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1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杨增新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夏刚
朱允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0-86,共7页
民本思想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一份优秀历史遗产。尽管人们对它的解说仍有岐义,但是封建时代稍为开明之君主和比较廉正之官吏基本上均较重视民为贵的思想。杨增新无疑是位满脑袋封建意识的封疆大吏,然而他在督新时期保境安民、...
民本思想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一份优秀历史遗产。尽管人们对它的解说仍有岐义,但是封建时代稍为开明之君主和比较廉正之官吏基本上均较重视民为贵的思想。杨增新无疑是位满脑袋封建意识的封疆大吏,然而他在督新时期保境安民、整饬吏治等举措,还是饱含其民本思想之因素。杨增新的爱国心与民本思想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专就其民本思想作些初步之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境安民
整饬吏治
以民为本
保民
而
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战争观及其历史命运
被引量:
5
2
作者
倪乐雄
《军事历史研究》
1993年第1期102-107,46,共7页
先秦儒家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把战争置于最高道德原则“仁”的基础之上,因此.先秦儒家的思想里张扬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伦理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滥觞于孔子,经孟子发扬光大,旋由荀子集其大成。其中,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儒家战争观分化为孔子所...
先秦儒家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把战争置于最高道德原则“仁”的基础之上,因此.先秦儒家的思想里张扬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伦理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滥觞于孔子,经孟子发扬光大,旋由荀子集其大成。其中,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儒家战争观分化为孔子所代表的,以“礼制”为核心,以及孟子为代表的以“民本”为核心两条不同的支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
先秦儒家
战争观
道德原则
内圣
道德性
历史命运
衣帛食肉
外
王
保民
而
王
原文传递
孟子的井田说和分工论——读《孟子》札记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孟子的井田说和分工论,在先秦经济思想史上,是最引人注目的。因此,近世之治先秦经济史者无不加以评说。许多人认为,井田之说是空想的乌托邦,是托古改制,分工论则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压迫剥削辩解。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认为:孟子的...
孟子的井田说和分工论,在先秦经济思想史上,是最引人注目的。因此,近世之治先秦经济史者无不加以评说。许多人认为,井田之说是空想的乌托邦,是托古改制,分工论则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压迫剥削辩解。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认为:孟子的井田说并非向壁虚构;他的分工论是进步的,完全应该肯定。下面,谨依次略陈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井田制
农村公社
分工交换
乌托邦
私有制
托古改制
历史阶段
保民
而
王
公有制
原文传递
弘扬孟子仁政思想精华 促进建设和谐小康社会
被引量:
3
4
作者
谢树放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孟子继承发挥孔子仁学德治思想,提出以民为本的仁政学说,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孟子仁政说中保民而王、亲亲仁民、与民同乐及制民之产以安民富民的思想,其积极意义、历史贡献须充分肯定,它对我们今天加强党风政...
孟子继承发挥孔子仁学德治思想,提出以民为本的仁政学说,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孟子仁政说中保民而王、亲亲仁民、与民同乐及制民之产以安民富民的思想,其积极意义、历史贡献须充分肯定,它对我们今天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促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有现实意义,须大力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民为本
保民
而
王
与民同乐
仁政思想
小康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
2
5
作者
罗星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1-7,16,共8页
先秦诸子百家,风起云涌,斗智争奇,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和艺术的光辉,五光十色地照亮了我国的文化史册。素以犀利、雄辩著称的《孟子》散文,就是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孟子(约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
先秦诸子百家,风起云涌,斗智争奇,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和艺术的光辉,五光十色地照亮了我国的文化史册。素以犀利、雄辩著称的《孟子》散文,就是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孟子(约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战国中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曾带领着学生周游列国。终因政见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反对杨朱“为我”和墨翟‘兼爱”,而“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宣扬仁义,提倡仁政。他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孔学,但比孔子更多地看到了人民的作用,从而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进步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艺术特色
散文
良人
比喻
宣
王
子产
寓言
保民
而
王
仁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梁惠王上》解读(五)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来
《文史知识》
2017年第8期91-101,共11页
前面我们讲了1.6,接下来我们讲1.7和1.8。前面都是在大梁,讲梁惠王、梁襄王,到了1.7就是齐宣王了。《梁惠王章句下》大部分是讲齐宣王,所以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
梁惠
王
保民
而
王
发政施仁
制民之产
不忍人之心
国民
乐岁
不忍人之政
胡龁
礼义
原文传递
保民而王:一个充满温情的王政话题
被引量:
2
7
作者
马育良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8,共9页
孟子的“保民而王”论 ,蕴涵了丰富的血缘情谊及与此相关的价值理念。对孟子这一思想的认知和把握 ,必须从语源学、孟子思想的内倾特征、历史文化语境、具体的王政措施等层面着眼。准此 ,笔者对它作出了不同于传统理解的另一种诠释。
关键词
孟子
价值理念
保民
而
王
语源学
内倾
历史文化语境
王
政思想
原文传递
试论孟子的民主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竟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22-26,共5页
