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鼍鼓论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子初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我们的祖先使用的原始乐器中,鼓的突出地位不容忽视,见于先秦典籍的鼓类名称,竟多达几十种。如大鼓有县鼓、麻、(?)、(?)等;小鼓有鼙、(?)、料、(?),不一而足,鼍鼓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史以来一直扮演着一位威严而神秘的角色。
关键词 先秦典籍 突出地位 小鼓 乐器 类名 祖先 《山海经》 《韶》乐 《尚书》 先秦古乐
原文传递
浅论先秦古乐之“和”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惠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年第4期24-25,共2页
伴随着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总是会产生出与之相应的音乐审美思想.本文试对中国秦代以前音乐审美目标“和”的演进与发展,加以归纳,旨在为认识古人的音乐审美观,提供些许参考.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体现在与劳动生活、民俗活动、图腾崇... 伴随着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总是会产生出与之相应的音乐审美思想.本文试对中国秦代以前音乐审美目标“和”的演进与发展,加以归纳,旨在为认识古人的音乐审美观,提供些许参考.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体现在与劳动生活、民俗活动、图腾崇拜等有关的社会实践当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音乐文化生活的繁荣以及人们对于音乐审美作用认识的提高,与之相应的音乐审美观便形成了,从舜时乐官夔“典乐,教胄子”(《尚书·舜典》)至史伯、晏婴等人的音乐思想以及孔子、荀子等人有关音乐的论述,都以“和”为其音乐的最高审美目标.但是,由于时代及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和”的内容及目的也不尽相同.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即:乐与天和;乐与礼和;乐与声和;乐与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古乐 音乐审美观 乐与礼 音乐文化 音乐思想 晏婴 中和 论语 “乐” 乐论
下载PDF
先秦古乐与《九歌》
3
作者 黄永堂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1998年第4期29-33,共5页
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乐”就是由舞蹈、歌唱、乐器伴奏三者合成的。若只言“歌”,就仅只歌唱,虽然也有徒歌与弦歌之别。故《左传·襄公廿九年》《孔疏》解释鲁国为季札举行的宴乐说:“乐之为乐,有歌有舞。”《吕氏春秋·古乐》... 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乐”就是由舞蹈、歌唱、乐器伴奏三者合成的。若只言“歌”,就仅只歌唱,虽然也有徒歌与弦歌之别。故《左传·襄公廿九年》《孔疏》解释鲁国为季札举行的宴乐说:“乐之为乐,有歌有舞。”《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也可证明。为了提醒人们不忘乐之有舞,后世迳称古乐为古代乐舞或歌舞了。《九歌》虽名“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歌” 吕氏春秋 先秦古乐 古代乐舞 宴乐 鲁国 孔疏 歌舞 舞蹈
下载PDF
先秦古乐与“清”美学意蕴的积淀
4
作者 王琴 《美育学刊》 2016年第6期65-68,共4页
先秦古乐的发展容纳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从巫术、祭祀到诸子哲学思辨,多与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先民的音乐体验与想象、先哲的音乐冥思之中,"清"的美学意蕴逐渐清晰起来,反映出我们民族早期视听审美联觉的发展和深层次精... 先秦古乐的发展容纳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从巫术、祭祀到诸子哲学思辨,多与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先民的音乐体验与想象、先哲的音乐冥思之中,"清"的美学意蕴逐渐清晰起来,反映出我们民族早期视听审美联觉的发展和深层次精神倾听的审美特点,以及在人道、天道之间尚"清"之思的美学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古乐 美学意蕴
下载PDF
《曾侯乙墓钟、磐铭文释文与考释》一文夺误订正
5
作者 程泰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8-98,共1页
《曾侯乙墓钟、磐铭文释文与考释》一文夺误订正程泰198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考古发掘报告。其资料宏富,体例严谨等特点是世所公认的。其于多种学科的科学研究,都是价值独具,... 《曾侯乙墓钟、磐铭文释文与考释》一文夺误订正程泰198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考古发掘报告。其资料宏富,体例严谨等特点是世所公认的。其于多种学科的科学研究,都是价值独具,意义深远的。然而,在我读了这部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图版 科学研究 文献资料 曾侯乙编钟 先秦古乐 音乐文化 影印本 考古发掘 省博物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