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竹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项辉 蔡展君 陈敏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29-534,共6页
山竹子是泰国、印度、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药用植物,被当地人广泛用于治疗腹泻、疟疾、抗炎、抗溃疡以及抗白血病和败血病等疾病,现代研究揭示其含多种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山竹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关键词 山竹子 倒捻子 有效成分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调节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9
2
作者 史继德 冯海军 +2 位作者 耿喜林 张谦 夏亚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研究α-倒捻子素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先分离培养人原代OA软骨细胞,分别给予5、10、20μmol/L的α-倒捻子素处理后24、48、72 h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 目的研究α-倒捻子素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先分离培养人原代OA软骨细胞,分别给予5、10、20μmol/L的α-倒捻子素处理后24、48、72 h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MMP-3、MMP-1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PPARδ、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Ⅱ)、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PG)、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IL-6含有量。结果α-倒捻子素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显著促进Collagen-Ⅱ和PG的产生;显著抑制MMP-1、MMP-3、MMP-13的表达;显著促进PPARγ、PPARδ、PGC-1α的表达,抑制TNF-α的表达。此外,α-倒捻子素还可显著抑制IL-1β和IL-6的产生。结论α-倒捻子素可通过增加PPARδ、PPARγ的表达,促进OA软骨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破坏和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骨关节炎 PPARΔ PPARΓ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方圆 苏途 +5 位作者 谢平 袁松涛 范雯 许译丹 胡仔仲 刘庆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6-8wk 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光照组、α-倒捻子素组,每组10只。α-倒捻子素组小鼠每天接受α-倒捻子素30mg/(kg.d)灌胃7d,于灌胃给药第5d进行光损伤...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6-8wk 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光照组、α-倒捻子素组,每组10只。α-倒捻子素组小鼠每天接受α-倒捻子素30mg/(kg.d)灌胃7d,于灌胃给药第5d进行光损伤造模。对光照组和α-倒捻子素组小鼠采用5000±200lx白色LED光连续照射1h。模型完成后72h记录各组小鼠闪光视网膜电图;应用光镜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剥离视网膜,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显示α-倒捻子素组视网膜功能损伤较光照组明显减轻(P〈0.05)。光镜下,α-倒捻子素组视网膜结构损伤相较于光照组明显减轻(P〈0.05)。相对于光照组,α-倒捻子素组视网膜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α-倒捻子素抑制光损伤引起的视网膜脂质过氧化,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损伤 α-倒捻子 氧化应激 视网膜电图 外核层 丙二醛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对MKN45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林伟 徐红涛 +1 位作者 戴小丽 韩中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6-1432,共7页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S法研究α-倒捻子素对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的影响;伤口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用于研究α-倒捻子素对MKN45细胞体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S法研究α-倒捻子素对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的影响;伤口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用于研究α-倒捻子素对MKN45细胞体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采用大鼠动脉环实验检测α-倒捻子素对MKN45胃癌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ELISA实验检测α-倒捻子素对MKN45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影响等;Western blot检测α-倒捻子素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及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α-倒捻子素能够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MKN45的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α-倒捻子素能够明显抑制MKN4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动脉环实验结果显示α-倒捻子素能够抑制MKN45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ELISA结果显示,α-倒捻子素能够抑制VEGF、TNF-α、TGF-β及b FGF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α-倒捻子素能够下调MMP-2、MMP-9及神经-钙黏素的表达,同时上调上皮-钙黏素的表达。结论:α-倒捻子素能够抑制MKN45人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其发挥作用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机制相关:(1)抑制调控肿瘤细胞迁移及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2)抑制MKN45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胃癌细胞 增殖 迁移与侵袭 血管生成 分子机制
下载PDF
