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二)——拔除磨牙矫治偏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进
韩剑丽
郭鑫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73-574,共2页
目的:分析偏的成因,探讨拔除磨牙矫治偏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设计拔除磨牙矫治的6例骨性偏病例,男2例,女4例,年龄15~24岁,口腔检查存在明显的颜面不对称,功能性偏的特征不明显。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时间12~25个月...
目的:分析偏的成因,探讨拔除磨牙矫治偏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设计拔除磨牙矫治的6例骨性偏病例,男2例,女4例,年龄15~24岁,口腔检查存在明显的颜面不对称,功能性偏的特征不明显。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矫治结束后均建立磨牙中性关系和前牙正常覆覆盖关系。颜面不对称改善明显。结论:拔除磨牙对偏的矫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磨牙拔除
偏
[
牙合
]
原文传递
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芳
李东
丁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其位置的变化。方法:对21例下颌偏斜患者和20例个别理想志愿者拍摄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选择描述髁突位置及髁突和关节窝形态的15个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患者双侧关节结节高...
目的: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其位置的变化。方法:对21例下颌偏斜患者和20例个别理想志愿者拍摄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选择描述髁突位置及髁突和关节窝形态的15个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患者双侧关节结节高度、关节窝指数增大,髁突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减小;偏斜侧的关节前间隙、关节前后间隙面积比,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减小;对侧的关节上间隙、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髁突前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关节窝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增大。结论:下颌偏斜患者的双侧髁突和关节窝形态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尤其以非偏斜侧髁突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髁突
关节窝
颞下颌关节
原文传递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矫治的颌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晋长伟
林久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曲方丝弓(缩写为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畸形治疗前后颌的变化,了解MEAW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畸形的机理。方法本次研究应用0.018×0.025托槽系统治疗的恒牙期偏畸形病例共10...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曲方丝弓(缩写为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畸形治疗前后颌的变化,了解MEAW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畸形的机理。方法本次研究应用0.018×0.025托槽系统治疗的恒牙期偏畸形病例共10例。结果L6-Xi减少,L6/MP增大,U6/FH减小,U6/PP减小,PNS-U6’(mm)的减小均表示上下磨牙各自均向远中倾斜、远中移动,颌骨变化较小。结论①MEAW治疗恒牙期偏病例,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变而完成的,骨组织变化是有限的。②MEAW纠正偏畸形,是由于在对侧使用短Ⅲ类牵引,使对侧下磨牙的明显直立、远中移动,偏侧则采用短Ⅱ类牵引,偏侧上磨牙远中倾斜、移动,使磨牙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纠正前牙中线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多曲方丝弓
短Ⅱ类牵引
短Ⅲ类牵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掩饰性正畸治疗轻度骨性偏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孙婷婷
张苗苗
邵玶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掩饰性正畸方法矫治轻度骨性偏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例轻度骨性偏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掩饰性矫治,并于矫治前后进行正中位后前位头颅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结果①不对称面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②正...
目的评价应用掩饰性正畸方法矫治轻度骨性偏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例轻度骨性偏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掩饰性矫治,并于矫治前后进行正中位后前位头颅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结果①不对称面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②正中结构标志点ManDP、ManAC、Me、Me'明显向中线聚拢。③两侧对称性结构点A6、B6、Go、Go'、U3、U4、U6、L3、L4、L6治疗后均趋于对称。④面部横向宽度A6(R)-A6(L)、U3(R)-U3(L)、U4(R)-U4(L)、U6(R)-U6(L)增宽。⑤两侧下颌综合长度差减小。⑥偏斜侧上颌第一恒磨牙更加向颊侧倾斜,下颌第一恒磨牙更加向舌侧倾斜。结论掩饰性正畸方法能够有效地矫治轻度骨性偏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正畸治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伴反患者治疗前后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吉坤
张桂荣
+1 位作者
李济强
刘继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与比较偏颌伴反畸形矫治前后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偏颌伴反畸形病例9例,制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纵横坐标值,分析牙弓矢向...
