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旧藏《憨山法师手书遗偈》考释及美学意蕴探析
1
作者 李华维 李应青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29,共6页
梁启超先生旧藏《憨山法师手书遗偈》系珍贵的明代书画类文物,现藏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大陆学术界鲜有对此件文物的相关考释,对该文物从定名、文义、题跋、钤印等角度进行考释,并从书法风格、哲思意境、诗歌韵味、时代精神诸方面分... 梁启超先生旧藏《憨山法师手书遗偈》系珍贵的明代书画类文物,现藏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大陆学术界鲜有对此件文物的相关考释,对该文物从定名、文义、题跋、钤印等角度进行考释,并从书法风格、哲思意境、诗歌韵味、时代精神诸方面分析其中蕴含的美学意蕴,或可对文物本身乃至憨山德清、梁启超思想生平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憨山德清 梁启超 偈语 书画类文物 美学意蕴
下载PDF
《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新证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洪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78,共7页
《西游记》第19回、第20回中的《心经》与偈语乃出自明初全真道人何道全之手,何道全著述中多有与《西游记》印合之处。而偈语以"牧牛"喻收心也是全真教常见的话头,进一步证明了《西游记》故事的演变在元末明初曾经有一个"... 《西游记》第19回、第20回中的《心经》与偈语乃出自明初全真道人何道全之手,何道全著述中多有与《西游记》印合之处。而偈语以"牧牛"喻收心也是全真教常见的话头,进一步证明了《西游记》故事的演变在元末明初曾经有一个"全真化"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道全 全真教 偈语 牧牛
原文传递
六祖惠能的偈语中的心学思想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炳全 叶枝青 张旭东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7-301,共5页
六祖的偈语是其禅学思想的肇始和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学思想。概括起来,它所蕴含的心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的本体性与修心;心无与心存;心悟;静心等。这些思想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宗教思想,同时也是一种人们修... 六祖的偈语是其禅学思想的肇始和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学思想。概括起来,它所蕴含的心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的本体性与修心;心无与心存;心悟;静心等。这些思想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宗教思想,同时也是一种人们修心处世之道。它们给予当代人以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惠能 偈语 心学
下载PDF
“西来四叶”——中国禅宗之源的黄梅五祖寺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介华 《南方建筑》 2008年第1期52-53,共2页
以一首偈语和五祖传衣钵予六祖的佛教故事,引出黄梅东山五祖寺——西来四叶。详尽的描述了五祖寺的殿、堂、桥、水、白莲、竹等,表现了五祖寺的奇妙意境。
关键词 偈语 五祖弘忍 黄梅五祖寺 西来四叶
下载PDF
敦煌释门诗偈内容综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鹏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37,共13页
敦煌释门诗偈指的是主要保存于敦煌写卷中的佛教类诗歌和偈类作品,同时也包括少数莫高窟的题壁诗等。这批诗偈作品,多方面地展示了公元6世纪到10世纪时期敦煌地区佛教生活面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隋唐五代以至宋初鲜活、生动的佛教生活资... 敦煌释门诗偈指的是主要保存于敦煌写卷中的佛教类诗歌和偈类作品,同时也包括少数莫高窟的题壁诗等。这批诗偈作品,多方面地展示了公元6世纪到10世纪时期敦煌地区佛教生活面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隋唐五代以至宋初鲜活、生动的佛教生活资料。笔者在对敦煌佛教诗偈类作品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这批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总体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佛教 诗歌 偈语 内容
下载PDF
《坛经》中六祖初期见性偈语新诠释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景增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4,共4页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为展示自己初期见性程度而所作的第一首偈语。长久以来,人们对这首偈语及相关的神秀偈语作过许多注解,其中都有可以商榷的方面。通过对这两首偈语的深入推敲发现,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为展示自己初期见性程度而所作的第一首偈语。长久以来,人们对这首偈语及相关的神秀偈语作过许多注解,其中都有可以商榷的方面。通过对这两首偈语的深入推敲发现,两首偈语的含义应该有新的解读。特别是六祖的偈语,展示给人们的就是"物非物"的清净自性状态,就是"无念、无住、无相"的见性意境,这需要人们重新去认识和认可。人们学习六祖明性所作第一首偈语,就是要明确其中的见性意境,并以此意境作为自己修心养性、参经礼佛应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 偈语 菩提 明镜 自性 无物
下载PDF
时时勤拂拭
7
