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 被引量:453
1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张学辉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1,共10页
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的生命周期和代际更替之间的相互叠加 ,通过劳动供给、储蓄和科技进步等渠道对长期经济增长施加影响。本文分析表明 ,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开始享... 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的生命周期和代际更替之间的相互叠加 ,通过劳动供给、储蓄和科技进步等渠道对长期经济增长施加影响。本文分析表明 ,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开始享受人口红利 ,并一直持续到 2 0 1 5年前后。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冲击 ,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就业、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三条途径来充分挖掘未来潜在的人口红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转变 储蓄效应 增长效应 经济增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口结构
原文传递
利率市场化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投融资水平吗?——基于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斌 黄治国 彭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7,共8页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实证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净利差缩小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水平,其所引致的银...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实证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净利差缩小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水平,其所引致的银行业竞争加剧也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比率;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存款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存贷净利差的逐步收窄有利于提高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相应地降低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贷款利率市场化引致的银行价格竞争也会对其贷款比率产生负面影响,其会降低同业拆借运用占比而提高中间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的比重,促使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融资水平 投资水平 城商行 存贷款利差 储蓄效应 资产证券化
下载PDF
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洪丽 曾国安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7-22,共6页
居民储蓄除了个人生命周期储蓄,还可能存在预防性储蓄和遗产动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与一国居民的储蓄动机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对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率的影... 居民储蓄除了个人生命周期储蓄,还可能存在预防性储蓄和遗产动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与一国居民的储蓄动机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对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养老保障水平对个人储蓄率的影响则十分微弱并不显著,同时,少儿抚养比、医疗住房支出占比、失业率对城镇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则十分显著。这一方面反映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的扩大已逐渐显现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居民仍有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深层原因正在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都供给不足,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使中国城镇居民要依赖个人储蓄进行自我保障。因此,要逐步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储蓄效应 预防性储蓄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谜——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GMM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平祥 李宝伟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5,共12页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挤出效应 储蓄效应
下载PDF
利率与储蓄关系:金融深化论者的角度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萍 王付轩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对金融深化论者关于利率与储蓄关系进行的理论和经验证据上的研究作一文献综述,以期为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以及中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的学者提供某些证据和思路。
关键词 金融 体制深化 利率抑制 利率自由化 储蓄效应
下载PDF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亚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81,共7页
1997年,中国确立了部分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居民储蓄,其替代率在70%~80%之... 1997年,中国确立了部分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居民储蓄,其替代率在70%~80%之间,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居民家庭储蓄并不存在替代效应,反而会增加居民家庭储蓄。因此,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养老保险的基金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更有利于增加国民储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金财产 现收现付制 基金积累制 储蓄效应
原文传递
经济学分析:降息的消费效应与储蓄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小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79-84,共6页
认为消费支出受多种因素的作用与反作用,利率降低能否刺激消费增加既取决于降息对消费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力量对比,又取决于其他因素对降息消费效应的抵消程度。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些不利因素的互动作用,使社会消费不仅没能被拉... 认为消费支出受多种因素的作用与反作用,利率降低能否刺激消费增加既取决于降息对消费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力量对比,又取决于其他因素对降息消费效应的抵消程度。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些不利因素的互动作用,使社会消费不仅没能被拉动,反而变得更加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储蓄动机 不确定性 利率 消费 储蓄 消费效应 储蓄效应 收入分配
下载PDF
流量、储蓄与金融权利--兼议蒋硕杰的货币流量理论以及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逻辑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7,共16页
在货币理论史上,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的是非曲直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对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梳理。由于此问题进一步牵扯到储蓄效应和金融权利结构,因此对于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逻辑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初步确认,借助以蒋... 在货币理论史上,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的是非曲直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对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梳理。由于此问题进一步牵扯到储蓄效应和金融权利结构,因此对于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逻辑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初步确认,借助以蒋硕杰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的努力,货币流量分析曾经更胜一筹,但因囿于完全市场假设,加之未能直面货币起源双重逻辑的挑战,这一分析最终在理论范式的重建方面无功而返。不过,中国的金融改革为甄别和评判这两种货币分析的利弊优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文的讨论发现,中国的金融改革过程使长期隐藏于货币流量存量内层的金融权利结构得以凸显,从而有可能将货币分析引向重建金融分析制度范式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量分析 储蓄效应 金融权利结构 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
原文传递
实际存款利率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战明华 苏胜强 《预测》 CSSCI 2000年第1期47-49,54,共4页
本文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之上将实际利率变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解 ,并由此利用样本数据对我国的实际存款利率变化效应进行了测算 。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型 储蓄效应 投资效率效应 利论变化
下载PDF
税收负担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石 王文汇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3,共6页
税收负担效应是指国家课税多少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反应及效果,它调节国家与纳税人的利益关系,主要通过税收的职能来实现。税收负担的投资效应可以表现为刺激投资或者抑制投资;税收负担的消费效应不仅会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还会对消费者... 税收负担效应是指国家课税多少对经济产生的不同反应及效果,它调节国家与纳税人的利益关系,主要通过税收的职能来实现。税收负担的投资效应可以表现为刺激投资或者抑制投资;税收负担的消费效应不仅会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还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和储蓄以及不同商品的相对购买量产生结构性影响,进而影响商品的生产结构;税收负担的出口效应直接影响并决定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出口商品的结构,进而影响国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税收负担还直接影响居民、企业及国家的储蓄,导致储蓄结构的变化。税收负担合理化,有助于投资、消费、出口、储蓄之规模与结构合理化,进而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负担 投资效应 消费效应 出口效应 储蓄效应
原文传递
“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市场化测度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耀明 胡蓓蓓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17,共4页
本文以1978年—2004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背景为分析依据,利用因子分析所给出的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市场化指数,通过相关定量分析证明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市场化具有金融深化效应、储蓄效应和投资效应并有效提高了金融发展质量以及促进了经济... 本文以1978年—2004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背景为分析依据,利用因子分析所给出的长三角城市群金融市场化指数,通过相关定量分析证明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市场化具有金融深化效应、储蓄效应和投资效应并有效提高了金融发展质量以及促进了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金融市场化 金融深化 储蓄效应 投资效应