孟子(约公元前371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人,鲁国新兴势力孟孙氏的后裔,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据《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记载,孟子“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
孟子(约公元前371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人,鲁国新兴势力孟孙氏的后裔,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据《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记载,孟子“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子方务于合纵连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思想
制民之产
儒家学派
新兴势力
梁惠
王
不忍人之心
战国中期
商君
保民
而
王
子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贵君轻”与“保民而王”──孟子重民思想述议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昕春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62-64,70,共4页
孟子重民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其重民思想的逻辑前提;天下“定于一”是其重民思想产生的时代根据;“保民而王”是其重民主张的目的所在。同时对重民思想的历史意义作了分析。
关键词
重民思想
孟子
保民
而
王
民贵君轻
仁政
人之心
时代根据
“制民之产”
政治关系
社会政治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齐桓晋文之事》,学议论说理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郭传斌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7年第4期36-38,共3页
孟子曾言“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作为圣人,自然有内心强大“浩然之气”作为后盾以理服人,以理教化于人。同时,教而化之要达到好的效果,必然要讲究说理的艺术,孟子也正是这样一位践行说理艺术的大师。这一点在《齐...
孟子曾言“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作为圣人,自然有内心强大“浩然之气”作为后盾以理服人,以理教化于人。同时,教而化之要达到好的效果,必然要讲究说理的艺术,孟子也正是这样一位践行说理艺术的大师。这一点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中说理议论的逻辑性、艺术性都值得我们议论文写作加以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
制民之产
议论文写作
以羊易牛
理教
层次结构
保民
而
王
读者意识
因果分析
文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的艺术特点
11
作者
李孝堂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71-77,共7页
在这篇文章里,准备谈两个问题:一、《孟子》一书在先秦时期散文发展中的地位;二、《孟子》一书的艺术特点。在这两个问题中,以谈第二个问题为主,并且以它为文章的题目。 一 先秦时期,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我国的散文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准备谈两个问题:一、《孟子》一书在先秦时期散文发展中的地位;二、《孟子》一书的艺术特点。在这两个问题中,以谈第二个问题为主,并且以它为文章的题目。 一 先秦时期,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我国的散文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而诸子散文在其中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诸子散文的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他人记述某人简单的言行发展到私家专著。《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片断。《论语》中虽然也有一些章节描写得较为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丑
离娄
保民
而
王
富贵利达
人物形象
伯夷之风
无父无君
万乘之国
发政施仁
梁惠
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
12
作者
思齐
《中外企业文化》
1996年第7期42-43,共2页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思齐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289年)字子与,鲁国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象、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游说齐、宋、魏...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思齐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289年)字子与,鲁国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象、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游说齐、宋、魏等国,一度任刘宣王的来卿。因为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思想
《孟子》
地理环境
何必曰利
保民
而
王
仁义之心
梁惠
王
产业收入
自然条件
儒家学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人物形象
13
作者
张连举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63-164,共2页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章。《孟子》一书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诸候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其文虽然尚未脱离语录体,但比《论语》有很大发展。内容的广泛、主题的集中、逻辑推理的严密,...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章。《孟子》一书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诸候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其文虽然尚未脱离语录体,但比《论语》有很大发展。内容的广泛、主题的集中、逻辑推理的严密,都是《论语》所不能比拟的。孟子在先秦诸子中,尤以善辩著称。说理畅达,辞锋犀利,气势充沛,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极富有鼓动性和说服力。《齐桓晋文之事》一文,通过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席对话,驳斥了齐宣王的图霸大欲,使齐宣王接受了他的意见,自愿受教,从而集中地宣扬了他的“保民而王”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提倡“保民”,反对害民;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反对暴政,在人民遭受荼毒的战国时代,也不无积极意义。但保民只是手段,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使之得以“王”天下,才是目的。这里,我们粗略地分析一下齐宣王和孟子的形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
王
《孟子》
保民
而
王
仁政
《论语》
王
天下
王
道
“
保民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盂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齐桓晋文之事》
14
作者
蜀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S1期85-87,共3页
本篇是孟子和齐宣王第一次谈话的记录.它系统地阐明了孟子关于推行“王道”的理论和实现“王道”的具体办法.他认为只有“保民”,才能成就王业;要实现“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国君就要有“不忍之心”.指出只要有“不忍之心”,就可行“...