作者 陈银健 《中华魂》 2022年第3期47-48,共2页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是中国佛教史上一首著名的偈语。撇开禅学禅意不谈,就现实社会中立身处世做人来说,也很有启迪意义。一个有生命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良好的愿望催人奋进,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是中国佛教史上一首著名的偈语。撇开禅学禅意不谈,就现实社会中立身处世做人来说,也很有启迪意义。一个有生命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良好的愿望催人奋进,激励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欲望使人颓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思想上和行为上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违法犯罪 偈语 菩提树 心如明镜 禅学 立身处世 欲望
原文传递
从“空手把锄头”谈起
8
作者 邓一琳 《中华武术》 2022年第1期55-57,共3页
前言最近看了张正运老师转发的一篇长文,题目:《一位高人的行拳体悟》,文章是从一条佛家的偈语开始的:"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洋洋一万多字的文章,就等于是对此偈语的解读。整个文章读下来感觉写... 前言最近看了张正运老师转发的一篇长文,题目:《一位高人的行拳体悟》,文章是从一条佛家的偈语开始的:"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洋洋一万多字的文章,就等于是对此偈语的解读。整个文章读下来感觉写得很不错,能从心灵上产生共鸣。结合这几年来所学拳理、拳法,尤其是最近观真课堂上康伟老师对《太极体用解》的讲解,我把对此文的主要理解写出来,也许对同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理 长文 偈语 老师 真课堂 文章
下载PDF
唐宋禅宗语录体的文体特征和多元包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振英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4-79,共6页
《金刚经》与《心经》是汉译佛教经典,《坛经》、《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是本土佛教经典,均广为流传。究其根源,与佛教典籍多为语录体文体形式密不可分。本土佛教典籍的语录体文本则具有多元的包容性,呈现为故事化、韵文化、纪传... 《金刚经》与《心经》是汉译佛教经典,《坛经》、《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是本土佛教经典,均广为流传。究其根源,与佛教典籍多为语录体文体形式密不可分。本土佛教典籍的语录体文本则具有多元的包容性,呈现为故事化、韵文化、纪传体化及诗化的特征。禅宗语录体文本中的偈语,与中国诗歌相融合,既充分发挥了偈语的语义功能,又具备了含蓄的意境和耐人咀嚼的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佛教 多元包容性 偈语
下载PDF
“审美”的普遍本质与反本质主义在美学研究中的失败——兼与金惠敏先生商榷
10
作者 刘旭光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65,共7页
费孝通先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美”的偈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这个偈语深为文化的多元论者所爱,特别是“各美其美”,但美美“与共”却没有被深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各不相同的审美观,是怎么“与共”的... 费孝通先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美”的偈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这个偈语深为文化的多元论者所爱,特别是“各美其美”,但美美“与共”却没有被深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各不相同的审美观,是怎么“与共”的?这个偈语的令人不能信服之处在于,它天真地认为差异可以无条件的“与共”。更大的问题是,被不同时代的人与不同民族的人用“美”这个词所指称的存在者,是不是具有某种统一性?如果没有,为什么会有“美”这个普遍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本质主义 费孝通先生 偈语 美美与共 多元论 美学研究 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
原文传递
试论宝顶山石窟造像的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朗秋 陈明光 《四川文物》 1986年第S1期42-45,共4页
大足石刻中与北山石窟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宝顶山石窟造像上万躯,但题材无一重复,内容前后辉映,布列主次有序,表现形式统一而独特,龛窟形制无一异形,石窟中虽刻写有经文、经目、偈语、颂词等数以万计的文字,却没镌刻有乞佛人... 大足石刻中与北山石窟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宝顶山石窟造像上万躯,但题材无一重复,内容前后辉映,布列主次有序,表现形式统一而独特,龛窟形制无一异形,石窟中虽刻写有经文、经目、偈语、颂词等数以万计的文字,却没镌刻有乞佛人和工匠师的姓名,更没留下只言片语纪年镌记和“消灾祈福” 之词。显见,它独异于国内各大石窟造像的特点。 宝顶山造像何以独异于其它石窟造像?笔者认为:乃因是自号“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本尊(俗名智风,法名智宗),于宋淳熙六年(1179年)至淳祐年间的七十年左右,以弘扬佛法为宗旨,按道场构思构图,尽平生之力营造的一座曼荼罗。因此,它具有前期各代开凿的石窟没有的特点,本文所论仅是其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顶山石窟 柳本尊 石窟造像 祖师 偈语 大宝 卷发 正觉 造像内容 后辉
下载PDF
《坛经》偈语内容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有定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5-21,共7页
《坛经》中的偈语既是《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坛经》思想内容精华的聚焦。这些偈语,一般都置于相对完整独立的篇章或段落末尾之处,或感悟,或括要,或释疑,或补遗,或寄望,或赠勉,或明志,或遗嘱,殊途而同归: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 《坛经》中的偈语既是《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坛经》思想内容精华的聚焦。这些偈语,一般都置于相对完整独立的篇章或段落末尾之处,或感悟,或括要,或释疑,或补遗,或寄望,或赠勉,或明志,或遗嘱,殊途而同归: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思想内容虽受统于佛理之魂,但博大精深,灵活丰富,勉为梳理,可以归整为感悟,释禅,教诲、勉励,自分和谶语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偈语 六祖惠能
