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偶像—榜样教育 被引量:95
1
作者 岳晓东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20,58,共5页
偶像-榜样教育旨在加强对偶像功能的认知疏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化偶像为榜样。传统的榜样教育多将偶像与榜样对立起来,忽略了偶像的榜样功能,偶像-榜样教育力图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偶像,为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传统... 偶像-榜样教育旨在加强对偶像功能的认知疏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化偶像为榜样。传统的榜样教育多将偶像与榜样对立起来,忽略了偶像的榜样功能,偶像-榜样教育力图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偶像,为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传统的榜样教育将榜样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这势必导致榜样教育的单一化,偶像-榜样教育强调榜样选择与认同酌多元化,增强偶像-榜样的真实性和亲和力;传统的榜样教育往往将榜样树立成“高大全”式的人物,拉大了榜样与学生之问的距离,偶像-榜样教育力图缩小个人与偶像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平常心接受偶像。最后,偶像-榜样教育不是要取代榜样教育,而是要拓展榜样教育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 偶像崇拜 榜样 榜样教育 偶像-榜样教育
下载PDF
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 被引量:57
2
作者 何兵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4,共44页
引子 中国二十余年的改革实践可视之为一个偶像的打碎与重塑过程,法院即是正在被塑造的偶像之一。出于对法院的信仰,人们希望尽可能地将纠纷提交法院,一断于法。然而,并非一切纠纷都适合法院解决,适合法院解决的纠纷也未必要由法... 引子 中国二十余年的改革实践可视之为一个偶像的打碎与重塑过程,法院即是正在被塑造的偶像之一。出于对法院的信仰,人们希望尽可能地将纠纷提交法院,一断于法。然而,并非一切纠纷都适合法院解决,适合法院解决的纠纷也未必要由法官躬亲。国家从司法政策角度考虑,不应让法官大包大揽——将一切纠纷让法官扛,置法官于纠纷的风口浪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解决机制 重构 司法政策 法院 法官 偶像 信仰 国家
原文传递
粉丝社群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阶层形成——以SNH48 Group粉丝应援会为例 被引量:42
3
作者 马志浩 林仲轩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9,45,共8页
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来解读SNH48 Group这一新兴偶像的粉丝群体的集体行动逻辑。偶像产品本身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由应援会组成的粉丝群体在解决"搭便车"困境上形成了结构清晰、分工明确的粉丝阶层。由于应援活动的规范和... 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来解读SNH48 Group这一新兴偶像的粉丝群体的集体行动逻辑。偶像产品本身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由应援会组成的粉丝群体在解决"搭便车"困境上形成了结构清晰、分工明确的粉丝阶层。由于应援活动的规范和游戏规则由顶层粉丝制定,所以金钱与时间的投入是参与应援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粉丝阶层流动并在群体内形成社会资本的主要动力。粉丝群体中,不同阶层内部的规范有显著差别,顶层粉丝会通过限制消息流通及主动价值让渡的方式刺激其他粉丝参与集体行动。虽然粉丝追星行为是一个休闲消遣行为,但粉丝群体仍是一个扁平化真实社会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 粉丝 公共物品 社会资本 集体行动
下载PDF
中国“粉丝经济”的资本逻辑及其良性循环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6,共10页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与网络媒介的泛化,"粉丝经济"应运而生。"粉丝"作为"粉丝经济"的主体,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这一群体在新的消费文化形态下体现出现实的、潜在的经济影响以及创造文化符...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与网络媒介的泛化,"粉丝经济"应运而生。"粉丝"作为"粉丝经济"的主体,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这一群体在新的消费文化形态下体现出现实的、潜在的经济影响以及创造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在"粉丝"、偶像、投资者三方关系中,"粉丝"与偶像具有审美与利益的关联,"粉丝"与投资者体现为情感与利益的博弈,偶像与投资者既是利益联合体,又受到投资者过度的资本榨取。为了维持"粉丝经济"的良性循环,有必要处理好人文关怀与"粉丝经济"的关系。人文关怀之于"粉丝经济",是灵魂和身体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粉丝经济"不能只注重市场效益而不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与人文关怀的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 “粉丝经济” 资本 偶像 投资者
下载PDF
饭圈失范的表象及纠偏 被引量:33
5
作者 栾轶玫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36-139,共4页
饭圈失范的表象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撕黑无休、氪金无度、举报无边。饭圈失范有其深刻的原因,以情感逻辑包装的资本逻辑是饭圈的本质逻辑,资本串起了"偶像—粉丝—商业平台—娱乐经纪—营销机构—广告商—厂家"各个... 饭圈失范的表象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撕黑无休、氪金无度、举报无边。饭圈失范有其深刻的原因,以情感逻辑包装的资本逻辑是饭圈的本质逻辑,资本串起了"偶像—粉丝—商业平台—娱乐经纪—营销机构—广告商—厂家"各个利益集团,资本的背后是围绕数据流量的产业链。而注意力经济与平台经济的合力使得"流量变现"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性加快了利益各方关于"流量至上"的理念建构与规则输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饭圈失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 失范 粉丝 偶像
下载PDF
论80后文学的“偶像化”写作 被引量:15
6
作者 江冰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7,共5页
自80后文学浮出水面,"偶像"字眼如影随形,从网站写手的偶像化包装,到大小媒体的明星式运作,直至"偶像派"命名的出现,其存在已无可置疑.
