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吴福辉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7,共13页
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吴福辉海派小说刚刚挣脱了乡土梦境,是具有别一种意义的都会文学。所谓“海派”,其名称由来已久,大约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了,包括1934年那次有名的京海派论争,把这个概念大大... 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吴福辉海派小说刚刚挣脱了乡土梦境,是具有别一种意义的都会文学。所谓“海派”,其名称由来已久,大约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了,包括1934年那次有名的京海派论争,把这个概念大大推广开去,但从来没有真正说清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小说 张爱玲 穆时英 刘呐鸥 中国土地 叶灵凤 倾城 新感觉派 《公墓》 《变》
原文传递
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3期206-220,共15页
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是一个开向沪、港都市社会,尤其是其中的“洋场社会”的窗口。装在窗框间的,俨然封闭的小世界,光怪陆离,而不失自身的和谐。其中那些忙忙碌碌与百无聊赖的人们,似乎被时代忘却了,自己也忘却了时代。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传奇》 白流苏 倾城 《金锁记》 沉香屑 第一炉香 曹七巧 中国女人 生活情调
下载PDF
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 被引量:18
3
作者 倪文尖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3,共7页
上海/香港“双城记”、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是近年的热门话题。如果不将“中国”作为“双城”问题的“底子”来考量,如果不进入微观的文本层面讨论张爱玲的“影响与焦虑”,一时的热闹势必难以沉积下学术实绩。结合二位作家与香港的... 上海/香港“双城记”、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是近年的热门话题。如果不将“中国”作为“双城”问题的“底子”来考量,如果不进入微观的文本层面讨论张爱玲的“影响与焦虑”,一时的热闹势必难以沉积下学术实绩。结合二位作家与香港的关系史,本文推断,在王安忆形成“城市认同”的过程中,张爱玲的启示性是相当关键的环节;在具体比较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和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同与不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创作于1993年的《香港的情与爱》借助对“良心”、“情与爱”的无限信赖与倚靠,合理化了当时的上海对“香港”的无限憧憬,以“香港梦”的形式表达了内在的“上海梦”,显得轻灵有余而厚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王安忆 轻灵 女作家 倾城 文本 传人 无限 良心 具体
原文传递
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思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0-32,共13页
张爱玲与海派文学的关系 ,并不表现为其左翼的批判的都市文化传统 ;在繁华与腐朽同在的现代性传统上 ,张爱玲的小说也远不及穆时英、刘呐鸥那样强烈。但张爱玲却开拓了另外一条道路 ,即从《海上花列传》
关键词 张爱玲 倾城 海派 都市民间
下载PDF
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 被引量:25
5
作者 许子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9-39,共11页
曹禺的《日出》、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三部文学史意义很不相同的作品.但这三部作品的基本情节却颇为相似:都描写了一个女人如何贪图金钱虚荣而沈沦堕落的故事.女主人公(陈白露、沈凤喜、葛薇龙)... 曹禺的《日出》、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三部文学史意义很不相同的作品.但这三部作品的基本情节却颇为相似:都描写了一个女人如何贪图金钱虚荣而沈沦堕落的故事.女主人公(陈白露、沈凤喜、葛薇龙)都是年轻貌美,都有学生背景,她们都放弃和背叛了自己的情感原则,或成为交际花,或嫁给年老的军阀.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啼笑因缘》 《日出》 张恨水 陈白露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倾城 主流意识形态 郁达夫
下载PDF
反传奇——重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被引量:25
6
作者 艾晓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81-86,共6页
《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张爱玲在拟定这个书名时,她期待读者首先会赞成作品将讲述一段动人心魂的爱情故事。“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据此,女有美色,倾城... 《倾城之恋》作为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张爱玲在拟定这个书名时,她期待读者首先会赞成作品将讲述一段动人心魂的爱情故事。“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据此,女有美色,倾城倾国,一旦进入文学叙事,显然就要暗示一个非凡的爱情传奇。但是,读完了张爱玲这篇小说就会发现,说它是传奇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反传奇的故事。书中女主人白流苏并不是美貌惊人,流苏与范柳原成婚,交易的因素亦多于爱情的因素。作者是在“倾城”的本源意义上(倾覆、倒塌、沦陷),使倾城之恋名副其实。 一、两类时间 看张爱玲的作品,与看那一时代许多作家的作品感觉不同,这种不同的感觉概言之,是时间差。 柯灵在回忆中说:“我最初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和她本人,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时代。1943年,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中国抗战胜利还有两年,上海那时是日本军事占领下的沦陷区。”①这种感受,我们在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老舍的《四吐同堂》、巴金的《火》三部曲。在此前后(1943年前后)还有萧红的《生死场》、路翎的《财主的女儿们》……。这是集体记忆中的历史时间:严峻,生死存亡之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张爱玲 时代背景 反传奇故事 倾城
下载PDF
论《传奇》 被引量:22
7
