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河流域气候资源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军民 《干旱气象》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三面环山向西开敞的地形使伊犁河流域冬季虽受蒙古高压控制,但少有寒流侵袭;夏季虽受副热带低压笼罩,但干热气流难以深入,形成了温和湿润的气候基调。伊犁河流域光热资源充分,尤以降水充沛而成为新疆及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湿岛”。由西向... 三面环山向西开敞的地形使伊犁河流域冬季虽受蒙古高压控制,但少有寒流侵袭;夏季虽受副热带低压笼罩,但干热气流难以深入,形成了温和湿润的气候基调。伊犁河流域光热资源充分,尤以降水充沛而成为新疆及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湿岛”。由西向东,从河谷盆地到丘陵山地,伊犁河流域气候类型及组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规律,以草原、荒漠草原为主的河谷气候和以森林、森林草原为主的山地气候孕育了伊犁河流域优良的气候特点和多样的气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资源 光热资源 降水资源 时空分布 伊犁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冬小麦种植区光热资源及其配比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斌 顾蕴倩 +4 位作者 刘雪 罗卫红 戴剑锋 张巍 亓春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目的】明确中国冬小麦种植区小麦生长季及关键生育阶段光热资源及其配比的时空演变特征,为从依据光热资源变化调整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的角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冬小麦种植区264个气象站点47a(1961—2007)的... 【目的】明确中国冬小麦种植区小麦生长季及关键生育阶段光热资源及其配比的时空演变特征,为从依据光热资源变化调整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的角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冬小麦种植区264个气象站点47a(1961—2007)的逐日气温与日照时数观测数据,分别计算每日活动温度和太阳辐射总量。根据冬小麦完成各个生育时期所需要的活动积温(>0℃),推算出各地每年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出现的理论日期,并计算冬小麦生长季以及关键生育时期的光(太阳辐射)、热(有效积温,热时间)资源及其配比(辐热积)。采用ArcGIS(v9.3)以及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方法获得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栅格数据,实现数据网格化。【结果】1961—2007年间,中国冬小麦理论播种期平均推迟0.5 d·10a-1,抽穗、成熟期分别平均提前1.6和1.7 d·10a-1,全生育期平均缩短2.2 d·10a-1。冬小麦生长季内,有效积温平均增加7.8℃·d·10a-1,热时间平均增加0.6 d·10a-1,太阳总辐射平均减少39.69 MJ·m-2·10a-1,下降率为-2.34%·10a-1,辐热积平均减少10.18 MJ·m-2·10a-1,下降率为-1.22%·10a-1。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平均增加6.2℃·d·10a-1,热时间平均增加0.57 d·10a-1,太阳总辐射平均减少27.7 MJ·m-2·10a-1,下降率为-2.72%·10a-1,辐热积平均减少5.2 MJ·m-2·10a-1,下降率为-1.18%·10a-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平均增加1.6℃·d·10a-1,热时间平均增加0.05 d·10a-1,太阳总辐射平均减少12 MJ·m-2·10a-1,下降率为-1.78%·10a-1,辐热积平均减少4.97 MJ·m-2·10a-1,下降率为-1.26%·10a-1。【结论】1961—2007年间,中国冬小麦生长季内辐热积降低和生育期缩短较多的地区是北部冬麦区和位于黄淮麦区的山东中东部,光热资源的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呈负面影响。在其它麦区(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麦区和华南麦区),冬小麦生长季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积温 光热资源 光温生产潜力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26
3
作者 高阳华 陈志军 +2 位作者 杨世琦 唐云辉 袁德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生育期间的积温和日照时数作为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在1∶25万DEM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制作了精细化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将重庆市再生稻栽培区划分为光温丰富再生稻适宜栽培区、热量丰富光照较丰再生稻适宜栽培区、光照丰富热量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和光热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4种类型区,对各类型区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特点进行了分区评述;并从再生稻与其它晚秋作物协调发展、年度种植计划制定、高产栽培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建议,促进了重庆市再生稻生产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再生稻 光热资源 区划 GIS
原文传递
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对气象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岳伟 陈金华 +3 位作者 阮新民 陈曦 陈砚涛 王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9-940,共12页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温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光温资源变化对双季稻气象产量的影响,以安徽省沿江地区19个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7个双季稻主产市县1961-2006年早稻和晚稻产量为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温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光温资源变化对双季稻气象产量的影响,以安徽省沿江地区19个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7个双季稻主产市县1961-2006年早稻和晚稻产量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早稻、晚稻、双季稻生长季光热资源和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光热资源变化对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961-2017年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稻、晚稻和双季稻生长季太阳总辐射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平均每10 a降幅分别为30.5 MJ·m-2、69.8 MJ·m-2和86.6 MJ·m-2;≥10℃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10 a增幅分别为39.1℃·d、24.4℃·d和14.7℃·d。早稻、晚稻、双季稻光能和热量利用效率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其中光能利用效率增幅分别为0.040%·(10a)-1、0.103%·(10a)-1和0.083%·(10a)-1,热量利用效率平均每10 a增幅分别为0.141 kg·℃-1·d-1·hm-2、0.39 kg·℃-1·d-1·hm-2和0.315 kg·℃-1·d-1·hm-2;早稻、晚稻和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主要源于其产量的大幅提升。太阳总辐射、≥10℃积温与早稻气象产量分别呈极显著(P<0.01)、显著(P<0.05)正相关;晚稻气象产量与太阳总辐射呈显著(P<0.05)正相关,但与≥10℃积温相关性不显著(P>0.05)。太阳总辐射是影响早稻和晚稻气象产量的主要因子,≥10℃积温为次要因子;光热资源变化对早稻气象产量的影响较晚稻更为明显。在太阳总辐射减少、≥10℃积温增加趋势下,可通过选择光合效率高的品种,并采用薄膜育秧或温室育秧方式,增加早稻生长季积温,适当延长晚稻生育期等途径,提高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稻周年产量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双季稻 光热资源 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延魁 王玉凤 +2 位作者 阎春风 徐亮 王大君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4,共4页
