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元宝枫叶中儿茶素类物质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松兰 李珺 邹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本文建立了元宝枫树叶中儿茶素种类及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0.5%乙酸)=25/75(V/V)为流动相,对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 本文建立了元宝枫树叶中儿茶素种类及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0.5%乙酸)=25/75(V/V)为流动相,对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甲醇/水(含0.5%乙酸)=35/65(V/V)为流动相,对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进行定性分析,柱温均为35℃,检测波长为278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元宝枫叶中有EGC、EC和GCG,其它五种则无。EGC平均含量为0.0389 mg/g,方法精密度(RSD)为0.42%(n=6);EC平均含量为0.0289 mg/g,方法RSD为1.5%(n=6);GCG平均含量为0.284 mg/g,方法RSD为0.32%(n=6)。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为元宝枫叶开发成茶叶、饮料以及医疗保健品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叶 儿茶素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广西六堡黑茶生物学功效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再彬 吴琼 +2 位作者 蒋泽军 张均伟 罗云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8-72,共5页
以绿茶和普洱黑茶为对照,研究不同年份广西六堡黑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咖啡因的含量变化及氧化程度。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黑茶和绿茶的特征吸收峰有明显差异,前者在205 nm及272 nm;后者在330nm。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茶叶提取液... 以绿茶和普洱黑茶为对照,研究不同年份广西六堡黑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咖啡因的含量变化及氧化程度。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黑茶和绿茶的特征吸收峰有明显差异,前者在205 nm及272 nm;后者在330nm。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茶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绿茶毛尖>六堡茶>普洱茶,并且随着六堡茶年份的增加其抗氧化性减弱;用HPLC分析儿茶素类物质和CAF(咖啡因)的含量,表明:绿茶毛尖>六堡茶>普洱茶;绿茶毛尖>六堡茶=普洱茶;因此饮用黑茶不易发生兴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六堡 儿茶素类物质 抗氧化性 咖啡因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抹茶质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冉清连 伍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9-1708,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抹茶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抹茶的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抹茶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抹茶的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国家药典委员会2004版)软件建立27批不同产地抹茶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相似度。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和Origin 2023b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通过对照品对比指认化学成分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27批抹茶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23个共有峰,分别指认出,峰4是没食子酸,峰6是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峰8是儿茶素,峰9是咖啡碱,峰12是表儿茶素,峰13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峰14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峰16是芦丁,峰17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峰21是槲皮素,峰22是山柰酚,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983~1.000。聚类分析将27批抹茶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得出江口和瓮安产地的抹茶质量较好;经PLS-DA分析筛选出了咖啡碱、EGCG、儿茶素、山柰酚、GCG、没食子酸等8个差异成分。样品中没食子酸、EGC、儿茶素、咖啡碱、表儿茶素、EGCG、GCG、芦丁、ECG、槲皮素、山柰酚11种成分含量分别为0.10~0.85、8.27~4.36、4.21~3.84、42.23~72.37、10.41~16.49、48.52~72.89、0.12~0.73、0.53~1.76、21.43~28.60、0.01~0.04、0.03~0.38 mg/g。结论建立的抹茶HPLC指纹图谱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咖啡碱、EGCG、儿茶素、山柰酚、GCG、没食子酸可以作为抹茶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指纹图谱 咖啡碱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儿茶素 山柰酚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没食子酸 儿茶素类物质 化学识别模式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抹茶质量
4
作者 冉清连 伍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6-968,共13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抹茶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抹茶的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抹茶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抹茶的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国家药典委员会2004版)软件建立27批不同产地抹茶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相似度。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和Origin 2023b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通过对照品对比指认化学成分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27批抹茶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23个共有峰,分别指认出,峰4是没食子酸,峰6是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峰8是儿茶素,峰9是咖啡碱,峰12是表儿茶素,峰13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峰14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峰16是芦丁,峰17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峰21是槲皮素,峰22是山柰酚,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983~1.000。