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奇之壶:青釉倒流壶
1
作者 董国宾 《养生月刊》 2024年第7期664-665,共2页
跟着父亲学收藏,已有些年头了.宋代油滴盏、唐代鸡首壶、明代轻巧小手镜,还有清代袖口暖手炉,在父亲的指点和启发下,我精心收藏的这些心爱之物,都让我感受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与厚重.正当我对古玩收藏充满浓厚兴趣并心怀喜悦之时,父... 跟着父亲学收藏,已有些年头了.宋代油滴盏、唐代鸡首壶、明代轻巧小手镜,还有清代袖口暖手炉,在父亲的指点和启发下,我精心收藏的这些心爱之物,都让我感受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与厚重.正当我对古玩收藏充满浓厚兴趣并心怀喜悦之时,父亲告诉我,悠久的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神奇之壶,即倒流壶,堪称国宝级收藏品,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乃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此精美之壶,名为壶,却没有可以掀动的壶盖,提梁、壶首和壶身浑然一体.往壶内注水时,需将壶体倒置,从底部梅花孔注入,放正后再从侧面壶嘴倒出,底部却滴水不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 国宝级 鸡首 青釉 心爱之物 手炉 倒流 收藏品
原文传递
用6E模式结合倒流壶进行连通器原理教学设计
2
作者 宋雪瑞 张志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第18期89-91,共3页
2013年以来,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特别指出,物理课程可以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内容在物... 2013年以来,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特别指出,物理课程可以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内容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STEAM教育中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来实现.倒流壶是我国传统的科技工艺,本文以倒流壶为例,依据6E设计型学习模式对“连通器”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将传统文化自然地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帮助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6E设计型学习模式 倒流
下载PDF
倒流壶与阴阳壶
3
作者 梁莉红 《初中生之友》 2023年第36期40-42,共3页
文物鉴赏倒流壶与阴阳壶是中国酒文化与陶瓷文化碰撞而诞生的酒器,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陶瓷工艺,彰显着中国古代发现的很多科学原理都以技术的形式被运用,对中国当代科技创新和设计开发很有启示。
关键词 文物鉴赏 中国酒文化 陶瓷工艺 文化碰撞 科学原理 当代科技 倒流 阴阳
原文传递
倒流壶历史、原理及3D打印复原 被引量:3
4
作者 刁彬斌 高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7期69-72,共4页
什么是倒流壶 倒流壶,又有倒装壶、倒灌壶、内管壶之称,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其独特的使用方式有关。倒流壶虽然具有壶的形貌,但壶盖却与器身连为一体,无法像普通壶那样从口部注水。原来,在这种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使用时把壶倒转过来,才... 什么是倒流壶 倒流壶,又有倒装壶、倒灌壶、内管壶之称,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其独特的使用方式有关。倒流壶虽然具有壶的形貌,但壶盖却与器身连为一体,无法像普通壶那样从口部注水。原来,在这种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使用时把壶倒转过来,才能注水入壶,所以有倒装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流 口部 耀州窑 器身 青釉 制瓷工艺 磁州窑 花瓷 注水管 白釉
下载PDF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赏鉴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娟 《文物天地》 2017年第9期79-81,共3页
景德镇生产元青花的历史悠久,而真正开始系统认识和研究这类珍贵文物的历史不过只有几十年,主要原因是元青花瓷器从生产伊始就作为贸易商品远销海外,在国内留存的数量有限。
关键词 元青花 瓷罐 缠枝牡丹 远销海外 青花瓷器 缠枝莲花 张浦生 倒流 耿宝昌 提梁
原文传递
《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邮资机戳封
6
作者 梁瑞龙 《集邮博览》 2019年第10期81-82,共2页
8月3日'2019集邮周'首日,陕西省铜川市邮政分公司为集邮者奉上了一份精美大餐——启用第一款本地题材邮资机宣传戳《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图1)。耀州窑是我国北方青瓷的代表、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其故址位于今铜川市黄... 8月3日'2019集邮周'首日,陕西省铜川市邮政分公司为集邮者奉上了一份精美大餐——启用第一款本地题材邮资机宣传戳《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图1)。耀州窑是我国北方青瓷的代表、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其故址位于今铜川市黄堡镇、陈炉镇一带,始于唐,盛于宋,炉火历经千年而不绝。邮资机戳上这件五代时期的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倒流 《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
原文传递
工致于巧 内藏乾坤——谈谈古代陶瓷倒装壶与公道杯
7
作者 沈齐梅 《东方收藏》 2014年第8期57-60,共4页
