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2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农村基督教信仰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杜景珍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当代 农村 基督教 宗教信仰 信徒 入教动机 社会学 教堂 教会
原文传递
盐井天主教史略 被引量:28
2
作者 保罗 泽勇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62,共12页
关键词 信徒 天主教史 教堂 事实 史略 先生 西藏 发展 盐井 永久性
全文增补中
北朝至隋唐五代间的女人结社 被引量:22
3
作者 宁可 郝春文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5期16-19,共4页
在东晋至隋唐五代间流行的各种私社中,有一种由女人结成的私社颇为引人注目,本文拟对这种私社略作探讨。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佛教结社广为流行。这类私社大多由在家的与出家的佛教信徒组成,多数从事以造像为中心的佛教活动。这类佛教结... 在东晋至隋唐五代间流行的各种私社中,有一种由女人结成的私社颇为引人注目,本文拟对这种私社略作探讨。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佛教结社广为流行。这类私社大多由在家的与出家的佛教信徒组成,多数从事以造像为中心的佛教活动。这类佛教结社一般称为邑、邑义、邑会、法义等,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这类私社统称为佛社。由女人结成的邑、邑义、法义,也是佛社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比丘尼 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 北齐 造像 中老年妇女 信徒 社邑 功德
下载PDF
东晋南北朝佛社首领考略 被引量:23
4
作者 郝春文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49-58,共10页
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北方及南方的一些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由僧尼与在家佛教信徒混合组成或仅由在家佛教信徒组成的多数以造象活动为中心的佛教团体。这种佛教团体的名称不一,以邑、邑义、法义等名目较为多见,也有的称为邑会、义会... 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北方及南方的一些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由僧尼与在家佛教信徒混合组成或仅由在家佛教信徒组成的多数以造象活动为中心的佛教团体。这种佛教团体的名称不一,以邑、邑义、法义等名目较为多见,也有的称为邑会、义会、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北朝 考略 佛教 混合组成 首领 信徒 僧尼 造像记 菩萨 都维那
下载PDF
乐论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康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30,共8页
向上师和文殊菩萨合掌致敬! 向从诸胜者之法言神变中 生成的金刚妙音躬身致敬, 音乐的应用给他人带来裨益, 我要将这无瑕的理论阐明。 虔诚信徒们的祭祀活动, 食不果腹的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乐论 祭祀活动 音乐 文殊 信徒 菩萨 中央音乐学院 扬升 祭祀歌曲 比喻
原文传递
一些农村宗教活动产生原因的探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清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0-41,共2页
一些农村信教者增多的原因主要有 :一些人精神生活贫乏 ,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自身无法解决 ,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为人民服务意识 ,加上这些地方文化建设落后 。
关键词 农村 宗教 信徒
下载PDF
辽代燕云地区佛教文化探论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国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7,共10页
辽代燕云地区崇佛信教者不分民族(汉、契丹均有)、不分阶层(贵族、平民均有)、不分性别(有男也有女),呈现出普及性和大众化的趋势;广大僧俗信徒组邑社、建寺庙塔幢、刻经讲经,佛事活动呈现多样性和繁复化倾向;佛教流派以密宗为主,... 辽代燕云地区崇佛信教者不分民族(汉、契丹均有)、不分阶层(贵族、平民均有)、不分性别(有男也有女),呈现出普及性和大众化的趋势;广大僧俗信徒组邑社、建寺庙塔幢、刻经讲经,佛事活动呈现多样性和繁复化倾向;佛教流派以密宗为主,并吸纳其他宗派教义“有用”成分及契丹原始萨满教中与密宗教义相类部分,同时杂采西域和中原佛教,文化内涵呈现兼容性和地域化特征。辽代燕云地区佛教文化之所以出现繁盛景象,尽管成因错综复杂,但却有它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要与唐及五代两次灭佛、契丹皇帝支持、社会民众需求及经济利益驱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辽代 经济利益驱动 佛事活动 文化内涵 社会民众 契丹 大众化 普及性 呈现 多样性 萨满教 地域化 兼容性 客观性 密宗 教义 信教 崇佛 信徒 僧俗 寺庙 宗派 必然 灭佛
原文传递
耶稣家庭与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 被引量:10
8
