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元《儒林传稿》与清代汉宋学术之争 被引量:6
1
作者 戚学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109,共18页
根据阮元《儒林传稿》的学术立场和初始影响,阮氏实是造成道光初年汉宋纷争的关键人物,《儒林传稿》是激化纷争的导火索。阮元本人持"汉学"立场,他在周围某些学人的支持下,将其本人的"汉学"树为清代儒学正宗,并以... 根据阮元《儒林传稿》的学术立场和初始影响,阮氏实是造成道光初年汉宋纷争的关键人物,《儒林传稿》是激化纷争的导火索。阮元本人持"汉学"立场,他在周围某些学人的支持下,将其本人的"汉学"树为清代儒学正宗,并以此为中心编写了清代学术史。《儒林传稿》对江藩的《宋学渊源记》等有直接影响,导致方东树撰写《汉学商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汉学 儒林稿 宋学渊源记 汉学商兑
原文传递
《学案小识》与《儒林传稿》 被引量:5
2
作者 戚学民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96,共15页
唐鉴《学案小识》的某些传记曾利用阮元《儒林传稿》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增删和改订,编织了一个以程朱理学为中心的清代学术史论述。唐鉴重写清代学术史,有与阮元等人的汉学论述争夺正统的用心。《学案小识》和《儒林... 唐鉴《学案小识》的某些传记曾利用阮元《儒林传稿》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增删和改订,编织了一个以程朱理学为中心的清代学术史论述。唐鉴重写清代学术史,有与阮元等人的汉学论述争夺正统的用心。《学案小识》和《儒林传稿》的关系说明前者的学术史价值尚有开掘的空间,显示了后者对晚清以来的学术史论著的影响,也揭示了晚清学术的某种复杂生态和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案小识 唐鉴 儒林稿 阮元
原文传递
《国史儒林传》与阮元《儒林传稿》关系辨误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永磊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前人所论《国史儒林传》与阮元《儒林传稿》关系,多沿袭缪荃孙《国史儒林文苑两传始末》之说,以为顾苑任国史馆提调,改定阮元《儒林传稿》,以顾炎武居首位,而后国史馆总裁戴衢亨又增删《儒林传稿》。今勘验其实,知缪说不足尽信。从目前... 前人所论《国史儒林传》与阮元《儒林传稿》关系,多沿袭缪荃孙《国史儒林文苑两传始末》之说,以为顾苑任国史馆提调,改定阮元《儒林传稿》,以顾炎武居首位,而后国史馆总裁戴衢亨又增删《儒林传稿》。今勘验其实,知缪说不足尽信。从目前相关史料言之,顾莼在阮元任国史馆总裁之际,出任国史馆纂修官,拟定顾炎武传初稿,后经阮元审定收入《儒林传稿》,以顾栋高居首,并无顾莼修改《儒林传稿》之事;增删《儒林传稿》之总裁乃曹振镛,而非戴衢亨。阮元《儒林传稿》初经曹振镛、翁方纲厘定其篇目,道光二十四年方俊、蔡宗茂复加改定,今《国史儒林传》以方、蔡改订本为底本,但编次又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缪荃孙 曹振镛 儒林稿 《国史儒林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阮元《儒林传稿》辑纂原则考论
4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3年第1期76-84,共9页
阮元《儒林传稿》是清国史类传,其辑纂方法是:“各儒传语,皆采之载籍,接续成文。”将《儒林传稿》的引文与其原作比对证明,阮元的确是以引文“接续成文”,没有“杜撰一字”。以“明”“清”“国朝”等字词及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生平... 阮元《儒林传稿》是清国史类传,其辑纂方法是:“各儒传语,皆采之载籍,接续成文。”将《儒林传稿》的引文与其原作比对证明,阮元的确是以引文“接续成文”,没有“杜撰一字”。以“明”“清”“国朝”等字词及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生平简介为例,追溯其史源,从原作的语境,揭示《儒林传稿》的辑纂原则是政治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儒林稿 辑纂原则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试论《儒林传稿》与《四库提要》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志平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82,219,共9页