聚类分析将27批抹茶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得出江口和瓮安产地的抹茶质量较好;经PLS-DA分析筛选出了咖啡碱、EGCG、儿茶素、山柰酚、GCG、没食子酸等8个差异成分。样品中没食子酸、EGC、儿茶素、咖啡碱、表儿茶素、EGCG、GCG、芦丁、ECG、槲皮素、山柰酚11种成分含量分别为0.10~0.85、8.27~4.36、4.21~3.84、42.23~72.37、10.41~16.49、48.52~72.89、0.12~0.73、0.53~1.76、21.43~28.60、0.01~0.04、0.03~0.38 mg/g。结论建立的抹茶HPLC指纹图谱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咖啡碱、EGCG、儿茶素、山柰酚、GCG、没食子酸可以作为抹茶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指纹图谱 咖啡碱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儿茶素 山柰酚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没食子酸 儿茶素类物质 化学识别模式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UPLC-MS/MS同时分析福建乌龙茶和白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彪 刘文静 +3 位作者 方灵 韦航 吴建鸿 傅建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4-258,270,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分析茶叶中儿茶素类物质如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分析茶叶中儿茶素类物质如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对几种福建乌龙茶和白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使用Water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对目标物进行梯度洗脱后,电喷雾正离子扫描方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析。结果:8 min内即可完成茶叶中8种儿茶素类物质的上机检测;儿茶素类物质的检出限为0.2~1.1μg/L,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为0.9966~0.9994。用建立的方法分析所采集的几种福建茶叶样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相对于其它儿茶素类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最高,约占茶叶中儿茶素总量的60%。乌龙茶中儿茶素总量的含量范围为43.59~45.21 mg/g,白茶儿茶素总量的含量范围为50.52~70.71 mg/g。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研究结果可为福建茶叶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白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儿茶素类物质
下载PDF
儿茶素类物质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彦霞 黄汉昌 +1 位作者 常平 姜招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7-1613,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细胞外间隙(淀粉样蛋白沉积所形成的老年斑、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后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突触连接丢失。儿茶素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多酚类物...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细胞外间隙(淀粉样蛋白沉积所形成的老年斑、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后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突触连接丢失。儿茶素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多酚类物质,以其生物多功能性著称。儿茶素类物质与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与聚集、tau蛋白的磷酸化、细胞凋亡以及多种信号转导途径有关,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儿茶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儿茶素类物质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与应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类物质 阿尔茨海默病 TAU 抗氧化 信号转导途径
下载PDF
UPLC-MS-MS同时测定茶油中8种儿茶素类物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彪 刘文静 +2 位作者 吴建鸿 艾宇真 潘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茶油8种儿茶素类物质的分析方法。使用Waters T3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甲醇和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扫描方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在...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茶油8种儿茶素类物质的分析方法。使用Waters T3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甲醇和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扫描方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在优化的条件下,8种儿茶素类物质线性关系良好(r^2=0.9966~0.9995),方法检出限为0.2~1.1μg/L。在不同浓度水平的添加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6.4.%~9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0%~8.9%。应用本方法可以检测出茶油中儿茶素(C)、表儿茶素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的含量。结果表明,茶油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含量相对较高。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方法快速,简单易行,可为茶油中儿茶素类物质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MS 茶油 儿茶素类物质
下载PDF
儿茶素类物质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高蔚娜 郭长江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6年第4期230-233,共4页
儿茶素类物质是茶叶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有多种有益作用。本文阐述了儿茶素类物质的吸收情况(包括吸收部位、速度、参与吸收的可能载体以及影响吸收的因素等);分布情况(包括给予多长时间后在组织中可检测到儿茶素类物质... 儿茶素类物质是茶叶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有多种有益作用。本文阐述了儿茶素类物质的吸收情况(包括吸收部位、速度、参与吸收的可能载体以及影响吸收的因素等);分布情况(包括给予多长时间后在组织中可检测到儿茶素类物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等);生物转化情况(包括参与转化的主要酶类COMT、UGT、SULT的存在部位、作用形式及产物等)以及主要的排泄途径等4个方面,以期为更好地认识、利用、开发儿茶素类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类物质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