关键词 文学 存在 命名 写作 明星 偶像 水面
下载PDF
媒介批评视角下大众媒介的偶像现象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东晓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媒介时代偶像崇拜现象的意义和作用已颠覆传统。偶像崇拜的"错位"与大众媒介的利益追求和娱乐至上的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媒介批评的视角下,大众媒介应对偶像现象中自己的责任进行反思。
关键词 偶像 偶像崇拜 大众媒介 媒介批评
下载PDF
网络虚拟偶像及粉丝群体认同建构 被引量:24
8
作者 战泓玮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8,共2页
从2007年诞生在日本的通过音乐合成软件制作而成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到中国版的网络虚拟偶像洛天依、言和等,这类虚拟偶像和真实客观存在的人物实体不同,也区别于小说、漫画中构建出的具有故事叙事色彩的虚拟偶像,而是一种利用数字复... 从2007年诞生在日本的通过音乐合成软件制作而成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到中国版的网络虚拟偶像洛天依、言和等,这类虚拟偶像和真实客观存在的人物实体不同,也区别于小说、漫画中构建出的具有故事叙事色彩的虚拟偶像,而是一种利用数字复制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建构的网络虚拟偶像。在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重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虚拟偶像作品出现,增强受众对二次元亚文化的迷恋,现实与虚拟、真理与谎言之间的界限消解,虚拟与现实交互的二元文化体系得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 偶像 群体认同 粉丝 软件制作 思维建构 复制技术 文化体系
下载PDF
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耦合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怀祖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7-21,共5页
利用本民族文化中传统的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榜样、模范(model)来教育年轻一代,几乎是各民族的教育传统。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塑造榜样、树立榜样的教育传统。然而,在“偶像崇拜”语境中,传统榜样教育模式却受到“偶像崇拜”的挑战和挤压... 利用本民族文化中传统的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榜样、模范(model)来教育年轻一代,几乎是各民族的教育传统。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塑造榜样、树立榜样的教育传统。然而,在“偶像崇拜”语境中,传统榜样教育模式却受到“偶像崇拜”的挑战和挤压。针对当今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普遍性及传统榜样教育的某些局限性,合理运用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耦合,对于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 教育 偶像 崇拜 耦合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表征、异化与引导 被引量:18
10
作者 栗蕊蕊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9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在数字技术崛起、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语境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偶像崇拜逐渐发生重构,新型偶像加速迭代,"养成系"、"跨次元"、"虚拟偶像"层出不穷,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审美情趣、多元价值取... 在数字技术崛起、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语境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偶像崇拜逐渐发生重构,新型偶像加速迭代,"养成系"、"跨次元"、"虚拟偶像"层出不穷,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审美情趣、多元价值取向和多重心理需求,又折射偶像崇拜的时代特点、发展境遇和衍进趋向,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新型偶像崇拜是技术、商品和文化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大学生的价值异化。对此,我们要认清偶像崇拜的物化本质,关切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尊重大学生的文化权力,引导理性消费、塑造积极丰盈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偶像 偶像崇拜
原文传递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石衡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3,共5页
在当今科学昌明的时代,宗教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一事实使我们有必要对宗教的本质与功能作进一步的思考。本文认为宗教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不能被其他东西所取代;宗教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精... 在当今科学昌明的时代,宗教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一事实使我们有必要对宗教的本质与功能作进一步的思考。本文认为宗教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不能被其他东西所取代;宗教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精神的核心,我们可以吸取宗教中积极因素以建构新时代的伦理精神;宗教同迷信和邪教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并且应该进一步发挥宗教防范抵制迷信和邪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理性 自由 谦卑 真理 偶像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霞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79,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全国6省市6480名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代中小学生赋予偶像更多的娱乐追求,更少的精神内涵;明星是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的主要对象;杰出人物崇拜的转变彰显价值观的转型;虚拟偶像突起,挑战传统偶像地位。分析认... 本研究通过对全国6省市6480名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代中小学生赋予偶像更多的娱乐追求,更少的精神内涵;明星是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的主要对象;杰出人物崇拜的转变彰显价值观的转型;虚拟偶像突起,挑战传统偶像地位。分析认为,当代中小学生的偶像崇拜更多受到大众媒介影响,借助媒介力量以及加强媒介教育,是发挥偶像教育功能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偶像 崇拜
