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古学所见长江三峡夏商周时期的渔业生产 被引量:7
1
作者 武仙竹 丁华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0-68,共9页
本文通过对考古发现的长江三峡渔具和鱼类遗骸的统计分析,将该区域内夏商周时期的渔业生产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并对两区的鱼具及鱼类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指出研究先秦渔业,对认识三峡古代文化、中国渔业史和鱼类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三峡 古代渔具 鱼类遗骸 先秦考古
下载PDF
考古资料中的先秦金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厚宇 王卫清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9年第3期52-63,共12页
关键词 考古资料 考工记 先秦时期 先秦考古 毛公鼎 说文解字注 战国墓 春秋时期 相关问题 装饰
原文传递
技术与社会:环珠江口先秦手工业史的综合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向安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32-140,共9页
从沿海考古和科技史研究的角度讨论了环珠江口先秦手工业史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述评,指出现有研究存在注重技术史分析却轻视技术与社会互动考察的局限性,提出要运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先秦手工业史进行"技... 从沿海考古和科技史研究的角度讨论了环珠江口先秦手工业史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述评,指出现有研究存在注重技术史分析却轻视技术与社会互动考察的局限性,提出要运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先秦手工业史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的综合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考古 环珠江口 手工业 技术与社会
下载PDF
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研究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彦 吴超明 张雨颖 《四川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6,共9页
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是以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为代表的遗存,可视作成都平原青铜文化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学界对其性质进行了较多讨论,存在归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的过渡性遗存或十二桥文化早期... 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是以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为代表的遗存,可视作成都平原青铜文化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学界对其性质进行了较多讨论,存在归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的过渡性遗存或十二桥文化早期等几种认识。由于三星堆文化资料较少,以尖底器出现与否作为区分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的判断标准显得过于简单而不够准确。随着十二桥文化资料不断公布,将其视作十二桥文化最早阶段遗存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该遗存是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序列和谱系研究的关键节点之一,还涉及到成都平原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与古蜀文明的政治变革、社会变迁及对外交通等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十二桥文化 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 先秦考古
原文传递
福建云霄先秦文化遗址考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毓贤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0-44,共5页
福建省云霄县境内发现的26处古代文化遗址,是中国南方先秦考古学文化类型的典型遗存。通过对其发掘与研究,既有助于认识中国东南沿海先民社会活动状况,又有助于探讨史前闽台文化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先秦考古 山地类型 贝丘类型 福建云霄
下载PDF
吴兴钱山漾遗址资源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榕煊 《丝绸之路》 2020年第1期87-89,共3页
文在整合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岩性考古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钱山漾遗址史前居民周边区域的资源利用程度和范围作一梳理。
关键词 先秦考古 钱山漾遗址 资源域
下载PDF
福州先秦考古三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卢美松 欧潭生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一、闽族的形成和发展福州地区的古代先民,创造了前后相续、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为闽族的形成,为福州从而也为福建社会形态的历史性进步奠定了基础.至迟在商末周初,福建先民已迈入了青铜时代,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而最先实现这一... 一、闽族的形成和发展福州地区的古代先民,创造了前后相续、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为闽族的形成,为福州从而也为福建社会形态的历史性进步奠定了基础.至迟在商末周初,福建先民已迈入了青铜时代,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而最先实现这一飞跃的.是福州地区的古闽族人民.1974年至1978年发掘的闽侯县鸿尾乡黄土仑遗址,碳14年代为距今3200年前,即相当于商代晚期到西周初年.这是福州地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遗址.它出土的大批制作精美的陶器,具有强烈的仿铜器作风,表明它受到了商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相当于商周时期福建地区的土著文化.我们认为,这就是闽族形成期的文化,可称“闽文化”或“闽族文化”.这一文化的最大特色是,印纹硬陶的制作技术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但器类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越 先秦考古 东冶 三论 闽中 相州 周王朝 福州地区 祖州 越王
下载PDF
山东青岛龙泉河东遗址西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报告
8
作者 魏娜 林玉海 +1 位作者 杜义新 靳桂云 《海岱考古》 2021年第1期75-99,434-436,共28页
一、引言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胶东地区的先秦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建立了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直至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胶东地区古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根据文献记载,周人以农业立国,尤其在当时的海岱地区,... 一、引言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胶东地区的先秦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建立了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直至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胶东地区古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根据文献记载,周人以农业立国,尤其在当时的海岱地区,齐国农业发展水平在列国中居于前列。胶东地区作为农业研究的重要地带,对其农业的考察,不仅可以为复原胶东地区先民社会生活提供重要信息,而且可以进一步探究周文化的不断渗透对胶东半岛农业的影响。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周代胶东地区农业的发展概况不甚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胶东地区缺乏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数据来支撑胶东地区农业及生态经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先秦考古 山东青岛 农业发展水平 胶东地区 胶东半岛 西周时期 农业立国
