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合同拘束力理论的重构 被引量:54
1
作者 解亘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84,共15页
围绕合同债权的拘束力问题,存在着债权一债务构成与合同构成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我国合同法在总体上选择了合同构成。但由于理论上的准备不足,无论立法者还是解释者都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上述两种构成的存在和意义,而是误用了早已扭曲变... 围绕合同债权的拘束力问题,存在着债权一债务构成与合同构成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我国合同法在总体上选择了合同构成。但由于理论上的准备不足,无论立法者还是解释者都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上述两种构成的存在和意义,而是误用了早已扭曲变形的严格责任体系和过错责任体系作为理论工具,导致合同法在立法和解释上都夹杂了很多债权—债务构成的成分,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体系矛盾,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法律效果的偏差。这些矛盾和偏差需要通过用纯粹的合同构成对现行的合同拘束力理论进行重构方能化解和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拘束力 债权-债务构成 合同构成
原文传递
日本契约拘束力理论的嬗变——从债权·债务构成走向契约构成 被引量:18
2
作者 解亘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日本债权法基本理论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从传统的潘德克吞模式下的债权.债务构成走向契约构成,其结果,造成了新理论在履行请求权的定位、债务不履行的归责事由、损害数额的确定基准、解除的要件、风险负担制度的价值以及情事变... 日本债权法基本理论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从传统的潘德克吞模式下的债权.债务构成走向契约构成,其结果,造成了新理论在履行请求权的定位、债务不履行的归责事由、损害数额的确定基准、解除的要件、风险负担制度的价值以及情事变更制度的理解等债权法重大问题上都与传统理论立场根本对立。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新旧理论对契约中他律要素的不同定位:传统理论将他律要素定位于契约内容之外,主张契约是基于当事人自由意思的合意;而新理论则将他律要素也纳入到契约内容中来,认为契约是制度之下的自由意思的合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拘束力 债权·债务构成 契约构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