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教符箓与咒语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远国 《中国道教》 CSSCI 1991年第3期22-27,共6页
符箓与咒语,是道教特有的主要法术。在道教的文献中,有关符咒的记述多不胜举。道教中把书符念咒作法之则,称为“符法”、“道法”。或简称“法”。道教法术的内容非常庞杂,包括符、咒术、手印(指诀)、禹步(天罡)、禁法、雷法、隐形法、... 符箓与咒语,是道教特有的主要法术。在道教的文献中,有关符咒的记述多不胜举。道教中把书符念咒作法之则,称为“符法”、“道法”。或简称“法”。道教法术的内容非常庞杂,包括符、咒术、手印(指诀)、禹步(天罡)、禁法、雷法、隐形法、分身法、占卜、风角、星算、三棋、九宫、八卦、龟策、望气、占梦、推命、看相、堪舆风水、术数、奇门遁甲、乘(足乔)、扶乩、降鸾等。在这些法术中,尤以符箓、咒语为要,故社会上称修持法术的道士为符箓派。可见,对符咒的研究,是打开道教法术奥秘的一把钥匙。本文专此而论。一、符箓的由来与演变符箓之源,出于古时巫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篆 奇门遁甲 雷法 修持 符箓派 分身法 符水 推命 三棋 道法会元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都市佛教发展的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习五一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佛法 人间佛教 佛教发展 净土 佛教传入 修持 居士 国都 中原 赵朴初
原文传递
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 被引量:4
3
作者 白化文 《中国文化》 1992年第1期81-87,共7页
一 對宗教來說,男女交合是否妨礙修持,常常成為一個重大問題。人所共知,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佛教(特別是漢化佛教)的出家五眾,還有,如道教的全真教男女道士,都是終生禁慾的。
关键词 一角仙人 全真教 柳翠 明悟禅师赶五戒 修持 素女 悟禅 周月仙 小观 老和尚
下载PDF
笔墨境界与人格修持的统一——兼论中国画的美育功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旭 《美术大观》 2006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笔性 美育功能 修持 人格 道德修养 兼论
下载PDF
现代中医祝由科医生的训练、修持和临床治病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世明 《光明中医》 2009年第1期118-119,共2页
关于"祝由科"的发展,学术界多有争议。尽管王永炎院士多次讲过"祝由"应得到重视,应加以研究,推广应用,但仍未见到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的文件。本刊经常收到许多关于祝由的文章,但一直没有刊用。为了学术交流和研究,选... 关于"祝由科"的发展,学术界多有争议。尽管王永炎院士多次讲过"祝由"应得到重视,应加以研究,推广应用,但仍未见到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的文件。本刊经常收到许多关于祝由的文章,但一直没有刊用。为了学术交流和研究,选登周世明医生的论文,仅供大家讨论参考之用,若有不同看法或认识,欢迎来稿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由 训练 修持 治病 研究
下载PDF
藏密艺术欢喜佛的种类、由来和理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蓝玉 《西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1期51-54,共4页
佛教戒律森严,僧人清心寡欲,视淫为首戒,犯者会被逐出禅门。藏传佛教的宁玛、萨迦派,却容许娶妻生子。而藏密更有男女双修之举。其修持的本尊神象,多作男女拥抱之相,即所谓“欢喜佛”。西藏的寺院大都有欢喜佛象,或是塑成象、或是壁画,... 佛教戒律森严,僧人清心寡欲,视淫为首戒,犯者会被逐出禅门。藏传佛教的宁玛、萨迦派,却容许娶妻生子。而藏密更有男女双修之举。其修持的本尊神象,多作男女拥抱之相,即所谓“欢喜佛”。西藏的寺院大都有欢喜佛象,或是塑成象、或是壁画,或是制成唐嘎画卷。有的欢喜佛象塑在大殿后或侧旁的小间密室里;有的塑或画在专设的佛殿里,满室皆是,彻屋生春。欢喜佛殿不轻易让俗人参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才渐为外人所睹。但,至今一些密室神殿仍不许女性入内,渗透着神秘气氛。藏密修持,重根器,尤其是格鲁派,采取了先显后密的修持程序,只有具有善根者,学好显宗后,才能由师传单独传授密室修持,并严禁外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密 修持 理义 格鲁派 娶妻生子 萨迦派 双修 善根 根器 金刚乘
下载PDF
净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论与修持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亚仲 《法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4-43,共10页
一、持名念佛的来源及影响 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初祖东晋慧远(334—416)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侧重于禅观念佛,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念佛的方式,实际上都与后世的净土宗不同:从北魏昙鸾(476—542)开始提倡口称念佛.经隋... 一、持名念佛的来源及影响 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初祖东晋慧远(334—416)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侧重于禅观念佛,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念佛的方式,实际上都与后世的净土宗不同:从北魏昙鸾(476—542)开始提倡口称念佛.经隋朝道绰(562—645),至二祖唐朝善导(613—681),以“三经一论”为教材.以“持名念佛”为方式的净土宗宗义和行仪得以完备地组成.所以善导为公认的净土宗实际创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宗 念佛 修持 创立者 三昧 慧远 祖师 禅观
原文传递
怀念伯父陈撄宁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仲琏 《中国道教》 CSSCI 1989年第2期19-22,共4页