出自钦定的《四库提要》首次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清前期学术史,符合国史的取材标准,故阮元以《四库提要》为圭臬。《儒林传稿》的得失与《四库提要》存在高度关联:《四库提要》略于理学史,《儒林传稿》的理学史料也相对简陋;《四库提要》... 出自钦定的《四库提要》首次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清前期学术史,符合国史的取材标准,故阮元以《四库提要》为圭臬。《儒林传稿》的得失与《四库提要》存在高度关联:《四库提要》略于理学史,《儒林传稿》的理学史料也相对简陋;《四库提要》详于经学史,《儒林传稿》的经学史料也比较充实。《儒林传稿》扬汉抑宋的学术宗旨亦与《四库提要》一脉相承。从清代学术史来看,《儒林传稿》与《四库提要》存在深厚的内在关系,既渊源有自,也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稿 《四库提要》 内在关系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冲突下的暗合:论阮元与章学诚的学术交集
6
作者 屈宁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153,167,168,共13页
阮元与章学诚虽然学术风格迥异,亦无直接学术联系,但却不乏学术交集,主要表现为:阮元不仅阅读甚至选刻过《文史通义》,将其作为《国史儒林传稿》的重要史源,而且对清代浙东史学颇为关注,为浙东学人依次立传,与章学诚晚年撰写《浙东学术... 阮元与章学诚虽然学术风格迥异,亦无直接学术联系,但却不乏学术交集,主要表现为:阮元不仅阅读甚至选刻过《文史通义》,将其作为《国史儒林传稿》的重要史源,而且对清代浙东史学颇为关注,为浙东学人依次立传,与章学诚晚年撰写《浙东学术》的举动正相映照。在史学观念上,阮元提出必须借助历史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中体察史家之“命意”,亦与章氏“史意”说相发明。凡此种种暗合,根本上源于二人经史观的契合,尤其是对史学经世价值的高度重视。章学诚强调“六经皆史”,以史统经,阮元亦以史学为一切学问致用之前提,这一相似的史学情结及其所暗含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学术情怀,是阮元与清中叶其他有识学者理解和接受《文史通义》的重要前提,他们构成了《文史通义》最早的阅读群体。不过,阮元对理学思维的排斥,又决定了他对《文史通义》和浙东史学的认知是有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他所感兴趣的主要是后者“重史”的观念和“经世”的旨趣,以及部分具体的历史编纂学主张和史传作品,至于章氏那套最为核心的主于逻辑推演和理论建构的偏形而上的“独断之学”,则较为排斥。这一思想局限,是乾嘉时期普遍重材料而轻理论的学风流弊的缩影,也是章学诚生前难以跻身主流学界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章学诚 《文史通义》 儒林稿
下载PDF
《儒林传稿》与《宋学渊源记》 被引量:3
7
作者 戚学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54,共9页
阮元《儒林传稿》的理学记载有相当贡献,对清代学术有重要影响,江藩的《宋学渊源记》就曾受到《儒林传稿》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蕴涵着清代学术史的丰富信息。《宋学渊源记》为呼应《儒林传稿》而作,两者均利用了彭绍升《二林居集... 阮元《儒林传稿》的理学记载有相当贡献,对清代学术有重要影响,江藩的《宋学渊源记》就曾受到《儒林传稿》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蕴涵着清代学术史的丰富信息。《宋学渊源记》为呼应《儒林传稿》而作,两者均利用了彭绍升《二林居集》有关记述,相辅相成,构成了清代理学史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江藩 儒林稿 《宋学渊源记》 《二林居集》
下载PDF
“国史儒林”与“浙东学术”——阮元《儒林传稿》叙学成就管窥 被引量:2
8
作者 戚学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103,共14页
阮元《儒林传稿》记载的浙江经学状况是其学术论述的重点之一,与章学诚及其"浙东学术"有密切联系。一般认为,章学诚及其浙东史学派被埋没一百多年。《儒林传稿》有关浙江学术的记载显示了章学诚的影响,阮元实际上将浙东学术... 阮元《儒林传稿》记载的浙江经学状况是其学术论述的重点之一,与章学诚及其"浙东学术"有密切联系。一般认为,章学诚及其浙东史学派被埋没一百多年。《儒林传稿》有关浙江学术的记载显示了章学诚的影响,阮元实际上将浙东学术名义和黄宗羲一系学人谱系写入了清代学术史。《儒林传稿》提示我们关注该书的学术价值以及浙东学术在清代学术史中的实际遭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稿 浙东学术 阮元 章学诚
下载PDF
阮元《儒林传稿》文本源流及其演变考之一——以征引、覆辑钱大昕《潜揅堂文集》为例
9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8年第1期49-64,共16页
《儒林传稿》是从近200种史源中辑纂而成的,《潜揅堂文集》是其史源之一。通过对校发现,《儒林传稿》征引《潜揅堂文集》合计75则7177字,占《儒林传稿》相关16篇传记的51.62%。《儒林传稿》对征引的《潜揅堂文集》引文进行了多方面的修... 《儒林传稿》是从近200种史源中辑纂而成的,《潜揅堂文集》是其史源之一。通过对校发现,《儒林传稿》征引《潜揅堂文集》合计75则7177字,占《儒林传稿》相关16篇传记的51.62%。《儒林传稿》对征引的《潜揅堂文集》引文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清史稿·儒林传》覆辑《儒林传稿》征引《潜揅堂文集》合计64则2437字,占《儒林传稿》征引《潜揅堂文集》13篇传记的48.78%。《清史稿·儒林传》对覆辑的《儒林传稿》征引《潜揅堂文集》引文也进行多方面的修改,通过修改使国史稿本成为国史正本,使私家著述成为官修正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揅堂文集》 儒林稿 《清史稿·儒林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阮元《儒林传稿》文本源流及其演变考之四——以征引、覆辑《四库全书总目》为例
