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阶 RC 模型的锂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尚彦赟 宋红为 +2 位作者 杨照光 吴阳 卢广旗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4,共8页
为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健康使用,需要对锂离子的荷电状态进行实时估计,但由于电池内部复杂的电化学特性,且在辨识过程中辨识结果受温度、荷电状态和充放电倍率等非线性因素影响较大,实现准确的状态估计较为困难。文中首先基于二阶RC等... 为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健康使用,需要对锂离子的荷电状态进行实时估计,但由于电池内部复杂的电化学特性,且在辨识过程中辨识结果受温度、荷电状态和充放电倍率等非线性因素影响较大,实现准确的状态估计较为困难。文中首先基于二阶RC等效电路研究倍率充放电对锂电池的影响,另外为保证所建电池模型兼具较高精度和较好的实时性,根据最小二乘法对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测试实验数据完成不同荷电状态下的数据拟合、参数辨识等工作,并依据扩展卡尔曼滤波完成对电池荷电状态的状态估计,并验证扩展卡尔曼滤波具备可实施性;最后搭建Simulink锂电池仿真模型并输出对比响应电压波形。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的有效性,输出电压与实验所得的电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为锂离子电池的管理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倍率充放电 二阶RC模型 荷电状态估计 扩展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高功率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火成 郭玉彬 +1 位作者 张娜 王永武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0-1171,共2页
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材料: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碳(SC)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MCMB在高倍率放电性能上表现较好,而软碳材料在高倍率充电性能方面更加突出。为得到在高倍率充电、放电性能两方面都比较优越的负极材料,对MCMB和软碳进... 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材料: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碳(SC)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MCMB在高倍率放电性能上表现较好,而软碳材料在高倍率充电性能方面更加突出。为得到在高倍率充电、放电性能两方面都比较优越的负极材料,对MCMB和软碳进行了不同比例混掺的研究,结果表明:当MCMB与软碳的混掺比例达到5∶5时,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表现较优越,能够满足功率型电池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MCMB 软碳 混掺 倍率充放电
下载PDF
Na掺杂对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倍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晓挺 李东林 +5 位作者 樊小勇 赵鹏 苟蕾 李严 李倩 王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3-228,共6页
以Fe(NO3)3,LiNO3,NH4H2PO4和NaNO3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液相-碳热还原法合成Li0.97Na0.03FePO4/C复合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充放电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倍率充放电性能.通过循环伏安(CV)曲线和电化... 以Fe(NO3)3,LiNO3,NH4H2PO4和NaNO3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液相-碳热还原法合成Li0.97Na0.03FePO4/C复合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充放电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倍率充放电性能.通过循环伏安(CV)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Na掺杂形成了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0.97Na0.03FePO4固溶体,并增大了晶格中Li+一维扩散通道,使LiFePO4/C的电荷转移电阻减小了约2/3,Li+扩散系数提高了3~4倍.因此,Li0.97Na0.03FePO4/C首次放电比容量在0.1 C和2 C倍率下分别达到152 mAh g-1和109 mAh g-1,比未掺杂的LiFePO4/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提高了4.83%和6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Na掺杂 锂离子扩散系数 倍率充放电
原文传递
隔膜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强 黄河 +1 位作者 宋鹏元 何巍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3期6-7,25,共3页
LiFePO4由于其低成本、环境友好、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文采用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研究了隔膜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常规隔膜A,隔膜B可改善倍率放电... LiFePO4由于其低成本、环境友好、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文采用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研究了隔膜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常规隔膜A,隔膜B可改善倍率放电、循环等电化学性能。同时,LiFePO4电池存储性能优良,60℃-7天存储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8%,容量恢复率大于100%;1 C循环800周容量保持率为99.7%,循环1300周容量保持率为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隔膜 倍率充放电 循环性能
下载PDF
N/P比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范芬 陈诚 +2 位作者 朱智渊 张伟康 吕正中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5-1329,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N/P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人造石墨为负极材料,通过叠片工艺制备了4种不同N/P比(1.02、1.06、1.10、1.14)的磷酸铁锂电池,并通过电化学测试表征了不同N/P下电池的首次放电效率、倍率充放电性能、... 为了探究不同N/P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人造石墨为负极材料,通过叠片工艺制备了4种不同N/P比(1.02、1.06、1.10、1.14)的磷酸铁锂电池,并通过电化学测试表征了不同N/P下电池的首次放电效率、倍率充放电性能、充放电DCR、高低温放电以及45℃循环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N/P(1.02、1.06),N/P比为1.10、1.14时,其充电DCR在60%、30%SOC时小4 MΩ左右,使其在大倍率充电和低温条件下极化更小;随着N/P的增加,充电恒流比有所提高,且0℃下的放电容量保持率得到改善;当N/P比为1.10时,其45℃循环容量保持率在循环1000圈后仍为91.8%,明显优于其他组(N/P比为1.02、1.06)。该实验设计及结果有望为以后的研究者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N/P比 倍率充放电 DCR 循环性能