作者 陶飞亚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8-145,共18页
192 7年至 1 952年间以山东泰安马庄为中心的耶稣家庭 ,受当地五旬节派教会神召会活动的影响 ,将宗教与世俗生活结合起来 ,并声称按圣经中耶稣的教导 ,在团体中废除私产和血缘家庭 ,组织信徒在“共产式”的大家庭中共同劳动 ,过平均主... 192 7年至 1 952年间以山东泰安马庄为中心的耶稣家庭 ,受当地五旬节派教会神召会活动的影响 ,将宗教与世俗生活结合起来 ,并声称按圣经中耶稣的教导 ,在团体中废除私产和血缘家庭 ,组织信徒在“共产式”的大家庭中共同劳动 ,过平均主义的集体生活 ,走上了建设基督徒理想社会的乌托邦道路。虽然在严酷的岁月中这个团体得以维持和发展 ,但终因其内在矛盾和社会变化而解体 ,在实践中充分展示了乌托邦道路的魅力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 信徒 基督徒 基督教 乌托邦 圣经 教会 中共 私产 大家庭
原文传递
元代的维吾尔族喇嘛僧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羽新 《中国藏学》 CSSCI 1996年第2期50-59,共10页
元朝为了统治全国的政治需要,大力推崇佛教。元世祖忽必烈敕封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萨迦派的八思巴为帝师。以后,萨迦派的高僧连任帝师,首领全国佛教。忽必烈本人和许多皇族成员,都曾师从帝师,皈依了喇嘛教。在忽必烈的倡导和影响... 元朝为了统治全国的政治需要,大力推崇佛教。元世祖忽必烈敕封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萨迦派的八思巴为帝师。以后,萨迦派的高僧连任帝师,首领全国佛教。忽必烈本人和许多皇族成员,都曾师从帝师,皈依了喇嘛教。在忽必烈的倡导和影响下,许多达官贵族都成了大喇嘛的信徒。作为元朝政权重要支柱的不少维吾尔贵族,也皈依了喇嘛教,成为喇嘛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教 帝师 萨迦派 佛教 信徒 皈依 高僧 忽必烈 贵族 首领
下载PDF
东正教文化能否成为俄罗斯的主流文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宁 章自力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2,共6页
2002年8月,俄罗斯东正教教会再次提出把东正教文化课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的要求。这显然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东正教文化能否成为俄罗斯的主流文化并填补后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否定的观点。
关键词 教会 俄罗斯东正教 信徒 主流文化 东正教文化 俄罗斯 2002年8月 社会意识形态 必修课程 历史背景
原文传递
宗教徒的心理状态及有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盛苏娜 彭昌孝 +3 位作者 李箕君 谭俊华 陈震华 王顺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对89名不同地区的基督教徒、佛教徒进行SCL一90、CES一D及有关因素的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宗教徒组CES一口总分,SCL一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精神病因子高于一般群体(P<0.01);而人际关系、敌... 本文对89名不同地区的基督教徒、佛教徒进行SCL一90、CES一D及有关因素的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宗教徒组CES一口总分,SCL一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精神病因子高于一般群体(P<0.01);而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及偏执因子低于一般:群体(P<0.01);多元逐步回归揭示:影响宗教徒心理状态的因素是皈依宗教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及信教时间(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徒 信徒 心理状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石窟寺佛教瘗葬形式与传统丧葬礼俗之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随森 焦建辉 《中原文物》 2002年第4期65-69,共5页
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现的瘗葬形式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佛教信仰特别是其中的“轮回”说与我国“灵魂不灭”传统丧葬观念和“事死如事生”传统丧葬礼俗相结合的产物。东汉到魏晋时期富含佛教文化因素的墓葬为其初期表现形式 ,随着佛... 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现的瘗葬形式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佛教信仰特别是其中的“轮回”说与我国“灵魂不灭”传统丧葬观念和“事死如事生”传统丧葬礼俗相结合的产物。东汉到魏晋时期富含佛教文化因素的墓葬为其初期表现形式 ,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与发展 ,佛教信徒在石窟寺中凿龛安放死者尸体或骨灰 ,于是便出现了“石窟寺佛教瘗葬”这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 丧葬礼俗 丧葬观念 西魏 墓葬 东汉 佛教传入 轮回 灵魂不灭 信徒
原文传递
信徒、圣地及其关系——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国典 刘诚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8,共5页