α-及γ-倒捻子素对U87细胞、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冰玲 鲁明明 +2 位作者 李树基 孙丽荣 朱心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氧杂蒽酮类的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γ-倒捻子素(γ-Mangostin)对U87细胞(Human Malignant Glio-ma Cell)和PC12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用MTT方法筛查不同浓度α-倒捻子素、γ-倒捻子素处理U8... 目的:探讨氧杂蒽酮类的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γ-倒捻子素(γ-Mangostin)对U87细胞(Human Malignant Glio-ma Cell)和PC12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用MTT方法筛查不同浓度α-倒捻子素、γ-倒捻子素处理U87和PC12细胞48h后的活力效果,Annexin-V/FITC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α-倒捻子素和γ-倒捻子素能够有效地抑制U87细胞和PC12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其中γ-倒捻子素较α-倒捻子素对U87细胞及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FCM法检测结果显示,γ-倒捻子素的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PC12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α-倒捻子素、γ-倒捻子素能明显抑制U87细胞和PC12细胞的增殖。γ-倒捻子素能显著性诱发PC12细胞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γ-倒捻子 MTT 凋亡
下载PDF
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余 王鹏 +3 位作者 王雪峰 郭若曦 张蕾 王艳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67-73,164,共8页
为提高难溶化合物α-倒捻子素溶解性,采用摇瓶-冷冻干燥法制备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即大豆提取物质量浓度200 mg/mL、60℃、16 h、220 r/min下制得的复合物中α-... 为提高难溶化合物α-倒捻子素溶解性,采用摇瓶-冷冻干燥法制备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即大豆提取物质量浓度200 mg/mL、60℃、16 h、220 r/min下制得的复合物中α-倒捻子素溶解度为379.014μg/mL;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21±0.015) nm,分布均一,且大豆提取物与α-倒捻子素之间可能通过氢键缔合;大豆提取物与α-倒捻子素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强于同质量浓度的α-倒捻子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提取物 α-倒捻子 复合物 溶解度 抗氧化
下载PDF
山竹果壳中α-倒捻子素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成中 卜其涛 +1 位作者 刘发贵 郑毅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目的:测定山竹果壳中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竹果壳中α-倒捻子素的含量;蒽酮浓硫酸法测定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紫外吸收光度法测定水溶性多糖与纳米二氧化钛(TiO2)... 目的:测定山竹果壳中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竹果壳中α-倒捻子素的含量;蒽酮浓硫酸法测定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紫外吸收光度法测定水溶性多糖与纳米二氧化钛(TiO2)及芦丁的抗紫外线作用。结果:闪式提取技术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测得山竹果壳中α-倒捻子素的质量分数为6.72%;水溶性多糖的含量为6.19%。结论:闪式提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竹果壳中α-倒捻子素方法简单、准确。水溶性多糖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辐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水溶性多糖 山竹 抗紫外线辐射 闪式提取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α-倒捻子素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国勇 汤玲玲 +4 位作者 佘健 徐佳思 顾艳英 刘虹 贺理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9-1096,共8页
目的:观察α-倒捻子素(alpha-mangostin,α-MG)治疗对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urularsclerosis,FSGS)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诱导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 目的:观察α-倒捻子素(alpha-mangostin,α-MG)治疗对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urularsclerosis,FSGS)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诱导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AN)模型后分为两组:1)AN+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2)AN+α-MG组,用α-MG(12.5 mg/kg)灌胃。灌胃每日1次,从阿霉素注射当日开始。另取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6周后处死小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胆固醇等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检测肾组织中超氧阴离子,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血清中IL-1β,IL-18,IL-10,脂联素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中TGF-β1,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 I),α-SMA,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结果:α-MG治疗可降低AN小鼠血肌酐、蛋白尿、尿蛋白/尿肌酐、血胆固醇,增加肌酐清除率、血浆白蛋白(P<0.05);缓解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下调纤维化指标Col I和α-SMA的表达(P<0.05);减少肾组织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降低MDA和GSH水平以及增加CAT和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β和IL-18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和脂联素水平(P<0.05);促进肾组织中Sirt1表达,抑制NLRP3的表达(P<0.05)。结论:α-MG治疗能够改善阿霉素诱导的FSGS小鼠肾功能,延缓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进程。α-MG通过促进肾脏Sirt1表达和抑制NLRP3表达而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阿霉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 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山竹中α-倒捻子素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昊然 梁啸 《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169-174,共6页
