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西部彭州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白云岩孔隙表征、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凌方 钱一雄 +3 位作者 宋晓波 曹波 尤东华 李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的微生物白云岩和微粉晶白云岩是油气主要的储集岩。在此,采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及统计方法,深入研究了主要岩性的孔隙类型、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及其与岩相(尤其是微生物岩)、白云石晶体大小等关系,综合划分出4...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的微生物白云岩和微粉晶白云岩是油气主要的储集岩。在此,采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及统计方法,深入研究了主要岩性的孔隙类型、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及其与岩相(尤其是微生物岩)、白云石晶体大小等关系,综合划分出4种储集体类型及致密层段(隔层),初步提出了孔隙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具残余藻结构的白云岩占近四分之三多为泥微晶、粉晶白云石;高频旋回中,自下而上,以藻凝块—藻球粒(藻砂屑)—藻纹层—纹层泥晶;晶粒以颗粒—粉(细)晶—微晶—泥晶呈规律变化;中三叠世的干燥-炎热、超盐度和碱性沉积环境利于微生物岩发育,潮下带上部凝块-叠层石至潮间藻纹层-叠层石至潮上带的薄(藻)纹层的向上变浅的米级旋回,导致中、上部往往发育高孔渗带;早期快速的渗透回流白云岩化及大气淡水作用、浅埋藏期的烃类充注及多期构造裂隙对孔隙演化均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表征 储集分布 储层成因 白云岩 雷口坡组 彭州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早中新世陆架-陆坡沉积系统构成及储集体分布 被引量:9
2
作者 祝彦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共8页
界定珠江口盆地早中新世的陆架古珠江三角洲为"背景源",陆坡的峡谷水道为"输送渠",陆坡内深水扇为"沉积汇".三者形成"源-汇"沉积系统,将该系统划分为陆架子系统和陆坡子系统.相对海平面升降、... 界定珠江口盆地早中新世的陆架古珠江三角洲为"背景源",陆坡的峡谷水道为"输送渠",陆坡内深水扇为"沉积汇".三者形成"源-汇"沉积系统,将该系统划分为陆架子系统和陆坡子系统.相对海平面升降、区域构造运动和物源供给强度控制了该系统的发育、演化.在三级层序等时格架内,低位期陆架子系统内的古珠江三角洲发育为陆架边缘三角洲,其前缘带越过坡折与陆坡子系统的峡谷水道相连,形成物质沟通,在不断的碎屑物供给下发生搬运机制的改变,由河流、波浪、潮汐等控制的牵引流向重力、地貌控制的重力流转变,并在上陆坡内发育陆坡子系统的"沉积汇"白云深水扇,完成"两体一线"沉积发育模式;水进期、高位期三角洲演变为陆架三角洲,前缘带未越过坡折发生再沉积,陆坡子系统内无外源供给,发育海相泥岩,形成"一体一线"沉积模式.在整个沉积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子系统内沉积主体在不同的时空匹配关系内形成了短期的碎屑物质沟通,促使陆架与陆坡连通,形成幕式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沉积模式 陆架子系统 陆坡子系统 储集分布
下载PDF
断控缝洞型油藏储集体发育特征及其连通关系——以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T单元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军 唐博超 +3 位作者 韩东 卢海涛 耿春颖 黄米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2-579,共8页
断控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极强,油藏开发特征显示出井间连通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厘清断裂和岩溶对储集体发育的影响,有利于油藏连通性分析及注采措施调整。以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T单元为例,综合地震解释结果、上覆水系特征以及生产动态... 断控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极强,油藏开发特征显示出井间连通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厘清断裂和岩溶对储集体发育的影响,有利于油藏连通性分析及注采措施调整。以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T单元为例,综合地震解释结果、上覆水系特征以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系统分析储集体的发育特征。储集体发育主要受控于断裂和地表水系,岩溶作用强度差异导致储集体发育特征不同,使开发井表现出不同的井间连通关系和生产特征。基于动静态资料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断控缝洞型油藏的井间连通模式,为后续措施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托甫台地区 断控缝洞型油藏 岩溶作用 主控因素 储集分布 连通模式
下载PDF
南海西部海域断陷湖盆油气聚集规律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绪深 甘军 +5 位作者 张迎朝 张建新 杨希冰 邓勇 徐新德 吴杨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9,共8页
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古湖泊学及成藏综合分析等技术方法,深入分析了南海西部海域北部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构造演化特征、古湖泊背景与烃源岩发育特征、古近系沉积充填特征与大型储集体分布模式以及油气聚集规律和勘探前... 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古湖泊学及成藏综合分析等技术方法,深入分析了南海西部海域北部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构造演化特征、古湖泊背景与烃源岩发育特征、古近系沉积充填特征与大型储集体分布模式以及油气聚集规律和勘探前景。结果表明:1北部湾盆地涠西南、乌石凹陷及珠三坳陷文昌凹陷始新统湖相烃源岩分布广、规模大,富藻有机质输入的优质烃源岩发育,为油气生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南海西部海域断陷湖盆古近纪湖水升降频繁,形成了低位域坡折带控砂、高位域源区控砂、陡坡带断层转换带控砂和缓坡带浪基面控砂等4种控砂模式,并且各控砂模式下的大型储集体时空展布、沉积相类型及物性特征差异明显;3南海西部海域断陷湖盆具备"一源多储、断脊运移、立体富集"的油气聚集规律,形成了凹中隆、斜坡、凸起等3个有利运聚单元及相应的3种成藏模式;4涠西南凹陷东斜坡、乌石凹陷北坡及文昌A凹陷北坡的古近系构造圈闭和隐蔽圈闭是南海西部海域断陷湖盆剩余勘探潜力较大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海域 断陷湖盆 构造演化 烃源岩 大型储集分布 油气聚集规律 勘探前景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映涛 袁晓宇 +1 位作者 刘迪 孟祥豪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依据塔中各井的测井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各井的孔隙度进行预测,并初步划分有利储集体分布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区的测井曲线类型,采用了3种模型进行孔隙度预测实验,通过试验、分析,最终优选模型二对各井的孔隙度进行预测... 依据塔中各井的测井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各井的孔隙度进行预测,并初步划分有利储集体分布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区的测井曲线类型,采用了3种模型进行孔隙度预测实验,通过试验、分析,最终优选模型二对各井的孔隙度进行预测。分层位制作了孔隙度平面分布图,通过对孔隙度的分析可知,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及鹰山组地层普遍发育,但总体为低孔低渗致密碳酸盐岩,局部发育孔隙度较好储集体。这与岩芯分析结果一致,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测井孔隙度 有利储集分布
下载PDF
胜利油区基岩潜山储集体分布预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永杰 武刚 +4 位作者 许坚 孙晓霞 王云鹤 丁可新 刘维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0,64,共3页
胜利油区基岩潜山储集体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复杂,造成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空间非均质性极强,分布预测研究难度很大。目前主要应用的预测技术有:基于控制因素分析的地质预测技术、应力场分析技术、相干体分析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 胜利油区基岩潜山储集体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复杂,造成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空间非均质性极强,分布预测研究难度很大。目前主要应用的预测技术有:基于控制因素分析的地质预测技术、应力场分析技术、相干体分析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和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等,其原理与适用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在对技术进行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基岩潜山这种复杂储集体,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储集类型和资料条件,选取合适的多种预测技术进行综合预测,从而提高储集体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潜山 储集分布预测 应力场分析 多尺度边缘检测 胜利油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