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年海外新儒学的动向述介
被引量:7
- 1
-
-
作者
余秉颐
-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9,共4页
-
文摘
现代新儒学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无疑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经常呈现出新的动向、表现出新的特点。笔者于1997年9月至98年2月应邀赴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了该社主持人、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同时,访美期间笔者还与国际中国哲学...
-
关键词
传统儒学
文明对话
人类文明
现代新儒家
现代新儒学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西方文化
儒家思想
文明体系
儒学的复兴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6
-
-
题名儒学现代转换的困顿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郭建宁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开放时代》
1997年第3期70-74,共5页
-
文摘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正经历着空前剧烈的社会与文化转型,而作为前现代思想资料的儒学和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决不能成为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
关键词
现代转换
儒学的复兴
现代新儒家
现代化进程
民主与科学
中国文化
牟宗三
西方文化
农业文明
文化路向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叔孙通与汉初儒学的复兴和改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乾康
-
出处
《文史杂志》
1997年第2期55-56,共2页
-
文摘
秦代“焚书坑儒”曾经造成中国文化典籍空前的浩劫,儒学破坏严重,近乎废驰。然而,仅仅半个多世纪以后,中国专制政体没变,思想专制没变,儒学却一跃成为独尊的官方哲学和正统思想,变化之剧实在令人诧异。 从秦代尚法到汉初重“黄老之术”,再到汉中期儒学独尊,既是时势使然,也与汉儒对儒学的适时改良分不开。可以说“焚书坑儒”正是促成这种改良的催化剂,它宣告了狭隘守旧的先秦旧儒学的失败,促使继起的汉儒不得不深思猛醒。
-
关键词
叔孙通
儒学的复兴
复兴儒学
汉初
中国专制政体
中国文化典籍
刘邦
黄老之术
催化剂
西汉政权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儒学史研究的重大收获──读七卷本《中国儒学史》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贾艳红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4-126,共3页
-
文摘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写一部反映中国儒学产生、发展、演变全貌的多卷本通史巨著,是儒学研究者多年来的愿望。最近,这个愿望由于七卷本《中国儒学史》的出版而得以实现。七卷本《中国儒学史》是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大型中国儒学通史,全书分先...
-
关键词
儒学史
中国儒学
儒学的复兴
魏晋南北朝
本质特征
冲击和挑战
不同历史时期
收获
内在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
-
分类号
B222.0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唐初儒学之复兴及其对诗学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允锋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88-91,共4页
-
-
关键词
诗学思想
儒学复兴
儒学的复兴
宫体诗
文学馆
《诗经》
唐初
国子学
孔颖达
《全唐诗》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郭建宁
-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0-34,共5页
-
文摘
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郭建宁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十分剧烈。这一变迁的实质是文化转型,主题是现代化。在世纪之交、千年转换之际,回顾与审视20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对于21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与现代化推进,显然具有重要的理...