岁月荏苒,转眼间伯父离开我们已二十年了,每想起往事或重读遗稿,他那慈祥和蔼的容颜,如在眼前,不由人要想到他潜心研究道教学说六十余年,对《道藏》内、外丹经及静功修持之道,有极高造诣,撰有不少著作和文稿,在道教界有广泛影响,也是他... 岁月荏苒,转眼间伯父离开我们已二十年了,每想起往事或重读遗稿,他那慈祥和蔼的容颜,如在眼前,不由人要想到他潜心研究道教学说六十余年,对《道藏》内、外丹经及静功修持之道,有极高造诣,撰有不少著作和文稿,在道教界有广泛影响,也是他被誉为近代道教学者的原因。他对中医理论,也有研究,为中医界所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撄宁 道教学者 丹经 修持 道协 中医理论 教协 《道藏》 炼气化神 大渊忍尔
原文传递
试论道家道教的生死智慧及其现实意义
9
作者 宇汝松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道家 道教 生死问题 “道” 修持 超脱
原文传递
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旺成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2期17-21,共5页
佛教哲学是佛教独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佛教徒进行修持以期解脱的理论依据,也是佛教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深入研究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的有机联系,必将促进哲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佛教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与佛教医学密切相... 佛教哲学是佛教独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佛教徒进行修持以期解脱的理论依据,也是佛教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深入研究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的有机联系,必将促进哲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佛教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与佛教医学密切相关的有“四谛”、“缘起性空”“四大增损”、“五大归纳法”等内容。“四谛”是佛教的基本内容:四谛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谛的意义是真理。四谛所依据的哲学理论是“缘起性空”“缘起”,亦名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 缘起性空 道谛 缘起论 修持 摩诃止观 增损 灭谛 文殊师利 入不二法门
下载PDF
论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立天 《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16-20,共5页
人类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型。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体系为例,就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作一初步的探讨。我想这对于深入把握佛教文化的内在特质... 人类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型。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体系为例,就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作一初步的探讨。我想这对于深入把握佛教文化的内在特质、基本精神、特定功能和未来走向,是有意义的。探讨佛教文化体系,首先要对什么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作出明确的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 现观 大乘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信仰 佛所 佛教文献 修持 佛教信徒 缘起论
下载PDF
昙鸾与慧远净土思想比较研究——昙鸾研究之四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光明 《五台山研究》 1990年第4期16-20,共5页
昙鸾(476—542),雁门娄烦(今山西原平)人,北朝五台山高僧。他一生专修净观,弘扬净业,为净土立宗奠定了基础,近代学者推之为净土宗“初祖”。慧远(334—416),也是雁门娄烦人,东晋高僧。他曾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象前集徒结社念佛,共... 昙鸾(476—542),雁门娄烦(今山西原平)人,北朝五台山高僧。他一生专修净观,弘扬净业,为净土立宗奠定了基础,近代学者推之为净土宗“初祖”。慧远(334—416),也是雁门娄烦人,东晋高僧。他曾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象前集徒结社念佛,共期往生净土,被后代净土门人推之为净土宗始祖。这两位都曾被推为始祖的高僧,生活时代相差一个多世纪,那么,到底谁是净土宗的真正始祖呢?显然,有必要对他们的净土思想进行比较。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净土宗 往生净土 称名念佛 观想念佛 道教思想 实相念佛 净业 修持 十念
下载PDF
禅与诗
13
作者 蒋述卓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9-27,共9页
一、禅境与诗境禅,本梵文Dhyāna音译的略称,意为沉思、静虑,汉魏时译经就常译为"静虑"或"禅定".这是佛教禅观学派重要的修行方法,它要求修持者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通过控制自己的意念,去欲存净,厌离生死,久之... 一、禅境与诗境禅,本梵文Dhyāna音译的略称,意为沉思、静虑,汉魏时译经就常译为"静虑"或"禅定".这是佛教禅观学派重要的修行方法,它要求修持者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通过控制自己的意念,去欲存净,厌离生死,久之则达到身心轻安、精神愉悦、观照空寂明净的状态,就可从世俗苦海中超脱出来,获得一种大智慧,即所谓大彻大悟.相传,在印度,佛祖释迦牟尼为了寻求解脱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观 静虑 禅定 轻安 修持 译经 精神愉悦 佛性 说禅 印度佛教
下载PDF
斯里兰卡的僧伽教育 被引量:2
14
作者 法光 僧广兴 圆慈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4-29,共6页
