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二醇水平预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羽晶 任叶丹 黄云柯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7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雌二醇(E_(2))水平预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5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纳入观察组,将... 目的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雌二醇(E_(2))水平预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5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孕检正常的184例高龄孕妇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MCP-1、β-HCG、P、E_(2)水平并对比。另根据观察组的保胎结局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和保胎失败组,对比两组血清MCP-1、β-HCG、P、E_(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CP-1、β-HCG、P、E_(2)水平与观察组保胎结局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四者联合对观察组保胎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CP-1、β-HCG、P、E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失败率为10.70%,保胎失败组血清MCP-1、β-HCG、P、E_(2)水平均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且均是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CP-1、β-HCG、P、E_(2)水平联合预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特异度与单独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先兆流产患者血清MCP-1、β-HCG、P、E_(2)水平均较低,其中保胎失败患者以上指标血清水平更低,且以上指标联合对保胎失败的预测效能良好,可有效预测保胎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先兆流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雌二醇 保胎失败
下载PDF
孕早期先兆流产病人保胎失败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段鹏鹏 许芬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8期3474-3477,共4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先兆流产病人保胎失败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该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3年3月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名孕早期先兆流产住院保胎失败产妇的相关资... 目的:探讨孕早期先兆流产病人保胎失败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该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3年3月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名孕早期先兆流产住院保胎失败产妇的相关资料,按照7∶3比例分为建模集(n=140)和验证集(n=60),并以保胎失败后是否发生PTSD分为发生PTSD组与未发生PTSD组。以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产妇保胎失败后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将模型可视化,校准图评估该模型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并采用H-L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研究显示,140例建模集中有21名产妇保胎失败后发生PTSD(1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支持情况[家庭支持量表(PSS-Fa)]、抑郁程度(PHQ-9量表)、焦虑程度(GAD-7量表)、家庭人均月收入均为孕早期先兆流产住院保胎失败后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4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建模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最佳截断值(cut-off)0.84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5、0.941,校准图中校准曲线贴近于标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31,提示该模型一致性较好;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4.011,P=0.350;外部验证AUC为0.982,最佳截断值(cut-off)0.87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2、0.924。结论:家庭支持情况、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均为孕早期先兆流产住院保胎失败后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4个因素构建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先兆流产 保胎失败 创伤后应激障碍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RAGE、IL-35、VCAM-1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彬 于婉莹 +4 位作者 李翠 梁雨 张鸥 樊桂玲 韩宝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究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白细胞介素-35(IL-35)、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53例复发性流产且出现先兆流产表现患者作为观察组,纳... 目的探究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白细胞介素-35(IL-35)、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53例复发性流产且出现先兆流产表现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68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5~10周血清RAGE、IL-35、VCAM-1水平,随访所有患者至妊娠12周,统计保胎成功及失败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Pearson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间及与预后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各指标单纯及联合预测效能。结果①观察组孕5~6周、7~8周、9~10周血清RAGE高于对照组,IL-35、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孕7~8周三者联合预测复发性流产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96(95%CI:0.827~0.944),预测敏感度及特异度为75.47%、95.35%;③观察组保胎成功者孕5~6周、7~8周、9~10周血清RAGE低于保胎失败者,IL-35、VCAM-1水平高于保胎失败者(P<0.05);④血清RAGE(r1=-0.612)与预后呈负相关,IL-35(r2=0.712)、VCAM-1(r3=0.801)与预后呈正相关(P均<0.05);⑤血清RAGE与IL-35(r1=0.645)、VCAM-1(r2=0.671)呈负相关,IL-35与VCAM-1(r3=-0.711)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RAGE、IL-35、VCAM-1水平异常与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早期鉴别复发性流产,确定合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保胎成功 保胎失败 RAGE IL-35 VCAM-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