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重整热化学储能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娟 洪宇翔 +2 位作者 杨晓西 魏小兰 丁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65-2771,共7页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实验制备Pt-Ru/γ-Al2O3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活性、稳定性测试,并进行TG与TEM表征,然后建立二维固定床数值模型分析反应器内的温度场、流场与组分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率及优越的稳定性,CH...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实验制备Pt-Ru/γ-Al2O3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活性、稳定性测试,并进行TG与TEM表征,然后建立二维固定床数值模型分析反应器内的温度场、流场与组分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率及优越的稳定性,CH4在800℃时的转化率为94.1%,CO/H2比为1.03,在800℃下能连续运行500 h。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不同温度下的最大偏差不超过14.81%,能较好地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内的热质传递与组分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重整二氧化碳 热化学储能 固定床反应器 催化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个钴(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凌云 李飒 +2 位作者 姜勇 周秋菊 许东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6-269,共4页
以柔性配体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bib)、过渡金属Co(Ⅱ)盐和1,3-金刚烷二甲酸(H_2ada)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配位聚合物[Co(bib)(ada)]_n.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红外和紫外等性质表征,重点探... 以柔性配体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bib)、过渡金属Co(Ⅱ)盐和1,3-金刚烷二甲酸(H_2ada)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配位聚合物[Co(bib)(ada)]_n.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红外和紫外等性质表征,重点探究了其在催化降解甲基橙方面的应用和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体,P2/n空间群.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灯光照下[Co(bib)(ada)]_n对甲基橙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配体 配位聚合物 钴(Ⅱ) 催化实验
下载PDF
经典催化实验反哺催化化学理论授课的教学模式探究
3
作者 梁菀纹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162-164,共3页
催化化学反应驱动着国民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传统催化化学授课仅局限于单一的理论讲解,较为枯燥无味且效率较低,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导致授课效果较差。为此,提出将现象明显、易操作、耗时少的经典催化实验系统演示融合于催化... 催化化学反应驱动着国民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传统催化化学授课仅局限于单一的理论讲解,较为枯燥无味且效率较低,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导致授课效果较差。为此,提出将现象明显、易操作、耗时少的经典催化实验系统演示融合于催化化学理论授课中,建立学生的催化化学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系统思维,构建“结构决定性质”认知,提升实操能力的同时,激发对催化剂设计与合成和化学反应实际应用的兴趣,以达到经典催化实验反哺理论授课的有益效果,最终显著提升授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催化实验 实验反哺理论 激发学习兴趣 系统科学思维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TiO2-SiO2粒子的生成及光催化性能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汝芬 赵建荣 +1 位作者 张云 刘华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30-2034,共5页
以TiCl4为原料,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TiO2-SiO2复合粒子,加入聚乙二醇2000(PEG2000),探讨聚乙二醇对TiO2-SiO2粒子生成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组装次数的增多,复合粒子表面TiO2的含量增多;随PEG2000的加入,TiO2颗粒间呈现... 以TiCl4为原料,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TiO2-SiO2复合粒子,加入聚乙二醇2000(PEG2000),探讨聚乙二醇对TiO2-SiO2粒子生成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组装次数的增多,复合粒子表面TiO2的含量增多;随PEG2000的加入,TiO2颗粒间呈现一定的孔隙,使TiO2层粒子的表面积增加;样品经550℃煅烧,得到均为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混合相,且随着PEG2000含量的增加,锐钛矿的相对含量随之增加;光催化实验表明,PEG2000的掺杂使TiO2-SiO2的光催化性能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复合粒子 生成 催化降解甲基橙 性能影响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iO2 锐钛矿 相对含量 自组装技术 催化性能 催化实验 面积增加 表面 金红石 混合相 制备 原料 样品 孔隙
原文传递
复相催化-乙醇氧化实验装置的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菅盘铭 张国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3期98-98,100,共2页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复相催化实验装置.这种装置用于复相催化-乙醇氧化实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操作简单、节省时间、节省试剂。适合在大学化学实验中应用。
关键词 复相催化实验装置 乙醇 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 动力学实验
下载PDF
钴铁酸盐对多种染料模拟环境废水的降解活性研究
6
作者 项挺 张驰 陈华 《清洗世界》 CAS 2020年第2期29-30,共2页
