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庐山慧远与《丧服经》考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崑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2,共7页
魏晋以来,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儒家礼学复兴,南方《丧服》之学独盛。当时的佛教领袖慧远在庐山期间,也曾讲习《丧服经》,并培养出像雷次宗这样的"通经"硕儒。这一方面是中国佛教学者学术上儒佛兼宗、思想上儒释调和的结果。佛... 魏晋以来,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儒家礼学复兴,南方《丧服》之学独盛。当时的佛教领袖慧远在庐山期间,也曾讲习《丧服经》,并培养出像雷次宗这样的"通经"硕儒。这一方面是中国佛教学者学术上儒佛兼宗、思想上儒释调和的结果。佛教学者通过援"礼"入佛、以礼护法,佛教对"礼"的依附与调和,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既是慧远自身所秉承的正统史观使然,也和他笃信"神不灭说"及深受《毗昙》学"法性实有"教义的影响有关。这种"神不灭"的本体论思想,实际上是小乘犊子部"胜义我"学说与魏晋玄学相似本体论及中国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杂糅的产物。由慧远所开创的佛教思想,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逐渐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就佛教自身而言,在与传统宗法社会的一系列碰撞与融合中,而日趋民族化、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丧服经 佛兼宗 调和 佛教“中国化”
下载PDF
“菩提心”与“忠义心”——从九华山佛教看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被引量:6
2
作者 余秉颐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4,12,共3页
作者通过赴九华山进行考察 ,并且研读有关学术资料 ,提出如下见解 :九华山佛教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 ,是体现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趋向。九华山佛教堪称中国佛教世俗化最典型的代表。这种世俗化 ,表现在宗教理论和宗教实践两个方面。本文试... 作者通过赴九华山进行考察 ,并且研读有关学术资料 ,提出如下见解 :九华山佛教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 ,是体现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趋向。九华山佛教堪称中国佛教世俗化最典型的代表。这种世俗化 ,表现在宗教理论和宗教实践两个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九华山高僧宗杲禅师“忠君爱国”思想的分析 ,从宗教理论的角度 ,探讨九华山佛教对于中国佛教世俗化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华山佛教 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宗杲 调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