本篇是孟子和齐宣王第一次谈话的记录.它系统地阐明了孟子关于推行“王道”的理论和实现“王道”的具体办法.他认为只有“保民”,才能成就王业;要实现“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国君就要有“不忍之心”.指出只要有“不忍之心”,就可行“仁政”,即所谓“推恩足以保四海”;反之,如果以武力争霸,就必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
王
孟子
保民
而
王
“不忍”
仁政
推恩
“
保民
”
王
天下
王
道
“制民之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艺术
15
作者
崔炳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5-106,44,共3页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篇。孟子姓孟名轲,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战国中期,他以散文家、语言家和雄辩家著称于世。他遗留下来的七篇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就艺术性而言,最突出的又是论辩艺术。所谓...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篇。孟子姓孟名轲,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战国中期,他以散文家、语言家和雄辩家著称于世。他遗留下来的七篇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就艺术性而言,最突出的又是论辩艺术。所谓论辩艺术,就是语言的逻辑艺术。孟子那高超的论辩艺术,是在不断驳诘危害儒道的异己学派和游说列国诸侯舍霸图王的斗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
王
论辩艺术
孟子
推恩
王
道
“制民之产”
保民
而
王
“
保民
”
教民
明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16
作者
陈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4-27,共4页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处在奴隶制已经崩溃封建制正在确立的时期。有周以来众建之侯国,历长期而激烈的战争,已变为七雄并峙的局面。“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处在奴隶制已经崩溃封建制正在确立的时期。有周以来众建之侯国,历长期而激烈的战争,已变为七雄并峙的局面。“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荀列传》)。这是说,此时各国统治者,纷纷变法,破奴隶制为封建制,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主义
敬德
保民
公孙丑上
罪人不孥
宣
王
制民之产
合纵连横
保民
而
王
养生丧死
战国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读《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技巧
17
作者
周艳琴
《博客族》
2004年第10期52-53,共2页
《齐桓晋文之事》典型地体现了孟子的论辩技巧。一攻心诱人。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
形象感
以羊易牛
保民
而
王
发政施仁
启发诱导
浩然正气
政治理想
精神修养
王
钟
原文传递
如何看孟子的“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 ——《齐桓晋文之事》的亮点探究
18
作者
王茂恒
《语文天地》
2005年第23期6-7,共2页
《齐弄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其中“保民而...
