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怀琴 全学军 +1 位作者 赵清华 桑雪梅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9-83,共5页
对TiO2 光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关键词 技术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 TIO2光催化 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反应 技术应用
下载PDF
脂肪酶在表面活性剂介质中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晓云 包广粮 +1 位作者 钟卫鸿 欧志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8-23,共6页
运用三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 ,AES ,AOS)和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X 1 0 ,AE0 9)进行了试验。表面活性剂与碱性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 ,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激活了酶活 ,但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临界... 运用三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 ,AES ,AOS)和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X 1 0 ,AE0 9)进行了试验。表面活性剂与碱性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 ,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激活了酶活 ,但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于临界浓度时抑制了酶活 ;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 ,它总是增强和稳定了碱性脂肪酶的活力并且在高于临界浓度时酶活基本上不再变化。抑制脂肪酶脂解活性的机理可认为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酶疏水部分形成了不溶性的 (BR)n E型复合物而引起的。另一方面 ,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酶亲水基团之间形成的可溶性 (RB)n E型复合物导致了脂肪酶脂解活性的增加。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温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发生变化时的脂解行为进行了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催化反应动力学 脂解行为
下载PDF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及其核心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乐夫 袁强 +2 位作者 史春开 何湘鄂 蔡俊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6-494,共9页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作为一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正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催化燃烧器设计与燃烧催化剂研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文通过考察负载型 Pd催化剂和烧绿石型复氧化物催化剂的物化特性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 。
关键词 甲烷 催化燃烧 负载型-钯-催化 烧绿石 催化反应动力学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 复氧化物催化
下载PDF
黑豆红色素抑制胰脂肪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褚盼盼 门玉倩 +1 位作者 孔令悦 乔元彪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2-307,共6页
以黑豆红色素为材料,三油酸甘油酯为底物,采用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黑豆红色素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影响及其抑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黑豆红色素控制和治疗肥胖病的机制及研发相关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黑豆红色素在... 以黑豆红色素为材料,三油酸甘油酯为底物,采用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黑豆红色素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影响及其抑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黑豆红色素控制和治疗肥胖病的机制及研发相关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黑豆红色素在质量浓度为3 mg/m L、pH7.5、反应15 min、37℃条件下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66.67%,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_(50)=2.3776 mg/m L,抑制常数Ki=1.64 mg/m L。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黑豆红色素通过改变胰脂肪酶的构象,而致使其酶活力降低。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黑豆红色素对胰脂肪酶的荧光有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并且随着胰脂肪酶的浓度的增大,猝灭作用越强,其结合位点数n=0.48175,结合常数K_A=3.224×10~4 L/mol。结果显示,黑豆红色素可以作为植物源的胰脂肪酶抑制剂,能有效控制胰脂肪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红色素 胰脂肪酶 抑制率 催化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向云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多相催化 蒙特卡罗方法 催化反应动力学 分形 固体表面 吸附 脱附 分子筛 孔道 扩散
下载PDF
催化还原碳钛磁铁矿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6
作者 兰尧中 刘纯鹏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02-503,共2页
本文借助于热重分析法,测定钛磁铁矿碳热还原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碱金属碳酸盐能够加速钛磁铁矿碳热还原反应。
关键词 炼铁 钛磁铁矿 碳还原 催化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工作过程计算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元清 周松 +1 位作者 王金玉 刘淼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93-2100,共8页
根据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的工作特点,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集成静态混合器模型、离散相模型、组分输运模型以及化学反应模型等主要模型,建立某型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的三维动态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模... 根据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的工作特点,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集成静态混合器模型、离散相模型、组分输运模型以及化学反应模型等主要模型,建立某型船舶柴油机Urea-SCR系统的三维动态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完成Urea-SCR系统的喷雾过程、混合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等关键参数的一体化预测,进行Urea-SCR系统整个工作过程综合优化设计;高压喷射加静态混合器的组合可以明显提高大型Urea-SCR系统的气液混合均匀度,以利于催化转换效率的提高;该分析方法可以详细描述Urea-SCR系统整个工作过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SCR系统 船舶柴油机 催化反应动力学 氨逃逸
