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 被引量:16
1
作者 岳庆平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本文在参考大量儒学经典和历代家训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青少年道德滑坡问题,主要从孝、五伦、修齐治平等三个典型层面概括和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各自特点、发展历程、相互关系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道德修... 本文在参考大量儒学经典和历代家训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青少年道德滑坡问题,主要从孝、五伦、修齐治平等三个典型层面概括和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各自特点、发展历程、相互关系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具有始于家庭而扩向社会、始于古代而扩向未来的重要特点,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道德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传统家庭伦理 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 修齐治平 传统中国 组织模式 社会主义 个人与社会 学校教育
原文传递
儒家“平天下”思想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振宏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9,共13页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信条和政治理想。但以往人们对它的理解则有失偏颇。人们主要是从献身社会、治理社会的角度去阐释它,但实际上,儒家修齐治平说,还重在讲求对社会的如何治理,以什么样的思想去治理,最...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信条和政治理想。但以往人们对它的理解则有失偏颇。人们主要是从献身社会、治理社会的角度去阐释它,但实际上,儒家修齐治平说,还重在讲求对社会的如何治理,以什么样的思想去治理,最终要治理到什么样的社会状态的问题。“平天下”重在一个“平”字,这就是要用“平均”或“均平”的思想和方法去治理社会,要建设一个以“均平”为特征的至公至正的理想社会。但是,儒家平天下思想范畴中的平均或均平,并不是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平均主义,而是在礼所规定的等级秩序上的均平,是一种各安其分、尊卑有序、秩序规范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修齐治平 平均 均平
原文传递
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的逻辑框架与制度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121,共11页
在对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相关逻辑框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西方现代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逻辑推演过程,构筑了集"修己"、"安人"、"谋攻"与"定邦"... 在对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相关逻辑框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西方现代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逻辑推演过程,构筑了集"修己"、"安人"、"谋攻"与"定邦"于一体的新框架,以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并提出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的制度建设过程应采用渐进式嵌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管理思想 利益相关者理论 修齐治平
下载PDF
儒教、儒学和儒者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1期26-33,共8页
本文认为,儒教不仅存在,而且有相应的设施。儒教是儒学和传统的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汉武帝独尊儒术,标志着儒教的诞生。儒学是释经之学,是对儒经的直接注释或简接发挥,儒学是儒教的灵魂。儒者的目的是行政教。
关键词 儒学 上帝观 儒者 “入世” 昊天上帝 传统宗教 宗教信仰 修齐治平 国家官吏 中国古代
原文传递
论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出路 被引量:5
5
作者 萧鸿江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转换 马克思主义 民本思想 社会主义 修齐治平 封建迷信 现代文明 自然观 孙中山
下载PDF
修齐治平、关注当下的政治智慧(十四):治政廉为首,廉为政之本(一)
6
作者 王杰 《月读》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廉洁是一种美德,人所敬仰;廉洁是一种原则,人所遵循。中华廉政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 廉洁是一种美德,人所敬仰;廉洁是一种原则,人所遵循。中华廉政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文化建设 廉洁思想 廉政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 修齐治平 政治智慧 古圣先贤 文物古迹
原文传递
修齐治平——谈谈中国人的生涯发展观
7
作者 贾利军 贺达豪 徐韵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2期63-73,79,共12页
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的建构与发展。采用历史回顾和哲学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回顾西方生涯教育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VUCA时代面临的危机,同时总结当下中国生涯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以... 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的建构与发展。采用历史回顾和哲学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回顾西方生涯教育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VUCA时代面临的危机,同时总结当下中国生涯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并论述全息跃进式的传统生涯教育理论贯穿中国历史,值得当代生涯教育理论深读挖掘。本文理清了中国传统生涯教育理论与当下生涯教育理论的区别,深入分析中国“修齐治平”生涯教育理论的本质、内涵以及对当下的启发和联系,为建构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齐治平 生涯教育理论 不确定时代 全息跃进
原文传递
修齐治平、兴亡有责家国情怀的深度解析
8
作者 姜广辉 《秘书工作》 2024年第6期75-7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即为其中之一。为深入理解“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我们需要回望历史,了解其语境及具体内涵。“修齐治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即为其中之一。为深入理解“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我们需要回望历史,了解其语境及具体内涵。“修齐治平”思想的历史语境及其具体含义“修齐治平”思想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朱熹认为《大学》是孔子弟子曾子一派的文献,虽然此书作者不能确知,但将它视为春秋末战国初的作品大致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 修齐治平 《大学》 孔子弟子 深度解析 文化传承发展 历史语境
原文传递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9
作者 钟彦亮 《月读》 2024年第6期35-49,共15页
古人讲究“修齐治平”,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作一体,逐层推进,而“齐家”便是其中关键的环节。这是因为家庭既是个人生活的起点、道德养成的源头,又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基石。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相当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 古人讲究“修齐治平”,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作一体,逐层推进,而“齐家”便是其中关键的环节。这是因为家庭既是个人生活的起点、道德养成的源头,又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基石。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相当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风传承,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家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道德养成 颜之推 修齐治平 家训 逐层推进 齐家 平天下
原文传递
唐朝科举名目繁多的考试考什么?
