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爻之间的诗性诉求——以周易、老庄、孔孟的诗性言说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中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0-154,共5页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易之两爻是先秦文论的思想场域和言说框架。在两爻之间,先秦诗哲安放着各自的"道"与"文":《周易》"况之太极"的象喻、直觉和整体言说,老庄"人法自然"的诗性之思和诗性之方,孔...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易之两爻是先秦文论的思想场域和言说框架。在两爻之间,先秦诗哲安放着各自的"道"与"文":《周易》"况之太极"的象喻、直觉和整体言说,老庄"人法自然"的诗性之思和诗性之方,孔孟"天何言哉"的人伦体悟和人文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爻 诗性言说 先秦文论
下载PDF
“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比较
2
作者 潘明霞 曹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5-141,共7页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是中西文论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论与先秦文论的比较研究是其他比较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具有其特殊意义。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古希腊文论和中国先秦文论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古希腊文论从理论内容到理论...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是中西文论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论与先秦文论的比较研究是其他比较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具有其特殊意义。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古希腊文论和中国先秦文论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古希腊文论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而中国先秦文论则是片断的语录体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文论 先秦文论 系统诗学 语录体诗话
下载PDF
中国与希腊文学理论起源的差异性比较
3
作者 白娟莉 《当代教师教育》 2006年第S1期46-53,共8页
中西方文学理论的起源分别始于先秦和古希腊,先秦文论中提出“诗言志”,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表现,古希腊文论中则提出“摹仿说”,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再现;先秦文论中对文学的审美价值认识是附着在文学的政治功用上的,认为审美价值存在,... 中西方文学理论的起源分别始于先秦和古希腊,先秦文论中提出“诗言志”,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表现,古希腊文论中则提出“摹仿说”,认为文学的本质偏于再现;先秦文论中对文学的审美价值认识是附着在文学的政治功用上的,认为审美价值存在,但最终是为政治教化服务,古希腊文论则是系统地对文学创作进行研究和论述,提出了具体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论 古希腊文论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驭博取精 深得龙髓——《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读后
4
作者 孙风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97-93,共2页
对于读书,我向来把从书中得到启迪看得比获取知识更重。读理论性书籍,尤其如此。因为这一“怪癖”,也就不免对所读的书过于挑剔了一点,也就不免生了“书海茫茫,如意者少”的感慨,正所谓“眼高于顶”是也。数月前,得到一本《中国文学理... 对于读书,我向来把从书中得到启迪看得比获取知识更重。读理论性书籍,尤其如此。因为这一“怪癖”,也就不免对所读的书过于挑剔了一点,也就不免生了“书海茫茫,如意者少”的感慨,正所谓“眼高于顶”是也。数月前,得到一本《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起初,我照例把它随意放在了书橱里,因为从前我也没少读过各种批评史、文论史之类大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 批评史 文化背景 书橱 先秦文论 著作者 文学理论史 中文系 文字 发展线索
下载PDF
中西文论的差异性与趋同性——与今道友信先生商榷
5
作者 黎明 《外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前者发端于黄河之滨的中国先秦文化,后者脱胎于爱琴海之畔的古希腊文化。作为中西文论比较源头、比较基因的“言志”说和“模仿”说,是中国先秦文论和古希腊文论的基本观念,而且它们作为... 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前者发端于黄河之滨的中国先秦文化,后者脱胎于爱琴海之畔的古希腊文化。作为中西文论比较源头、比较基因的“言志”说和“模仿”说,是中国先秦文论和古希腊文论的基本观念,而且它们作为当时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实践的反映,作为一种民族的艺术素质和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同性 诗言志 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文论 浪漫主义 表现意识 中国文学 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走向 文化思想
下载PDF
先秦文论元典之“人”义重释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先秦文论元典之中,"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关键词。首先,先秦文论关于"人"的定义是多元的,儒家元典将"人"与"仁"互训,强调"人"的仁义及慈爱;道家元典主张"人法自然",强调人... 先秦文论元典之中,"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关键词。首先,先秦文论关于"人"的定义是多元的,儒家元典将"人"与"仁"互训,强调"人"的仁义及慈爱;道家元典主张"人法自然",强调人的天性及逍遥,墨家元典崇尚"人"的非乐与节欲,构成"人"论之另类。其次,倮虫三千,人为之长。"人"长于何处?语言。孔儒有立言、文言、慎言之诉求,庄子有寓言、重言、卮言之策略。同为儒家文论元典,《尚书》是训诰,《论语》是对话,《孟子》是辩难;同为道家文论元典,《老子》是诗体,《庄子》是谐体。综合儒道,可将先秦文论元典"人"的语言性存在表述为训诰与对话、辩难与独白、诗言与谐言的悖立与整合。再次,《易》以"乾"为首,"乾"以"人"为心。三才之心不仅是"人"的定位,更是"人"的使命。天,人之巅顶也,既超越式地标举人的永恒,亦宿命般地规定人的位阶。重释先秦文论元典之"人",既可除本土人"义"歧出、人"言"悖立和人"命"乖谬之障,亦可去异域近现代哲学从尼采到福柯的"人之死"之弊,从而为汉语阐释学"人"义重释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义 人言 人命 先秦文论元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