此文是斯里兰卡法光(K.Dhammajoti)长老在一次国际佛教教育专题讨论会的发言.文章通过对斯里兰卡僧伽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的介绍,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在我们的各级僧伽教育中怎样摆正智与信或学与修... 此文是斯里兰卡法光(K.Dhammajoti)长老在一次国际佛教教育专题讨论会的发言.文章通过对斯里兰卡僧伽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的介绍,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在我们的各级僧伽教育中怎样摆正智与信或学与修的位置?在现代僧伽教育中既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应有的知识水准以从事适应时代的弘法利生工作的能力,又要在戒定修持中具有坚持不懈的信念.读了法光长老的文章,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迪呢?如何反思我国十年来的僧伽教育,此其时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伽 弘法 修持 巴利语 阿兰若 正智 维纳 利生 上座部 佛学研究
原文传递
天地门教抉原 被引量:2
15
作者 濮文起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8-190,共13页
天地门教是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教派。自清初问世以后,三百多年来,一直在民间社会流传,对下层民众的信仰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史籍缺乏记载,人们对它的来龙去脉和内中秘密很少了解。本文... 天地门教是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教派。自清初问世以后,三百多年来,一直在民间社会流传,对下层民众的信仰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史籍缺乏记载,人们对它的来龙去脉和内中秘密很少了解。本文依据田野调查所得资料,从组织传承,经卷与教义、仪式、修持,历史作用与现实影响三个方面,对天地门教进行抉原梳理,旨在将这支被历史尘封已久的民间宗教教派昭示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门教 经卷 教义 仪式 修持
原文传递
素问译注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应秋 《中医杂志》 1958年第1期62-66,共5页
前言现代人读古典著作,不是困于诘倔聱牙的本文,便是碍于浩如烟海的疏注,因此许多有价值的古书,便渐渐和现代人陌生起来。不仅是现代人讯古书如此,就是古人读远古的著作,亦常常遇到这困难。例如“说苑”善说篇有首越人歌。
关键词 精气 精水 日月 黄帝 气主 德全不危 六腑 修持 天地 祖国医学 岐伯 肌肉若一 胃水
下载PDF
民国年间的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振农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7-34,47,共9页
高振农先生的《民国年间的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一文,回忆了这间著名的佛教居士团体的历史和弘法事业,资料丰富,史事翔实.总结历史是为了策励将来.过去的居士道场在弘护三宝的事业中作出的种种贡献,对今天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居士团... 高振农先生的《民国年间的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一文,回忆了这间著名的佛教居士团体的历史和弘法事业,资料丰富,史事翔实.总结历史是为了策励将来.过去的居士道场在弘护三宝的事业中作出的种种贡献,对今天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居士团体当有启发资取之益.民国年间的佛教教育事业亦有相当可观之处,希望教界大德能提供这方面的回忆文章,以为当今办僧教育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佛教居士林 民国年间 上海佛教居士林 高振农 弘法 佛学研究会 唯识学 大乘起信论 海潮音 修持
原文传递
精进修持兴禅宗 整肃规约建道场 记扬州高旻寺德林长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尚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0-52,共3页
2015年6月22日,扬州高旻寺住持德林长老圆寂。一代高僧,撒手西归,噩耗传来,四众哀恸,海天同悲。长老一生流水行云百余年,弘扬祖风,整肃规约,精进修持,唯倡参禅悟道,令僧众和合,使寺院秩序井然,为各方信善所景仰。此篇文章特为怀念德老而... 2015年6月22日,扬州高旻寺住持德林长老圆寂。一代高僧,撒手西归,噩耗传来,四众哀恸,海天同悲。长老一生流水行云百余年,弘扬祖风,整肃规约,精进修持,唯倡参禅悟道,令僧众和合,使寺院秩序井然,为各方信善所景仰。此篇文章特为怀念德老而作,历数德老生前代表性事迹,祈愿长老不舍众生,早日乘愿归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规约 修持 道场 禅宗 圆寂 住持 高僧
原文传递
修戒之目的和我们受戒后的努力方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元天 《中国道教》 CSSCI 1990年第2期6-7,共2页
各位戒子: 借此法坛,我宣讲一下道士出家之目的和我们受戒后的努力方向,与大众共同商讨。一、人有三品 (一)上品之人,就是经中所称的“上士”。这种人天性善良,道根深厚,不教自知。对社会共同的秩序、规范自觉地去遵守,好的事情自觉地去... 各位戒子: 借此法坛,我宣讲一下道士出家之目的和我们受戒后的努力方向,与大众共同商讨。一、人有三品 (一)上品之人,就是经中所称的“上士”。这种人天性善良,道根深厚,不教自知。对社会共同的秩序、规范自觉地去遵守,好的事情自觉地去做,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二)中品之人,就是经中所称的“中士”。这类人与道有缘,自具善根,但不脱俗念,常存烦脑妄想。这种人在道可以修持成仙,在俗亦可以立功、立德、立言。 (三)下品之人,就是经中所称的“下士”。这类人的最大弱点:是非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持 诸恶莫作 善根 法坛 立德 持戒 陈樱宁 张道陵 司马承 陆修静
原文传递
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中)——《道教义理学综论》之部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养正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道教 教义 《易》学 义理学 参同契 为道 修持 综论 经典 方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