下载PDF
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24
6
作者 宋怀河 杨树斌 陈晓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3-448,共6页
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电池设计、电极组装、电极材料的结构、尺寸、电极表面电阻以及电解质的传导能力和稳定性等。为了探究其原因和机理,本文主要从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材料三方面对它们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各自的... 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电池设计、电极组装、电极材料的结构、尺寸、电极表面电阻以及电解质的传导能力和稳定性等。为了探究其原因和机理,本文主要从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材料三方面对它们在高倍率充放电时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讨论了利于高倍率充放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率充放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 电解质材料 电极材料 电池设计 传导能力 表面电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倍率放电型贮氢合金的研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有根 卢周广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研制了 5个LaNi5型贮氢合金样品 ,分别对 5种合金样品电极的电化学容量、高倍率充放电和宽温度范围内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及其相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Sn及Si的搀杂增加了合金的非化学计量比 ,增强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并... 研制了 5个LaNi5型贮氢合金样品 ,分别对 5种合金样品电极的电化学容量、高倍率充放电和宽温度范围内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及其相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Sn及Si的搀杂增加了合金的非化学计量比 ,增强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并改善了合金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合金样 (Ml0 .90 Nd0 .10 )Ni3 .60 Co0 .50 Mn0 .40 Al0 .18Si0 .42 的容量较高。 5C充电效率大于 95 % ,5C放电效率大于 90 % ,40 0次充放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 70 % ;所设计合金晶型均为CaCu5相 ,充放电循环后合金主相仍是CaCu5相 ,同时发生氧化和粉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贮氢合金 倍率充放电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动力电池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常鸿雁 《上海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动力电池的性能是制约电动车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而负极材料在动力电池的生产和应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动力型负极材料要围绕安全性、长寿命、一致性、低成本和较高的倍率充放电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综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的性能是制约电动车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而负极材料在动力电池的生产和应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动力型负极材料要围绕安全性、长寿命、一致性、低成本和较高的倍率充放电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综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中间相炭微球、石墨类与硬炭类材料的优缺点,并对提高材料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改性方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负极材料 倍率充放电
下载PDF
动力型贮氢合金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有根 卢周广 +3 位作者 王勇 Tang Yougen Lu Zhouguang Wang Yong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研制了5个LaNi5型贮氢合金试样,分别对5种合金试样电极的电化学放电容量、高倍率充放电和宽温度范围内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及其相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Sn及Si的搀杂增加了合金的非化学计量比,稳定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并改... 研制了5个LaNi5型贮氢合金试样,分别对5种合金试样电极的电化学放电容量、高倍率充放电和宽温度范围内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及其相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Sn及Si的搀杂增加了合金的非化学计量比,稳定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并改善了合金的高倍率充放性能;合金样(Ml0.90Nd0.10)Ni3.60Co0.50Mn0.40Al0.18Si0.42的容量较高,5C充电效率大于95%,5C放电效率大于90%,400次充放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70%;所设计合金晶型均为CaCu5相,充放电循环后合金主相仍是CaCu5相,同时发生氧化和粉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电池 贮氢合金 倍率充放电性能
下载PDF
LiFe_(1-x)Ni_xPO_4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峰 刘芸 +2 位作者 魏猛 陈伟 宋新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31,共5页
采用两步固相原位烧结掺杂法制备了一系列镍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1-xNixPO4(x=0、0.03、0.05、0.07、0.10、0.15)。Ni替代部分Fe,改变了LiFePO4的晶胞参数,细化了晶粒。充放电实验研究表明,低放电倍率(0.1C)时,LiFe0.95Ni0.05PO... 采用两步固相原位烧结掺杂法制备了一系列镍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1-xNixPO4(x=0、0.03、0.05、0.07、0.10、0.15)。Ni替代部分Fe,改变了LiFePO4的晶胞参数,细化了晶粒。充放电实验研究表明,低放电倍率(0.1C)时,LiFe0.95Ni0.05PO4的首次放电容量最大,为155mAh/g,较LiFePO4增加了22.8%;0.5C时,其容量为132mAh/g,较LiFePO4增加了14.7%;放电倍率增加为1C时,其容量也能达到122mAh/g,较LiFePO4增加了16.1%。适量掺杂Ni可提高LiFePO4的充放电比容量,改善其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镍离子掺杂 固相反应 倍率充放电性能
