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倾杯乐》源流考
- 1
-
-
作者
劉芳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出处
《词学》
CSSCI
2010年第2期8-14,共7页
-
文摘
《倾杯乐》在唐代是著名的法曲,可作舞马表演的配乐,后逐渐成为一支词牌,《全宋词》以‘倾杯’为题者共十五首,其中一首为《倾杯令》、一首为《倾杯近》、一首为《倾杯序》、一首名《古倾杯》,五首名《倾杯乐》,其余八首仅名‘倾杯’二字。这十五首中,有九首是柳永所作,且多註以宫调,各调不同。
-
关键词
倾杯乐
古倾杯
傾杯樂
《全宋词》
倾杯令
九首
郊廟
舞马
登歌
法曲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傾杯樂》詞調聲情考論
- 2
-
-
作者
姚逸超
-
机构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
出处
《词学》
CSSCI
2015年第1期56-74,共19页
-
文摘
《傾杯樂》樂曲,自北周至宋代,詞調聲情之源流,頗可考見。其所衍生之令、慢、序、引之不同體制,聲情各異;其句式、押韻、字聲之詞律特徵,具有偶字句與仄韻的優勢以及聲韻安排緊湊的特色,體現著詞樂對詞作聲辭配合的要求;而今存十九首相關詞作在主題方面的變遷,尤其對於此曲聲情的多樣化產生了重要的擴展作用。
-
关键词
傾杯樂
詞樂
聲辭配合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國的詞學
- 3
-
-
作者
吴熊和
-
出处
《词学》
CSSCI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
文摘
唐宋以來,詞與古近體詩聯鑣並馳,各領風騷,分佔吟壇一千餘年。可喜的是,日本詞史的開端同中國一樣遠。公元八二三年日本嵯峨天皇御制《漁歌子》五闋,以及有智子内親王和滋野貞主的和章七闋,僅後於‘唐詞之宗祖’——張志和原作四十餘年。張志和的《漁歌子》約作於唐代宗大歷九年至十二年(七七四—七七七),不久就從偏在江南的湖州,渡海而東進入日本宫廷,桴鼓相應地流傳開來。詞學開始是詩學的一個旁支,嗣後與詩學並行發展,成爲一種獨立的自成體系的專門之學。
-
关键词
嵯峨天皇
吟壇
漁歌
宗祖
水調歌頭
姜夔
詞律
白石道人歌曲
水龍
傾杯樂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二十一世纪柳永研究之我见
- 4
-
-
作者
施議對
-
出处
《词学》
CSSCI
2008年第2期30-42,共13页
-
文摘
过去一百年,乃著书立说之一百年。词学研究包括柳永研究,当甚有可观之处。但是,这一百年,究竟当从何说起,三言两语说不清,千言万语恐怕也说不清楚。我尝试以批评模式对于过去一百年乃至一千年进行划分与判断。以为:中国词学,以一九○八为分界线。此前千余年,词界通行本色论,以似与非似为标准论词,是为古词学或旧词学,以有无境界为标准论词,是为今词学或新词学。
-
关键词
词学
论词
傾杯樂
批评模式
春花秋月
一九
二十一世纪
舞馬詞
蕙風
詩人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读词柧录二
- 5
-
-
作者
王培軍
-
出处
《词学》
CSSCI
2008年第2期355-355,共1页
-
文摘
宋徽宗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怎不思量,除梦裹、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按:柳耆卿倾杯乐结云:‘梦难极,和梦也,多时间隔。’用意无别。徽宗词亦为结句,知必袭柳作也。又,张于湖六州歌头:‘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名篇也,而结句运思,亦入前人窠臼。刘潜六州歌头《项羽庙》结云:‘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李冠六州歌头《骊山》结云:‘使行人到此,千古只伤歌,事往愁多。’袁去华六州歌头《渊明祠》结云:‘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刘、李均北宋人。
-
关键词
六州歌头
北行见杏花
张于湖
渊明
六州歌頭
填膺
倾杯乐
耆卿
傾杯樂
碧天如水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