下载PDF
探究过氧化氢酶在有无磁场下的构象动力学
8
作者 丁清丹 孙泽晖 马巍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1期2564-2573,M0005,共11页
酶分子的构象变化对其催化活性至关重要,但这些自发的、非同步的构象波动很难通过整体系综的测量方法获得.本文采用无标记的单体碰撞电化学方法实时追踪了单个过氧化氢酶分子在有无磁场下双氧水降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动态波动.利用高分辨... 酶分子的构象变化对其催化活性至关重要,但这些自发的、非同步的构象波动很难通过整体系综的测量方法获得.本文采用无标记的单体碰撞电化学方法实时追踪了单个过氧化氢酶分子在有无磁场下双氧水降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动态波动.利用高分辨电化学测量,探测单个过氧化氢酶分子在碳纳米电极上的电化学信号,解析观察到的3种不同特征电流轨迹,获取了酶分子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亚毫秒时间尺度上构象变化.在施加磁场条件下,由于过氧化氢酶的铁活性中心构象运动受到限制,只观测到单个过氧化氢酶分子呈现出几乎一致的单峰信号.进一步,通过将高分辨电化学信号和多物理场模拟模型相结合研究了过氧化氢酶分子在有无磁场条件下的催化反应动力学信息,并计算了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的最大催化速率和构象转变速率.该工作为现有的单分子酶学引入了一种新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反应过程 活性中心 过氧化氢酶 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动力学 电化学测量 系综 构象变化
原文传递
催化褪色反应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钯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长久 刘红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0,共2页
基于弱酸和α,α’-联吡啶介质中,Pd(Ⅱ)强烈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褪色反应,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Pd(Ⅱ)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71ng·ml^(-1),线性范围为0~0.6μg/25ml,可用于矿样中钯的测定.
关键词 测定 中性红 催化反应动力学 褪色反应
下载PDF
多相催化加氢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推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猛 崔宝军 徐晓沐 《化学与粘合》 CAS 2005年第2期90-95,共6页
在化学实验放大到生产装置过程中,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多相催化加氢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推导过程,通过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按照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和决速步假设,建立并推导可能存在的反应方程,以便于... 在化学实验放大到生产装置过程中,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多相催化加氢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推导过程,通过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按照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和决速步假设,建立并推导可能存在的反应方程,以便于按照这些方程对反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可能的反应方程以推测出可能的反应机理。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已被证实的反应速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导 催化反应动力学 多相催化 方程 反应机理 加氢 化学实验 生产装置 反应速率 吸附
原文传递
铁氧体催化剂磁性合成及其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景光 廖兆曙 +1 位作者 罗慧倩 彭喜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42-945,共4页
通过双氧水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显示磁化合成铁氧体具有较高的催化速率 .利用高分辨分析电镜和电子能量损失谱测试了其显微形貌、化学组成和微区晶体结构 ,探讨了催化作用机理 .
关键词 铁氧体催化 双氧水分解 催化反应动力学 高分辨分析电子显微镜 HRAEM 电子能量损失谱 EELS
下载PDF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New Generation DMMC-1 Type Catalyst for Deep Catalytic Cracking 被引量:2
12
作者 Long Jun Tian Huiping +2 位作者 Liu Yujian Xie Chaogang Li Jibi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Over the past decades SINOPEC has been uninterruptedly engag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pgrading of deep catalytic cracking (DCC)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propylene from heavy oil. Recently SINOPEC after having ... Over the past decades SINOPEC has been uninterruptedly engag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pgrading of deep catalytic cracking (DCC)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propylene from heavy oil. Recently SINOPEC after having made a lot of progress in the area of oil refining at the molecular level has developed a new generation DMMC-1 type catalyst designed for the DCC process. The laboratory evaluation tests have shown that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MMC-2 type catalyst that features the bes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e DMMC-1 type catalyst has increased the propylene yield by 2.2% with the propylene selectivity increased by 10%. The said catalyst has improved its ability for heavy oil cracking and coke selectivity along with reduction of olefin content in gasoline to achieve a better product distribu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of the said catalyst in a 650-kt/a commercial DCC unit at SINOPEC Anqing Branch Company have revealed that the DMMC- 1 catalyst demonstrated an enhanced capability for heavy oil cracking and could increase the total liquid yield to 84.56 m% from 83.92 m%, the LPG yield to 38.90 m % from 34.60 m %, the propylene yield to 17.80 m% from 15.37 m% and the propylene concentration to 45.91 m% from 44.91 m%, and reduce the coke yield from 7.61 m% to 7.05 m% and the olefin content in gasoline from 42.3 v% to 37.5 v%, resulting in an incremental profit amounting to 52.19 million RMB a year. This technology has further upgraded and developed the DCC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commanding a leading position among the industry pe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CHEMICALS PROPYLENE DCC catalyst kinetics of catalytic reactions active site accessibility and availability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辅助的催化反应工程研究与工艺技术开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铭 牛丛丛 +6 位作者 石慧 张伟 马中义 陈从标 贾丽涛 侯博 李德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针对催化反应动力学、催化剂颗粒工程设计、反应器分析及工艺系统开发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在原化工部科技局制定的开发工作框图基础上,结合高技术研究所研发工作的发展要求,发展了计算机模拟辅助的催化反应工程研究与工艺技术开发方... 