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是一种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热带水果,在传统医学中,其果皮常被用于治疗溃疡、炎症、疼痛、腹泻、痢疾和创伤等。山竹广泛的生物活性可能与山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α-倒捻子素有关。α-倒捻子素是山竹果的主... 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是一种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热带水果,在传统医学中,其果皮常被用于治疗溃疡、炎症、疼痛、腹泻、痢疾和创伤等。山竹广泛的生物活性可能与山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α-倒捻子素有关。α-倒捻子素是山竹果的主要成分,在山竹的多个部位均有分布,包括果壳,果实和树皮等,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还缺乏对α-倒捻子素生物活性的全面总结,这不利于α-倒捻子素的开发。为进一步促进山竹的商业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α-倒捻子素生物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报道,为α-倒捻子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果 氧杂蒽酮 生物活性 α-倒捻子
下载PDF
利用微小毛发模型验证α-倒捻子素在毛囊中的抗氧化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王冰倩 汪振星 夏芸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探究药物α-倒捻子素(αMG)在毛囊组织中的抗氧化能力,推测其保护毛发免受自由基伤害、减缓毛发色素脱失的潜力。方法基于固-液培养方法建立人头皮毛囊微小毛发模型,经2%过氧化氢(H_(2)O_(2))预刺激后,加入浓度分别为10μmol/L、40... 目的探究药物α-倒捻子素(αMG)在毛囊组织中的抗氧化能力,推测其保护毛发免受自由基伤害、减缓毛发色素脱失的潜力。方法基于固-液培养方法建立人头皮毛囊微小毛发模型,经2%过氧化氢(H_(2)O_(2))预刺激后,加入浓度分别为10μmol/L、40μmol/L的αMG处理孵育。检测经H_(2)O_(2)诱导及αMG的处理后,毛发中活性氧(ROS)的含量与黑色素颗粒产生的位置与数量,以及毛发中的细胞凋亡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40μmol/LαMG降低了毛发中的ROS水平,H_(2)O_(2)组、H_(2)O_(2)+40μmol/LαMG组的ROS水平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44±0.05)、(1.07±0.09)倍。因强氧化剂导致的毛干部黑色素颗粒增加的程度受到抑制,通过抗氧化的特性抑制毛囊黑色素颗粒的分化与迁移,培养7天异位黑色素颗粒数量从H_(2)O_(2)组的(11.3±2.8)个下降至H_(2)O_(2)+40μmol/LαMG组的(4.1±3.2)个。αMG还表现出抑制毛发的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凋亡荧光染色强度相较对照组从H_(2)O_(2)组的(1.79±0.13)倍下降至H_(2)O_(2)+40μmol/LαMG组(0.83±0.34)倍,其抗氧化水平与强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相当。结论微小毛发模型可作为毛发黑色素细胞分化迁移及色素改变的研究模型,验证药物αMG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H_(2)O_(2)诱导的毛囊中ROS积累和细胞凋亡,抑制毛囊在应激状态(如强氧化剂作用)下的黑色素颗粒异位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脱失 抗氧化 毛囊黑色细胞
原文传递
α-倒捻子素/甘草酸纳米胶束的制备、表征及评价
11
作者 郑慧敏 王兰 +6 位作者 王艳 郭若曦 武改红 王军 张蕾 张秀君 李雪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9,共9页
制备α-倒捻子素/甘草酸纳米胶束(α-Mangostin/glycyrrhizic Acid Nanomicelles,α-MG/GA NMs),以提高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α-MG)的溶解度和抗氧化活性。以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为载体制备α-MG/GA NMs,并进行工艺优化,... 制备α-倒捻子素/甘草酸纳米胶束(α-Mangostin/glycyrrhizic Acid Nanomicelles,α-MG/GA NMs),以提高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α-MG)的溶解度和抗氧化活性。以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为载体制备α-MG/GA NMs,并进行工艺优化,表征和体外释放度、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下制得的α-MG/GA NMs中α-MG溶解度为232.65μg/mL,比水中溶解度大了近1163倍;α-MG/GA NMs粒径为123.46 nm、PDI为0.24、Zeta电位为-20.94 mV;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显示其为类球形;冻干后在光照、高温、高湿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α-MG与GA可能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体外释放结果表明α-MG/GA NMs能促进α-MG释放,具有缓释效果,在pH值7.4、5.0的释放介质中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7.03%、40.56%;与游离α-MG相比,α-MG/GA NMs的抗氧化活性更强,且GA与α-MG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协同指数(CI值)分别为0.62、0.58。该研究制备的α-MG/GA NMs提高了α-MG的溶解度与抗氧化活性,为α-MG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甘草酸 纳米胶束 溶解度 抗氧化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的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卓群 胡萍 余少文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9期1808-1811,共4页
目的:为α-倒捻子素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关于α-倒捻子素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与整理。结果:α-倒捻子素在抑制环氧化酶和葡萄糖苷酶、拮抗组胺受体、抗炎、抗氧化、抗致病菌、抑制神经鞘磷脂酶、促进... 目的:为α-倒捻子素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关于α-倒捻子素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与整理。结果:α-倒捻子素在抑制环氧化酶和葡萄糖苷酶、拮抗组胺受体、抗炎、抗氧化、抗致病菌、抑制神经鞘磷脂酶、促进细胞凋亡以及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延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结论:α-倒捻子素有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山竹 药理作用 阿尔茨海默症 呫吨酮
原文传递
α-倒捻子素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缓解LPS诱导IEC-6细胞的炎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闻书 尹朋 +2 位作者 金娜 高倩 刘凤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1-438,共8页
