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代儒家省过工夫的发展脉络——以儒家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璐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44,共21页
宋明儒学的修身工夫大体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对至善的道德主体的涵养与扩充工夫,另一种是对私意欲念等内在昏暗面的省察与改正工夫。宋明儒学主流多强调涵养工夫在实践上的优先性,反对一味地关注省过。自明代以来,记录内心世界真实层面...
宋明儒学的修身工夫大体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对至善的道德主体的涵养与扩充工夫,另一种是对私意欲念等内在昏暗面的省察与改正工夫。宋明儒学主流多强调涵养工夫在实践上的优先性,反对一味地关注省过。自明代以来,记录内心世界真实层面的修身日记在儒家群体内部兴起,逐渐成为儒家改过实践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修身日记还受到晚明善书运动中出现的《功过格》的冲击,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更为细密、严格,反映出这一时期儒家内在省察改过工夫的深入。然而由于儒家内部反对过度关注省过的声音一直存在,加之暴露内心昏暗面会对自我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修身日记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质疑和压力,折射出宋明儒学修身工夫的内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修身
日记
宋明儒学
修身
工夫
幽暗意识
原文传递
明代的儒家修身日记——一项基于文体学的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明智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类型,修身日记是儒者专用于省察自身的工具,其内容多元、体制多样。宋元时期儒学的发展和书院有较密切的联系,明末清初的善书运动也对当时的儒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有鉴于此,可从两方面理解该文体:第一,非系统...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类型,修身日记是儒者专用于省察自身的工具,其内容多元、体制多样。宋元时期儒学的发展和书院有较密切的联系,明末清初的善书运动也对当时的儒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有鉴于此,可从两方面理解该文体:第一,非系统的修身日记与宋元书院的学规、日课型日记有直接继承关系;第二,簿记式修身日记的符号,尤其是其《功过格》的符号,多来源于佛教与道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过格》
书院
学规
日课型
日记
修身
日记
善书
道德有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明修身日记与阳明学的发展
3
作者
郑明智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晚明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修身日记,这和阳明学有较强联系。阳明学内部、士人社群在中晚明出现新变化:第一,阳明的“良知”属于形而上学部分,落实到现实层面需要外在形式加以表达。第二,阳明学的心一元论引起“道德严格主义”的倾向,儒者也...
晚明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修身日记,这和阳明学有较强联系。阳明学内部、士人社群在中晚明出现新变化:第一,阳明的“良知”属于形而上学部分,落实到现实层面需要外在形式加以表达。第二,阳明学的心一元论引起“道德严格主义”的倾向,儒者也需借助具体手段修习。第三,儒者本身有互相规过的传统,再加上中晚明士人群体意识觉醒,儒者组织大量的讲会、省过会。上述原因促使阳明后学积极采用修身日记。修身日记的使用,也促进阳明后学道德的精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
日记
阳明学
良知
省过会
讲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修身日记的属性与功能
4
作者
郑明智
方遥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9-45,共7页
明清修身日记是儒者记录自身日常道德实践过程的载体。其主要有两种属性:一是纪实性,修身日记最初是作记录日常生活,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而呈于山长或者同窗审阅之用;二是公共性,儒者内心坦荡,向来有传阅自己日记互证所学、互相改过的传统...
明清修身日记是儒者记录自身日常道德实践过程的载体。其主要有两种属性:一是纪实性,修身日记最初是作记录日常生活,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而呈于山长或者同窗审阅之用;二是公共性,儒者内心坦荡,向来有传阅自己日记互证所学、互相改过的传统。修身日记的主要功能在于自省或者在规过会上请成德君子诊断,以此省察改过,次要功能则是用于学习、交流、交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
日记
明清儒者
纪实性
公共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明修身记录和儒家修身工夫的完善——以儒家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郑明智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3-49,共7页
明季以后,修身日记成为儒者较为普遍的修身方式。修身日记的发展,不仅受到以《功过格》为代表的善书运动的影响,还与明代学术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向有关。在晚明,阳明后学的“现成良知”说和袁了凡的《功过格》造成了“狂者自...