针对催化反应动力学、催化剂颗粒工程设计、反应器分析及工艺系统开发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在原化工部科技局制定的开发工作框图基础上,结合高技术研究所研发工作的发展要求,发展了计算机模拟辅助的催化反应工程研究与工艺技术开发方法,该方法更加突出了计算机模拟在多尺度研发工作中的重要性,旨在缩短研发周期,保证项目高效实施。同时对催化反应工程研究与工艺系统开发的相关发展进行综述、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反应动力学 颗粒模型化 反应器分析 工艺系统开发 传递强化
下载PDF
CH_(4-)CO_2反应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级数的确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宫丽红 沙雪清 +1 位作者 高扬 史克英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57-59,共3页
采用 Ni/α-Al2 O3和工业 HSD-2型催化剂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中 CO的速率方程为 :RCO=k PCH4PCO2( CO2 的分压范围 :1 2 .5~ 3 0 k Pa;温度范围 :1 1 2 3~ 1 1 73 K)和 RCO=k PCH4( CO2的分压范围... 采用 Ni/α-Al2 O3和工业 HSD-2型催化剂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中 CO的速率方程为 :RCO=k PCH4PCO2( CO2 的分压范围 :1 2 .5~ 3 0 k Pa;温度范围 :1 1 2 3~ 1 1 73 K)和 RCO=k PCH4( CO2的分压范围 :3 0~ 45k Pa;温度范围 :1 1 2 3~ 1 1 73 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CO2反应 催化反应动力学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 反应级数 速率常数 分压范围 温度范围
下载PDF
优化丙烯生成的催化裂解催化剂的特性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宇键 龙军 +2 位作者 田辉平 罗一斌 周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6-342,共7页
针对由顺序和平行反应组成的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在分子炼油水平上进行研究,优化丙烯生成的催化反应动力学(Optimized catalysis kinetics,简称OCK),为强化基质大孔的重油转化能力,提高活性中心可利用性和可接近性,深化裂解反应,优化催化... 针对由顺序和平行反应组成的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在分子炼油水平上进行研究,优化丙烯生成的催化反应动力学(Optimized catalysis kinetics,简称OCK),为强化基质大孔的重油转化能力,提高活性中心可利用性和可接近性,深化裂解反应,优化催化剂成型效果,开发了OCK催化剂制备技术,研制出了新一代催化裂解(DCC)工艺专用催化剂DMMC-1。与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DCC催化剂相比,DMMC-1具有大孔结构、高比表面积、高平衡活性等特点。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采用DMMC-1催化剂,使丙烯收率增加2.25百分点,丙烯选择性提高13.8%,汽油质量变好,重油裂化能力提高,焦炭选择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反应化学 丙烯 催化裂解(DCC)催化 催化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催化反应动力学行为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
16
作者 刘全生 张志新 周敬来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本文提出了测取催化剂活性变化较快反应系统,催化反应动力学的一种新方法(即“反应动力学-催化剂活性分离”测试法),为催化反应动力学测试中,由于催化剂活性变化而引起的数据偏差进行修正提供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非均相催化... 本文提出了测取催化剂活性变化较快反应系统,催化反应动力学的一种新方法(即“反应动力学-催化剂活性分离”测试法),为催化反应动力学测试中,由于催化剂活性变化而引起的数据偏差进行修正提供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非均相催化反应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 活性
下载PDF
Kinetics of Desolvation of the Glycation of Hemoglobin Catalyzed by Buffer Phosphate and Arsenate
17
作者 Herminia Gil Johanna Pefia Daniel Salcedo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5期410-416,共7页
The glycation of hemoglobin is catalyzed by buffer phosphate and arsenate. The catalytic constant (kB) for aqueous arsenate is two-fold larger than for aqueous phosphate. The catalytic constant (ks) of phosphate i... The glycation of hemoglobin is catalyzed by buffer phosphate and arsenate. The catalytic constant (kB) for aqueous arsenate is two-fold larger than for aqueous phosphate. The catalytic constant (ks) of phosphate in sorbitol mixtures increase from (1.67 ± 0.11) × 10-10 s-1·M-1 to (5.78 ± 0.39) × 10-10 s-1·M-1 and the catalytic constant is enhanced 3.5 times, relative to that in water; the catalytic constant (kB) of arsenate in sorbitol mixtures increase from (2.98±0.07)× 10-10 s-1·M-1 to (6.62 ± 0.53) × 10-10 s-1·M-1 and the catalytic constant is enhanced 2 times, relative to that in water. The spontaneous rate constants are independent of sorbitol concentration for phosphate and arsenate. The catalytic power of phosphate and arsenate in sorbitol are the same. Desolvation of strongly hydrated species such as HPO42 and HAsO42 shoul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energy cost of the formation of anion-hemoglobin complexes and can be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higher catalytic potential of HAsO42 in water. The same catalytic constant (ksB) for phosphate and arsenate in sorbitol indicates that the same catalyst base group on the hemoglobin molecule may be involved in the abstraction of proton in the Amadori rearran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ation HEMOGLOBIN CATALYSIS DESOLVATION PHOSPHATE arsenate.
