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形和能量双重准则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行为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宗平 徐金俊 +1 位作者 薛建阳 王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7,共9页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地震损伤的评估机制,首先根据17个SRC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实测数据,建立该类结构柱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量化指标;之后采用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重准则,结合异形柱结构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的办法提出...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地震损伤的评估机制,首先根据17个SRC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实测数据,建立该类结构柱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量化指标;之后采用基于变形和能量的双重准则,结合异形柱结构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的办法提出了适用于SRC异形柱抗震性能演化的Park-Ang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态水平可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正常使用、暂时使用、修复后可使用、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在满足84.13%的概率保证率下各水平的柱构件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700、1/150、1/100、1/50和1/35;提出的修正Park-Ang损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地震损伤的演变规律;通过控制损伤阀值,明确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各性态水平下的地震损伤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异形柱 性态水平 修正park-ang模型 组合系数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柱的损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3-207,285,共6页
为提出适合型钢混凝土(SRC)柱应用的损伤指数计算模型,基于SRC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采用修正Park-Ang模型对课题组已完成的14个SRC柱试件进行了不同位移角幅值下的损伤指数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修正Park-Ang模型在计算... 为提出适合型钢混凝土(SRC)柱应用的损伤指数计算模型,基于SRC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采用修正Park-Ang模型对课题组已完成的14个SRC柱试件进行了不同位移角幅值下的损伤指数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修正Park-Ang模型在计算SRC柱损伤指数时离散程度较大,不能反映型钢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SRC柱在不同性态水平下的损伤指数建议值和考虑配钢率影响的SRC柱双参数损伤指数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该模型可以合理的反映不同参数SRC柱的损伤发展过程,可为SRC结构基于性态的震损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损伤指数 修正park-ang模型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损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鑫 阎石 +1 位作者 李兵 赵乃志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54-158,共5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轴压比系数和体积配箍率等因素对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滞回特性的影响和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条件下的变形指标。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滞回... 该文主要研究了轴压比系数和体积配箍率等因素对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滞回特性的影响和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条件下的变形指标。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滞回特性等抗震性能指标。基于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该文采用修正Park-Ang模型对12个配有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不同位移角幅值下的损伤指数计算对比分析。基于不同性能水平下的变形和相关参数试验结果,提出了以裂缝宽度和纵向钢筋应力水平、残余变形、极限转角分别作为正常使用、可修和避免倒塌等性能水平的评定参数,并建议了相应性能水平的限值。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该模型可以合理的反映不同参数高强混凝土柱的损伤发展过程,可为高强混凝土结构基于性态的震损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柱 损伤指数 修正park-ang模型 低周往复加载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RC框架结构基于构件损伤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耀庭 杜晓菊 杨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1,共13页
首先根据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结果,探讨王东升的修正Park-Ang模型的适用性;然后基于构件层次的结构损伤指标为地震需求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IDA的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分析结果,探讨了结构基于损... 首先根据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结果,探讨王东升的修正Park-Ang模型的适用性;然后基于构件层次的结构损伤指标为地震需求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IDA的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分析结果,探讨了结构基于损伤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王东升提出的修正Park-Ang模型考虑了加载路径的影响,能较准确地反映首次超越破坏后累积损伤的发展过程,且总体上判别试件损伤状态的准确性相对较高;基于损伤的IDA能较好地反映整体结构及局部的损伤发展过程、结构的失效破坏机制,能准确地判别结构的薄弱环节,但结构损伤指标会产生超出1.0的情况,不能很好地体现损伤指标原始定义的基本含义;相较结构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基于结构损伤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结构的响应与自身的能力,更全面地评估了结构的性能水准,能预测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各性能状态的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修正park-ang损伤模型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分析 柱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