10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9年第2期30-41,共12页
《儒林传稿》是征引两百馀种文献而成的,其中征引《四库全书总目》计179则7967字,占《儒林传稿》正文45001字的17.77%。《儒林传稿》68篇传记征引了《四库全书总目》,这68篇传记26106字,其中征引《四库全书总目》占30.63%。《儒林传稿... 《儒林传稿》是征引两百馀种文献而成的,其中征引《四库全书总目》计179则7967字,占《儒林传稿》正文45001字的17.77%。《儒林传稿》68篇传记征引了《四库全书总目》,这68篇传记26106字,其中征引《四库全书总目》占30.63%。《儒林传稿》征引《四库全书总目》的则数、字数、涉及人物均为最多且覆盖最广,可谓星罗棋布。《儒林传稿》征引《四库全书总目》的方法有直引、选引、修订。《清史稿·儒林传》覆辑《儒林传稿》征引的《四库全书总目》计4720字,占《儒林传稿》征引《总目》的59.02%,涉及53人。《清史稿·儒林传》修订了《儒林传稿》征引《总目》的朝代称谓、干支、字号、籍贯、图书卷数等。《儒林传稿》的征引、修订与《清史稿·儒林传》的覆辑、修订都恪守了实录的原则。《儒林传稿》《清史稿·儒林传》对《四库全书总目》的接受,是《四库全书总目》接受史上重要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儒林稿 《清史稿·儒林 阮元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汉宋兼采:阮元《儒林传稿》辑纂旨趣考论
11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2年第2期3-10,共8页
阮元《儒林传稿》是清国史类传,清初至嘉庆十六年学术官方论述,体现的是朝廷意志。阮元对儒学发展史、清初至嘉庆十六年学术,《儒林传稿》编次、入传人选标准等,均视为一个整体,不分汉宋,且以清帝言行为汉宋兼采背书。《儒林传稿》书写... 阮元《儒林传稿》是清国史类传,清初至嘉庆十六年学术官方论述,体现的是朝廷意志。阮元对儒学发展史、清初至嘉庆十六年学术,《儒林传稿》编次、入传人选标准等,均视为一个整体,不分汉宋,且以清帝言行为汉宋兼采背书。《儒林传稿》书写的清帝崇尚经学,尊重史学,是对士人的重视;士人应教育民众,是对程朱理学的强调;对汉学家、宋学家的表彰及关怀,是对士人读经与躬行实践的认可;礼遇孔子及衍圣公,是对儒学的认同。汉宋兼采是《儒林传稿》的一条主线,也是其辑纂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儒林稿 汉宋兼采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汉学商兑》与《儒林传稿》 被引量:1
12
作者 戚学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119,共11页
方东树的《汉学商兑》是清道光年间在广东出现的理论著作,在晚清学术界影响较大,具有较以往认识的更大价值。《汉学商兑》与阮元的《儒林传稿》有密切关系,其有关议论针对后者的特定内容,整体上对儒林传修撰过程中所涉及的儒学基本问题... 方东树的《汉学商兑》是清道光年间在广东出现的理论著作,在晚清学术界影响较大,具有较以往认识的更大价值。《汉学商兑》与阮元的《儒林传稿》有密切关系,其有关议论针对后者的特定内容,整体上对儒林传修撰过程中所涉及的儒学基本问题作出了回应。方东树为道学等名义进行了辩护,批驳了阮氏过分拔高儒的名义的做法。《汉学商兑》显示了《儒林传稿》的重要影响,对理解晚清以来广东学术的重要影响具有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汉学商兑 阮元 儒林稿
下载PDF
阮元《儒林传稿》征引书名校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7年第2期44-64,共21页
阮元《儒林传稿》是从征引书中辑纂而成的,并在引文后以双行小字注明出处。《儒林传稿》注明的征引书名相当复杂,除讹、脱、衍、倒外,有全称,也有简称;有同名异书,也有异名同书;有引书之引书,也有引文与书名不符;有无引文有书名,也有有... 阮元《儒林传稿》是从征引书中辑纂而成的,并在引文后以双行小字注明出处。《儒林传稿》注明的征引书名相当复杂,除讹、脱、衍、倒外,有全称,也有简称;有同名异书,也有异名同书;有引书之引书,也有引文与书名不符;有无引文有书名,也有有引文无出处。本文以《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儒林传稿》(影印南京图书馆清嘉庆刻本)为底本并按其顺序(同名异书、异名同书、简称以'又按'附于首例下)进行对校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儒林稿 征引书名 校考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版本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61-71,共11页