下载PDF
新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用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一凡 袁平 +3 位作者 杨佩瑜 田文生 马晓华 李敏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148-154,共7页
对新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含硼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为单体,经自由基聚合法共聚得到P(GMA-co-OEGMA),并进一步添加苯硼酸酐改性,产物为含硼聚合物电解质P... 对新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含硼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为单体,经自由基聚合法共聚得到P(GMA-co-OEGMA),并进一步添加苯硼酸酐改性,产物为含硼聚合物电解质P(GMA-co-OEGMA)-B。理化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P(GMA-co-OEGMA)-B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电位窗口较大,变温条件下离子电导率佳,其中常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1.62×10-3 S/cm。与传统液态电解质和全固态电解质相比,合成的含硼聚合物电解质在应用中可避免漏液、易燃、易爆等安全性问题,且室温电导率较高,能满足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应用的要求。此外,该含硼聚合物电解质的安全性,宽电位窗口,较高的低温电导率在航天领域亦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 苯硼酸酐 自由基聚合 倍率充放电 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超 史鹏飞 +1 位作者 程新群 舒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8-402,共5页
报道了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的设计与开发。考察了电极厚度、密封技术及电解液用量等工艺条件对单体电池性能的影响,解决了双极性电池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研制开发了由4个单体电池组成的4.8V,2.8A·h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测试结果表... 报道了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的设计与开发。考察了电极厚度、密封技术及电解液用量等工艺条件对单体电池性能的影响,解决了双极性电池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研制开发了由4个单体电池组成的4.8V,2.8A·h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测试结果表明,电池具有较低的内阻和良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在模拟混合动力车工作环境实验中,电池的性能稳定,经过多次循环后性能没有明显衰减。这种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非常可能成为性能优异的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用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双极性电池 倍率充放电 脉冲循环 混合动力车
下载PDF
高压实富镍正极材料LiNi_(0.85)Co_(0.06)Mn_(0.06)Al_(0.03)O_2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国荣 谭潮溥 +4 位作者 杜柯 彭忠东 曹雁冰 梁龙伟 王伟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0-1456,共7页
通过控制结晶法制备高密度类球形Ni_(0.85)Co_(0.06)Mn_(0.06)Al_(0.03)(OH)_2前驱体,与LiOH·H_2O均匀混合后,在820℃于氧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最终合成高压实富镍正极材料Li Ni_(0.85)Co_(0.06)Mn_(0.06)Al_(0.03)O_2。通过扫描... 通过控制结晶法制备高密度类球形Ni_(0.85)Co_(0.06)Mn_(0.06)Al_(0.03)(OH)_2前驱体,与LiOH·H_2O均匀混合后,在820℃于氧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最终合成高压实富镍正极材料Li Ni_(0.85)Co_(0.06)Mn_(0.06)Al_(0.03)O_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前驱体、正极材料及正极片的形貌;X射线衍射(XRD)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六方单相层状α-NaFeO_2结构,能谱仪(EDS)分析表明材料颗粒中各组分含量呈均匀分布。制备的LiNi_(0.85)Co_(0.06)Mn_(0.06)Al_(0.03)O_2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很高的压实密度,极片压实密度达到了3.82 g·cm^(-3)。以该极片组装的模拟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尤其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电压区间2.8~4.3 V和0.2C电流密度充放电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1.7 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88.9%,5C大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容量仍达到180.2 mAh·g^(-1),循环200周容量保持率为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共沉淀 高压实密度 高能量密度 倍率充放电
下载PDF
表面三维结构构造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振康 冯硕 沈文卓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电子产品的普及对锂离子电池商业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倍率充放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共轭态和单原子层结构,具有优越的电子迁移性、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与化学稳定性,是理想的磷酸铁锂表面结构... 电子产品的普及对锂离子电池商业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倍率充放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共轭态和单原子层结构,具有优越的电子迁移性、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与化学稳定性,是理想的磷酸铁锂表面结构和功能修饰材料。本文将结合传统材料表面金属包覆的方法,在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过程中引入二价金属离子,在磷酸铁锂表面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的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金属包覆层。实验结果表明,表面三维结构的构造可显著地改善磷酸铁锂的导电性和锂离子扩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石墨烯/金属 倍率充放电性能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低温倍率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秦怡 邵乐 +1 位作者 胡朝文 米吉福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8-1280,共3页