下载PDF
价值多元社会榜样教育的新途径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余维武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6年第10期46-49,共4页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道德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这种变化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之一是传统的榜样教育越来越面临着偶像崇拜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笔者试图提出价值多元社会榜样教育的新途径:化偶像为榜样,并对化偶像为榜样的可行...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道德价值观日益多元化。这种变化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之一是传统的榜样教育越来越面临着偶像崇拜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笔者试图提出价值多元社会榜样教育的新途径:化偶像为榜样,并对化偶像为榜样的可行性及其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 道德教育 榜样 偶像
下载PDF
青年榜样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义祯 邱幼云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共5页
关键词 榜样教育 历史变迁 青年 最广大人民群众 偶像 代表先进文化 公众舆论 先进生产力
下载PDF
榜样再现与偶像生产:媒体引导个体价值取向的机制及困境 被引量:16
15
作者 于淼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5-198,共4页
"榜样"代表了主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偶像"代表了大众所喜爱的流行文化,以树立"榜样"和推出"偶像"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结构对个体进行引导和整合的重要方式。以媒体对个体价值取向... "榜样"代表了主流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偶像"代表了大众所喜爱的流行文化,以树立"榜样"和推出"偶像"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结构对个体进行引导和整合的重要方式。以媒体对个体价值取向的影响机制为视角,通过将榜样和偶像所具有的价值功能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说明媒体引导个体价值取向的逻辑和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 偶像 媒体价值导向 个体价值 机制
下载PDF
“就像一盒巧克力”:《阿甘正传》与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S.D.斯科特 章杉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37,共13页
关键词 影片 《阿甘正传》 电影评论家 娱乐片 奥斯卡大奖 炒作 偶像 赞歌 小说 严肃
原文传递
论体育明星对我国城市中学生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灿 党卫国 +1 位作者 肖谋文 谢小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17,共3页
选取4个代表城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了城市中学生所崇拜的体育明星地域及项目分布、体育明星崇拜的价值取向;把崇拜分为适度、中度和极度3个层次,阐述了不同程度的崇拜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从社会学的视角... 选取4个代表城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了城市中学生所崇拜的体育明星地域及项目分布、体育明星崇拜的价值取向;把崇拜分为适度、中度和极度3个层次,阐述了不同程度的崇拜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体育明星崇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明星 崇拜 偶像
原文传递
偶像崇拜的符号学解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志文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于偶像崇拜的争论经久不息。"梦"、"偶像"以及"粉丝"等关键符号,在符号学视野中别有意义。因为徘徊于消费话语结构中的许多符号已经抽离了它原本的能指,具有神话般的意指性。经此,与"超级粉丝&qu... 关于偶像崇拜的争论经久不息。"梦"、"偶像"以及"粉丝"等关键符号,在符号学视野中别有意义。因为徘徊于消费话语结构中的许多符号已经抽离了它原本的能指,具有神话般的意指性。经此,与"超级粉丝"偶像崇拜相关联的身份认同与角色置换诉求如果失败,"碎裂"(符号的与心理的)便不期而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 符号 消费主义 神话 碎裂
下载PDF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程灵 陈强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产生与青少年的自我确认、归属需要、补偿心态、从众心理等心理因素有关。偶像崇拜既可以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激励、调整、充实等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沉醉于“追星”、盲目追随仿效等消极...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产生与青少年的自我确认、归属需要、补偿心态、从众心理等心理因素有关。偶像崇拜既可以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激励、调整、充实等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沉醉于“追星”、盲目追随仿效等消极效应。为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引导:由以人物为核心向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改变;从表层的感性崇拜向深层的理性敬仰发展;从仰望、着迷的心态向缩小差距的实际行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 崇拜 自我确认 归属需要 补偿心态 从众心理 心理引导
下载PDF
偶像—粉丝社群的情感劳动及其政治转化——从“鹿晗公布恋情”事件谈起 被引量:14
20
作者 林品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99-107,共9页
“鹿晗公布恋情”这起新媒体事件不仅标志着“爱豆文化”在中国大众文化领域的崛起,而且标志着一种新型的情感劳动的兴起。“爱豆”与粉丝之间的双向情感劳动合力构建出一种情感共同体,进而为粉丝的商品消费行为与媒介使用行为提供巨大... “鹿晗公布恋情”这起新媒体事件不仅标志着“爱豆文化”在中国大众文化领域的崛起,而且标志着一种新型的情感劳动的兴起。“爱豆”与粉丝之间的双向情感劳动合力构建出一种情感共同体,进而为粉丝的商品消费行为与媒介使用行为提供巨大的情感驱动力。这种情感劳动既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势力创造了可供攫取的可观价值,同时它的政治潜能也正在被官方宣传机构的民族主义动员所收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 粉丝 情感劳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