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由“潘彼得的梦”走向集体的行动——论俞铭传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
1
作者
司真真
《郑州师范教育》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俞铭传20世纪30年代属于现代诗派,入西南联大读研后受到艾略特等英美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反思战争中个体的存在,诗中常运用科技意象和隐喻、反讽的艺术手法。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俞铭传由“潘彼得的梦”中醒来,对现实中种种黑暗现象...
俞铭传20世纪30年代属于现代诗派,入西南联大读研后受到艾略特等英美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反思战争中个体的存在,诗中常运用科技意象和隐喻、反讽的艺术手法。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俞铭传由“潘彼得的梦”中醒来,对现实中种种黑暗现象,尤其是资产阶级及其文明对人民的危害予以批评,强调行动和集体的力量,与左翼文学观念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
铭传
《诗三十》
现代主义
左翼
原文传递
论俞铭传诗歌的传播及其“世界性”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云霞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191,共12页
自闻一多《现代诗抄》之后,西南联大诗人俞铭传在汉语学界长期处于沉寂状态。而早在1940年代,他已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被当作是“中国诗人中最为年轻的一代”和“最具希望的诗人”加以译介,其多首作品在英语世界流传。俞铭传得以在海...
自闻一多《现代诗抄》之后,西南联大诗人俞铭传在汉语学界长期处于沉寂状态。而早在1940年代,他已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被当作是“中国诗人中最为年轻的一代”和“最具希望的诗人”加以译介,其多首作品在英语世界流传。俞铭传得以在海外传播虽有各种内外因素,但究其根本,还在于他诗歌写作的“世界性”。俞诗的“世界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符号的跨界性;意象与典故的跨文化性;抒情方式的客观化与非个人性;叙述模式的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性。探讨俞铭传诗歌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这位现代诗人的文学史意义,也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
铭传
《诗三十》
文学传播
世界性
原文传递
论俞铭传《诗三十》的互文性与跨文化想象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云霞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4-191,共8页
《诗三十》是诗人俞铭传于1945年出版的一部现代诗集,它创作于1937年至1945年间。这部诗集充满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乃至跨学科的意象与符号,其内容涉及西方神话与历史、文学与艺术、宗教与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它充分展示了诗人...
《诗三十》是诗人俞铭传于1945年出版的一部现代诗集,它创作于1937年至1945年间。这部诗集充满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乃至跨学科的意象与符号,其内容涉及西方神话与历史、文学与艺术、宗教与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它充分展示了诗人在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上的努力与探索。通过转借、引用、用典以及副文本等多种互文性方式,诗人试图建构一种开放式、动态性的复合型诗歌文本,一种依赖于读者阅读参与、进行互文性联想与想象的诗歌文本。《诗三十》中几乎每首诗都是一个互文性的文本,各种文本相互镶嵌、叠加、交织与碰撞,构成这部诗集丰富的跨文化想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
铭传
《诗三十》
互文性
跨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金研究现状和前景——兼及文学史叙述的转型
4
作者
坂井洋史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年第1期110-119,M0006,共11页
当下的巴金研究被迫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迫使巴金研究转折的最大原因是以民国时期文献资料数据库之公开及其快速发展为代表的资料之扩大和充实。如此史无前例的状况迫使研究者去审视“资料”概念本身,甚至引发以往“研究”的根本性...
当下的巴金研究被迫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迫使巴金研究转折的最大原因是以民国时期文献资料数据库之公开及其快速发展为代表的资料之扩大和充实。如此史无前例的状况迫使研究者去审视“资料”概念本身,甚至引发以往“研究”的根本性转型和质变。其实,被迫“转型和质变”的不仅是个别作家的研究。以个别研究为基础、将这些研究综合而成的“文学史”研究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被迫变更其范式。以巴金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前景的瞻望为切入点,也可对文学史叙述的转型问题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研究
汪漫铎
俞
铭传
点/线/面
文学史叙述
原文传递
题名
由“潘彼得的梦”走向集体的行动——论俞铭传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
1
作者
司真真
机构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出处
《郑州师范教育》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基金
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民国报刊中现代作家佚文佚信的整理与研究”(2024-ZDJH-759)
文摘
俞铭传20世纪30年代属于现代诗派,入西南联大读研后受到艾略特等英美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反思战争中个体的存在,诗中常运用科技意象和隐喻、反讽的艺术手法。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俞铭传由“潘彼得的梦”中醒来,对现实中种种黑暗现象,尤其是资产阶级及其文明对人民的危害予以批评,强调行动和集体的力量,与左翼文学观念相一致。
关键词
俞
铭传
《诗三十》
现代主义
左翼
Keywords
Yu Mingchuan
Thirty Poems
modernism
“Left-Wing”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俞铭传诗歌的传播及其“世界性”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云霞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19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罗伯特·白英跨文化叙事中的中国形象研究”(18BZW15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现代汉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4YJC751040)
文摘
自闻一多《现代诗抄》之后,西南联大诗人俞铭传在汉语学界长期处于沉寂状态。而早在1940年代,他已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被当作是“中国诗人中最为年轻的一代”和“最具希望的诗人”加以译介,其多首作品在英语世界流传。俞铭传得以在海外传播虽有各种内外因素,但究其根本,还在于他诗歌写作的“世界性”。俞诗的“世界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符号的跨界性;意象与典故的跨文化性;抒情方式的客观化与非个人性;叙述模式的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性。探讨俞铭传诗歌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这位现代诗人的文学史意义,也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
俞
铭传
《诗三十》
文学传播
世界性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俞铭传《诗三十》的互文性与跨文化想象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云霞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4-191,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现代汉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4YJC75104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诗三十》是诗人俞铭传于1945年出版的一部现代诗集,它创作于1937年至1945年间。这部诗集充满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乃至跨学科的意象与符号,其内容涉及西方神话与历史、文学与艺术、宗教与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它充分展示了诗人在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上的努力与探索。通过转借、引用、用典以及副文本等多种互文性方式,诗人试图建构一种开放式、动态性的复合型诗歌文本,一种依赖于读者阅读参与、进行互文性联想与想象的诗歌文本。《诗三十》中几乎每首诗都是一个互文性的文本,各种文本相互镶嵌、叠加、交织与碰撞,构成这部诗集丰富的跨文化想象内涵。
关键词
俞
铭传
《诗三十》
互文性
跨文化
Keywords
Yu Mingchuan
Thirty Poems
Intertextuality
Transcultur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金研究现状和前景——兼及文学史叙述的转型
4
作者
坂井洋史
机构
日本一桥大学
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年第1期110-119,M0006,共11页
文摘
当下的巴金研究被迫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迫使巴金研究转折的最大原因是以民国时期文献资料数据库之公开及其快速发展为代表的资料之扩大和充实。如此史无前例的状况迫使研究者去审视“资料”概念本身,甚至引发以往“研究”的根本性转型和质变。其实,被迫“转型和质变”的不仅是个别作家的研究。以个别研究为基础、将这些研究综合而成的“文学史”研究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被迫变更其范式。以巴金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前景的瞻望为切入点,也可对文学史叙述的转型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巴金研究
汪漫铎
俞
铭传
点/线/面
文学史叙述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由“潘彼得的梦”走向集体的行动——论俞铭传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
司真真
《郑州师范教育》
2024
0
原文传递
2
论俞铭传诗歌的传播及其“世界性”意义
汪云霞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3
论俞铭传《诗三十》的互文性与跨文化想象
汪云霞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巴金研究现状和前景——兼及文学史叙述的转型
坂井洋史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