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GHz,48.8fs高重复频率掺镱光纤飞秒激光器研究
1
作者 赵子陈 陈俊宇 +6 位作者 于涵 陈嘉宁 沈嘉伟 司璐 曹彧之 王志 袁帅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GHz基本重复频率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由于具有宽光谱,窄脉宽等优势,在高速光刻,高端制造,天文探测,太赫兹检测,精密仪器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在实现1GHz以上基本重复频率锁模的前提下,如何输出脉冲宽度在50fs以下的超短脉冲是当前科学研... GHz基本重复频率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由于具有宽光谱,窄脉宽等优势,在高速光刻,高端制造,天文探测,太赫兹检测,精密仪器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在实现1GHz以上基本重复频率锁模的前提下,如何输出脉冲宽度在50fs以下的超短脉冲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难点。文章以实现更宽光谱,更窄脉宽的GHz重复频率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为目标,通过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NPR)技术,利用波分复用光纤准直器(WDM-Collimator)缩短激光谐振腔长度,最终实现了48.8fs脉冲宽度的1GHz基本重复频率光纤激光器。该脉冲宽度是当前国际上1μm波段GHz基本重复频率光纤激光器的最窄直接输出脉冲宽度。最后对激光器集成形成样机,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了系统稳定性。该激光样机可满足天文光梳、卫星导航等领域空间尺寸的需求,有望推动高重复频率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工业化、商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激光谐振腔 光纤放大器振荡器 光纤激光 非线性光学 光纤
原文传递
超低功率自启动且色散平衡的光纤锁模激光器
2
作者 李怡 邱文栋 +1 位作者 邢思达 侯霞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271,共10页
低腔损、低自启动功率、稳定且色散平衡的光纤激光器是实现后续放大、压缩和外场实验应用的必要条件。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详细阐述了移相器在激光器自启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增益光纤掺杂浓度与激光启动阈值的关系,进而得出了... 低腔损、低自启动功率、稳定且色散平衡的光纤激光器是实现后续放大、压缩和外场实验应用的必要条件。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详细阐述了移相器在激光器自启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增益光纤掺杂浓度与激光启动阈值的关系,进而得出了降低自启阈值的条件。基于理论结果,利用光纤非线性增益环形镜结构,搭建了腔损极低且近零色散的锁模激光器振荡器,实现了60 mW的超低自启动功率和最低30 mW的稳定工作功耗,验证了理论结果。为适应更多实验环境,搭建包含可调波片的分离器件结构的非线性放大环镜,来确保激光器能够自启动,并加入压电陶瓷和光电调制器,使该激光器具备稳定至国际时频标准的能力。该激光器的自启动功率为160 mW,维持锁定功率仅为16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模激光 激光光纤 超快非线性光学 光纤放大器振荡器
原文传递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反向抽运结构对模式不稳定的抑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泽标 郭超 +9 位作者 赵鹏飞 黄志华 向小雨 梁小宝 李成钰 林宏奂 王建军 景峰 徐善辉 杨中民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6,共5页
模式不稳定效应会影响高功率激光输出的光束质量,成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定标放大过程中获得近衍射极限光斑的主要限制因素。基于模式耦合理论建立描述模式不稳定现象的半解析模型。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与正向抽运结构相比,反向抽运和... 模式不稳定效应会影响高功率激光输出的光束质量,成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定标放大过程中获得近衍射极限光斑的主要限制因素。基于模式耦合理论建立描述模式不稳定现象的半解析模型。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与正向抽运结构相比,反向抽运和双向抽运结构具有更高的模式不稳定阈值。通过实验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发现反向抽运光纤激光器的模式不稳定阈值至少比正向抽运结构高50%。实验中搭建反向抽运光纤激光器,实现了2kW窄线宽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模式不稳定性 光纤放大器振荡器 热效应 耦合模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