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居易咏物诗创作背景、类型及寓意
1
作者
刘维治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白居易咏物之作与其仕宦关系极为密切,是其不同时期不同心态的形象反映。大体可分两类,一是以咏物为契机,揭露社会弊端,体现了他以诗歌为武器干预现实的勇气,可称为借物言事之作,多作于早期。二是有别于上述借物言事之作,以咏物...
白居易咏物之作与其仕宦关系极为密切,是其不同时期不同心态的形象反映。大体可分两类,一是以咏物为契机,揭露社会弊端,体现了他以诗歌为武器干预现实的勇气,可称为借物言事之作,多作于早期。二是有别于上述借物言事之作,以咏物寄寓其怀才不遇、遭贬受挫的郁愤之情,以及其他人生体验,堪称借物言情之作,多作于后期。前者继承并发扬《诗经》以来咏物诗的讽喻传统,将其推向高峰,后者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开拓了咏物诗表现领域,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咏
物
诗
借
物
言事
借
物
言情
寓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他物”与“所咏之词”──试论兴的产生、意义及构成
2
作者
李宪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年第Z1期6-8,共3页
“他物”与“所咏之词”──试论兴的产生、意义及构成李宪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味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作为我国诗歌的传统手法,古往今来,影响颇大,为人们喜闻乐见,为诗人广泛运用。论其产生也应是比较早的,但也...
“他物”与“所咏之词”──试论兴的产生、意义及构成李宪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味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作为我国诗歌的传统手法,古往今来,影响颇大,为人们喜闻乐见,为诗人广泛运用。论其产生也应是比较早的,但也决不是与诗歌的产生同时产生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内涵
诗歌艺术
借
物
言情
形态特征
本质要求
图腾崇拜
外部形态
扬之水
相似性
具体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借物言情
3
作者
余映潮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2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借
物
言情
“
物
”
小桥
家乡
直接抒情
抒发情感
交响乐
语文
一条线
蔬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居易咏物诗创作背景、类型及寓意
1
作者
刘维治
机构
辽宁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文摘
白居易咏物之作与其仕宦关系极为密切,是其不同时期不同心态的形象反映。大体可分两类,一是以咏物为契机,揭露社会弊端,体现了他以诗歌为武器干预现实的勇气,可称为借物言事之作,多作于早期。二是有别于上述借物言事之作,以咏物寄寓其怀才不遇、遭贬受挫的郁愤之情,以及其他人生体验,堪称借物言情之作,多作于后期。前者继承并发扬《诗经》以来咏物诗的讽喻传统,将其推向高峰,后者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开拓了咏物诗表现领域,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白居易
咏
物
诗
借
物
言事
借
物
言情
寓言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他物”与“所咏之词”──试论兴的产生、意义及构成
2
作者
李宪生
机构
河南电大
出处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年第Z1期6-8,共3页
文摘
“他物”与“所咏之词”──试论兴的产生、意义及构成李宪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味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作为我国诗歌的传统手法,古往今来,影响颇大,为人们喜闻乐见,为诗人广泛运用。论其产生也应是比较早的,但也决不是与诗歌的产生同时产生的。文学...
关键词
观念内涵
诗歌艺术
借
物
言情
形态特征
本质要求
图腾崇拜
外部形态
扬之水
相似性
具体意义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借物言情
3
作者
余映潮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2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借
物
言情
“
物
”
小桥
家乡
直接抒情
抒发情感
交响乐
语文
一条线
蔬菜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居易咏物诗创作背景、类型及寓意
刘维治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他物”与“所咏之词”──试论兴的产生、意义及构成
李宪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借物言情
余映潮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