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红杉-岷江冷杉原始林凋落物K和Na的归还动态 被引量:5
1
作者 曾欣 付长坤 +3 位作者 杨佳萍 朱亮 吴福忠 张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6-1435,共10页
以凋落物为载体的养分归还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也是林木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其他元素,钾(K)和钠(Na)在调节渗透压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淋溶作用强烈,极易流失,但缺乏必要关注。因此,以海拔3589 m高山峡谷区... 以凋落物为载体的养分归还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也是林木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其他元素,钾(K)和钠(Na)在调节渗透压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淋溶作用强烈,极易流失,但缺乏必要关注。因此,以海拔3589 m高山峡谷区典型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期间调查了不同类型凋落物中K和Na元素在不同时期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K和Na元素年归还量分别为25.34和4.44 kg·hm^-2,表现为:凋落叶>凋落枝>其他凋落物>凋落皮>附生植物>繁殖器官。其中,凋落叶和枝占总凋落物K和Na元素归还的85%以上;2)总凋落物、凋落叶和枝的K、Na元素归还动态呈现"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和10月;凋落皮和繁殖器官K、Na元素归还动态呈现"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3)乔木层树种凋落物的K和Na元素呈现"双峰型"的归还模式,最大值在5月和10月,灌木树种凋落物的K和Na元素呈现"单峰型"归还模式,最大值在9-10月。这些结果说明了高山峡谷区典型针叶林不同类型凋落物元素归还的季节性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区域森林物质循环及相关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元素归还 物质循环 季节动态
原文传递
亚热带几种森林类型下土壤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曙才 俞元春 《江苏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9-12,共4页
在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对本底条件一致的同龄杉木林、马尾松林、天然阔叶林及杉阔混交林林下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总孔隙度和最大含水量为天然阔叶林>杉... 在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对本底条件一致的同龄杉木林、马尾松林、天然阔叶林及杉阔混交林林下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总孔隙度和最大含水量为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0.001mm细微颗粒百分含量为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土壤pH为阔叶林>杉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速效P,速效K,全N和有机质含量均为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年凋落物的数量为马尾松林>天然阔叶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营养元素的年归还量为天然阔叶林>马尾松林>杉阔混交林>杉木林,天然阔叶林和杉阔混交林培肥土壤的能力比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理化性质 枯落物 营养元素归还
下载PDF
降水量对4种荒漠草原植物凋落物碳氮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翠 康扬眉 +2 位作者 余海龙 李春环 黄菊莹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0-1100,共11页
探索降水量对荒漠草原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变化下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基于2014年设立于宁夏荒漠草原的降水量变化野外控制试验,通过480 d的分解试验,研究了4种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C、N、P... 探索降水量对荒漠草原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变化下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基于2014年设立于宁夏荒漠草原的降水量变化野外控制试验,通过480 d的分解试验,研究了4种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C、N、P释放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480 d的分解过程中,4种植物凋落物C释放缓慢。除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外,多数情况下分解360 d后C释放率仍低于50%。4种植物凋落物N和P释放均前期快于后期,大多情况下分解180 d后N和P释放率即可超过50%;与自然降水量相比,减少50%降水量显著降低了猪毛蒿3种元素累积释放量和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P累积释放量(P<0.05)。增加降水量表现出相反的效应,但增加50%降水量显著降低了猪毛蒿C和N累积释放量(P<0.05);与减少30%降水量相比,减少50%和增加降水量改变了4种植物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但其影响程度随物种不同而异,且缺乏明显的规律性;猪毛蒿和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凋落物P累积释放量均与土壤全P呈显著正相关(P<0.05),意味着二者凋落物P释放有助于促进土壤P库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格局改变 荒漠草原 凋落物分解 凋落物元素释放 土壤元素归还
原文传递
红壤区3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动态及碳氮归还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易志强 朱丽琴 +5 位作者 贾龙 黄诗华 朱平宗 王赫 刘勇 黄荣珍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6-23,34,共9页
对红壤区侵蚀地3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阔叶林、封育林和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及其组分进行了为期24个月的研究,分析了凋落物各组分月动态特征,以及凋落物各组分碳、氮元素归还量和季度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林、封... 对红壤区侵蚀地3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阔叶林、封育林和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及其组分进行了为期24个月的研究,分析了凋落物各组分月动态特征,以及凋落物各组分碳、氮元素归还量和季度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林、封育林和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的年均凋落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表现为叶>枝>杂>果>花,叶凋落量占总凋落物量的比率均较高,分别为83.10%、70.91%和73.66%。凋落物的月动态变化都表现出受凋落叶主导的规律。阔叶林、封育林和混交林凋落物碳元素归还量出现在第4季度,混交林在第2季度,阔叶林最大氮元素归还量出现在第4季度,封育林和混交林在第2季度。木荷×马尾松混交林年凋落量最大,碳、氮元素归还量也最大,更有利于养分归还和土壤质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植被恢复模式 凋落物 月动态 碳、氮元素归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