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文人文学中的游侠主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广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8-17,共10页
许多学者都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文化除了主体上以讲究社会生活道德化为特征的儒和追求个体精神超脱为特征的道所构成的互补外,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侠以其入世的、但却注重意志自律的特征,也参与了文化性格的建构。早在上古社会,先秦之侠就... 许多学者都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文化除了主体上以讲究社会生活道德化为特征的儒和追求个体精神超脱为特征的道所构成的互补外,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侠以其入世的、但却注重意志自律的特征,也参与了文化性格的建构。早在上古社会,先秦之侠就以其无恒产、无定居、无固定职业(因而相对摆脱当时国家所有制强制限定的人身束缚)的社会身份,奠定了一种尚与原儒认同的、以热忱的担当精神为基础,主要将“信”“义”标举为“士君子”德行风范的英雄主义人格观念。所不同的是,在道衰法乱的情况下,这个阶层更强调“自任其力”,敢于“以武犯禁”,企图以一己之意志和力量去除邪扶正、惩恶扬善,重建人类良知上的社会公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游侠”的存在,成为以后各个时代人民的一种社会理想,游侠的力量因此被想象得超凡入圣、凌驾于一切非正义的权威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人 上古社会 文化性格 惩恶扬善 士君子 市民阶层 个体精神 担当精神 明代诗
下载PDF
福州芙蓉园的文采风流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可文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2期95-100,共6页
福州朱紫坊芙蓉园,由南宋至近代,多有知名文人寓居其内。随着历代的易主,芙蓉园异名甚多,先后为南宋陈餠芙蓉别馆、明代傅汝舟故居、谢氏泊台、叶向高故居、清代叶观国芙蓉园、王廷俊芙蓉别岛、林直袭香斋、龚易图芙蓉别岛与武陵园(陈... 福州朱紫坊芙蓉园,由南宋至近代,多有知名文人寓居其内。随着历代的易主,芙蓉园异名甚多,先后为南宋陈餠芙蓉别馆、明代傅汝舟故居、谢氏泊台、叶向高故居、清代叶观国芙蓉园、王廷俊芙蓉别岛、林直袭香斋、龚易图芙蓉别岛与武陵园(陈书也曾寓居武陵园)及龚乾义芙蓉园。芙蓉园的文采风流是朱紫坊八百年的历史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芙蓉园 谢肇膌 叶向高 叶观国 龚易图 陈书 龚乾义
下载PDF
辨两个傅汝舟之混淆与误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承丹 尚永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0,136,共4页
明代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个叫傅汝舟的文人,一为明中期侯官傅汝舟,一为明晚期江宁傅汝舟。除姓名及作家身份相同外,二人字号、交游、著述等信息,各自分明,原不至于相混。明中叶文献及明末清初钱谦益、朱彝尊等人,对此均有较清楚的记载... 明代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个叫傅汝舟的文人,一为明中期侯官傅汝舟,一为明晚期江宁傅汝舟。除姓名及作家身份相同外,二人字号、交游、著述等信息,各自分明,原不至于相混。明中叶文献及明末清初钱谦益、朱彝尊等人,对此均有较清楚的记载。至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侯官傅汝舟的名、字等开始出现错讹,至清后期郭柏苍编选《傅木虚集》,不仅混淆了两个傅汝舟的姓名及字号,误算了侯官傅汝舟的年寿,更将江宁傅汝舟之作品置于侯官傅汝舟名下。其后陈田在《明诗纪事》中延续着郭柏苍的错误,当代相关研究者在涉及两个傅汝舟时,亦往往不加辨析,将错误文献资料作为论据,其混淆误用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故亟需辨析纠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官 江宁 混淆 误用 辨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