下载PDF
论影响我国储蓄发展的因素、储蓄效应及应采取的对策
12
作者 裴玉涛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4-67,共4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及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储蓄事业迅猛发展:储蓄机构遍布城乡,储蓄队伍不断壮大,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涨,截止一九九〇年七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415亿元。
关键词 储蓄发展 储蓄效应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经济 储蓄机构 储蓄事业 城乡
下载PDF
How will Population Aging Affect Economic Growth?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China Economist》 2007年第1期86-94,共9页
Not long ago,the problem of an aging population only emerg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nce per capita GDP had reach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However,in today’s China,although the per capita GDP has remained low,the pr... Not long ago,the problem of an aging population only emerg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nce per capita GDP had reach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However,in today’s China,although the per capita GDP has remained low,the problem of growing old before becoming rich is looming.As China is not yet prosperous,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persistently upheld;however,will the aging problem cause economic growth to be challenged by labour shortages in the future? From a structural perspective,although continuous rural labour transfer can ease demand for urban labour,the problem now is that rural labourers are not always qualified to take on positions requiring ever-advancing skills,resulting in a skills drought.It could be claimed that this skills drought is due to a lack of education on the part of rural workers,yet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 formal education also encounter difficulties when hunting for a job.Does this indicate that the current education structure should be revised? The above questions suggest that China is currently facing a complicated and delicate situ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interrelated problems of economy,population,employment and education,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for a long period in the future.These problems require the cautious planning of overall and sustainable policies.The two"Domestic Column"articles this issue offer in-depth analy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provide valuable policy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养老保障模式 增长可持续性 体制转轨 储蓄效应 增长效应 一价 人口因素 人口研究 巴州
下载PDF
人口少子化、房价与消费——基于家庭代际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保庆 张敬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138,共8页
本文从家庭代际关系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在考虑到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时人口少子化和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模型认为当父母不需要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时,人口少子化会抑制消费率;随着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的增加,... 本文从家庭代际关系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在考虑到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时人口少子化和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模型认为当父母不需要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时,人口少子化会抑制消费率;随着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的增加,人口少子化对消费率的抑制作用在减弱。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少儿抚养比来衡量人口少子化,以房价来衡量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的储蓄额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房价的上升,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消费率的促进作用在显著减弱,而且当房价的对数为0时,少儿抚养比对消费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且该结论是稳健的。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少子化 家庭代际关系 消费 房价 储蓄效应 三期世代交叠模型
下载PDF
预期寿命、人口红利与居民储蓄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树 吕昭河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9,共10页
通过分析两次人口红利与高储蓄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引入代际因子的OLG模型进行定性判断,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预期寿命、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增加可以显著提升居民... 通过分析两次人口红利与高储蓄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引入代际因子的OLG模型进行定性判断,采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及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预期寿命、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增加可以显著提升居民储蓄率;少儿抚养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居民储蓄率,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可以促进居民储蓄率的提高;在不同的门槛内,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系数大小均发生了变化。由此得出"老龄化"与"少子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异质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储蓄效应 预期寿命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城乡收入比 公共财政支出
下载PDF
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米运生 谭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运动。选取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中国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自由化对提高私人储蓄率作用是显著的,且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自由化 储蓄效应 中国 私人储蓄
下载PDF
简析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
17
作者 王亚柯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储蓄效应 现收现付制 生命周期理论 退休老人 私人储蓄 基金积累制 国民储蓄
原文传递
人口红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磊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8期131-133,共3页
针对中国的人口红利的持续和消失,研究了人口红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提出人口红利消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之一,并提出近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人口红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劳动力效应 储蓄效应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不平衡的影响:兼析储蓄效应机制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4-67,共4页
本文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和城乡消费不平衡的客观事实,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并探寻在此影响过程中是否存在储蓄效应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总体上会引起城乡消费的不平衡,且在此影响... 本文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和城乡消费不平衡的客观事实,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并探寻在此影响过程中是否存在储蓄效应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总体上会引起城乡消费的不平衡,且在此影响过程中,老龄化引发的储蓄效应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即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不平衡的储蓄效应机制是显著的。同时,这种储蓄效应机制也更多的表现在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消费 不平衡 储蓄效应 效应机制
下载PDF
通货膨胀效应剖析
20
作者 张亦春 郑振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83-88,共6页
多年来,通货膨胀的幽灵始终徘徊于中国大地,1988年发展到危及社会安定的严重地步。经过一年措施严厉的治理整顿,通货膨胀势头有所缓和,但它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性措施硬压下来的,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根本消除。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滑坡,但那是... 多年来,通货膨胀的幽灵始终徘徊于中国大地,1988年发展到危及社会安定的严重地步。经过一年措施严厉的治理整顿,通货膨胀势头有所缓和,但它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性措施硬压下来的,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根本消除。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滑坡,但那是对过热速度的降温,是紧缩时的正常现象。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只能选择继续紧缩,同时加紧进行结构调整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税 不确定性 膨胀效应 储蓄效应 名义利率 债权人 真实利率 物价上涨 升级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