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 |
吕鹏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6
|
|
2
|
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 |
伍铁平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86 |
45
|
|
3
|
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 |
陈晓兰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2 |
35
|
|
4
|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 |
姚小平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6
|
|
5
|
解构主义在今天 |
郑敏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1
|
|
6
|
理智与情感在现代文明中的撞击——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
胡亚敏
|
《外国语文》
|
1999 |
18
|
|
7
|
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理论的思想逻辑 |
徐利德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8
|
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 |
保罗.斯特里滕
仕琦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
1996 |
12
|
|
9
|
媒介融合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访谈 |
付晓光
田维钢
|
《声屏世界》
|
2012 |
20
|
|
10
|
批判思维教学方法在美国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兼评保罗(Paul)的批判思维观 |
王建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11
|
深渊中的救赎——论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波德莱尔 |
龚觅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12
|
试论《儿子与情人》的“恋子情结”与“恋母情结” |
张涛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3
|
|
13
|
被压迫的底层与底层的解放--读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 |
江发文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4
|
美国学者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争论 |
大卫·W·尤因
周艳辉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
2004 |
13
|
|
15
|
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50年后看保罗·巴兰的《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
刘林海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6
|
阿斯图里亚斯文学奖得主保罗·奥斯特 |
姜小卫
|
《外国文学动态》
|
2006 |
9
|
|
17
|
劳伦斯精神自我的成长与“柏拉图式恋爱”的关系——《儿子与情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
万莉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8
|
|
18
|
劳伦斯笔下的妇女 |
蒋明明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0
|
|
19
|
保罗·赫塞的情境领导模型 |
付爱民
|
《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09 |
9
|
|
20
|
未来的媒介产品特性:放进口袋里——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谈媒介融合 |
付晓光
田维钢
|
《视听界》
|
2012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