原文传递
浅谈福建南部先秦考古及其有关问题
9
作者 吴诗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4-48,共5页
福建南部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从林惠祥先生于1937年到武平调查与发掘开始、迄今已经历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大量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做的。其中以省文管会和博物馆于1958年和省文物处与省博物馆于1986年组织到福建南部地区进... 福建南部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从林惠祥先生于1937年到武平调查与发掘开始、迄今已经历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大量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做的。其中以省文管会和博物馆于1958年和省文物处与省博物馆于1986年组织到福建南部地区进行两次文物普查的收获最大、现试据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省和邻省先秦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新成果,对福建南部地区以前调查、发掘所获资料作一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几点肤浅认识。一、福建南部的地理环境和文化遗址分布福建南部(这里泛指现政区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及龙岩市中的漳平、永定、上杭、武平、龙岩等县区)多丘陵、山地,主要山脉有属戴云山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地区 古文化遗址 印纹硬陶 先秦考古 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调查 文化遗存 省博物馆 原始瓷 地理环境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山东地区先秦秦汉考古的新发现
10
作者 孙尧奎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7-149,共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山东地区上起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秦汉时期的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先秦秦汉考古和历史的研究。山东地区史前文化遗存的新发现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的发现最为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发...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山东地区上起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秦汉时期的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先秦秦汉考古和历史的研究。山东地区史前文化遗存的新发现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的发现最为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几处史前城址的确认,主要有五莲丹土、日照两城镇和临淄桐林等。山东地区商代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当属济南大辛庄商代甲骨文的出土。山东的汉代考古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现。其中,汉代郡国城址和大型墓葬的发掘最具学术价值。章丘洛庄汉墓发掘了36座陪葬坑,出土遗物数量巨大且制作精致,入选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先秦考古 发现与研究
下载PDF
试论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选址思想与特征
11
作者 刘丁辉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3期19-29,共11页
城址是史前聚落的特殊阶段产物,史前城址研究是先秦考古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选址,中原地区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繁荣的核心区域,率先酝酿诞生了早期的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延续时间长、规模或... 城址是史前聚落的特殊阶段产物,史前城址研究是先秦考古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选址,中原地区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繁荣的核心区域,率先酝酿诞生了早期的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延续时间长、规模或大或小的史前城址,为探索中国史前城址的选址思想与特征提供了关键依据。一、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发现本文所指的中原地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的狭义中原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城址 史前聚落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先秦考古 延续时间 中国古代城市 选址思想 中原地区
下载PDF
川东长江沿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江章华 《中华文化论坛》 2002年第2期40-47,共8页
本文对川东长江沿岸先秦时期各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分期,为此揭示各阶段文化的特征及早晚文化的变迁轨迹,在石家河文化衰落不久,哨棚嘴文化也很快随之衰落,与此基本同时,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也相继衰落,于是川东峡江地区和成都... 本文对川东长江沿岸先秦时期各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分期,为此揭示各阶段文化的特征及早晚文化的变迁轨迹,在石家河文化衰落不久,哨棚嘴文化也很快随之衰落,与此基本同时,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也相继衰落,于是川东峡江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古文化都发生了突变,伴随而来的是中原二里头文化的渗透,这一路线由鄂西地区沿长江西进,成都平原正是在这一外力的作用下诞生了三星堆文明,川东峡江地区亦成为三星堆文化的分布范围,初期阶段东边甚至到达了鄂西地区,自此以后川东峡江地区与成都平原的文化基本同步发展,并不断整合,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战国青铜文化承续发展的文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长江沿岸 先秦考古学文化 分期 特征 演变
下载PDF
大渡河中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剑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87,共12页
大渡河中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先秦时期的亚文化区,本地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大致有三类,先秦文化演变序列可初步划分为三期7段,第一、二期遗存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其间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第二、三期... 大渡河中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先秦时期的亚文化区,本地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大致有三类,先秦文化演变序列可初步划分为三期7段,第一、二期遗存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其间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第二、三期遗存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社会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要生业形式并辅以捕捞业、狩猎业和采集业,流行采用燧石为主要原料的小型石器打制技术和传统。对资源的需求与争夺以及对交通要道的占领与控制是麻家山类型遗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中游 先秦考古学文化 分期 麻家山类型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发现与考古学文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九江 蒋晓春 赵炳清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5,共10页
