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工业型连续排矿球磨机中滞留量的研究——由于操作变量变化引起的动态变化
1
作者 杨松荣 Poly Songfack Raj Rajamani 《有色矿山》 2002年第1期26-30,共5页
过去对球磨机滞留量的实验研究 ,是使用同位素指示器及停留时间分布分析 (RTD) ,在研究中 ,球磨机内的所有介质在实验后被称重 ,由于固定的实验设置 ,或者是在工业闭路磨机中通过RTD方法测量滞留量的难度 ,结果在滞留量测量和磨机给矿... 过去对球磨机滞留量的实验研究 ,是使用同位素指示器及停留时间分布分析 (RTD) ,在研究中 ,球磨机内的所有介质在实验后被称重 ,由于固定的实验设置 ,或者是在工业闭路磨机中通过RTD方法测量滞留量的难度 ,结果在滞留量测量和磨机给矿之间的相关关系不一致。在本实验中 ,仔细制定的半工业实验结果使磨机滞留量的测量能够在磨机运行中实时进行 ,因而 ,可得到极其准确的滞留量数据和瞬时滞留量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起滞留量作为操作条件的函数的正确趋势。本文对观察到的趋势的解释有助于说明以前发表的数据的异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工业型连续排矿球磨机 滞留量 同位素指示器 停留时间分布分析 RTD
下载PDF
基于E油田A1井组不同示踪剂定量解释方法的综合研究
2
作者 石晓博 文恒 +3 位作者 吴建树 联翩 谢诗章 王跃宽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4年第3期20-24,29,共6页
为了解南海E油田A1井组的注水连通情况及井间水窜通道的相关参数,优选出水溶性有机微量示踪剂MT-Q1,对该井进行了为期300d的井间示踪剂监测。分析了监测油井产出水中的示踪剂浓度,综合采用数值模拟法、半解析法以及停留时间分布分析法... 为了解南海E油田A1井组的注水连通情况及井间水窜通道的相关参数,优选出水溶性有机微量示踪剂MT-Q1,对该井进行了为期300d的井间示踪剂监测。分析了监测油井产出水中的示踪剂浓度,综合采用数值模拟法、半解析法以及停留时间分布分析法对示踪剂监测结果进行解释。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法耗时18d,计算得出该井组水窜通道渗透率为1000~1500mD,井间水窜通道总体积为34276m^(3);示踪剂半解析法耗时3d,计算得出该井组水窜通道渗透率为612~950mD,孔喉半径为4.4~5.5μm,井间水窜通道总体积为39450m^(3),注采井间水窜通道类型均为高渗层;停留时间分布分析法耗时1d,计算得出该井组平均停留时间为185~272d,洛伦兹系数为0.16~0.28,井间波及总体积为45632m^(3)。综合得出,数值模拟法用时过长,主要作为油藏模型调整更新的辅助手段,矿场应用较少;半解析法用时较短,可获取渗透率、厚度、孔喉半径等多种水窜通道参数,是国内常用示踪剂解释方法;停留时间分布分析法准备数据少、操作简便、实时更新,可获取储层非均质性及波及体积等参数,解释效率高,可作为半解析法的补充手段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水窜通道 数值模拟法 半解析法 停留时间分布分析
原文传递
扩张床吸附过程的并行设计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东强 姚善泾 +1 位作者 梅乐和 朱自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针对常规扩张床吸附过程开发的薄弱环节,分析细胞或细胞碎片等生物质颗粒杂质对扩张床吸附的影响及评价手段,提出并行过程设计策略——兼顾目标物的吸附和生物质颗粒的影响,确保扩张床吸附过程的高效率实施。
关键词 扩张床吸附 并行设计 生物质颗粒静态吸附法 生物质脉冲响应法 停留时间分布分析 过程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