宗教学者或宗教人类学者对仪式的研究,既有社会功能的研究取向,也有个人功能的研究取向。个人的研究取向更能使我们理解当代藏传佛教徒为什么仍然保留传统的朝圣模式。通过大量调查材料分析发现当代藏传佛教徒的朝圣主要表现为神圣对象... 宗教学者或宗教人类学者对仪式的研究,既有社会功能的研究取向,也有个人功能的研究取向。个人的研究取向更能使我们理解当代藏传佛教徒为什么仍然保留传统的朝圣模式。通过大量调查材料分析发现当代藏传佛教徒的朝圣主要表现为神圣对象性、时间性、仪式性、诱因性、心因性、社会支持性、我与无我的二元性这样七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朝圣 信徒 圣地 宗教心理
原文传递
藏式佛塔考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尕藏加 《中国藏学》 CSSCI 1996年第3期122-129,共8页
藏式佛塔,是指藏传佛教体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佛塔形式。长期以来,由于藏传佛教信徒以造塔作为一种修德积福的途径.无论僧俗都热衷于建造佛塔。藏族地区遂成为当今世界拥有佛塔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藏族地区,随处可见大小不等、形制各... 藏式佛塔,是指藏传佛教体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佛塔形式。长期以来,由于藏传佛教信徒以造塔作为一种修德积福的途径.无论僧俗都热衷于建造佛塔。藏族地区遂成为当今世界拥有佛塔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藏族地区,随处可见大小不等、形制各异的佛塔,这类佛塔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从信仰的角度看,它是藏传佛教信徒的一种崇拜对象;从表面形式看,它又是一种别具风格的藏传佛教建筑艺术;从它所蕴涵的深层意义去分析,它则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象征物。因而称之为藏式佛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塔 藏传佛教 形制 僧俗 崇拜 考述 信仰 信徒 蕴涵 形式
下载PDF
普京与东正教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正泉 《百年潮》 2008年第8期43-46,共4页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它与天主教和新教并列为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东正教在俄罗斯已有千余年历史,沙皇时期被立为国教。1897年,东正教信徒达8730万人,占当时俄罗斯帝国总人口的69.5%。到2007年,俄国内信奉东正教的人数已经超...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它与天主教和新教并列为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东正教在俄罗斯已有千余年历史,沙皇时期被立为国教。1897年,东正教信徒达8730万人,占当时俄罗斯帝国总人口的69.5%。到2007年,俄国内信奉东正教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而海外的东正教信徒还有4800万。2007年12月12日,普京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东正教在我国的信徒众多,约80%的俄罗斯居民这样或那样自认为与东正教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正教 普京 俄罗斯 记者采访 基督教 天主教 信徒 总人口
原文传递
基督教内地会和循道公会在黔西北苗彝地区传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坦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1-25,共5页
内地会(China Thland Mission)、循道公会(Methodist Missionary sodely)是基督教(新教)传入贵州历史最久、教徒最多、影响最大的两个主要宗派。1903年和1905年,内地会与循道公会开始传入黔西北苗族地区,后逐渐发展到彝族中。1914... 内地会(China Thland Mission)、循道公会(Methodist Missionary sodely)是基督教(新教)传入贵州历史最久、教徒最多、影响最大的两个主要宗派。1903年和1905年,内地会与循道公会开始传入黔西北苗族地区,后逐渐发展到彝族中。1914年,两派以威宁县灼圃梁子为界划分传教范围,内地会在灼圃梁子东南,循道公会居梁子西北。双方互不干扰,自谋发展。数十年间,两个宗派都在苗彝群众中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归化基督运动”,分别拥有苗、彝族信徒万数之众。内地会建立的“葛布苗族教会”和“结构彝族教会”,循道公会建立的“石门坎苗族教会”和“四方井彝族教会”,都成为全国较大的少数民族教会,名扬遐迩。基督教中华续行委办会于1922年编纂的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资料《中华归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道公会 内地会 黔西北 早期基督教 救赎 彝族 宗派 信徒 神学思想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佛教戒律的特点及其在佛教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亦平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351-357,共7页
