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超声在新生儿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旭冉 姜春明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7期1406-1410,1415,共6页
超声作为辅助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探查经典的实质脏器。超声技术诊断肺脏、消化道等含有气体的器官疾病的准确性越来越高。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畸形等)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病情... 超声作为辅助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探查经典的实质脏器。超声技术诊断肺脏、消化道等含有气体的器官疾病的准确性越来越高。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消化道畸形等)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故及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而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易行,诊断灵敏度、可重复性高,且无放射性损害,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生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腹部超声能实时、动态地观察消化道结构、蠕动功能变化,是一项监测新生儿病情变化的重要工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神经节细胞 坏死性小 腹部超声
下载PDF
192例0~3个月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婴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洪 金先庆 +7 位作者 李晓庆 向丽 刘伟 候金凤 金鑫 王海涛 童科融 刘洪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钙视网膜蛋白在3个月内婴儿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的临床诊断价值;对采用经肛门直肠结肠斜形切除吻合术治疗3个月内婴儿HD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价。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确诊并行了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形吻合术... 目的探讨钙视网膜蛋白在3个月内婴儿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的临床诊断价值;对采用经肛门直肠结肠斜形切除吻合术治疗3个月内婴儿HD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价。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确诊并行了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形吻合术或肠造瘘术治疗3个月内婴儿HD 192例,收集其病案资料,并行根治术中期随访,评价其肛直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192例HD患儿中,139例行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形吻合术,53例行肠造瘘术。术前诊断依据典型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包括钡剂灌肠、直肠肛管测压和直肠吸引活检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0.1%、92.1%、97.9%。66例(60.5%)获中期随访,小肠结肠炎2例(3.0%),污粪2例(3.0%),无便秘复发、大小便失禁、肛门狭窄,男性患儿均有阴茎勃起现象,生长发育与正常婴幼儿相当。门诊随访25例,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15例钡剂灌肠检查显示肠道形态恢复良好;直肠肛管测压11例,10例(90.9%)肛门松弛反射恢复正常,1例未见松弛反射。结论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可作为3月内婴儿HD术前诊断的金标准;经肛门直肠结肠斜形切除吻合术设计符合生理,并发症少,中期疗效满意,适合0~3个月小婴儿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婴儿 新生 先天性神经节细胞 钙视网膜蛋白 经肛门直切除斜形吻合术 中期随访
下载PDF
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患儿中血清维生素A及肠组织维甲酸受体α和HA117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媛圆 滕银平 +2 位作者 刘行 李力 金先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8-563,共6页
目的检测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患儿中血清维生素A及肠组织维甲酸受体α(RARα)、抗分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117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HD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方法收取17例临床诊断为HD的患儿术前外周血及手术结肠组织标本,结肠... 目的检测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患儿中血清维生素A及肠组织维甲酸受体α(RARα)、抗分化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117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HD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方法收取17例临床诊断为HD的患儿术前外周血及手术结肠组织标本,结肠组织由近端至远端分为3组:吻合口组、扩张段组和痉挛段组。检测血清维生素A浓度,采用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ARα及HA117在各组结肠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 17例HD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维生素A缺乏,血清维生素A平均浓度为(0.73±0.05)μmol/L。在吻合口段,RARα在肌间神经丛可见棕黄色的阳性染色,而在痉挛段几乎未见阳性神经丛染色;在吻合口组、扩张段组和痉挛段组,RARα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为3.62±1.12、1.81±0.69、0.65±0.32,与吻合口相比,痉挛段表达量降低(P<0.05,n=17);HA117 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为0.47±0.15、1.25±0.40、2.57±0.70,与吻合口相比,痉挛段表达量增高(P<0.001,n=17);RARα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为1.16±0.05、0.99±0.05、0.88±0.04,与吻合口相比,扩张段及痉挛段表达量降低(分别为P<0.05、P<0.001,n=17)。结论维生素A、RARα及HA117可能共同参与肠神经系统(ENS)的发育过程;其中,维生素A和RARα可能促进了ENS的正常分化发育,而高表达的HA117可能对抗了前者的促分化作用,阻碍了ENS正常分化发育过程,进而导致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神经节细胞 维生素A 维甲酸受体Α HA117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儿童
下载PDF
肥大细胞、神经纤维在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士奇 金先庆 +3 位作者 朱进 张艳 丁雄辉 孙艳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73-147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神经纤维在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患者不同肠段中有无数量及形态变化以及在H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HD患者肠组织标本为实验组。选择10例尸检患儿(死...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神经纤维在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患者不同肠段中有无数量及形态变化以及在H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HD患者肠组织标本为实验组。选择10例尸检患儿(死于非消化道疾病)直肠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甲苯胺蓝化学染色法、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复合染色法处理,显微镜观察肥大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镜下肥大细胞主要集中在肠段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与神经纤维毗邻,HD患者痉挛段肥大细胞较对照组及扩张段明显增多(P<0.05),脱颗粒明显,黏膜下层S-100阳性神经纤维表达增强(P<0.05),肥大细胞密度与神经纤维的密度及面积具有相关性(r=0.573,P<0.01;r=0.514,P<0.01)。结论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关系密切,两者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在H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神经节细胞 肥大细胞 神经纤维
下载PDF
钙视网膜蛋白在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艳 朱进 +7 位作者 王士奇 段文娟 丁雄辉 孙艳辉 赵占波 金鑫 王秀良 金先庆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468-3470,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将钙视网膜蛋白(CR)用于诊断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H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在50例HD(HD扩张段组、HD痉挛段组)和10例对照组结肠壁的表达,并与常规HE染色进行对比分析。用Image-Pro-Plus图文分析系统定量分... 目的探讨将钙视网膜蛋白(CR)用于诊断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H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在50例HD(HD扩张段组、HD痉挛段组)和10例对照组结肠壁的表达,并与常规HE染色进行对比分析。用Image-Pro-Plus图文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染色结果。结果 HD痉挛段组与对照组及HD扩张段组黏膜下层、肌层间CR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扩张段肠壁神经丛中可见神经节细胞,痉挛段神经节细胞缺失,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HE染色诊断结果一致;新生儿与年长儿HD痉挛段黏膜下层C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结论 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新生儿HD的诊断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神经节细胞 钙视网膜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肠神经节细胞缺失症X线诊断的应用
6
作者 王宝安 曾智萍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09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肠神经节细胞缺失症的X线确诊为外科及时治疗,排除肠梗阻和其它原因,起到关健作用。方法:钡剂灌肠。结果:方便快捷,诊断率高。结论:先天性肠神经节细胞缺失症的确诊及治疗,解除了小肠结肠炎和肠穿孔的... 目的: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肠神经节细胞缺失症的X线确诊为外科及时治疗,排除肠梗阻和其它原因,起到关健作用。方法:钡剂灌肠。结果:方便快捷,诊断率高。结论:先天性肠神经节细胞缺失症的确诊及治疗,解除了小肠结肠炎和肠穿孔的发生,减少了患儿的死亡和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神经节细胞缺失 钡剂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