷为全文对正义的讨论奠定了基调。其中,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正义"的第一人是克法洛斯。这位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老人,在与苏格拉底探讨正义的对话中处于何种地位,是与克法洛斯这一独具特点的角色密不可分。深入剖析克法洛斯三个层面的形象,便于全面理解柏拉图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为发掘《理想国》卷首蕴含的伏笔、领悟何为正义提供了丰满生动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克法洛斯 宗教 哲学 正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