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虐待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系统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韬 焦富勇 +5 位作者 潘建平 陈晶琦 黄晓燕 刘文利 宫丽敏 王惠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2-975,共4页
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虐待问题的流行现状,为制定和实施预防儿童虐待策略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参考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系... 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虐待问题的流行现状,为制定和实施预防儿童虐待策略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参考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GRADE)方法编制了文献质量评价体系,对文献质量和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筛选出84篇文献综合分析中国儿童虐待的流行现状的文献,其中仅研究躯体虐待的文献有11篇,仅研究情感虐待的有3篇,仅研究性虐待的15篇,仅研究忽视的12篇,其余均为多种虐待同时研究。1)躯体虐待:城市地区儿童遭受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41.2%-67.3%,农村地区为32.4%-39.4%。不同研究对躯体虐待的测量方法不一致。2)情感虐待: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情感虐待测量方法,不同研究显示的儿童情感虐待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发生率在10.6%-67.1%之间。3)性虐待: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4)忽视:国内研究者从1999年开始进行忽视评价工具和标准的研究,形成了适用于城乡人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中国忽视评价量表。城市3-17岁儿童的被忽视发生率为22.4%-32.8%,农村0-6岁儿童的被忽视发生率为53.7%-54.9%,暂无农村6岁以上儿童被忽视发生率的数据。结论中国儿童虐待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在儿童虐待定义、调查工具编制、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忽视 文献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 发生率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晶琦 徐韬 +5 位作者 宫丽敏 王惠珊 焦富勇 潘建平 黄晓燕 刘文利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4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性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 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性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测量工具: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也有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儿童虐待量表。2发生率现状: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在性虐待发生的性别差异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但总体上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危险因素:城市地区儿童遭受性虐待的比例高于农村地区,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儿童性虐待的报告率高于核心家庭,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关系紧张等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关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测量方法不一致,现有研究多为成人回顾性调查,有必要在测量工具标准化、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忽视 虐待 文献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现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晓燕 徐韬 +4 位作者 刘文利 潘建平 焦富勇 陈晶琦 王惠珊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年第3期83-87,共5页
立法和执法是预防儿童虐待最重要的干预措施。中国在防治儿童虐待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整理我国1992-2012年间的法律文献,分析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现状,寻找和发现不足之处,为制定... 立法和执法是预防儿童虐待最重要的干预措施。中国在防治儿童虐待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整理我国1992-2012年间的法律文献,分析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现状,寻找和发现不足之处,为制定和完善预防儿童虐待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忽视 法律制度 现状分析 立法建议
下载PDF
国外残障儿童受虐问题及其福利政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邵亚萍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8期51-55,共5页
残障儿童受虐待和忽视的情况比一般儿童受虐待的现象更突出,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残障儿童保护政策和福利政策。在现阶段供给策的改革下,残障儿童的福利政策研究理应得到相应的重视,提高到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本文通过梳... 残障儿童受虐待和忽视的情况比一般儿童受虐待的现象更突出,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残障儿童保护政策和福利政策。在现阶段供给策的改革下,残障儿童的福利政策研究理应得到相应的重视,提高到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残障儿童福利体系研究,学习借鉴国外残障儿童福利政策和相关社会工作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立建全我国残障儿童福利政策: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将儿童福利政策的设计与家庭支持、专业的社会工作介入、医疗康复、教育等有效结合起来,走向积极的儿童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儿童 儿童虐待忽视 残障儿童福利政策
下载PDF
美国儿童虐待与忽视数据库系统研究
5
作者 程丽 蔡迎旗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年第1期85-88,共4页
数据库系统作为美国儿童防虐待与忽视管理的核心载体,具有全国统一性、强自发性、可操作性、服务性等特性,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对于我国儿童防虐待与忽视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高儿童福利,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儿童虐待忽视 数据库系统 美国儿童 儿童保护
下载PDF
虐待与忽视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6
作者 张雪岩 《中国校外教育》 2020年第32期3-4,共2页
近年来,儿童虐待行为伤害事件愈加频繁,研究儿童虐待与忽视、儿童孤独感、儿童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及自尊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大众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重视儿童虐待与忽视、具有孤独感体验的现象、减少儿童虐待发生率、降低儿童体验到的孤独... 近年来,儿童虐待行为伤害事件愈加频繁,研究儿童虐待与忽视、儿童孤独感、儿童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及自尊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大众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重视儿童虐待与忽视、具有孤独感体验的现象、减少儿童虐待发生率、降低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同时也为下一步制定小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采用方便取样问卷调查法,对湖北省某市小学生360名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儿童孤独感量、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被试的虐待与忽视、孤独感、自尊得分。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Bootstrap法进行中介作用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虐待多以情感忽视方式发生,不同文化程度母亲的儿童在心理虐待与忽视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家庭成员、父母亲是否外出情况在儿童孤独感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母亲学历、父母亲是否外出在儿童自尊上存在一定差异;儿童虐待与忽视及孤独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自尊与儿童虐待、孤独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自尊在儿童虐待与忽视及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扩大儿童虐待事件的宣传教育力度,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儿童虐待与忽视的问题,通过自尊干预受虐儿童、孤独感体验较高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忽视 孤独感 自尊
下载PDF
美国保护儿童免受虐待和忽视体系介绍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晓露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第11期130-131,共2页
无论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还是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虐待和忽视儿童长期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本文分别对美国保护儿童免受虐待和忽视的法律体系、强制报告制度、调查和处理程序、提供的相关服务及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等方面做... 无论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还是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虐待和忽视儿童长期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本文分别对美国保护儿童免受虐待和忽视的法律体系、强制报告制度、调查和处理程序、提供的相关服务及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等方面做了介绍,希望能对我国儿童保护制度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忽视 法律 强制报告 非政府组织
下载PDF