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资料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对比三峡地区、川西地区和汉水流域同时期的考古资料,可将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遗存分成七期:第一至四期属新石器时代,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关系密切,第五期与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同... 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资料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对比三峡地区、川西地区和汉水流域同时期的考古资料,可将川东北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遗存分成七期:第一至四期属新石器时代,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关系密切,第五期与夏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同时,第六期属商周时期的十二桥文化(或石地坝文化),第七期属东周时期的巴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先秦考古学文化 分期 文化属性
原文传递
田野考古工作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董新林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工作队成立于1959年,是考古所建置最早的几个队之一。从1959年至今,在院、所的直接领导下,在内蒙古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我队有计划地调查和发掘了一系列重要的遗址和墓地...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工作队成立于1959年,是考古所建置最早的几个队之一。从1959年至今,在院、所的直接领导下,在内蒙古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我队有计划地调查和发掘了一系列重要的遗址和墓地,特别是对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先秦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 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 田野考古 下层文化 先秦考古学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聚落遗址 兴隆洼文化 红山文化
下载PDF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的带头人 被引量:1
16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7-97,共1页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的带头人彭适凡研究员 1960年历史系毕业彭适凡在中国南方文物考古领域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1984年起任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兼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由他主持发掘的新干县商代大墓被评为我国第七个五年...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的带头人彭适凡研究员 1960年历史系毕业彭适凡在中国南方文物考古领域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1984年起任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兼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由他主持发掘的新干县商代大墓被评为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考古 先秦考古 江西省 考古发现 中国南方 计划期间 高校出版社 鄱阳湖流域 民族史研究 中国考古
下载PDF
读《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17
作者 高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0-96,共7页
Dr. Xu Hong' s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Pre-Qin Cities collects extensively related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summarizes research fruits in this field. On the above basis he expounds systematically in more than 300,0... Dr. Xu Hong' s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Pre-Qin Cities collects extensively related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summarizes research fruits in this field. On the above basis he expounds systematically in more than 300,000-character spac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ities by tracing their birth,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pre-Qin cities and their changes corresponding to those of the state's form. The book involves various types of city-sites and central settlement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areas from the late Yangshao period onward, which number 500~600 and spanned more than 3,000 years. Full and accurate in material, excellent in both picture and text, and showing the theoretical height of individual study, it constitutes the first rather complete academic work in studies of pre-Qin cities, as well as one of the basic readings on the subject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s origin and pre-Qin period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In addition, the review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aeology of pre-Qin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中国 文物考古 文化遗址 历史发展
原文传递
新發現石璋如未刊書稿
18
作者 曹菁菁 《文津学志》 2010年第1期177-183,共7页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有石璋如先生著於20世紀40年代的未刊手稿《古墓發現與發掘》。本文考述了此書的成書緣由和入藏情況,並著重發掘此書在中國考古事業創始階段的學術史價值。
关键词 石璋如 手稿 中研院史語所發掘史 先秦遺址考古
原文传递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在成都召开
19
《民俗研究》 CSSCI 1999年第4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考古 西南地区 考古学研究 理事会 考古发掘 考古发现 先秦考古学文化 三峡考古 学术交流 巴蜀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