10
作者 大梁如姬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4年第3期74-75,共2页
科举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中神圣的制度,这一制度可以满足在儒家教育洗礼下的士人完成“学而优则仕”和“修齐治平”的最高理想。硬币的另一面,科举也是皇帝的创举,把具有思考能力的人都笼络进朝廷,框定在大家熟知的权力的游戏里,实现... 科举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中神圣的制度,这一制度可以满足在儒家教育洗礼下的士人完成“学而优则仕”和“修齐治平”的最高理想。硬币的另一面,科举也是皇帝的创举,把具有思考能力的人都笼络进朝廷,框定在大家熟知的权力的游戏里,实现“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学而优则仕 权力的游戏 儒家教育 思考能力 修齐治平 另一面 科举
下载PDF
运用“作退一步想”理念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
11
作者 柯来根 《江淮》 2024年第3期50-51,共2页
黟县作为古徽州建制最早县之一,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发祥地,历来推崇修齐治平、礼让智信,孕育出博大精深、熠熠生辉的古黟文化。近年来,黟县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徽州文化时代价值,创... 黟县作为古徽州建制最早县之一,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发祥地,历来推崇修齐治平、礼让智信,孕育出博大精深、熠熠生辉的古黟文化。近年来,黟县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徽州文化时代价值,创新推出富有徽文化内涵、具有黟县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黟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文化 枫桥经验 徽州文化 古徽州 徽商 基层社会治理 修齐治平 乡村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林善平:上善若水 修齐治平
12
作者 靳万禄 叶有勇 《政协天地》 2024年第4期56-57,共2页
林善平,福建省高层次人才、优秀民营企业家,现任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润”)董事长,兼任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等,福建省第十一届... 林善平,福建省高层次人才、优秀民营企业家,现任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润”)董事长,兼任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等,福建省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南平市顺昌县政协常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常委 上善若水 学会常务理事 协会常务理事 高层次人才 中国仪器仪表 民营企业家 修齐治平
原文传递
试论《大学》“三纲八目”之儒学奥义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英姿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的纲领文本,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确立人生垂世立教之宏义鹄的,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条理人生修德立世的实践路径,二者以"明明德于天...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的纲领文本,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确立人生垂世立教之宏义鹄的,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条理人生修德立世的实践路径,二者以"明明德于天下"相互贯通,虽在形式上有目的、手段之分,实则内在一体、辩证统一。《大学》以"三纲八目"提要钩玄儒学奥义,成为两千多年来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时至今日,对于批判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资本现代性,以及应对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和危机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儒学 三纲八目 修齐治平
下载PDF
宁静致高远 放怀更上楼--提俊丰其人其书
14
作者 朱占华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年第2期17-18,共2页
我们这块土壤经过几千年不间断的文化沁润,始终以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顽强持续而自然生长。以仁孝道德为基底的儒家,从正面担当修齐治平之重任,为民族振兴及国之固有传统保驾护航。今日之强大,正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我们这块土壤经过几千年不间断的文化沁润,始终以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顽强持续而自然生长。以仁孝道德为基底的儒家,从正面担当修齐治平之重任,为民族振兴及国之固有传统保驾护航。今日之强大,正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所进射的强大力量。今日之文艺复兴,难道不是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止于至善”所焕发的生机?书何以如此应时,自不离其法与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据于德 志于道 游于艺 依于仁 修齐治平 和谐共生 浩然正气 民族振兴
原文传递
修齐治平、关注当下的政治智慧(十一):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下)
15
作者 王杰 《月读》 2023年第9期64-71,共8页
三、领导干部学好传统文化做好“两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做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学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领导干部... 三、领导干部学好传统文化做好“两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做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学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领导干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激励精神。学习传统文化既是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灵魂升华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终身学习 启迪智慧 净化心灵 修齐治平 个人修养 政治智慧 善于学习