《齐弄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其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的思想,显得尤为完整而闪亮。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文章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这两个亮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民恒产
保民
而
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学习辨别词义
19
作者
张元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7-39,共3页
学习古代作品要特别注意对词义的理解问题,要结合写作时代、写作地域、当时的社会制度等来辨别词义。同时,词语的使用跟作品的中心思想、表达方式、文体风格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文体风格
理解问题
保民
而
王
释词
封建统治阶级
乐岁
代语
古体
折枝
《陋室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艺术特色
20
作者
夏麟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8-79,共2页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有高度的艺术性.它既不同于《庄子》汪洋恣肆,妙趣横生,也不同于《荀子》《韩非子》浑厚绵密,峻峭犀利;而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明快畅达,跌宕多姿,富于雄辩性和鼓动性,对后世的说理散文产...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有高度的艺术性.它既不同于《庄子》汪洋恣肆,妙趣横生,也不同于《荀子》《韩非子》浑厚绵密,峻峭犀利;而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明快畅达,跌宕多姿,富于雄辩性和鼓动性,对后世的说理散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散文的代表作,它不但集中地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而且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雄辩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章
艺术特色
说理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韩非子》
保民
而
王
汪洋恣肆
以羊易牛
不事雕琢
便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杨增新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夏刚
朱允兴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马列部
兰州大学历史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0-86,共7页
文摘
民本思想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一份优秀历史遗产。尽管人们对它的解说仍有岐义,但是封建时代稍为开明之君主和比较廉正之官吏基本上均较重视民为贵的思想。杨增新无疑是位满脑袋封建意识的封疆大吏,然而他在督新时期保境安民、整饬吏治等举措,还是饱含其民本思想之因素。杨增新的爱国心与民本思想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专就其民本思想作些初步之剖析。
关键词
保境安民
整饬吏治
以民为本
保民
而
王
Keywords
defending boundaries and calming people rectifying style of working peoplecentering ruling for the people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战争观及其历史命运
被引量:
5
2
作者
倪乐雄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1993年第1期102-107,46,共7页
文摘
先秦儒家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把战争置于最高道德原则“仁”的基础之上,因此.先秦儒家的思想里张扬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伦理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滥觞于孔子,经孟子发扬光大,旋由荀子集其大成。其中,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儒家战争观分化为孔子所代表的,以“礼制”为核心,以及孟子为代表的以“民本”为核心两条不同的支脉。
关键词
儒家道德
先秦儒家
战争观
道德原则
内圣
道德性
历史命运
衣帛食肉
外
王
保民
而
王
分类号
E19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孟子的井田说和分工论——读《孟子》札记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埏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文摘
孟子的井田说和分工论,在先秦经济思想史上,是最引人注目的。因此,近世之治先秦经济史者无不加以评说。许多人认为,井田之说是空想的乌托邦,是托古改制,分工论则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压迫剥削辩解。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认为:孟子的井田说并非向壁虚构;他的分工论是进步的,完全应该肯定。下面,谨依次略陈管见。
关键词
孟子
井田制
农村公社
分工交换
乌托邦
私有制
托古改制
历史阶段
保民
而
王
公有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弘扬孟子仁政思想精华 促进建设和谐小康社会
被引量:
3
4
作者
谢树放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人文社科部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文摘
孟子继承发挥孔子仁学德治思想,提出以民为本的仁政学说,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孟子仁政说中保民而王、亲亲仁民、与民同乐及制民之产以安民富民的思想,其积极意义、历史贡献须充分肯定,它对我们今天加强党风政风建设,促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有现实意义,须大力弘扬。
关键词
以民为本
保民
而
王
与民同乐
仁政思想
小康社会
Keywords
Regarding people as root
Human politics
Protecting people but king
With the people together enjoy
Giving wealth to people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
2
5
作者
罗星明
出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1-7,16,共8页
文摘
先秦诸子百家,风起云涌,斗智争奇,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和艺术的光辉,五光十色地照亮了我国的文化史册。素以犀利、雄辩著称的《孟子》散文,就是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孟子(约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战国中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曾带领着学生周游列国。终因政见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反对杨朱“为我”和墨翟‘兼爱”,而“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宣扬仁义,提倡仁政。他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孔学,但比孔子更多地看到了人民的作用,从而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进步观点。
