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罗娜维
-
机构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
出处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47-49,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兴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血液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根据输注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血小板损伤情况,并分析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的相关性。结果61例血液疾病患者中,无效组16例,占26.23%,其中绝对血小板增加值(API)为(6.37±1.20)×10^(9)/L,血小板回收率(PPR)为(11.52±1.30)%,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为(2.98±0.73);有效组45例,占73.77%,其中API为(18.89±2.04)×10^(9)/L,PPR为(46.78±3.97)%,CCI为(17.20±2.38);无效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输注效果呈负相关(r<0,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及时监测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评估血小板损伤程度,指导血小板输注治疗,以期提升治疗效果。
-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保存期内
血小板损伤
输注效果
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
相关性分析
-
分类号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R5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
-
题名全血保存期内K^+、Na^+浓度的变化及分析
- 2
-
-
作者
刘莉
-
机构
吉安市中心血站
-
出处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4年第6期67-67,共1页
-
文摘
目的通过监测全血保存期内K+、Na+浓度的变化,保证全血质量。方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全血保存期内的K+、Na+浓度均在质量标准范围内。结论就全血保存期内K+、Na+浓度的变化而言,全血质量是有保障的。
-
关键词
全血保存期内
K^+
NA^+
浓度
-
分类号
R331.11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