原文传递
修齐治平、关注当下的政治智慧(九):为官十慎(下)
16
作者 王杰 《月读》 2023年第7期64-73,共10页
六、慎权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孟德斯鸠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指出了权力的滥用现象。历史上,无数的权力拥有者因为掌握了权力而忘记了权力的本质和目的。春秋时期宋国大夫... 六、慎权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孟德斯鸠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指出了权力的滥用现象。历史上,无数的权力拥有者因为掌握了权力而忘记了权力的本质和目的。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他曾辅佐过宋戴公、武公、宣公,是宋国的几朝元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斯鸠 春秋时期 修齐治平 政治智慧 万古不易 正考父
原文传递
从“修齐治平”到“经世致用”:清初儒官治国理念的嬗变
17
作者 王靖林 冉金澜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3期58-60,共3页
古之儒者,图以学优而仕,以修齐治平为道,而后得以治国安邦,故使儒学久居庙堂,鲜少入世。而清初经世思潮的出现为儒官治国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儒官的治国理念。本文通过解读历史文本并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分析... 古之儒者,图以学优而仕,以修齐治平为道,而后得以治国安邦,故使儒学久居庙堂,鲜少入世。而清初经世思潮的出现为儒官治国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儒官的治国理念。本文通过解读历史文本并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分析清朝初期儒官治国思想的变迁过程及其成因,并由此认为清初从“修齐治平”到“经世致用”的治国思想转变并不是线性接续推进的,而是长期共存,在历史的推动下二者发生变化。但是,“修齐治平”与“经世致用”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二者“严守中体”的思想内核甚至成了清廷近代化的主要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齐治平 经世致用 清代 儒官 官僚体系
下载PDF
包弼德《志学斯邑:1100~1600年间婺州士人之志业》
18
作者 周扬波 《唐宋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362-374,共13页
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士人,为何其学术史会呈现忽隐忽显的地方脉络?这种脉络又如何体现地方士人社群和地域意识的变迁?士人群体如何在时代的巨变中自处且展望?作为一部对于一个地域士人之学做纵跨五个世纪宏观考察的研究著作,美国哈佛大... 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士人,为何其学术史会呈现忽隐忽显的地方脉络?这种脉络又如何体现地方士人社群和地域意识的变迁?士人群体如何在时代的巨变中自处且展望?作为一部对于一个地域士人之学做纵跨五个世纪宏观考察的研究著作,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Peter K.Bol)教授《志学斯邑:1100~1600年间婺州士人之志业》(Localizing Learning:The Literati Enterprisein Wuzhou,1100-1600)一书就以上问题给予了较为充分的探讨。本文拟分两个部分,首先对这部英文新著的整体框架做尽量简明的介绍,然后再提供一些个人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意识 宏观考察 士人群体 修齐治平 婺州 个人思考 整体框架 学术史
下载PDF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9
作者 肖潇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天人合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十大理念之一,是贯通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思想。从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不违农时”的日常劳作...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天人合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十大理念之一,是贯通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思想。从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不违农时”的日常劳作,到修齐治平“以德配天”的治国理政,天人合一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用伦常。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天”和“人”的意蕴都十分丰富。“天”既指自然世界还指伦常义理,“人”对天的主动性既指自然主动也指道德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 以德配天 天人合一 修齐治平 高考 治国理政
下载PDF
总书记用典
20
《党的生活(河南)》 2023年第10期4-5,共2页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既是进行道德教育和践履的理论体系,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目的。这在《礼记·大学》中...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既是进行道德教育和践履的理论体系,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目的。这在《礼记·大学》中有非常完整的论述。由内及外,从个体到家庭再到国家、天下,个体道德在外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达到化成天下的境界。换言之,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之江新语 个体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 由内及外 修齐治平 化成天下 道德修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