采用辐照辅助溶胶凝胶法在强紫外光照下制备了CoFe2O4光催化剂。结果表明,CoFe2O4光催化剂为立方相,JCPDS卡片号为22-1086。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CoFe2O4光催化剂除了金属-氧的振动峰外,还包含少量的有机物的官能团。将甲基橙、罗丹... 采用辐照辅助溶胶凝胶法在强紫外光照下制备了CoFe2O4光催化剂。结果表明,CoFe2O4光催化剂为立方相,JCPDS卡片号为22-1086。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CoFe2O4光催化剂除了金属-氧的振动峰外,还包含少量的有机物的官能团。将甲基橙、罗丹明B和甲基蓝三种染料用于模拟环境废水,光催化实验表明,CoFe2O4光催化剂对染料降解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2O4 溶胶凝胶法 官能团 环境废水 催化实验
下载PDF
精细化工专业新设三相催化反应实验的建议
7
作者 李光兴 许汉昌 +1 位作者 陈兵 朱治良 《大学化学》 CAS 1997年第2期44-46,共3页
精细化工专业新设三相催化反应实验的建议李光兴许汉昌陈兵朱治良(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对精细化工专业而言,其教学实验应照顾到学科的特点,尽可能地涉及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及化工的多学科知识;应有较好的重复... 精细化工专业新设三相催化反应实验的建议李光兴许汉昌陈兵朱治良(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对精细化工专业而言,其教学实验应照顾到学科的特点,尽可能地涉及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及化工的多学科知识;应有较好的重复性,还应无毒、无危险。笔者进行了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专业 三相催化实验 葡萄糖酸钠
下载PDF
浅析碳纳米材料及其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鹏 《电子制作》 2015年第5Z期218-219,共2页
纳米级的碳元素材料是新时代所开发的高端催化剂,同时也能够在实验进行时对催化剂之类的物质进行承载。依照维度可将C纳米划分成0、1、2三种维度上的纳米材料。C纳米除了能在氨化合以及分解、脱氢实验以及添加氢的实验中发挥催化功效以... 纳米级的碳元素材料是新时代所开发的高端催化剂,同时也能够在实验进行时对催化剂之类的物质进行承载。依照维度可将C纳米划分成0、1、2三种维度上的纳米材料。C纳米除了能在氨化合以及分解、脱氢实验以及添加氢的实验中发挥催化功效以外,在制成燃料的领域以及电池制作方面都得到一定范畴的使用。本文对C纳米材料开展系统归纳,着重探索在0、1、2纬度上能达到纳米级别的典型碳元素材料,并概述这些碳元素材料应用在当下多相催化实验中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实验 碳纳米材料 制备 结构
下载PDF
氯酸钾制氧中催化实验的改进
9
作者 杨奇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3年第12期9-9,共1页
关键词 氯酸钾 氧气制取 二氧化锰 初中 催化实验 实验改进 化学实验
下载PDF
丁烯裂解制取丙烯和乙烯的热力学因素分析及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俊涛 谢在库 +1 位作者 徐春明 钟思青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4-48,共5页
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理法对C2~C5烯烃构成的热力学网络进行了平衡状态的计算,并与1丁烯及混合碳四烃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不管进料是1丁烯还是混合碳四烃,裂解产物中C2... 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理法对C2~C5烯烃构成的热力学网络进行了平衡状态的计算,并与1丁烯及混合碳四烃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不管进料是1丁烯还是混合碳四烃,裂解产物中C2~C5烯烃收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同热力学规律一致,即随温度升高乙烯产率不断升高,而丙烯的产率在630~650℃达到最大值。推荐实现最大化丙烯收率的温度范围为630~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裂解 丙烯 乙烯 热力学因素 反应性能 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理法 催化裂解实验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实验研究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龙武 冯颖 +3 位作者 甘礼华 胡惠康 盛闻超 王玉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提供光催化反应实验研究的实验装置及技术,依此可获得光催化降解率、反应级数、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以及活化能等一系列非常有用的动力学参数。还可依此为基础设计出新颖、实用的教学实验。
关键词 催化活性 二氧化钛 催化反应实验 实验装置 教学实验
下载PDF
再生润滑油着色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涯 杨洁 王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采用白土精制和溶剂精制工艺对再生润滑油J和B进行了脱色处理,并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方法探究了白土吸附物和萃取物的化学结构。对脱色精制前后的油品进行了氧化安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脱色处理降低了再生润滑油的... 采用白土精制和溶剂精制工艺对再生润滑油J和B进行了脱色处理,并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方法探究了白土吸附物和萃取物的化学结构。对脱色精制前后的油品进行了氧化安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脱色处理降低了再生润滑油的色度号。J油脱出物中含有较多杂环氮化物或疑似抗氧剂烷基二苯胺氧化产物的含氮化合物,而B油脱出物中氮化物含量较少,但含有多种润滑油使用的添加剂。J油中的着色物质主要是天然氮化物和二烷基苯胺类抗氧剂的氧化产物;B油中的着色物质主要是烃类的氧化产物——酮、醛等衍生物。精制后油品抗氧性能相比于精制前下降比较明显。精制工艺脱出物的分析结果与精制后油品抗氧性能下降的实验现象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润滑油 色度 裂解气质联用 催化氧化实验 抗氧性能
下载PDF
微波催化连续反应实验系统的温度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柳洪义 马现刚 朱树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59,共4页
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方法 ,对微波催化连续制药反应温度进行智能控制·该模糊控制系统具有单变量二维输入、增量型输出和多组自调整量化比例因子等特点·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设计控制系统时建立模糊控制表 ,系统运行时进行... 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方法 ,对微波催化连续制药反应温度进行智能控制·该模糊控制系统具有单变量二维输入、增量型输出和多组自调整量化比例因子等特点·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设计控制系统时建立模糊控制表 ,系统运行时进行在线查询此控制表·采用多组因子自调节的方法 ,减小模糊控制的死区 ,提高控制系统的精度·用工业计算机作为控制器 ,通过软件实现该控制算法 ,在实验中调整控制周期和各组因子的具体值·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的稳态误差范围为±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催化连续反应实验系统 温度控制 模糊控制 智能控制 多组因子自调整
