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与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经济效益的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尹注增 许大彬 +4 位作者 谭向龙 张煊 赵之明 胡明根 刘荣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从经济效益角度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机器人组),14例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组)... 目的:从经济效益角度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机器人组),14例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分级、诊断及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分析两组保脾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及西药费用等情况。结果:机器人组保脾32例,腹腔镜组保脾12例,两组保脾率、保脾手术方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及胰瘘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的住院总费用、手术费用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拥有丰富的机器人、腹腔镜胰腺手术经验的中心而言,机器人与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的有效性、安全性并无差异。机器人在高难度及复杂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中可能更具优势,但目前机器人手术成本较高,限制了机器人手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切除术 机器人 腹腔镜检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保脾和切脾的胰体尾良性和交界性肿瘤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红林 程伏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比较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与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和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胰体尾良性肿瘤(包括交界性肿瘤)病人37例,将37例病人分为两组,保脾组11例,采用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切脾组2... 目的比较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与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和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胰体尾良性肿瘤(包括交界性肿瘤)病人37例,将37例病人分为两组,保脾组11例,采用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切脾组26例,采用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保脾组和切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5.34±12.25)分钟和(170.72±14.37)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分别为(108.52±13.11)ml和(186.25±17.43)ml,住院时间分别为(10.16±2.11)天和(12.78±2.78)天,奥曲肽使用量分别为(11.45±3.75)mg和(16.75±5.7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病理类型构成和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进行为期3年的术后随访,保脾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100%,切脾组为8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和交界性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和Warshaw法围术期临床疗效对比
3
作者 赖全友 高远 +2 位作者 贾鹏 陶开山 王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Kimura法和Warshaw法两种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围术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3年8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13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Kimura组(77例)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Kimura法和Warshaw法两种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围术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3年8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13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Kimura组(77例)和Warshaw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及术后胰瘘发生率、脾梗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Kimura组和Warshaw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215.8±64.8)min vs(193.5±77.6)min]、术中出血量[(194.2±53.7)mLvs(176.5±69.2)mL]、术后排气及禁食时间[2(1)d vs 3(1)d]、术后住院时间[9(4)d vs 8(3)d]等围术期指标及术后胰瘘(3例vs 4例)、脾梗死(0例vs 3例)、腹腔积液(3例vs 2例)、腹腔感染(2例vs 1例)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Kimura法和Warshaw法两种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对于胰体尾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围术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手 切除术 Kimura法 Warshaw法
下载PDF
经胰腺下后入路脾血管优先解剖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华永飞 江寅 +4 位作者 卢长江 吴胜东 黄静 王高卿 陆才德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7期850-852,共3页
目的总结经胰腺下后入路优先暴露脾动静脉的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评价该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将其分为胰腺下后入路和其他入路两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 目的总结经胰腺下后入路优先暴露脾动静脉的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评价该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将其分为胰腺下后入路和其他入路两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22例病例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21例成功保留脾动静脉,所有病例无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血小板升高、再次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将此22例患者按手术入路分为下后入路组和其他入路组。两组年龄、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ASA分级、术中失血、住院时间、术后胰瘘及B级胰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下后入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其他入路组(<0.05)。结论经胰腺下后入路脾血管优先解剖可缩短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且不增加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具有简捷、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术 后下入路 动静脉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燕南 贺修文 +1 位作者 陈剑 宋京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6年8月至2021年12月28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D组12例、对照组16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胰体尾肿...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6年8月至2021年12月28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D组12例、对照组16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胰体尾肿瘤切除手术,3D组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12例,对照组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5例、联合脾切除的胰体尾切除11例。3D组的保脾手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的手术时间[(202±53.8)min比(186.8±48.3)min]、术中出血量[(107.5±141.2)ml比(160.6±184.4)ml]、术后胰漏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6±2.5)d比(19.1±40.6)d]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提高腹腔镜胰体尾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保脾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腺肿瘤 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6
作者 张斌 李宏 周新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90min,术中出血150ml,其中1例发生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发现脾静...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90min,术中出血150ml,其中1例发生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发现脾静脉分支出血,术后恢复良好;12例患者术后随访3~3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和部分低度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肿瘤 切除术
下载PDF
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
7
作者 李伟 宋卫东(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S01期0180-0181,共2页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 交界性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5 年—2019 年期间收 治的 40 例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 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 交界性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5 年—2019 年期间收 治的 40 例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 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两组都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实施 切除手术治疗,前者实施胰体尾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后者实施保脾胰 体尾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相 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并发症 发生率也更低,组间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胰 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不仅 能够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经费,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且可行性高的手术治 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 腹腔镜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胰体尾癌患者肿瘤学预后及并发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罗顺 周显飞 +1 位作者 张阳 聂寒秋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胰体尾癌患者肿瘤学预后及并发症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接诊的100例胰体尾癌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 目的研究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胰体尾癌患者肿瘤学预后及并发症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接诊的100例胰体尾癌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LDPS),研究组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LSPDP)。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与实验室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长期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7 d的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比例,术后1、3 d腹水淀粉酶水平与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期内的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平均的生存时间、1、3、5年的生存率、术后复发率、平均的复发时间、1、3、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在治疗Ⅰ期、Ⅱ期胰体尾癌患者方面是一项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整块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