下载PDF
ITO电极上催化伏安法测定锇联吡啶的研究
18
作者 邹蕊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1-45,共5页
合成了电子转移介体锇联吡啶Os(bpy)3,采用催化伏安法研究了Os(bpy)3在IT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Os(bpy)3在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体系中的催化反应动力学常数进行了测定。Os(bpy)3的均相反应速率常数KS为2.07×10-2cm/s,催化反应... 合成了电子转移介体锇联吡啶Os(bpy)3,采用催化伏安法研究了Os(bpy)3在IT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Os(bpy)3在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体系中的催化反应动力学常数进行了测定。Os(bpy)3的均相反应速率常数KS为2.07×10-2cm/s,催化反应中一级反应速率常Kf为1.05×10-3s-1,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med为1.57×104L/(mol.s)。并采用催化伏安法测定Os(bpy)3的检出限为为0.016μmol/L。因此,Os(bpy)3作为电化学标记物,能够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锇联吡啶 催化反应动力学 ITO电极
下载PDF
硕士毕业论文介绍
19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53-58,共6页
油脂催化裂解与非均相催化酯化制备生物燃油基础研究(摘要) Catalytic Pyrolysi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Esterification of Triglyceride for Bio-fuel(Abstract) 探索了利用催化热解大豆油甘油三酯制备生物燃油,具体研究... 油脂催化裂解与非均相催化酯化制备生物燃油基础研究(摘要) Catalytic Pyrolysi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Esterification of Triglyceride for Bio-fuel(Abstract) 探索了利用催化热解大豆油甘油三酯制备生物燃油,具体研究了新型热解催化剂及其催化反应动力学,热解产物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燃油与柴油混合后的燃烧性能,为改进改良油脂催化热解工艺奠定了基础。通过常规饱和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热解催化剂介孔Na2CO3/Al2O3。其中氧化铝载体是在表面活性剂模板下,进行溶剂蒸发自组装而制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毕业论文 催化反应动力学 硕士 生物燃油 催化热解 基础研究 催化酯化
下载PDF
钯纳米粒子/嵌段共聚物复合胶束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20
作者 陈蓓蓓 陈熙 +2 位作者 宋其梦 陈莉 金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4-乙烯吡啶(PS-b-P4VP)在酸水(pH=2)中自组装形成PS为核,P4VP为壳的核-壳胶束(约为30 nm)。在核-壳胶束酸水溶液(pH=2)中加入氯化钯,钯离子与P4VP络合形成聚苯乙烯为核、聚4-乙烯吡啶/钯离子为壳的胶束。进一步... 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4-乙烯吡啶(PS-b-P4VP)在酸水(pH=2)中自组装形成PS为核,P4VP为壳的核-壳胶束(约为30 nm)。在核-壳胶束酸水溶液(pH=2)中加入氯化钯,钯离子与P4VP络合形成聚苯乙烯为核、聚4-乙烯吡啶/钯离子为壳的胶束。进一步加入硼氢化钠(NaBH4)原位还原钯离子,得到钯纳米粒子(粒径约为3 nm)位于P4VP壳层的复合胶束。复合胶束对4-硝基苯酚还原为4-氨基苯酚的反应中表现出催化活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随复合胶束浓度的增加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胶束 钯纳米粒子 催化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