下载PDF
关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霍本斌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2年第2期34-35,共2页
在进行关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按照教材的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火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进行演示,笔... 在进行关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按照教材的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火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进行演示,笔者发现该操作存在如下问题有待改进。①实验演示效果差,不能使每位学生感受到生成乙醛的气味。②通过闻气味的方式来证明有乙醛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实验 乙醇 创新设计 演示效果 反应现象 酒精灯 气味 试管
下载PDF
关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伟辉 《中学化学》 2018年第5期30-31,共2页
化学教材的实验设计是为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性质、理解反应原理,因此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的重要实验,对于学生掌握乙醇性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教材的实验演示设计存在一... 化学教材的实验设计是为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性质、理解反应原理,因此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的重要实验,对于学生掌握乙醇性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教材的实验演示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加以改进而照搬实施,不仅实验效果不佳,也会对学生的知识理解造成一定的干扰,本文将从教材实验分析入手,实施方案改进优化,与同行交流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实验 乙醇 实验设计 化学教材 化学性质 学习效果 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
原文传递
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浅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海波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135-136,共2页
阐述了工业废水的性质与危害,从工业废水的角度对比了臭氧单独氧化与臭氧催化氧化的机理,并进行了臭氧催化氧化实验,展望未来前景。
关键词 工业废水 臭氧氧化机理 臭氧催化氧化实验 前景展望
下载PDF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巧妙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柏杨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第18期65-66,共2页
本文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巧用球形干燥管与脱脂棉对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进行改进,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实验现象中推测出铜丝的作用和乙醛的生成,适合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关键词 高中化学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 改进
原文传递
观察-思考-创新——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再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晶 刘开胜 《中学化学》 2017年第3期29-30,共2页
在人教版《必修2》教材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学生学习掌握乙醇性质的关键实验。
关键词 催化氧化实验 乙醇 创新 人教版 教材 学习 学生
原文传递
乙酵催化氧化实验的再设计
19
作者 杨宝权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2年第5期30-31,共2页
乙醇的催化氧化是高中有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但长期以来存在以下疑问:乙醇、乙醛均有刺激性气味,生成少量的乙醛混在大量的乙醇中,无法用嗅觉分辨,即判断乙醛的生成缺乏信度;教材介绍乙醛的沸点(20.8℃)低于乙醇的沸点(78.3℃... 乙醇的催化氧化是高中有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但长期以来存在以下疑问:乙醇、乙醛均有刺激性气味,生成少量的乙醛混在大量的乙醇中,无法用嗅觉分辨,即判断乙醛的生成缺乏信度;教材介绍乙醛的沸点(20.8℃)低于乙醇的沸点(78.3℃),有毒性,即使灼热的铜丝与乙醇的接触处发生反应生成少量的乙醛,也会迅速挥发散逸,闻气味的操作是否必要以及是否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实验 再设计 绿色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 乙醇 乙醛 气味 沸点
下载PDF
催化剂实验装置温度预测控制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李顺功 翟春艳 +1 位作者 李书臣 苏成利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20期73-75,共3页
针对催化剂实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多变量、强耦合、大滞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伴随矩阵解耦基础上的预测控制。根据对象的伴随矩阵设计前馈解耦器,通过对解耦后对象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分析,获得具有相同稳态增益和幅值裕度的简化... 针对催化剂实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多变量、强耦合、大滞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伴随矩阵解耦基础上的预测控制。根据对象的伴随矩阵设计前馈解耦器,通过对解耦后对象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分析,获得具有相同稳态增益和幅值裕度的简化一阶数学模型,针对简化后的解耦系统设计预测控制器.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 大滞后 催化实验装置 解耦 预测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