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修齐治平”到“经世致用”:清初儒官治国理念的嬗变
1
作者 王靖林 冉金澜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3期58-60,共3页
古之儒者,图以学优而仕,以修齐治平为道,而后得以治国安邦,故使儒学久居庙堂,鲜少入世。而清初经世思潮的出现为儒官治国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儒官的治国理念。本文通过解读历史文本并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分析... 古之儒者,图以学优而仕,以修齐治平为道,而后得以治国安邦,故使儒学久居庙堂,鲜少入世。而清初经世思潮的出现为儒官治国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儒官的治国理念。本文通过解读历史文本并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分析清朝初期儒官治国思想的变迁过程及其成因,并由此认为清初从“修齐治平”到“经世致用”的治国思想转变并不是线性接续推进的,而是长期共存,在历史的推动下二者发生变化。但是,“修齐治平”与“经世致用”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二者“严守中体”的思想内核甚至成了清廷近代化的主要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齐治平 经世致用 清代 僚体系
下载PDF
东晋“儒官”的设职、选任及其政治性
2
作者 李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68,175,共11页
东晋太学建于司马睿称帝的前一年(317),国学立于咸康三年(337)。国学在永和八年(352)遭到罢废后,又于太元九年(384)复建。东晋太学博士之制经历了从五博士制到九博士制,再到十一博士制、十六博士制的发展过程。太学、国子博士的选任虽... 东晋太学建于司马睿称帝的前一年(317),国学立于咸康三年(337)。国学在永和八年(352)遭到罢废后,又于太元九年(384)复建。东晋太学博士之制经历了从五博士制到九博士制,再到十一博士制、十六博士制的发展过程。太学、国子博士的选任虽以明经为首要标准,但仍是政治场域的人事安排。东晋前中期,博士被朝廷视作政治资源用以巩固地方统治。朝廷以博士征召的方式笼络地位边缘的会稽士族。与琅邪王氏争夺江州的颍川庾氏,则以荐举江州人物来争取民心。淝水之战后,博士的议政权及太学、国学的政治象征性,被孝武帝加以凸显并运用在与门阀的政治博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博士 太学 国学
下载PDF
冯桂芬学校改革方案及其戊戌反响
3
作者 谢乐 《历史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咸丰之前,针对儒学教官有师之名、无师之实的状况,士人们提出了诸多整顿建议,不过大多未被当道所采纳。冯桂芬《重儒官议》在沿袭前人相关议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合书院、学校为一的主张,旨在归并教官于山长,重新整合旧学校... 咸丰之前,针对儒学教官有师之名、无师之实的状况,士人们提出了诸多整顿建议,不过大多未被当道所采纳。冯桂芬《重儒官议》在沿袭前人相关议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合书院、学校为一的主张,旨在归并教官于山长,重新整合旧学校系统。此议在清廷之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迨至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要求廷臣对《校邠庐抗议》进行签注,其中便包括《重儒官议》一篇。然而在下令签注之前,已有改书院为学堂之谕。在此背景下,廷臣们对《重儒官议》提出了纷繁复杂的意见,涉及到学校、书院和学堂的关系厘清,以及教官裁撤和安置等问题。借此或可一探戊戌时期时人对新旧学校的不同认识与对教官的重新定位,进而更全面地理解晚清中国文教体系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议》 学校 书院 学堂
原文传递
冯桂芬对晚清教育的反思——以《重儒官议》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戴昇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8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作为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冯桂芬对当时的教育状况有着深刻的反思.因为冯氏的教育反思多源于他自身多年求学、任教的实践经历,所以冯桂芬所提出的教育批判与科举反思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重儒官议》一文是体现冯桂芬教育思想的力作,深... 作为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冯桂芬对当时的教育状况有着深刻的反思.因为冯氏的教育反思多源于他自身多年求学、任教的实践经历,所以冯桂芬所提出的教育批判与科举反思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重儒官议》一文是体现冯桂芬教育思想的力作,深入剖析该文,对于把握冯氏教育思想之全貌有重要意义.《重儒官议》不仅是对当时晚清教育的有力批判,而且对当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桂芬 晚清教育 《重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