青少年攻击性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模型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丽 钱胜 王文霞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和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2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评。结果①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青少年攻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②...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和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2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评。结果①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青少年攻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②男生攻击性高于女生,农村学生攻击性高于城市学生,高中学生攻击性高于初中学生。③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人际信任、宽恕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得到模型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 人际信任 宽恕 青少年攻击性
下载PDF
高中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和抑郁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瑶 钱胜 王文霞 《心理研究》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为32.28±16.97,自我和...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我和谐与高中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为32.28±16.97,自我和谐总分为92.53±13.17,抑郁总粗分为41.75±7.24。高中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抑郁情绪是比较普遍的。(2)农村生源学生的自我不和谐(94.42±11.07)高于城市生源学生(91.84±13.82)(p<.05),农村生源学生的抑郁总分(43.58±6.28)高于城市生源学生(41.09±7.47(p<. 01)。(3)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和抑郁总分之间显著正相关,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和自我和谐总分相关系数为0.398,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总分与抑郁总分相关系数为0.319,自我和谐总分和抑郁总分相关系数为0.585。(4)检验发现自我和谐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能直接和间接的预测高中生的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 自我和谐 抑郁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小光 周守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了解留守特征对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影响。方法对432名留守儿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总体阳性检出率为32.76%,心理虐待...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现状,了解留守特征对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影响。方法对432名留守儿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总体阳性检出率为32.76%,心理虐待分量表阳性检出率为28.82%,忽视分量表阳性检出率为31.77%。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评分,男性留守儿童忽视分量表和情感忽视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女性留守儿童(P〈0.01),干涉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女性留守儿童(P〈0.01);初中组心理虐待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高中组,忽视分量表和干涉、情感忽视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小学组与高中组;小学组恐吓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初中组与高中组。留守年限对心理虐待与忽视分量表及恐吓、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维度的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形式对忽视分量表和情感忽视、教育忽视维度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年限与留守形式在心理虐待分量表和干涉、情感忽视维度上的交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留守儿童是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高危群体,其心理虐待与忽视现况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留守年限与留守形式是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重要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虐待 忽视 留守特征 儿童心理虐待忽视量表
下载PDF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翠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5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抽取3所大学的全日制大学生500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测量个体儿童期心理虐待、忽...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5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抽取3所大学的全日制大学生500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测量个体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状况;采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PSS)测量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状况;采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SPA)测量个体社会性体格焦虑状况。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回收率为92.6%。负面身体自我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采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63例大学生中,227例(49.0%)儿童期存在心理虐待,252例(54.4%)儿童期存在心理忽视。儿童期是否存在心理虐待的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整体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自我表现的不舒适、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是否存在心理忽视的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整体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自我表现的不舒适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得分与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自我表现的不舒适、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而与负面身体自我的整体得分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儿童期心理忽视得分是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β=0.400,P<0.05),能够解释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15.5%的变异;儿童期心理忽视得分是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得分的影响因素(β=0.424,P<0.05),能够解释负面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 社会性体格焦虑 负面身体自我
下载PDF
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影响: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莹莹 李伊凡 +2 位作者 亓军军 刘艳 周宵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2,共9页
为考察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和忽视、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493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抑郁。情感虐待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间... 为考察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和忽视、不安全依恋、自责、责备他人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493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抑郁。情感虐待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自责和责备他人间接预测抑郁,还可以通过焦虑依恋分别经自责和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而情感忽视则通过回避依恋和自责间接预测抑郁,或通过回避依恋经责备他人的多重中介间接预测抑郁。更重要的是,情感虐待通过焦虑依恋和回避依恋预测抑郁的间接效应显著大于情感忽视通过两种依恋维度对抑郁预测的间接效应。结果说明,青少年的不安全依恋、自责或责备他人中介了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抑郁的作用。相对于情感忽视,情感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更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情感虐待忽视 抑郁 不安全依恋 自责 责备他人
下载PDF
开封市高中生抑郁情绪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文霞 钱胜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除... 目的探讨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对3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除了积极应对对抑郁有直接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均通过自我和谐对抑郁情绪的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结论高中生抑郁情绪是比较普遍的,自我和谐可能是预测高中生抑郁情绪的一个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 自我和谐 应对方式 抑郁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