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肿瘤坏死因子在鱼腥藻7120中的表达
1
作者 王捷 吴锦银 +2 位作者 张宏斌 江悦华 赵树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1997年第Z1期161-162,共2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应用广泛及疗效肯定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目前基因重组TNF主要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进行发酵生产,由于大肠杆菌自身含有毒蛋白,表达的重组TNF如不经严格的分离纯化,其临床应用毒副反应明显。此外,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应用广泛及疗效肯定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目前基因重组TNF主要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进行发酵生产,由于大肠杆菌自身含有毒蛋白,表达的重组TNF如不经严格的分离纯化,其临床应用毒副反应明显。此外,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较贵重的有机物和生化制剂,从而使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TNF的纯化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蓝藻是光合自养生物,结合简单、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于进行遗传操作,且多数不含毒蛋白。利用蓝藻为宿主,进行重组TNF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7120 肿瘤坏死因子 穿梭表达载体 医学实验中心 人肿瘤 大肠杆菌表达 纯化工艺 光合自养生物 分离纯化 毒蛋白
下载PDF
水生所在蓝藻的蛋白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2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05-3205,共1页
蛋白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尤其是高精度的串联质谱数据,结合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基因组进行注释。蛋白质组数据不仅可以实现对基因组序列的重新注释、发现新基因,还能系统发现蛋白质特有的翻译后事件(如翻... 蛋白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尤其是高精度的串联质谱数据,结合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基因组进行注释。蛋白质组数据不仅可以实现对基因组序列的重新注释、发现新基因,还能系统发现蛋白质特有的翻译后事件(如翻译后修饰和信号肽等)。随着基于串联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蛋白基因组学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赵进东院士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学科组与李涛学科组合作,对模式蓝藻Synechococcus sp.PCC 7002的蛋白基因组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蓝藻也称蓝细菌,是一类产氧的光合自养生物,分布广泛,对整个生物圈意义重大,是目前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光合自养生物 赵进东 翻译后修饰 质谱数据 模式生物 信号肽 串联质谱技术 蓝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