-
关键词
文化选择
东亚现代化
二十世纪
“全盘西化”
儒学的复兴
现代新儒家
现代新儒学
文化保守主义
现代化模式
陈序经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 7
-
-
-
出处
《教育艺术》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
文摘
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冼为铿(澳门)有人主张要全盘否定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传统文化不是随心所欲地要全盘否定就可以一笔抹煞,它像遗传基因一样积淀在我国民族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心理底层中,要摆脱也摆脱不了。另...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儒学复兴
全盘否定
风俗习惯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野蛮的行为
意识形态
民族新文化
儒学的复兴
“一切向钱看”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传统儒学”与“现代化”散论
- 8
-
-
作者
徐阳春
-
出处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3期24-29,共6页
-
文摘
一、传统儒学与东南亚的经济腾飞 近年来许多地区的经济正处于不景气的困境,而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却显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是与传统儒学的复兴有关,正是由于传统儒学的复兴导致了该地区的经济腾飞。也有人说,东南亚的经济腾飞完全是由于改变了原有的那种保守僵化的社会模式,积极参与现代商品经济的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与传统儒学根本毫无关联。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恐怕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
关键词
传统儒学
发展商品经济
东南亚
经济腾飞
宗教
儒学的复兴
资本主义
现代化
自然观
社会功用
-
分类号
B82-05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抗战后期国统区“论主观”问题的发生
- 9
-
-
作者
黄晓武
-
机构
清华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50,共8页
-
文摘
本文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论主观”问题在抗战后期国统区的出现。文章认为,胡风等人的“主观论”和当时的“生活态度论”、“民族文学论”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它们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同时,在儒学的复兴问题上,“主观论”者的特定立场也反映了国统区左翼阵营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出现的分歧。文章认为,“主观论”是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主义高涨的形势下国统区左翼阵营作出的调整的一部分。
-
关键词
论主观
生活态度论
民族文学论
儒学的复兴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西汉前期的经学思潮
- 10
-
-
作者
秦学颀
-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0-16,共7页
-
文摘
在西汉前期的学术领域,激荡着一股“汉家法周”、复兴儒学的思潮,我们名之曰“经学思潮”。它在西汉初年主要表现为“过秦”,即对秦王朝的苛暴政治及其指导思想法家学说进行严厉的批判;在景、武时期则表现为儒道之间的互抑互黜,双方由学术之争逐渐演变为对政权的争夺。在这一过程中,孔子及其所整理的文化典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尊孔、尊经、读经、造经、解经,构成了这一时期学术领域色彩斑斓的景观。儒学终于变成了经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宗学术,登上了意识形态的宝座。
-
关键词
西汉前期
秦王朝
董仲舒
窦太后
经学
中央集权
儒学的复兴
学术思想
黄老之学
儒家思想
-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天青雨骤 岁月倒流
- 11
-
-
作者
严杰
-
机构
上饶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蒲峪学刊》
1995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天青雨骤岁月倒流严杰我国元、清两代少数民族人主中原达三百六十余年之久,给我国传统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异,整个民族心态也因此而趋于复杂的矛盾之中,其以自身的特殊性──少数、胜利者──文化落后,但战功卓著。于是,傲然天下,自诩为“天之骄子”统治着全民族,影响...
-
关键词
儒学的复兴
封建伦理道德
“打倒孔家店”
文学革命
言文合一
潜在力量
古典文学
西方文化
师范专科学校
《现代文学史》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儒学三次复兴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蒋国保
-
机构
苏州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6,共13页
-
文摘
当下如何复兴儒学?通过对儒学三次复兴历史的分析与总结,说明当代(当下生活的时代)循宗教的、哲学的、生活的路向复兴儒学都不足取,"儒学世俗化"应是当下复兴儒学所应遵循的路向。儒学世俗化,是祛儒学精神贵族化之魅,使之重归原始儒学之世俗情怀与世俗关切,而不是使儒学化为庸俗。为求儒学世俗化,儒学在当代迫切需要实现三大转变:(1)改变立场,由重"士"转向重"民";(2)改变观念,由不能容忍世俗价值转向重视民众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要求;(3)改变导向,由专注正面指导人生转向积极关注人生的负面问题。
-
关键词
儒学的当代复兴
儒学世俗化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儒学研究史上的一部力作
- 13
-
-
作者
张杰
高德文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9年第3期90-90,共1页
-
-
关键词
儒学研究
唐代儒学
儒学史
魏晋南北朝
师范大学
儒学的复兴
冲击和挑战
中国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西汉前期儒士与儒学的变异与复兴探析
- 14
-
-
作者
汪荣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
-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4-165,共2页
-
文摘
汉兴,经过秦的焚书和秦末之乱,《诗》、《书》等儒家经典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散佚很多。经典文本的严重缺失,学术基础薄弱,使汉初学术精神普遍萎弱。为了建构服务于汉代统治的意识形态,恢复因秦火中断的"绝学",西汉前期的儒士们积极用世,不断地对先秦儒学进行了变异和改造,为推动儒学在汉代的复兴,促进儒学向汉代官方正统学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关键词
西汉前期
儒士
儒学的变异与复兴
-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