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军奎
赵炼
+8 位作者
屈福锋
刘韶
李毅
梁晓军
杨杰
赵宏谋
刘诚
赵恺
姬维娜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06-110,114,共6页
背景:距下关节制动器在儿童平足畸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尚缺少相关的中长期随访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柔韧性平足患者31例(56足),男17...
背景:距下关节制动器在儿童平足畸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尚缺少相关的中长期随访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柔韧性平足患者31例(56足),男17例(31足),女14例(25足),年龄8~14岁,平均(12.6±1.2)岁。所有患足均行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VAS评分、Maryland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满意度调查及影像学正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T1MT)、距骨第2跖骨角(T2MT)、距舟覆盖角(TCA),侧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55~63个月,平均(60.5±3.2)个月。2例(2足)因负重出现跗骨窦区疼痛,更换较小型号的稳定器后疼痛消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Maryland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很满意22例(70.97%),满意6例(19.35%),一般3例(9.68%)。末次随访时T1MT角、T2MT角、TCA角、Meary角、Pitch角、Kite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良好,平足畸形改善效果满意,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
儿童
:
柔韧性
平足
中期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龄期儿童柔韧性平足的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晓军
赵宏谋
+6 位作者
张言
李毅
石海花
梁景棋
胡东
曾秋
姬维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8期812-815,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柔韧性平足(FFF)在学龄期儿童群体中的流行状况,分析其相关的致病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Foot 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1 059名学龄期儿童(年龄6~13岁)进行双侧足底压力测试并搜集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儿童FFF与年...
目的通过调查柔韧性平足(FFF)在学龄期儿童群体中的流行状况,分析其相关的致病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Foot 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1 059名学龄期儿童(年龄6~13岁)进行双侧足底压力测试并搜集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儿童FFF与年龄、性别、左右足分布、体重指数(BMI)间的关系。结果学龄期儿童FFF的发生率在6岁时为39.5%,12岁时降低至11.8%,并且在12~13岁时处于平台期。儿童FFF的发生率与超重(OR=1.35)、肥胖(OR=2.43)呈正相关;但在低龄组(6~9岁)中,只有肥胖(OR=3.25)与其发生率呈正相关。性别、左右侧的差异与儿童FFF的发生率无相关关系。结论 FFF的发生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至12~13岁时达到平台期,趋于稳定;其发生率与BMI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柔韧性
扁
平足
体重指数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弋卓君
杨衡
+2 位作者
臧永辉
许瀚
喻先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2-23,共2页
分析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共70例,均给予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侧位片上距骨倾斜角、足部Maryland评分、距第一跖骨角。结果:所有患儿无出现并发症,没...
分析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共70例,均给予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侧位片上距骨倾斜角、足部Maryland评分、距第一跖骨角。结果:所有患儿无出现并发症,没有出现神经损伤和感染的情况,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的效果。术后随访三个月,截骨面均愈合。术后患儿的足外翻急性均得到纠正,且重建内侧纵弓,疼痛消失,患足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后患儿侧位片上距骨倾斜角、距第一跖骨角低于治疗前,足部Maryland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扁平足情况,并改善患儿的足部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术
儿童
柔韧性
扁
平足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军奎
赵炼
屈福锋
刘韶
李毅
梁晓军
杨杰
赵宏谋
刘诚
赵恺
姬维娜
机构
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
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06-110,114,共6页
基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SF1512(2)
文摘
背景:距下关节制动器在儿童平足畸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尚缺少相关的中长期随访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柔韧性平足患者31例(56足),男17例(31足),女14例(25足),年龄8~14岁,平均(12.6±1.2)岁。所有患足均行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VAS评分、Maryland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满意度调查及影像学正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T1MT)、距骨第2跖骨角(T2MT)、距舟覆盖角(TCA),侧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55~63个月,平均(60.5±3.2)个月。2例(2足)因负重出现跗骨窦区疼痛,更换较小型号的稳定器后疼痛消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Maryland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很满意22例(70.97%),满意6例(19.35%),一般3例(9.68%)。末次随访时T1MT角、T2MT角、TCA角、Meary角、Pitch角、Kite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良好,平足畸形改善效果满意,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
儿童
:
柔韧性
平足
中期疗效
Keywords
Subtalar Arthrorisis
Children
Flexible Flatfoot
Mid-term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R726.8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龄期儿童柔韧性平足的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晓军
赵宏谋
张言
李毅
石海花
梁景棋
胡东
曾秋
姬维娜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8期812-815,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社发公关项目(2014K11-05-02)
文摘
目的通过调查柔韧性平足(FFF)在学龄期儿童群体中的流行状况,分析其相关的致病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Foot 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1 059名学龄期儿童(年龄6~13岁)进行双侧足底压力测试并搜集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儿童FFF与年龄、性别、左右足分布、体重指数(BMI)间的关系。结果学龄期儿童FFF的发生率在6岁时为39.5%,12岁时降低至11.8%,并且在12~13岁时处于平台期。儿童FFF的发生率与超重(OR=1.35)、肥胖(OR=2.43)呈正相关;但在低龄组(6~9岁)中,只有肥胖(OR=3.25)与其发生率呈正相关。性别、左右侧的差异与儿童FFF的发生率无相关关系。结论 FFF的发生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至12~13岁时达到平台期,趋于稳定;其发生率与BMI呈正相关。
关键词
儿童
柔韧性
扁
平足
体重指数
流行病学
Keywords
Pediatric flexible flatfoot
Body mass index
Epidemiological study
分类号
R682.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弋卓君
杨衡
臧永辉
许瀚
喻先军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骨科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2-23,共2页
文摘
分析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共70例,均给予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侧位片上距骨倾斜角、足部Maryland评分、距第一跖骨角。结果:所有患儿无出现并发症,没有出现神经损伤和感染的情况,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的效果。术后随访三个月,截骨面均愈合。术后患儿的足外翻急性均得到纠正,且重建内侧纵弓,疼痛消失,患足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后患儿侧位片上距骨倾斜角、距第一跖骨角低于治疗前,足部Maryland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扁平足情况,并改善患儿的足部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术
儿童
柔韧性
扁
平足
效果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分析
徐军奎
赵炼
屈福锋
刘韶
李毅
梁晓军
杨杰
赵宏谋
刘诚
赵恺
姬维娜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学龄期儿童柔韧性平足的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
梁晓军
赵宏谋
张言
李毅
石海花
梁景棋
胡东
曾秋
姬维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
4
原文传递
3
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效果评价
弋卓君
杨衡
臧永辉
许瀚
喻先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