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赵延魁,王玉凤,阎春风,徐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王大君(凌源县农业中心)我省研究吨粮田起步较晚,且以往很少涉及吨粮田的栽培生理及对光热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 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赵延魁,王玉凤,阎春风,徐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王大君(凌源县农业中心)我省研究吨粮田起步较晚,且以往很少涉及吨粮田的栽培生理及对光热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明吨粮田的气候生态因子动态变化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间作 套作 光热资源
下载PDF
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系统建立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益平 苏高利 +1 位作者 罗卫红 戴剑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8-908,共11页
【目的】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实现中国温室的动态区划,明确中国温室作物周年生产光热资源与能耗分布状况。【方法】针对温室作物生产特点,确定10个温室气候区划指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气... 【目的】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实现中国温室的动态区划,明确中国温室作物周年生产光热资源与能耗分布状况。【方法】针对温室作物生产特点,确定10个温室气候区划指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气候区划,并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系统。将温室气候区划系统与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预测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并以Venlo型玻璃温室及温室主栽作物黄瓜和番茄作物为例,利用中国621个标准气象站30年(1971—2000)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系统进行应用实例分析。【结果】系统将中国区划为温室作物生产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3个一级区域和9个二级区(每个一级区分为I级、II级、III级区)。适宜区的特点是一年中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长,温室冬季加温能耗低,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的总太阳总辐射量。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的特点是温室冬季加温时间长、能耗高,夏季降温能耗少,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温室需要进行加热时期的负积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系统一方面可以根据历史气候资料年代的变化进行温室气候动态区划,明确不同气候区温室作物生产光热资源分布动态,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计算不同类型温室和不同作物在不同温室温度控制目标下,各个温室气候区域的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为中国不同类型温室投资风险评估、以及从能耗角度优化温室结构设计和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能耗 气候区划系统 光热资源
下载PDF
棉花膜下滴灌田间小气候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富先 杨举芳 +1 位作者 季枫 陈多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试验研究表明 ,棉花膜下滴灌的田间小气候优于普通沟灌 ,在光、温、水等方面能够较好配置 ,从而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关键词 气候规律 试验研究 棉花 膜下滴灌 田间小气候 光热资源 资源 产量
下载PDF
葡萄“三膜”覆盖早熟促成栽培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建徽 魏灵珠 +1 位作者 李琳 吴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高葡萄种植效益,满足市场对早熟葡萄的需求,防早春低温冻害、避开78月台风影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笔者在浙江省金华、温岭、玉环、嘉兴等地开展了葡萄“三膜”(外天膜、内天膜、地膜)覆盖促成栽培试验。总结...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高葡萄种植效益,满足市场对早熟葡萄的需求,防早春低温冻害、避开78月台风影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笔者在浙江省金华、温岭、玉环、嘉兴等地开展了葡萄“三膜”(外天膜、内天膜、地膜)覆盖促成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葡萄三膜覆盖促成栽培技术,使葡萄在6月下旬以前成熟上市,既提早葡萄成熟,又保证果实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成栽培技术 早熟葡萄 三膜覆盖 种植效益 低温冻害 台风影响 光热资源 栽培试验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红枣矮化高密度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秦淑琴 《北方果树》 2009年第2期17-18,共2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发展红枣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果品质量优,红枣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塔里木盆地红枣栽培面积25万hm^2,已形成规模。尤其是酸枣直播嫁接建园模式的推广,实现了当年嫁... 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发展红枣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果品质量优,红枣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塔里木盆地红枣栽培面积25万hm^2,已形成规模。尤其是酸枣直播嫁接建园模式的推广,实现了当年嫁接、当年挂果、2年丰产、3年后高产稳产的优质高效栽培目的。体现了枣树矮化高密度栽培早产早丰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新疆塔里木盆地 高密度栽培 红枣产业 矮化 优质高效栽培 当年嫁接 光热资源
下载PDF
新疆南疆地区灰枣矮、密、早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牛攀新 袁火霞 楚光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关键词 南疆地区 丰产栽培技术 灰枣 新疆 可溶性固形物 “十一五” 制干品种 光热资源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开发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永彬 朱彤 卢培泽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45-449,共5页
云南是一个山原省份 ,河谷盆地是农业发展的最适宜地区 ,由于部份河谷盆地存在干热气候、坡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障碍 ,以及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 ,使得传统农业明显欠发达 ;同时干热河谷地区又具有光热与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 云南是一个山原省份 ,河谷盆地是农业发展的最适宜地区 ,由于部份河谷盆地存在干热气候、坡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障碍 ,以及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 ,使得传统农业明显欠发达 ;同时干热河谷地区又具有光热与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适宜发展特色热作农业和反季节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形势下 ,需要开展区域特色农业建设以实现农业开发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农业 坡地退化 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 光热资源 开发