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是要信徒防非止恶,修习善行,完善道德,觉悟人生。戒律作为佛教“三藏”之一,小乘“三学”之首,大乘“六度”之一,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弘法的基本点在于弘戒,只有使众多佛教徒严守戒律才... 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是要信徒防非止恶,修习善行,完善道德,觉悟人生。戒律作为佛教“三藏”之一,小乘“三学”之首,大乘“六度”之一,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弘法的基本点在于弘戒,只有使众多佛教徒严守戒律才能保持佛教旺盛的生命力。几千年的佛教传播史也表明,弘扬戒律既应保持佛教的庄严性,又应因地、因时而宜,以适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社会和人生之需要。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与历史演变,分析了戒律在佛教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持戒及持戒的意义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戒律 印度佛教 佛教发展 中国佛教 根本精神 为善去恶 现代社会 信徒 日本佛教 人伦关系
下载PDF
云南傣族与小乘佛教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之清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由缅、泰等国传入云南的小乘佛教 ,历史悠久、影响很大 ,时至今日。云南上座部佛教已深深渗透到傣族社会 ,信徒信仰之虔诚 ,在其生活习俗、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表现得很具体。本文试就这些情况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小乘佛教 云南 傣族 上座部佛教 生活习俗 虔诚 信徒 佛事
原文传递
走出信徒与公民的认同困境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文 《文化纵横》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中国的宗教复兴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与此相伴,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成熟的宗教,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族群如何在一个民族国家中共存等老问题,又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前一问题实则与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冲击相关,是中国面对西方... 中国的宗教复兴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与此相伴,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成熟的宗教,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族群如何在一个民族国家中共存等老问题,又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前一问题实则与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冲击相关,是中国面对西方,重新为自身传统树立合法性这一焦虑感的延续;而后者更涉及到一个大国,如何继承和统合其内部丰富的文化差异性的问题。方文此文,正对关乎这两大问题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做出了修正,从任一宗教认同提供的伦理基础中,我们都可发现其通向公民认同的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认同 认同困境 信徒 宗教复兴 中国历史 文化差异性 社会现象 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信仰在人生中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天策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27-129,共3页
一、什么是信仰信仰,自启蒙时代以来被知识界视为迷信的代名词,信仰行为素有信仰主义的恶谥。这是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厌恶造成的。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知识的求实精神恰相对立,它的迷信、偏狭、狂热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学、理性每进一... 一、什么是信仰信仰,自启蒙时代以来被知识界视为迷信的代名词,信仰行为素有信仰主义的恶谥。这是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厌恶造成的。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知识的求实精神恰相对立,它的迷信、偏狭、狂热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学、理性每进一步都要先同它作艰巨的较量。但是由此认为“一切信仰都是有害的”(罗素)却失于偏颇。其实,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普遍精神现象,宗教信仰仅是它的一种内容和形式,在人们揭露批判宗教的社会本质时,也应揭示出宗教信仰的人性原因,不然无法解释这一愚昧现象何以遍及全人类,并在科学发达、文明昌盛的今日仍不绝如缕地延续着、发展着。人天性中有一种信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性宗教 宇宙 宗教学 崇拜对象 信徒 佛教 祭仪 求实精神 信仰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