晋代书圣王羲之偕文人雅士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让喝酒不仅显得儒雅,而且更富有趣味性。古陶瓷中的倒装壶和公道杯就是迎合这一儒风雅俗而出现的"科技产品",增添了古人饮酒取乐的情趣。倒装壶注水有别于传统的壶口注水法,使用时须将壶... 晋代书圣王羲之偕文人雅士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让喝酒不仅显得儒雅,而且更富有趣味性。古陶瓷中的倒装壶和公道杯就是迎合这一儒风雅俗而出现的"科技产品",增添了古人饮酒取乐的情趣。倒装壶注水有别于传统的壶口注水法,使用时须将壶体倒置,将水由壶底小孔注入壶内,然后放正壶身,水才能从壶流倒出,故此而得名,也称倒注壶、倒流壶;又因壶底中心有一小孔,内接空心管,所以又称内管壶。倒装壶无盖,底部有一个小孔,使用时从底部小孔注水入壶,水不会从流口漏出;水满之后,将壶放正,滴水不漏,奇妙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道杯 倒流 古代陶瓷 空心管 内藏 文人雅士 豆青釉 书圣王羲之
原文传递
酒桌把戏——谈“倒流壶”与“阴阳壶”的设计
8
作者 历凌霄 《设计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当这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酒器就诞生了。倒流壶和阴阳壶,在储酒斟酒之外融入了更多乐趣甚至教育意义。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陶瓷工艺,更是中国酒桌文化的一种缩影...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当这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酒器就诞生了。倒流壶和阴阳壶,在储酒斟酒之外融入了更多乐趣甚至教育意义。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陶瓷工艺,更是中国酒桌文化的一种缩影。从设计的角度,探究这两种酒器如何通过器型和纹样来实现其娱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器 倒流 阴阳 酒文化 陶瓷文化 娱乐性
下载PDF
中国古老的益智游戏
9
作者 罗旦兮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11年第9期56-57,共2页
雷彼得夫妇在费城买到的宝盒,俗称"外销游戏",是中国清末民初中西贸易盛行时,西洋人从中国广州等地买回家乡送人的"伴手礼"。盒子里的玩具件件以精巧手工制成。七巧板以象牙镂空雕刻而成,九连环的长柄上雕绘出仕女... 雷彼得夫妇在费城买到的宝盒,俗称"外销游戏",是中国清末民初中西贸易盛行时,西洋人从中国广州等地买回家乡送人的"伴手礼"。盒子里的玩具件件以精巧手工制成。七巧板以象牙镂空雕刻而成,九连环的长柄上雕绘出仕女图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游戏 九连环 倒流 鲁班锁 公道杯
原文传递
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
10
作者 石沉 《文博》 1984年第3期105-106,117-118,共4页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陕西省博物馆举办的陕西珍贵文物展览,经过调整充实后,于八四年十月一日继续开放。珍展厅分五个展间。
关键词 多夫 啧啧赞美 青铜礼器 塔式罐 上游地区 倒流 牛尊 青铜艺术 吉州窑 均窑
下载PDF
大匠体物,妙思入神——物理知识在中国古代几种饮器中的应用
11
作者 申莉华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5年第8期33-34,共2页
本文介绍了物理知识在中国古代几种饮器中的应用,对了解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古代 公道杯 倒流 显隐杯 阳遂尊 常满杯 物理知识 应用
下载PDF
精巧神奇的耀州窑倒流壶
12
作者 梁瑞龙 《集邮博览》 2016年第3期74-75,共2页
2013年9月,为纪念第一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中国邮政发行了JP180邮资片一枚,并为各参展省区市加印地方特色图案。陕西版加印图案是"青釉刻花倒流壶"(图1),此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乃耀州窑的绝世珍品。耀州窑故址... 2013年9月,为纪念第一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中国邮政发行了JP180邮资片一枚,并为各参展省区市加印地方特色图案。陕西版加印图案是"青釉刻花倒流壶"(图1),此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乃耀州窑的绝世珍品。耀州窑故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部及陈炉镇一带(并辐射到甘肃、河南等地),因宋时属耀州府管辖,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倒流 邮资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 黄堡镇 陕西省铜川市 青釉 藏文化 陈炉镇 中国邮政
原文传递
陈炉古镇的“千年炉火”
13
作者 方圓 侯賀良 《金桥》 2014年第7期118-123,共6页
走进这座因瓷而兴的古镇,陶瓷留下的印记随处可见,瓷器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镇上的居民把烧瓷废弃的罐罐搬回家垒墙,把破碎的瓷片拿来铺路,就形成了陈炉古镇独一无二的特色——罐罐墙、瓷片路。陈炉古镇的"千年炉火"众所... 走进这座因瓷而兴的古镇,陶瓷留下的印记随处可见,瓷器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镇上的居民把烧瓷废弃的罐罐搬回家垒墙,把破碎的瓷片拿来铺路,就形成了陈炉古镇独一无二的特色——罐罐墙、瓷片路。陈炉古镇的"千年炉火"众所周知,在英文里"瓷器"与"中国"同为一词,足见这项古老发明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炉火千年不绝"的陈炉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一个乡土小镇,距离陕西省铜川市15公里,素有"渭北瓷都"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陕西省铜川市 渭北 烧瓷 公道杯 瓷都 倒流 关中平原 瓷业 工匠们
原文传递
感受耀州窑 过去与现在
14
作者 谢炎午 曹志峰 《城色》 2008年第Z1期140-143,共4页