目的:分析与比较偏颌伴反畸形矫治前后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偏颌伴反畸形病例9例,制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纵横坐标值,分析牙弓矢向和横向的对称性、上下牙弓的协调性。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距腭中缝的距离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下颌从尖牙到第二磨牙偏向侧距中线的距离小于偏离侧(p<0.05);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较矫治后小(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偏向侧和偏离侧牙齿的矢向位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牙齿在矢状方向第一磨牙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结论:偏颌畸形患者上牙弓前部较下牙弓前部窄,矫治易先扩大上颌牙弓,使得矫治后上下牙弓宽度比例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正畸治疗
牙弓
模型测量
原文传递
无牙颌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
6
作者
陆洋
《医学文选》
2005年第5期777-778,共2页
关键词
牙颌
偏
[
牙合
]
全口义齿
牙列缺失
义齿修复
咀嚼功能
功能锻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二)——拔除磨牙矫治偏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进
韩剑丽
郭鑫
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
出处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73-574,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偏的成因,探讨拔除磨牙矫治偏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设计拔除磨牙矫治的6例骨性偏病例,男2例,女4例,年龄15~24岁,口腔检查存在明显的颜面不对称,功能性偏的特征不明显。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矫治结束后均建立磨牙中性关系和前牙正常覆覆盖关系。颜面不对称改善明显。结论:拔除磨牙对偏的矫治效果良好。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磨牙拔除
偏
[
牙合
]
Keywords
orthodontics
molar extraction
facial asymmetry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芳
李东
丁寅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6-159,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其位置的变化。方法:对21例下颌偏斜患者和20例个别理想志愿者拍摄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选择描述髁突位置及髁突和关节窝形态的15个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患者双侧关节结节高度、关节窝指数增大,髁突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减小;偏斜侧的关节前间隙、关节前后间隙面积比,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减小;对侧的关节上间隙、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髁突前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关节窝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增大。结论:下颌偏斜患者的双侧髁突和关节窝形态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尤其以非偏斜侧髁突变化较为明显。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髁突
关节窝
颞下颌关节
Keywords
mandible deviation
condyle process
glenoid fossa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分类号
R782.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矫治的颌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晋长伟
林久祥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出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曲方丝弓(缩写为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畸形治疗前后颌的变化,了解MEAW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畸形的机理。方法本次研究应用0.018×0.025托槽系统治疗的恒牙期偏畸形病例共10例。结果L6-Xi减少,L6/MP增大,U6/FH减小,U6/PP减小,PNS-U6’(mm)的减小均表示上下磨牙各自均向远中倾斜、远中移动,颌骨变化较小。结论①MEAW治疗恒牙期偏病例,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变而完成的,骨组织变化是有限的。②MEAW纠正偏畸形,是由于在对侧使用短Ⅲ类牵引,使对侧下磨牙的明显直立、远中移动,偏侧则采用短Ⅱ类牵引,偏侧上磨牙远中倾斜、移动,使磨牙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纠正前牙中线不齐。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多曲方丝弓
短Ⅱ类牵引
短Ⅲ类牵引
Keywords
Dentofacial asymmetry Multi - loop edgewise arch wire Short Ⅱ elastic Short Ⅲ elastic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掩饰性正畸治疗轻度骨性偏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孙婷婷
张苗苗
邵玶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出处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51-254,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应用掩饰性正畸方法矫治轻度骨性偏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例轻度骨性偏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掩饰性矫治,并于矫治前后进行正中位后前位头颅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结果①不对称面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②正中结构标志点ManDP、ManAC、Me、Me'明显向中线聚拢。③两侧对称性结构点A6、B6、Go、Go'、U3、U4、U6、L3、L4、L6治疗后均趋于对称。④面部横向宽度A6(R)-A6(L)、U3(R)-U3(L)、U4(R)-U4(L)、U6(R)-U6(L)增宽。⑤两侧下颌综合长度差减小。⑥偏斜侧上颌第一恒磨牙更加向颊侧倾斜,下颌第一恒磨牙更加向舌侧倾斜。结论掩饰性正畸方法能够有效地矫治轻度骨性偏畸形。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正畸治疗
头影测量
Keywords
Facial asymmetry
Orthodontic treatment
Cephalometry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伴反患者治疗前后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朱吉坤
张桂荣
李济强
刘继辉
机构
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75-177,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与比较偏颌伴反畸形矫治前后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偏颌伴反畸形病例9例,制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纵横坐标值,分析牙弓矢向和横向的对称性、上下牙弓的协调性。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距腭中缝的距离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下颌从尖牙到第二磨牙偏向侧距中线的距离小于偏离侧(p<0.05);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较矫治后小(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偏向侧和偏离侧牙齿的矢向位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牙齿在矢状方向第一磨牙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结论:偏颌畸形患者上牙弓前部较下牙弓前部窄,矫治易先扩大上颌牙弓,使得矫治后上下牙弓宽度比例协调。
关键词
偏
[
牙合
]畸形
正畸治疗
牙弓
模型测量
Keywords
facial asymmetry
orthodontic correction
dental arch: dental cast measurement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无牙颌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
6
作者
陆洋
机构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医学文选》
2005年第5期777-778,共2页
关键词
牙颌
偏
[
牙合
]
全口义齿
牙列缺失
义齿修复
咀嚼功能
功能锻炼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二)——拔除磨牙矫治偏
刘进
韩剑丽
郭鑫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
4
原文传递
2
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变化
周芳
李东
丁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
10
原文传递
3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偏矫治的颌变化的研究
晋长伟
林久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掩饰性正畸治疗轻度骨性偏畸形的临床研究
孙婷婷
张苗苗
邵玶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偏伴反患者治疗前后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朱吉坤
张桂荣
李济强
刘继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
1
原文传递
6
无牙颌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
陆洋
《医学文选》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