旨在证明α-倒捻子素可以缓解脂多糖(LPS)诱导的IEC-6细胞的炎症并揭示其机制。笔者在体外培养的IEC-6细胞中构建LPS诱导的炎症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定量PCR(Q-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α-... 旨在证明α-倒捻子素可以缓解脂多糖(LPS)诱导的IEC-6细胞的炎症并揭示其机制。笔者在体外培养的IEC-6细胞中构建LPS诱导的炎症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定量PCR(Q-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α-倒捻子素对LPS诱导的炎症是否有缓解作用。结果表明,5μmol·L-1的α-倒捻子素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IEC-6细胞中的分泌,以及环氧合酶2(COX-2)、IL-6、TNF-α、IL-1βmRNA的表达(P<0.05)。通过对炎症相关信号通路NF-κB的探究可见,α-倒捻子素能显著抑制Toll样受体4(TLR4)mRNA和NF-κB相关蛋白磷酸化IκBα(pIκBα)和磷酸化p65(pp65)的激活(P<0.05)。综上所述,α-倒捻子素可以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LPS诱导的IEC-6细胞的炎症,并且可能是治疗炎症疾病的潜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LPS TLR4 NF-ΚB 信号通路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通过NF-κB途径抑制LPS/ATP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
14
作者 陈敏 陶静 朱慧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究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在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利用脂多糖和三磷酸腺苷(LPS/ATP)联合诱导的方式建立BV-2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40、8... 目的探究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在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利用脂多糖和三磷酸腺苷(LPS/ATP)联合诱导的方式建立BV-2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40、80μmol/L)的α-mangostin对LPS/ATP刺激下的细胞增殖活力影响以筛选适宜的α-mangostin浓度范围;将BV-2细胞分为Ctrl组、LPS/ATP组、40μmol/Lα-mangostin组和不同浓度(10、20、40μmol/L)的α-mangostin干预组(分别记为LPS/ATP+10μmol/Lα-mangostin组、LPS/ATP+20μmol/Lα-mangostin组与LPS/ATP+40μmol/Lα-mangostin组)。ELISA实验检测各组BV-2细胞上清液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1β/18(IL-6、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裂解型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和白介素1β(IL-1β)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途径中p65的磷酸化水平(p-p65/p65)和BV-2细胞核中p65的表达。结果与Ctrl组相比,LPS/ATP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但低浓度(10、20、40μmol/L)的α-mangostin可显著改善LPS/ATP对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P<0.05),但高浓度(80μmol/L)α-mangostin可促进LPS/ATP对小胶质细胞的损伤(P<0.05)。与Ctrl组相比,40μmol/Lα-mangostin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IL-1β、IL-18、TNF-α含量和细胞中NLRP3、ASC、cleaved caspase-1、IL-1β和p-p65/p65比值及细胞核中p65蛋白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LPS/ATP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LPS/ATP组相比,不同浓度α-mangostin干预组中IL-6、IL-1β、IL-18、TNF-α含量和BV-2细胞中NLRP3、ASC、cleaved caspase-1、IL-1β和p-p65/p65比值及细胞核中p65蛋白表达随α-mangostin浓度的增加而依次降低,其中以LPS/ATP+40μmol/Lα-mangostin组的降低程度最为明显(P<0.01)。结论α-mangostin可通过NF-κB途径抑制BV-2细胞中NLRP3炎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α-倒捻子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NF-ΚB途径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莽吉柿果皮中3个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15
作者 叶静 肖美添 +1 位作者 张学勤 黄雅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0-97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莽吉柿果皮中3个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水-0.5%醋酸(A)、甲醇-0.5%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 目的:建立一种莽吉柿果皮中3个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水-0.5%醋酸(A)、甲醇-0.5%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17 nm,柱温为30℃。结果:3-异倒捻子素、α-倒捻子素、β-倒捻子素浓度分别在21.3~213,107.7~1077,10.6~10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98.5%,103.5%,RSD分别为1.7%,1.2%,2.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便捷、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为莽吉柿果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莽吉柿 氧杂蒽酮 3-异倒捻子 α-倒捻子 β-倒捻子
原文传递
山竹壳中α-倒捻子素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建光 陈利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58,共3页
作者建立了山竹壳原料和山竹壳提取物中α-倒捻子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C-18色谱柱(5μm,D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为30℃。结果为α-... 作者建立了山竹壳原料和山竹壳提取物中α-倒捻子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C-18色谱柱(5μm,D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为30℃。结果为α-倒念子素质量浓度在28.952~231.6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其回收率在98.77%~101.39%。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竹壳原料和山竹壳提取物中α-倒捻子素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指导原料的采购和提取物质量指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壳 高效液相色谱 α-倒捻子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增殖、生长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林伟 徐红涛 +1 位作者 戴小丽 韩中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增殖、生长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S法)研究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体内生长的影响;采用Transw...