明季以后,修身日记成为儒者较为普遍的修身方式。修身日记的发展,不仅受到以《功过格》为代表的善书运动的影响,还与明代学术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向有关。在晚明,阳明后学的“现成良知”说和袁了凡的《功过格》造成了“狂者自医”、道德功利主义等不良后果。对此进行回应的刘宗周、陆世仪等人提倡“迁善改过”之法,这反映出儒者修身方式面临困境,儒学内部工夫论呈现礼仪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修身
日记
自省精神
礼仪文化
《功过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儒家省过工夫的发展脉络——以儒家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璐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44,共21页
文摘
宋明儒学的修身工夫大体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对至善的道德主体的涵养与扩充工夫,另一种是对私意欲念等内在昏暗面的省察与改正工夫。宋明儒学主流多强调涵养工夫在实践上的优先性,反对一味地关注省过。自明代以来,记录内心世界真实层面的修身日记在儒家群体内部兴起,逐渐成为儒家改过实践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修身日记还受到晚明善书运动中出现的《功过格》的冲击,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更为细密、严格,反映出这一时期儒家内在省察改过工夫的深入。然而由于儒家内部反对过度关注省过的声音一直存在,加之暴露内心昏暗面会对自我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修身日记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质疑和压力,折射出宋明儒学修身工夫的内在张力。
关键词
明代
修身
日记
宋明儒学
修身
工夫
幽暗意识
Keywords
Ming Dynasty
Self-cultivation Diary
Neo-Confucianism
Self-cultivation
Perception of Darkness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的儒家修身日记——一项基于文体学的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明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文摘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类型,修身日记是儒者专用于省察自身的工具,其内容多元、体制多样。宋元时期儒学的发展和书院有较密切的联系,明末清初的善书运动也对当时的儒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有鉴于此,可从两方面理解该文体:第一,非系统的修身日记与宋元书院的学规、日课型日记有直接继承关系;第二,簿记式修身日记的符号,尤其是其《功过格》的符号,多来源于佛教与道教。
关键词
《功过格》
书院
学规
日课型
日记
修身
日记
善书
道德有察
分类号
I26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明修身日记与阳明学的发展
3
作者
郑明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文摘
晚明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修身日记,这和阳明学有较强联系。阳明学内部、士人社群在中晚明出现新变化:第一,阳明的“良知”属于形而上学部分,落实到现实层面需要外在形式加以表达。第二,阳明学的心一元论引起“道德严格主义”的倾向,儒者也需借助具体手段修习。第三,儒者本身有互相规过的传统,再加上中晚明士人群体意识觉醒,儒者组织大量的讲会、省过会。上述原因促使阳明后学积极采用修身日记。修身日记的使用,也促进阳明后学道德的精进。
关键词
修身
日记
阳明学
良知
省过会
讲会
分类号
F279.29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修身日记的属性与功能
4
作者
郑明智
方遥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9-45,共7页
基金
福建师范大学廉洁文化研究中心项目(VF-2215)。
文摘
明清修身日记是儒者记录自身日常道德实践过程的载体。其主要有两种属性:一是纪实性,修身日记最初是作记录日常生活,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而呈于山长或者同窗审阅之用;二是公共性,儒者内心坦荡,向来有传阅自己日记互证所学、互相改过的传统。修身日记的主要功能在于自省或者在规过会上请成德君子诊断,以此省察改过,次要功能则是用于学习、交流、交友。
关键词
修身
日记
明清儒者
纪实性
公共性
Keywords
self-cultivation diary
confucian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arration
publicity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明修身记录和儒家修身工夫的完善——以儒家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郑明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3-49,共7页
基金
2022年度福建师范大学廉洁文化研究中心项目(VF-2215)。
文摘
明季以后,修身日记成为儒者较为普遍的修身方式。修身日记的发展,不仅受到以《功过格》为代表的善书运动的影响,还与明代学术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向有关。在晚明,阳明后学的“现成良知”说和袁了凡的《功过格》造成了“狂者自医”、道德功利主义等不良后果。对此进行回应的刘宗周、陆世仪等人提倡“迁善改过”之法,这反映出儒者修身方式面临困境,儒学内部工夫论呈现礼仪化趋势。
关键词
晚明
修身
日记
自省精神
礼仪文化
《功过格》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代儒家省过工夫的发展脉络——以儒家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王璐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原文传递
2
明代的儒家修身日记——一项基于文体学的考察
郑明智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晚明修身日记与阳明学的发展
郑明智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清修身日记的属性与功能
郑明智
方遥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晚明修身记录和儒家修身工夫的完善——以儒家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郑明智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