作者 于青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53,共8页
1943年的现代文学史上,应该毫不犹豫地记录下《传奇》的名字。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年应是“传奇”年。 当然,关于这一年应该大张旗鼓地记录下张爱玲《传奇》这本杰作的原由和意义,是需要时间和文明的演进来证实的。随着时间的流逝... 1943年的现代文学史上,应该毫不犹豫地记录下《传奇》的名字。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年应是“传奇”年。 当然,关于这一年应该大张旗鼓地记录下张爱玲《传奇》这本杰作的原由和意义,是需要时间和文明的演进来证实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正在证实这件“悬案”。《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传奇》 《金锁记》 女性解放 《红楼梦》 倾城 女性文学 原罪意识 曹七巧 失落者
下载PDF
语言钢琴师——美国汉学家金凯筠的翻译观 被引量:17
8
作者 覃江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金凯筠是英美汉学界知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家,张爱玲研究专家。她成功地将后者送入象征荣誉、影响深远的"企鹅经典"。金凯筠的翻译观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去深入发掘和大力借鉴。她对汉英文学翻译之困难、策略、功用的看法,... 金凯筠是英美汉学界知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家,张爱玲研究专家。她成功地将后者送入象征荣誉、影响深远的"企鹅经典"。金凯筠的翻译观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去深入发掘和大力借鉴。她对汉英文学翻译之困难、策略、功用的看法,尤其是关于翻译的"钢琴师之喻"和"电影之喻"以及"翻译世界观"的思想,对深入探究翻译本质和操作过程,进行汉语文学翻译实践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凯筠 翻译观 倾城 中国现当代文学 张爱玲
下载PDF
《倾城之恋》的人物情节剖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翟敏伶 《汉字文化》 2019年第7期46-47,共2页
这原本只是一篇读后叙感,其中有我年少的稚气,也有假装老成之意。关于张爱玲这个传奇女子的故事已经太多,她自己的,她笔下的女子的,千般浮沉,万般苍凉,都过去了。而白流苏是她笔下最经典的人物之一,那份倾城换来的余生安度的角逐过程,... 这原本只是一篇读后叙感,其中有我年少的稚气,也有假装老成之意。关于张爱玲这个传奇女子的故事已经太多,她自己的,她笔下的女子的,千般浮沉,万般苍凉,都过去了。而白流苏是她笔下最经典的人物之一,那份倾城换来的余生安度的角逐过程,当真是一个女人一颦一笑间捏拿出来美韵神气。张是个善于写电影文字的女人,把她的文字做成画面是特别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城 流苏 柳原 张爱玲
原文传递
在“古老的记忆”与现代体验之间——沦陷时期的张爱玲及其小说艺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智红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2-69,共8页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的三四年间,曾经是新文化运动中心的京沪两地几乎沦为文化“废墟”。1942年以后,一批年轻作者活跃于沦陷区文坛,时人称之为“新进作家”。他们的出现不仅显示出与“过去的传统”的衔接,而且显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情境...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的三四年间,曾经是新文化运动中心的京沪两地几乎沦为文化“废墟”。1942年以后,一批年轻作者活跃于沦陷区文坛,时人称之为“新进作家”。他们的出现不仅显示出与“过去的传统”的衔接,而且显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情境的某些特征;战争结束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停止了写作,继续活动于文坛者则大多未能超越其沦陷时期的创作水准。可以说,“沦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小说艺术 现代体验 沦陷时期 长篇小说 记忆 倾城 生存体验 传奇 人生
原文传递
读张爱玲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贾平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8-,41,共2页
读张爱玲贾平凹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地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 读张爱玲贾平凹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地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班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西厢记》 贾平凹 《金锁记》 倾城 毒品 执拗的人 散文家 沈从文 思维规律
原文传递
张爱玲:压抑处境与歇斯底里话语的文本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幸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0-103,共14页
一 焦虑与歇斯底里话语,一种消极模式的反指涉 在自成一格的阴性书写中,张爱玲大量书写了女性在现实世界的历史处境,诉说的虽是充满压抑和歇斯底里的语言,却避免了被虚构的女性神话所粉饰掉那个时代的真相,表达了女性真实的身份和地位... 一 焦虑与歇斯底里话语,一种消极模式的反指涉 在自成一格的阴性书写中,张爱玲大量书写了女性在现实世界的历史处境,诉说的虽是充满压抑和歇斯底里的语言,却避免了被虚构的女性神话所粉饰掉那个时代的真相,表达了女性真实的身份和地位——以不堪的历史去诉说女性不堪的命运。这种反传统男性本位的角度,自然逃不过被边缘化的命运;更何况她采取了一种女性独特的观照方式切入她的小说世界。她那以女性主体的叙述方式,以及书写女性边缘意识的诉求模式,在此成为一种消极倾向的反指涉。这是由于张爱玲的小说遵循了反批判与反载道的边缘论述,因而也就不能视之为积极主动的论述模式。主要原因不外是那时代的女性并没有足够的社会—文化上的条件去达到这项目标——即使是现实/虚构中革命型的女性形象,也只落入“空洞能指”的匮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歇斯底里 女性主体 《红玫瑰与白玫瑰》 女性形象 《金锁记》 父权体制 诉求模式 倾城 菲勒斯
下载PDF
《金锁记》与《红楼梦》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启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7年第1期50-67,共18页
