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法律与时间
- 1
-
-
作者
喻中
-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制资讯》
2011年第2期17-19,共3页
-
文摘
时间是法律的存在方式之一,它具有规范功能,也具有强制意义。从时间与法律相互交错的关系着眼,既可以从时间的角度阐明法律。
-
关键词
十斋日
合法性依据
法律变革
停刑
古代中国
瞿同祖
《礼记·月令》
末日审判
《存在与时间》
人类
-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三教融通视野下的宋代节庆与停刑
- 2
-
-
作者
陈玺
-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
-
出处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3期87-99,共13页
-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诉讼惯例研究”(16XFX002)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法律治理研究团队”成果。
-
文摘
宋代节庆停刑惯例可分为圣节停刑、庆节停刑和其他期日停刑三种类型,并体现在停止死刑奏报、复核及行刑等死刑执行诸环节。唐宋之际逐渐形成的圣节(君主诞日)停刑惯例,反映了中国古代赏刑并举的辩证思维模式和社会治理理念。圣节停刑实质上是以庆赏之名,限制和压缩刑罚适用空间,在传统明德慎罚思想框架内,通过“辍刑”这一标签化行为方式,强化朝廷恩典与慎用死刑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宋代庆节停刑惯例的设立以及纂入立法,主要是释、道二教悲悯好生理念的体现,尤其是宋代道教理念渗入法律执行层面之表彰。伴随道教对于法律的影响日渐深入,经由国家宣示、皇权庇佑和宗教加持,以庆节之名产生的停刑举措,逐渐成为证成宋代盛世文明的重要依凭。除圣节、庆节以外,宋《天圣令》对唐《狱官令》原有的停刑期日进行了调整,在保留元正、寒食、冬至、立春、立夏、雨雪未晴的基础上,新增太岁、三元、大祠、国忌等,皆停刑一日。节庆停刑惯例中礼乐与法制之融合与照应,乃至释道二教悲悯慎刑理念之渗入,反映出宋代礼法合治、赏刑并举、三教融通的治国理念。
-
关键词
宋代
节日
死刑
三教融通
停刑故事
-
Keywords
Song Dynasty
festivals
death penalty
integr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stories of moratorium on death penalty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晚清的“呼冤案”与逐级审转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林盛
-
出处
《浙江人大》
2005年第7期57-57,共1页
-
文摘
1879年,河南镇平县张楼寨职官张肯堂家被劫,没多久,县衙门抓获劫首胡体安。胡体安通过关系,用重金贿赂了县捕头刘学泰,刘将胡释放,并让案件中次要的案犯——“代盗看衣”的农民王树文冒名顶替,以图结案。按照清朝逐级审转的司法体制,该案经南阳府知府伍恺、豫省按察使麟春审结,由巡抚涂宗瀛具题。1881年8月,按察使司、开封府及一些官员,亲提罪犯,验明正身,绑赴市曹处斩。正要开刀问斩时,罪犯呼冤,声称自己不叫胡体安,真名乃王树文,系受差役蒙骗,冒名顶替胡体安。按照大清朝法律规定,临刑呼冤,必须停刑,重新审理案件。
-
关键词
张肯堂
体安
停刑
王树文
具题
司法体制
南阳府
案经
《大清律例》
刑部尚书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連环画“十五貫”选刊
- 4
-
-
作者
漁人
匡荣
王弘力
-
出处
《美术》
1956年第12期63-,共1页
-
文摘
8 他一拉錢搭,把尤葫蘆惊醒了,兩人就撕打起来∏扇獍概杂幸话芽橙獾陌甯?婁阿鼠急了,忙把板斧搶在手中。
-
关键词
葫蘆
勾决
雨人
停刑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为书协清理门户点赞
- 5
-
-
作者
梁厚能
-
出处
《书法》
2016年第5期30-30,共1页
-
文摘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八日,中国书协发出一号公告,"对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纪律,违反本会章程、社会公德、艺术道德,损害本会权益和声誉的中国书协会员进行处理",六名获刑会员开除会籍,十二名涉嫌犯罪会员暂停会籍。中国书协这一清理门户之举,在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
关键词
清理门户
中国书协
艺术道德
二名
协审
二鼓
清一
停刑
强采
法化
-
分类号
J292.1-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