下载PDF
提升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荣德 王光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资源优势 特色农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业发展战略 蒙古族自治县 光热资源 养殖小区 气候条件 哈密市
下载PDF
对云南生态修复监测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刀红英 《中国水利》 2004年第10期39-41,共3页
云南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对轻中度土壤侵蚀区开展大面积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001年云南省相继开始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监测随着试点的开展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 云南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对轻中度土壤侵蚀区开展大面积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001年云南省相继开始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监测随着试点的开展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监测成果。针对当前存在的监测不规范等一些问题,今后监测工作还必须坚持科研单位与自身力量相结合的原则,在监测点位的布设上做到标准观测小区与自然小区相结合,坚持连续定位观测和长时监测,并保证科研监测工作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云南 标准观测 光热资源
下载PDF
利用夏黑二次果补救产量技术总结 被引量:8
14
作者 白先进 陈爱军 +2 位作者 刘吉政 常运涛 覃柄树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年第4期51-51,53,共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推广的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能充分利用下半年丰富的光热资源,在一收果(亦称一次果)产量1500kg/667m2左右情况下,通过采用适当技术措施当年再生产二收果(亦称二次果)。在桂北巨峰二次果10下旬至11月下旬采收... 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推广的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能充分利用下半年丰富的光热资源,在一收果(亦称一次果)产量1500kg/667m2左右情况下,通过采用适当技术措施当年再生产二收果(亦称二次果)。在桂北巨峰二次果10下旬至11月下旬采收,产量在750kg/667m2左右,增收效益显著。2010年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夏黑一次果失收果园,减灾效果显著,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果 技术 产量 夏黑 利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 补救 光热资源
下载PDF
棉花麦后机械化裸苗移栽研究简报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迎春 毛树春 +3 位作者 王国平 李亚兵 王香河 范正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机械化 棉花 麦后 移栽 麦棉套作 复种指数 农业生产 光热资源
下载PDF
汉唐时期南阳地区农业地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龚胜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年第2期89-109,共21页
水土条件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和必要的自然条件。南阳地区的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都比较丰富。重要的河流有白河、唐河、丹水、淅水、湍水等,这些河流在历史时期不仅有灌溉之利而且有舟楫之便。盆地的地貌使其水系从四周向中间辐辏。
关键词 南阳地区 农业地理 汉唐时期 水土资源 历史时期 自然条件 水土条件 农业生产 光热资源 灌溉
原文传递
丘陵山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旭红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第8期28-29,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既能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又能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既能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又能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推模式的确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推模式的选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行优势 光热资源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丘陵山区 国家粮食安全 和谐共生 全程机械化技术 模式的选择
下载PDF
海南越夏苦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锋 吴华瑞 +6 位作者 廖道龙 罗丰 孙晓东 庞强强 伍壮生 陈贻诵 尚庆茂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海南夏季高温、高湿、台风、暴雨、水涝、病虫草害等不良因素严重影响苦瓜嫁接苗成活率和质量,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已取得显著效果。海南省地处热带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温室,蔬菜生产区位优势突出... 海南夏季高温、高湿、台风、暴雨、水涝、病虫草害等不良因素严重影响苦瓜嫁接苗成活率和质量,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已取得显著效果。海南省地处热带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温室,蔬菜生产区位优势突出(吕延超等,2020;曲红云等,2021)。然而,当地夏季台风、暴雨、高温等气象灾害影响频繁(吴胜安等,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育苗技术 光热资源 苗成活率 气象灾害 热带季风气候 病虫草害 技术集成创新 天然温室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增密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别墅 余隆新 +3 位作者 王孝刚 张教海 夏松波 张友昌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技术 栽培 增密 种植密度 棉花生产 光热资源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辽西地区高粱品种引进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术伟 刘志 +1 位作者 孔凡信 辛宗绪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辽宁省高粱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年播种面积6万~8万hm2,约占全省高粱播种面积80%左右。该区耕地中大约3/4为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但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80 mm,降水高峰期集中在7、8... 辽宁省高粱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年播种面积6万~8万hm2,约占全省高粱播种面积80%左右。该区耕地中大约3/4为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但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80 mm,降水高峰期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的5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品种 辽西地区 引进试验 年平均降水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 播种面积 光热资源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