通过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隔膜的选型优化,采用分散剂改善正极匀浆工艺,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善,制备出一种兼具低温和倍率性能的长寿命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该电池-40℃下10 C放电时,容量保持率大于97%,平台电压大于2.4 V,下拉电压大... 通过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隔膜的选型优化,采用分散剂改善正极匀浆工艺,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善,制备出一种兼具低温和倍率性能的长寿命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该电池-40℃下10 C放电时,容量保持率大于97%,平台电压大于2.4 V,下拉电压大于1.5 V,满足低温启动要求;-20℃下0.5 C恒流充电时,容量保持率大于86%;常温25℃下15 C放电时,容量保持率大于97%,常温倍率性能良好;常温1 C循环588次的容量保持率大于96%;电池易于PACK成组,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方形铝壳 低温倍率充放电 低温启动性能 常温循环性能
下载PDF
空心碳半球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高倍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光辉 闫早学 +1 位作者 邹红丽 沈培康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以聚苯乙烯球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包裹硬碳层,又用微波法迅速引发聚苯乙烯核裂解的两步反应,制备了高比表面的空心碳半球.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材料形貌,并测试该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与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电极相... 以聚苯乙烯球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包裹硬碳层,又用微波法迅速引发聚苯乙烯核裂解的两步反应,制备了高比表面的空心碳半球.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材料形貌,并测试该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与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电极相比,空心碳半球显现出了更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碳半球 负极材料 倍率充放电 电极寿命
下载PDF
球形Ni(OH)_2表面覆钴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琛明 王兴威 +1 位作者 杨锴 沙永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0,共2页
为了提高球形Ni(OH)2的电化学性能,在球形Ni(OH)2表面喷涂钴盐溶液,通过烘干、碱化等工序后得到的覆钴球形Ni(OH)2,对它进行了XRD、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模拟充放电实验,并制备成样品电池进行测试。包覆3.0%钴的材料导电性好,振实密度为2.... 为了提高球形Ni(OH)2的电化学性能,在球形Ni(OH)2表面喷涂钴盐溶液,通过烘干、碱化等工序后得到的覆钴球形Ni(OH)2,对它进行了XRD、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模拟充放电实验,并制备成样品电池进行测试。包覆3.0%钴的材料导电性好,振实密度为2.05 g/ml,制成的电极1C放电比容量为260 mAh/g,10C放电比容量为22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NI(OH)2 表面覆钴 倍率充放电
下载PDF
锌酸钙形貌对锌负极大倍率充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建平 杨占红 +2 位作者 王升威 段浩 赵玉彬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4-697,共4页
为提高锌负极大倍率充放电的性能,先以直接反应法和球磨法合成了四边形、六边形和不规则三种形态的锌酸钙,并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以恒电流充放电法考察了三者作为负极添加剂时对锌镍电池... 为提高锌负极大倍率充放电的性能,先以直接反应法和球磨法合成了四边形、六边形和不规则三种形态的锌酸钙,并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以恒电流充放电法考察了三者作为负极添加剂时对锌镍电池大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锌酸钙的晶体形貌在低倍率充放电时对锌负极性能影响差别较小,但随着充放电倍率的加大,这种差异也迅速放大。其中添加不规则形态锌酸钙的锌负极性能最差;而添加六边形和四边形锌酸钙的锌负极性能较好,其中又以六边形锌酸钙最佳,其电极反应速度快,放电平台高和循环寿命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酸钙 锌负极 倍率充放电 循环性能
下载PDF
掺磷马铃薯淀粉热解碳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燕溪溪 李奕怀 +3 位作者 汪玲玲 吴敏昌 乔永民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83-288,共6页
为了提高硬炭材料在大电流下快速充放电性能,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磷酸为掺杂剂,在N2气氛下1 000℃热解制得马铃薯淀粉基炭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croscope)、X... 为了提高硬炭材料在大电流下快速充放电性能,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磷酸为掺杂剂,在N2气氛下1 000℃热解制得马铃薯淀粉基炭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croscope)、X射线衍射仪(XRD,X-Ray Diffraction)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1 000℃下,磷酸的掺杂对马铃薯淀粉热解碳有一定的影响,掺杂质量分数为2%的磷酸炭化得到的样品具有比较好的球形形貌和较大的嵌锂容量。恒流充放电结果显示出样品良好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10C放电时,样品可逆容量达到了0.1C放电(267.78 m A·h/g)时的42.1%,且0.1C放电时首次效率达到了5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马铃薯淀粉 磷掺杂 倍率充放电
下载PDF
丰田PLUS混合电动车测试与分析
20
作者 刘正耀 孙雪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5-477,共3页
针对丰田PLUS混合电动车整车实际道路运行情况,做了试验并进行一些分析,认为丰田PLUS混合电动车采用油电混合技术,把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组、电动机及驱动控制等新技术与发动机完美结合,形成其独特的丰田混合电动车的控制技术,在城市路... 针对丰田PLUS混合电动车整车实际道路运行情况,做了试验并进行一些分析,认为丰田PLUS混合电动车采用油电混合技术,把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组、电动机及驱动控制等新技术与发动机完美结合,形成其独特的丰田混合电动车的控制技术,在城市路况下达到了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动车 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组 倍率充放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