关于阮元《儒林传稿》,学界几乎都依据南京图书馆藏本进行研究,但对其版本系统则缺乏深入探讨。本文根据该藏本无印记、牌记以及文中避讳字使用情况,再结合阮元致黄奭书札所言,推断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极有可能就是清道光二十三年... 关于阮元《儒林传稿》,学界几乎都依据南京图书馆藏本进行研究,但对其版本系统则缺乏深入探讨。本文根据该藏本无印记、牌记以及文中避讳字使用情况,再结合阮元致黄奭书札所言,推断南京图书馆藏《儒林传稿》极有可能就是清道光二十三年甘泉黄氏刻本。如果此判断不误,南京图书馆藏本是初刻本、单刻本,也是家刻本,其价值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图书馆藏本 儒林稿 版本 阮元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阮元《儒林传稿》南京图书馆藏本与《张氏榕园丛书》本比较研究
15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1年第1期9-21,共13页
阮元《儒林传稿》交付国史馆后,受到士人世界持续关注,似是而非的传言、抄本、刻本不一而足。实际上,《儒林传稿》刻本仅有两种:一是南京图书馆藏本,一是张氏榕园丛书本。通过比较两刻本的来源、版本、异体字、异文、错倒、避讳、关系... 阮元《儒林传稿》交付国史馆后,受到士人世界持续关注,似是而非的传言、抄本、刻本不一而足。实际上,《儒林传稿》刻本仅有两种:一是南京图书馆藏本,一是张氏榕园丛书本。通过比较两刻本的来源、版本、异体字、异文、错倒、避讳、关系等证实,两刻本同源于一个稿本。虽版本有别,而内容一致,两刻本均无残缺,都是足本。清人私刻国史馆史稿的版本是一种特殊类型,其中多有悖于常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儒林稿 南京图书馆藏本 《张氏榕园丛书》本 清代学术史
原文传递
卷首语
16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9年第2期1-2,共2页
本辑收录的论文主要聚焦在对地方文献与文人交游的研究两个方面。《论语》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就是说,要了解古代的文化,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文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 本辑收录的论文主要聚焦在对地方文献与文人交游的研究两个方面。《论语》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就是说,要了解古代的文化,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文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可见古代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事迹与言论,而这正好就是本辑论文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稿 文人交游 周礼注疏 校勘记 交友之道
原文传递
阮元《儒林传稿》校考
17
作者 伍野春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7年第1期58-78,共21页
本文按《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阮元《儒林传稿》(影印南京图书馆清嘉庆刻本)顺序,主要据史源文献对校其讹、脱、衍、倒,并考证其史实之误。
关键词 阮元 儒林稿 对校 考证
原文传递
多元话语与人物书写——清代《衡阳县志》中王夫之形象变化研究
18
作者 鲁犇 《船山学刊》 2023年第4期58-72,共15页
作为全面系统记载一定时期地方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体现着国家意识形态和地方群体意识观念,其对历史人物的记载反映出国家、地方、个人三种话语的互动。生活于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雍乾时期的总志与跨省级通志中缺乏介绍,在县... 作为全面系统记载一定时期地方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体现着国家意识形态和地方群体意识观念,其对历史人物的记载反映出国家、地方、个人三种话语的互动。生活于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雍乾时期的总志与跨省级通志中缺乏介绍,在县级方志中的记载也非常简单与片面。嘉庆时期,因王夫之作品入选《四库全书》,其人选录《国史·儒林传稿》,县级方志中对王夫之事迹与学行进行了增补。咸同年间,随着湘军崛起及其对王夫之思想的认同与宣传,地方志中的王夫之书写经历了“再发现”与“再制作”,王夫之地位获得重塑,其被定位于书写的中心位置,生平得以完整呈现,学行得到重新认定。这种记载的变化,其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地方、个人话语的纠缠与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人物书写 王夫之 《国史·儒林稿 《衡阳县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