铜川市是个煤城,位于西安市北,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接合部的台地上。陈炉镇是铜川市东南的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小镇,是生产耀州瓷器的主产地,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陈炉,窑工们仍然延续着祖辈传下来的堪称原始的手工制瓷技艺。在这... 铜川市是个煤城,位于西安市北,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接合部的台地上。陈炉镇是铜川市东南的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小镇,是生产耀州瓷器的主产地,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陈炉,窑工们仍然延续着祖辈传下来的堪称原始的手工制瓷技艺。在这方圆几十里的黄土地上,陈炉镇算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据考证,陈炉早在唐代就已经炉火熊熊。宋元以后,更成了延续生产耀州窑的唯一窑场。千百年来,传统的制瓷手艺薪火相传、代代不绝,陈炉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观。有人更是将陈炉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称为"东方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耀州瓷器 中国陶瓷史 制瓷工艺 陈炉镇 高原腹地 煤城 倒流 市北 古瓷
原文传递
明磁州窑黑釉矫龙倒流壶
15
作者 张军红 《文物春秋》 2020年第5期87-89,共3页
峰峰磁州窑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磁州窑黑釉矫龙倒流壶。该壶1992年5月出土于峰峰矿区的一座明代砖室墓中,由出土的墓志铭推断,壶的年代不晚于明万历年间,为磁州窑所生产。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研究明代中后期磁州窑彭城窑的重要实物... 峰峰磁州窑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磁州窑黑釉矫龙倒流壶。该壶1992年5月出土于峰峰矿区的一座明代砖室墓中,由出土的墓志铭推断,壶的年代不晚于明万历年间,为磁州窑所生产。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研究明代中后期磁州窑彭城窑的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州窑 倒流 明代
下载PDF
陈炉
16
作者 刘爱玲 《延安文学》 2016年第3期151-153,共3页
1984年的夏秋之际,连阴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半月之后,我家的小窑在轰然一声中倾塌下来,堵在院子里,挡住了我们进出的路。而我们住的主窑也岌岌可危,里边的一条山缝在不停地漏水。窑外的厨房在一个午后寿终正寝,结束了它自我记事起就... 1984年的夏秋之际,连阴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半月之后,我家的小窑在轰然一声中倾塌下来,堵在院子里,挡住了我们进出的路。而我们住的主窑也岌岌可危,里边的一条山缝在不停地漏水。窑外的厨房在一个午后寿终正寝,结束了它自我记事起就有的形态。村上破例为我们家划了宅基地,新房盖好的第一件事,是我母亲要到陈炉去买炕砖。作为祖祖辈辈的铜川人,冬天的热炕似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上王村 黑釉 主景区 旅游节 倒流 陶瓷文化 诗如画 窑神 采风团
原文传递
高校政史专业学生历史考察浅论
17
作者 常智敏 《宜宾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97-101,共5页
对高校学生的历史考察活动,国家教委没有明文要求,各有关高校,因而各行其事。有的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年年组团考察;有的则未安排此项活动。这反映出对历史考察的必要性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笔者拟对历史考察的功用,历史考察应当注意的问... 对高校学生的历史考察活动,国家教委没有明文要求,各有关高校,因而各行其事。有的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年年组团考察;有的则未安排此项活动。这反映出对历史考察的必要性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笔者拟对历史考察的功用,历史考察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如何完善历史考察作一论述,以期引起有关同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史专业 教学计划 脱离现实 集体主义思想 中国青铜器 外出考察 陕西省博物馆 现代西方社会 教学管理 倒流
下载PDF
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的设计思想
18
作者 刘少华 《大观(论坛)》 2018年第8期71-72,共2页
以耀州窑倒流壶的设计思想为主题,通过分析倒流壶在五代末至北宋和现代两个时空的状态,尝试诠释变化的缘由,并寻找创新设计倒流壶的内在支撑。
关键词 耀州窑倒流 五代至北宋 现代 设计思想
原文传递
倒流壶产生于何时?利用了怎样的科学原理?
19
《艺术品鉴》 2022年第10期175-175,共1页
A:倒流壶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所以又称倒灌壶、倒装壶。据史料记载,倒流壶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就已出现,流行于宋、辽、金。其最早产生于何时,仍没有定论。《元代瓷器目录》述及倒流壶的烧制需经三道工序,每道工序均较复杂,将这三... A:倒流壶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所以又称倒灌壶、倒装壶。据史料记载,倒流壶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就已出现,流行于宋、辽、金。其最早产生于何时,仍没有定论。《元代瓷器目录》述及倒流壶的烧制需经三道工序,每道工序均较复杂,将这三道工序烧制好后,依次连接起来才能组成一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元代瓷器 科学原理 史料记载 倒流 三道 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