关键词
《孟子》
艺术特色
散文
良人
比喻
宣
王
子产
寓言
保民
而
王
仁政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梁惠王上》解读(五)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来
机构
清华大学国学院
出处
《文史知识》
2017年第8期91-101,共11页
文摘
前面我们讲了1.6,接下来我们讲1.7和1.8。前面都是在大梁,讲梁惠王、梁襄王,到了1.7就是齐宣王了。《梁惠王章句下》大部分是讲齐宣王,所以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
梁惠
王
保民
而
王
发政施仁
制民之产
不忍人之心
国民
乐岁
不忍人之政
胡龁
礼义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保民而王:一个充满温情的王政话题
被引量:
2
7
作者
马育良
机构
六安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8,共9页
文摘
孟子的“保民而王”论 ,蕴涵了丰富的血缘情谊及与此相关的价值理念。对孟子这一思想的认知和把握 ,必须从语源学、孟子思想的内倾特征、历史文化语境、具体的王政措施等层面着眼。准此 ,笔者对它作出了不同于传统理解的另一种诠释。
关键词
孟子
价值理念
保民
而
王
语源学
内倾
历史文化语境
王
政思想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孟子的民主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竟成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22-26,共5页
文摘
孟子(约公元前371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人,鲁国新兴势力孟孙氏的后裔,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据《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记载,孟子“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子方务于合纵连衡,
关键词
孟子思想
制民之产
儒家学派
新兴势力
梁惠
王
不忍人之心
战国中期
商君
保民
而
王
子方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贵君轻”与“保民而王”──孟子重民思想述议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昕春
出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62-64,70,共4页
文摘
孟子重民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其重民思想的逻辑前提;天下“定于一”是其重民思想产生的时代根据;“保民而王”是其重民主张的目的所在。同时对重民思想的历史意义作了分析。
关键词
重民思想
孟子
保民
而
王
民贵君轻
仁政
人之心
时代根据
“制民之产”
政治关系
社会政治思想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齐桓晋文之事》,学议论说理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郭传斌
机构
山东淄博第四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7年第4期36-38,共3页
文摘
孟子曾言“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作为圣人,自然有内心强大“浩然之气”作为后盾以理服人,以理教化于人。同时,教而化之要达到好的效果,必然要讲究说理的艺术,孟子也正是这样一位践行说理艺术的大师。这一点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中说理议论的逻辑性、艺术性都值得我们议论文写作加以学习借鉴。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
制民之产
议论文写作
以羊易牛
理教
层次结构
保民
而
王
读者意识
因果分析
文中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的艺术特点
11
作者
李孝堂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71-77,共7页
文摘
在这篇文章里,准备谈两个问题:一、《孟子》一书在先秦时期散文发展中的地位;二、《孟子》一书的艺术特点。在这两个问题中,以谈第二个问题为主,并且以它为文章的题目。 一 先秦时期,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我国的散文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而诸子散文在其中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诸子散文的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他人记述某人简单的言行发展到私家专著。《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片断。《论语》中虽然也有一些章节描写得较为生动。
关键词
公孙丑
离娄
保民
而
王
富贵利达
人物形象
伯夷之风
无父无君
万乘之国
发政施仁
梁惠
王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
12
作者
思齐
出处
《中外企业文化》
1996年第7期42-43,共2页
文摘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思齐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289年)字子与,鲁国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象、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游说齐、宋、魏等国,一度任刘宣王的来卿。因为他的...
关键词
管理思想
《孟子》
地理环境
何必曰利
保民
而
王
仁义之心
梁惠
王
产业收入
自然条件
儒家学说
分类号
C93-06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人物形象
13
作者
张连举
出处
《泰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63-164,共2页
文摘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章。《孟子》一书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诸候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其文虽然尚未脱离语录体,但比《论语》有很大发展。内容的广泛、主题的集中、逻辑推理的严密,都是《论语》所不能比拟的。孟子在先秦诸子中,尤以善辩著称。说理畅达,辞锋犀利,气势充沛,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极富有鼓动性和说服力。《齐桓晋文之事》一文,通过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席对话,驳斥了齐宣王的图霸大欲,使齐宣王接受了他的意见,自愿受教,从而集中地宣扬了他的“保民而王”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提倡“保民”,反对害民;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反对暴政,在人民遭受荼毒的战国时代,也不无积极意义。但保民只是手段,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使之得以“王”天下,才是目的。这里,我们粗略地分析一下齐宣王和孟子的形象内涵。
关键词
宣
王
《孟子》
保民
而
王
仁政
《论语》
王
天下
王
道
“
保民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盂子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齐桓晋文之事》
14
作者
蜀星
出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S1期85-87,共3页
文摘
本篇是孟子和齐宣王第一次谈话的记录.它系统地阐明了孟子关于推行“王道”的理论和实现“王道”的具体办法.他认为只有“保民”,才能成就王业;要实现“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国君就要有“不忍之心”.指出只要有“不忍之心”,就可行“仁政”,即所谓“推恩足以保四海”;反之,如果以武力争霸,就必定失败.