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增殖、生长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S法)研究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体内生长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研究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α-倒捻子素对MCF-7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蛋白表达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研究α-倒捻子素对MCF-7细胞中Erk、P38、MMP-2及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外增殖实验结果显示,α-倒捻子素能够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α-倒捻子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乳腺癌的体内生长;α-倒捻子素能够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α-倒捻子素能够下调TCTP、MMP-2及MMP-9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α-倒捻子素能够抑制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如磷酸化的Erk、磷酸化的P38、MMP-2及MMP-9。结论α-倒捻子素能够抑制MCF-7乳腺癌增殖、生长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乳腺癌 增殖 生长 侵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应用Alamar Blue法与试管法测定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全民 于录 +3 位作者 邓旭明 王春雨 曾凡丽 王全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3,共3页
选取传统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通过2种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MABA(Microdilution Alamar Blue Assay)分析与试管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同... 选取传统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通过2种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MABA(Microdilution Alamar Blue Assay)分析与试管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还测定了9种阳性抗结核药物对这两种结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α-倒捻子素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μg/mL,而8-甲氧基补骨脂素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28μg/mL。Alamar B1ue法与试管法相比较,完全符合率是90%(9/1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Mamar B1ue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MIC的方法。本研究为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抗分枝杆菌机制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8-甲氧基补骨脂 结核分枝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活性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对癫痫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瑞 徐敏 +1 位作者 吴凡 谢升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00-2404,共5页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癫痫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ICR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α-倒捻子素低、中、高剂量组,每2 d腹腔注射1次戊四氮,共28 d,构建癫痫小鼠模型。α-倒捻子素灌... 目的:探讨α-倒捻子素对癫痫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ICR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α-倒捻子素低、中、高剂量组,每2 d腹腔注射1次戊四氮,共28 d,构建癫痫小鼠模型。α-倒捻子素灌胃给药28 d后,根据Racine分级标准评价小鼠行为学改变;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海马区炎症因子含量,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均出现肢体阵挛、频繁点头、摔倒等癫痫症状,达到RacineⅤ级发作标准,而α-倒捻子素组小鼠潜伏期延长,发作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且高剂量的作用优于中、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α倒捻子素高剂量组小鼠跨平台潜伏期显著缩短,跨平台次数显著增加,神经元凋亡显著减少,海马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及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Livin、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α-倒捻子素治疗癫痫小鼠可改善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降低炎症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活化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癫痫 学习记忆 凋亡 炎症 NRF2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脂质体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飞跃 林玳 +2 位作者 顾卓珺 郑怀宇 傅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703-705,共3页
目的采用LC-MS/MS考察α-倒捻子素脂质体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SPF级ICR小鼠,♀,尾静脉注射α-倒捻子素脂质体3 mg·kg-1,用LC-MS/MS测定α-倒捻子素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α-倒捻子素线性范围为5~1 000 ng·m L^(... 目的采用LC-MS/MS考察α-倒捻子素脂质体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SPF级ICR小鼠,♀,尾静脉注射α-倒捻子素脂质体3 mg·kg-1,用LC-MS/MS测定α-倒捻子素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α-倒捻子素线性范围为5~1 000 ng·m L^(-1)(r=0.997 6),定量限为5 ng·m 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1.0%。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0.99±0.12)h,Cmax为(1 524.60±323.82)ng·m L^(-1),AUC0-t为(645.84±63.74)ng·h·m L^(-1),MRT为(0.70±0.11)h,CL为(4.80±0.45)m L·h^(-1)·kg^(-1),Vd为(6.80±1.00)m L·kg^(-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测定小鼠血浆中α-倒捻子素浓度。本研究结果可为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 脂质体 液相色谱-质谱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