《金锁记》是海外华裔作家张爱玲的成名之作,发表于四十年代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这个名字在海外声誉很高,在国内过去一个时期却鲜为人知。以《金锁记》为代表的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虽然明显地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却又直接承受了我国... 《金锁记》是海外华裔作家张爱玲的成名之作,发表于四十年代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这个名字在海外声誉很高,在国内过去一个时期却鲜为人知。以《金锁记》为代表的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虽然明显地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却又直接承受了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艺术传统。每一个熟悉《红楼梦》的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锁记》 中短篇小说 四十年代 白流苏 贾宝玉 倾城 华裔作家 上海姑娘 凤姐 金锁记
下载PDF
香港新浪潮电影重要代表——许鞍华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中莲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9-89+91+93+95+90+92+94,91+93+95+90+92+94,共8页
香港新浪潮电影重要代表———许鞍华于中莲许鞍华是香港近2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她既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也是香港电影开创以来最杰出的女导演。许鞍华1947年5月23日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在澳门和香港长... 香港新浪潮电影重要代表———许鞍华于中莲许鞍华是香港近2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她既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也是香港电影开创以来最杰出的女导演。许鞍华1947年5月23日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在澳门和香港长大,母亲是日本人,祖父在中国传统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浪潮 香港电影 倾城 导演 影片 主观视点 时代背景 女主人公 陈家洛 中国留学生
下载PDF
张爱玲的“背后” 被引量:10
15
作者 倪文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9-138,共20页
关键词 张爱玲 张爱玲散文 《封锁》 胡兰成 倾城 战争 鸳鸯蝴蝶派 《张爱玲文集》 思维方式 现代文明
下载PDF
沪港洋场中的苍凉梦魇──论张爱玲的前期小说创作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伯群 季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3-91,共19页
关键词 张爱玲 现代通俗文学 沪港洋场 前期小说 《红楼梦》 曹七巧 通俗小说 《金锁记》 现代都市文学 倾城
下载PDF
无奈与悲哀——张爱玲的小说基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洪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9-65,共7页
“写小说,是为自己制造愁烦。我写小说,每一篇总是写到一个地方便觉得不能写下去了……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的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这是张爱玲1944年在《论写作》一文中沉湎于人与文学这个大题目... “写小说,是为自己制造愁烦。我写小说,每一篇总是写到一个地方便觉得不能写下去了……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的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这是张爱玲1944年在《论写作》一文中沉湎于人与文学这个大题目时所发的感慨。现实生活中,她自觉犹如“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张爱玲小说 《金锁记》 倾城 《十八春》 张爱玲作品 《封锁》 《传奇》 《论写作》 现代文明
下载PDF
别样的“身体修辞”——对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修辞解读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洪雷 时世平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严歌苓 金陵 修辞 解读 身体 倾城 经典文本
下载PDF
《三体》:我们时代的隐喻和精神史诗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勇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3-47,共5页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刘慈欣的《三体》(即《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俗称《三体》,下同)获得世界科幻文学大奖雨果奖,《三体》也逐渐进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所谓登堂入室),而不仅仅被视为亚文学或类型文...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刘慈欣的《三体》(即《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俗称《三体》,下同)获得世界科幻文学大奖雨果奖,《三体》也逐渐进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所谓登堂入室),而不仅仅被视为亚文学或类型文学的代表。这当然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极大成功,但若仅仅把它视为科幻文学的崇高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 文学大奖 类型文学 雨果奖 学术研究 王晋康 主体性建构 终极意义 倾城 哲学命题
原文传递
张爱玲上海时期小说创作述评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剑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17-124,116,共9页
近几年来,有好几家出版社陆续翻印了张爱玲上海时期创作的几乎所有的长、中、短篇作品,在读者中有相当的反响。张爱玲四十年代初像彗星一样,出现在上海文坛上,红极一时。解放初,随着她悄悄地离开大陆,她的名字便沉寂了下来。但在海外却... 近几年来,有好几家出版社陆续翻印了张爱玲上海时期创作的几乎所有的长、中、短篇作品,在读者中有相当的反响。张爱玲四十年代初像彗星一样,出现在上海文坛上,红极一时。解放初,随着她悄悄地离开大陆,她的名字便沉寂了下来。但在海外却一直沸沸扬扬。不仅拥有大量的“张迷”,而且还影响台、港新成长起来的一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爱婚姻 小说创作 作品 倾城 述评 家庭 女主人公 通俗小说 现代作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