下载PDF
英译汉参考译文:疫情中的转山之旅
13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178,共3页
1965年,诗人、佛禅信徒加里·斯奈德、艾伦·金斯堡、菲利普·惠伦一行到塔玛佩斯山徒步冥想,转山行禅。他们遵循传统,顺时针行走,沿途挑醒目之处,指定在每个站点举行的佛教和印度教仪式,包括念诵偈语、咒愿、经文和戒律。1... 1965年,诗人、佛禅信徒加里·斯奈德、艾伦·金斯堡、菲利普·惠伦一行到塔玛佩斯山徒步冥想,转山行禅。他们遵循传统,顺时针行走,沿途挑醒目之处,指定在每个站点举行的佛教和印度教仪式,包括念诵偈语、咒愿、经文和戒律。1992年,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斯奈德鼓励后续转山者尽情创新,既可以在他们三人确定的站点停留,也可以在其他地点驻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加里·斯奈德 转山 偈语 戒律
原文传递
回鹘文《金光明经》中偈语的翻译特色初探——以第十卷二十六品《舍身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6-58,共3页
汉文《金光明经》中存在着大量的佛教偈语。通过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十卷二十六品《舍身品》中偈语的翻译与汉语底本偈语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译者僧古萨里所运用的独具特色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现... 汉文《金光明经》中存在着大量的佛教偈语。通过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十卷二十六品《舍身品》中偈语的翻译与汉语底本偈语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译者僧古萨里所运用的独具特色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现今的翻译活动也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光明经》 偈语 翻译特色 意义
下载PDF
一偈一铭见真情——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与梁启超交往轶事
15
作者 张永芳 《德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12,17,共3页
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往往通过赠物赠言传递情意。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与其改良派战友间的友情和斗志,曾通过两方砚台和两篇铭言得到披露和见证。这一细节很有历史价值,不应被后人遗忘。
关键词 黄遵宪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偈语 砚铭 交往
下载PDF
《坛经》与禅宗六祖(下)
16
作者 王景琳 徐匋 《文史知识》 2012年第7期27-35,共9页
三 谁是禅宗六祖 敦煌本《坛经》卷二记载说,五祖弘忍闻听惠能偈语诗,口称“此亦未得了”,而后,“五祖夜至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三 谁是禅宗六祖 敦煌本《坛经》卷二记载说,五祖弘忍闻听惠能偈语诗,口称“此亦未得了”,而后,“五祖夜至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禅宗 《金刚经》 敦煌本 惠能 偈语
原文传递
有感于“三不”:不苟为、不刻意、不执着
17
作者 楼宇烈 《中国教师》 2017年第5期5-8,共4页
近代著名佛教大师太虚有一首偈语,他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人圆佛即成,人做圆满就是佛了,这是真实、现实的。我们敬仰、向往佛陀,但要成为佛陀,那是我们人格的自我完成和圆满。近年来,特别是201... 近代著名佛教大师太虚有一首偈语,他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人圆佛即成,人做圆满就是佛了,这是真实、现实的。我们敬仰、向往佛陀,但要成为佛陀,那是我们人格的自我完成和圆满。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我有个体悟,即“三不”(不苟为、不刻意、不执着),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堂号:“三不堂”。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空间,是在我的内心中有一个空间叫“三不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着 佛陀 人格 空间 偈语 太虚 佛教 体悟
原文传递
卖茶翁的生平与诗作简析
18
作者 马丛慧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249-254,共6页
日本煎茶道"中兴之祖"卖茶翁,曾是僧人、隐士,也是茶人、文人,更被称作奇人。他曾在京都卖茶30余年,引发了当时"文人煎茶"的潮流,为日本茶文化发展做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卖茶翁一生留下的诗偈,语言通俗却引人深思... 日本煎茶道"中兴之祖"卖茶翁,曾是僧人、隐士,也是茶人、文人,更被称作奇人。他曾在京都卖茶30余年,引发了当时"文人煎茶"的潮流,为日本茶文化发展做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卖茶翁一生留下的诗偈,语言通俗却引人深思,从中可以体会到卖茶翁超然的思想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茶翁 高游外 煎茶 偈语
下载PDF
慧能散论--兼与施蜇存先生商榷
19
作者 吴庭玉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7-23,共7页
关键词 慧能 禅宗 偈语 佛史研究 顿悟
下载PDF
《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新证
20
作者 陈洪 《中国文学年鉴》 2016年第1期978-980,共3页
《西游记》第19回、第20回中的《心经》与偈语乃出自明初全真道人何道全之手,何道全著述中多有与《西游记》印合之处。而偈语以“牧牛”喻收心也是全真教常见的话头,进一步证明了《西游记》故事的演变在元末明初曾经有一个“全真化”环节。
关键词 《西游记》 全真教 元末明初 《心经》 偈语 著述 故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