关键词
宣
王
孟子
保民
而
王
“不忍”
仁政
推恩
“
保民
”
王
天下
王
道
“制民之产”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艺术
15
作者
崔炳扬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5-106,44,共3页
文摘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篇。孟子姓孟名轲,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战国中期,他以散文家、语言家和雄辩家著称于世。他遗留下来的七篇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就艺术性而言,最突出的又是论辩艺术。所谓论辩艺术,就是语言的逻辑艺术。孟子那高超的论辩艺术,是在不断驳诘危害儒道的异己学派和游说列国诸侯舍霸图王的斗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关键词
宣
王
论辩艺术
孟子
推恩
王
道
“制民之产”
保民
而
王
“
保民
”
教民
明君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16
作者
陈华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摘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处在奴隶制已经崩溃封建制正在确立的时期。有周以来众建之侯国,历长期而激烈的战争,已变为七雄并峙的局面。“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荀列传》)。这是说,此时各国统治者,纷纷变法,破奴隶制为封建制,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关键词
民本主义
敬德
保民
公孙丑上
罪人不孥
宣
王
制民之产
合纵连横
保民
而
王
养生丧死
战国时期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读《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技巧
17
作者
周艳琴
机构
湖北
出处
《博客族》
2004年第10期52-53,共2页
文摘
《齐桓晋文之事》典型地体现了孟子的论辩技巧。一攻心诱人。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
形象感
以羊易牛
保民
而
王
发政施仁
启发诱导
浩然正气
政治理想
精神修养
王
钟
分类号
G634.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如何看孟子的“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 ——《齐桓晋文之事》的亮点探究
18
作者
王茂恒
机构
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
出处
《语文天地》
2005年第23期6-7,共2页
文摘
《齐弄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其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的思想,显得尤为完整而闪亮。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文章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这两个亮点呢?
关键词
制民恒产
保民
而
王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学习辨别词义
19
作者
张元生
出处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7-39,共3页
文摘
学习古代作品要特别注意对词义的理解问题,要结合写作时代、写作地域、当时的社会制度等来辨别词义。同时,词语的使用跟作品的中心思想、表达方式、文体风格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文体风格
理解问题
保民
而
王
释词
封建统治阶级
乐岁
代语
古体
折枝
《陋室铭》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艺术特色
20
作者
夏麟勋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8-79,共2页
文摘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有高度的艺术性.它既不同于《庄子》汪洋恣肆,妙趣横生,也不同于《荀子》《韩非子》浑厚绵密,峻峭犀利;而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明快畅达,跌宕多姿,富于雄辩性和鼓动性,对后世的说理散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散文的代表作,它不但集中地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而且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雄辩特色.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章
艺术特色
说理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韩非子》
保民
而
王
汪洋恣肆
以羊易牛
不事雕琢
便嬖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杨增新的民本思想
王夏刚
朱允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儒家战争观及其历史命运
倪乐雄
《军事历史研究》
1993
5
原文传递
3
孟子的井田说和分工论——读《孟子》札记
李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5
原文传递
4
弘扬孟子仁政思想精华 促进建设和谐小康社会
谢树放
《管子学刊》
CSSCI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罗星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孟子·梁惠王上》解读(五)
陈来
《文史知识》
2017
2
原文传递
7
保民而王:一个充满温情的王政话题
马育良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原文传递
8
试论孟子的民主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张竟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民贵君轻”与“保民而王”──孟子重民思想述议
吴昕春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读《齐桓晋文之事》,学议论说理
郭传斌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孟子》的艺术特点
李孝堂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
思齐
《中外企业文化》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人物形象
张连举
《泰山学院学报》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读《齐桓晋文之事》
蜀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艺术
崔炳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陈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解读《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技巧
周艳琴
《博客族》
2004
0
原文传递
18
如何看孟子的“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 ——《齐桓晋文之事》的亮点探究
王茂恒
《语文天地》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谈学习辨别词义
张元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艺术特色
夏麟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