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假奓包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2)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田冶
汤海峰
王晓娟
邱峰
薛改进
李军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
沈阳药科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药剂科
-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7-1380,共4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假奓包叶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在抗菌药理活性跟踪下,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运用波谱分析法和化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乙醚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槲皮素(2)、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3)、洋芹素-7-O-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7-O-新橙皮苷(5)、没食子酸(6)和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得到,并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化合物6还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
关键词
假奓包叶
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
Keywords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bacteriostasis
chemical constitutents
flavonoids
-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Ⅲ)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朱华旭
唐于平
龚祝南
闵知大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化教研室
-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3450)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KJB.360087)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H05164)
-
文摘
目的对广西产假奓包叶进行系统的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所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自其地上部分分得12个化合物,通过光谱解析鉴定了其结构。鞣花酸类衍生物6个,为鞣花酸(ellagic acid,Ⅰ)、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methylellagic acid,Ⅱ)、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 ellagic acid,Ⅲ)、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Ⅳ)、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Ⅴ)、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Ⅵ);吡啶酮生物碱化合物1个,为蓖麻碱(ricinine,Ⅶ);香豆素化合物2个,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Ⅷ)、东莨菪苷(scopolin,Ⅸ);酚酸类化合物3个,为香豆酸(p-coumaric acid,Ⅹ)、阿魏酸(ferulic acid,Ⅺ)、原儿茶酸(vanillic acid,Ⅻ)。结论化合物Ⅰ~Ⅻ均为首次自该属植物中分得。
-
关键词
假奓包叶
鞣花酸类衍生物
香豆素
酚酸类
-
Keywords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Franch.) Pax et Hoffm.
ellagic acids~ coumarin
phenylic acid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假奓包叶氨基酸提取纯化工艺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杨玲引
蔡静
刘华锋
侯丽芳
魏利军
冯锐
-
机构
陕西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食品研究所
-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5-769,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K01-15)~~
-
文摘
用响应面法考察假奓包叶氨基酸提取最佳工艺并确定其氨基酸组成,以氨基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工艺条件并进行氨基酸分析。在盐酸浓度6.1 mol/L,液料比〔即溶液用量(mL)与原料质量(g)的比值,下同〕21.6∶1,水解时间22.3 h,水解温度100℃条件下,氨基酸的提取率为11.21%。再经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得到假奓包叶氨基酸产品。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假奓包叶氨基酸产品中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79.7%,其中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达24%,可作为功能性食品或药品的营养添加剂应用。
-
关键词
假奓包叶
氨基酸
分离纯化工艺
氨基酸分析
-
Keywords
Discoleidion rufescen
amino acid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of aminoacid
-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
-
题名假奓包叶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田棣
任璐
窦芳
鲍和
赵桂兰
王军宪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1-333,共3页
-
文摘
目的对假奓包叶根皮、茎皮、果壳和种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这4个部位中的挥发油,对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从假奓包叶根皮中检测到9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8.85%;从茎皮中检测到11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24%;从果壳中检测到11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1.21%;从种子中检测到11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76%。分别确定它们的相对含量,并比较其一致性。结论首次对假奓包叶根皮、茎皮、果壳和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比较。
-
关键词
假奓包叶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
Keywords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 Franch. ) Pax et Hoffm.
different parts
essential oil
GC-MS
-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假奓包叶在牙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瑶
王艾绒
张智锋
-
机构
昭通市卫生学校
陕西中药研究所
西安灵草公司
-
出处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CAS
2012年第4期8-9,共2页
-
文摘
假奓包叶在牙膏中的应用及前景。
-
关键词
假奓包叶
牙膏
应用
-
分类号
TQ658.41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
-
题名大戟科假奓包叶的种子油提取及油脂肪酸成分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刘钊君
彭震
朱里
彭小列
刘世彪
-
机构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6-39,49,共5页
-
基金
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TLV1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60044)。
-
文摘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萃取吉首市郊区4个采样点的大戟科植物假奓包叶的种子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的假奓包叶种子油提取率平均为22.71%,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分别为8,7,5,4种;各采样点植物假奓包叶的种子油共有的、相对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成分为亚麻酸(52.38%)、亚油酸(28.18%)、硬脂酸(13.30%)和棕榈酸(5.78%),其总量占总脂肪酸的99.47%.
-
关键词
假奓包叶
种子油
脂肪酸成分
-
Keywords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seed oil
fatty acid component
-
分类号
TS2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假奓包叶抗菌活性部位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赵敏
张元媛
陈晟
张璐
王军宪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39-2340,共2页
-
文摘
目的筛选假奓包叶抗菌活性部位的最佳分离工艺。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检测指标,采用HPLC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对假奓包叶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工艺为:以水作为溶剂,采用温浸法提取,原料粉碎为中粉,液料比20∶1(g∶ml),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8 h,提取1次。结论该提取分离方法提高了假奓包叶的利用率,且简便可行,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可用于工业生产。
-
关键词
抗菌活性部位
假奓包叶
提取工艺
-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HPLC法测定假奓包叶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 8
-
-
作者
陈晟
张元媛
赵敏
张璐
王军宪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
文摘
目的测定假奓包叶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69nm,以外标法测定假奓包叶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没食子酸在0.0044~0.2180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假奓包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
关键词
假奓包叶
没食子酸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Keywords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gallic aci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HPLC
-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 9
-
-
作者
王军宪
张元媛
陈晟
赵敏
张璐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35-1438,共4页
-
文摘
目的:对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首次从假奓包叶的叶中分离了1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蒲公英赛醇(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东莨菪内酯(6),芹菜素(7),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10),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没食子酸(13),穗花杉双黄酮(14)和肌醇(15)。结论:化合物1,2,8,11,13,15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蒽醌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假奓包叶属
蒽醌类成分
假奓包叶叶
化学成分
-
Keywords
Discocleidion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anthrapuinones
chemical constituents
-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假奓包叶根皮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刘彦民
田棣
鲍和
赵桂兰
王军宪
-
机构
咸阳市药品检验所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5-1798,共4页
-
文摘
目的:对假奓包叶的根皮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假奓包叶根皮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东莨菪内酯(Ⅱ)、胡萝卜苷(Ⅲ)、蓖麻碱(Ⅳ)、大黄酚(Ⅴ)、大黄素甲醚(Ⅵ)、蒲公英赛醇(Ⅶ)、芹菜素(Ⅷ)、木犀草素(Ⅸ)、没食子酸(Ⅹ)。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假奓包叶根皮部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为首次从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得到。
-
关键词
假奓包叶属
假奓包叶
化学成分
-
Keywords
Discocleidion
Discocleidion rufescens ( Franch. ) Pax et Hoffm
Chemical Constituents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猪假(大多)包叶中毒的诊治
- 11
-
-
作者
蔡先强
姜廷树
秦学权
周良政
-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畜牧局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03年第5期42-42,共1页
-
文摘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县两河口、郭家坝等乡镇,猪发生了一种以血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多年的调查,诊断为假(大多)包叶植物的叶片中毒.
-
关键词
猪
假奓包叶中毒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预防
治疗
-
分类号
S856.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