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54
1
作者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共7页
和合学的生命就在于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当代追求真善美精神家园的良方,有助于化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各种冲突和危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识,它要指明人类向何处去,以化解迷失。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和合学的生命就在于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当代追求真善美精神家园的良方,有助于化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各种冲突和危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识,它要指明人类向何处去,以化解迷失。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信息智能革命和全球化的需要,是构建中国话语权的诉求,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大势所趋。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观、伙伴观、仁爱观、和合观、发展观交感联通、智能相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大同世界 保合太和 合作共赢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邹富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包含着符合客观实际内容。
关键词 保合太和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 致虚静 道中庸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8
3
作者 何炼成 邹富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98,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主要是从人总是生活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四维空间之中,以及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遇到的种种挑战的角度来梳理、审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合太和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 致虚静、道中庸
下载PDF
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建宁 《今日浙江》 2005年第7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和而不同 人与自然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厚德载物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易经》 《周易》 “和而不同” 保合太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 阶级斗争为纲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安全理想的三重解读 被引量:9
5
作者 余潇枫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8,2,共8页
"安全梦"是"中国梦"序列中的"第一愿景","保合太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安全的最早"梦想"。文章通过对"安全梦"的历史源起、现实诉求、未来图景的解读,着重阐述了"保合太... "安全梦"是"中国梦"序列中的"第一愿景","保合太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安全的最早"梦想"。文章通过对"安全梦"的历史源起、现实诉求、未来图景的解读,着重阐述了"保合太和"、"和谐平安"与"优态共存"的基本内涵。"保合太和"是《易经》"和易性"涵义的范畴提升",和谐平安"是"社会安全"与"人的安全"价值性追求的理性表达",优态共存"是走向未来的安全治理的范式建构。通过解读"保合太和",文章揭示了"平安中国"与"优态共存"对中国社会安全理想的传承性与实现这一理想的情景性,强调了没有"安全梦"的落实就难有"中国梦"的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梦 保合太和 和谐平安 优态共存
下载PDF
张载、王夫之的“保合太和”说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向世陵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5,101,共6页
《周易》的"保合太和"说在理学史上的重要影响是由张载发端的。太和"中涵"两体或万物是张载"太和"论的重要内容,由此构成的整体气运动,"时措"而"时成",始终条理的相互呼应。"... 《周易》的"保合太和"说在理学史上的重要影响是由张载发端的。太和"中涵"两体或万物是张载"太和"论的重要内容,由此构成的整体气运动,"时措"而"时成",始终条理的相互呼应。"仇必和而解"的命题亦可以在此前提下得到恰当解释。"太和"在王夫之发展为宋明理学诸宇宙本原概念的统一体,超越了张载对"太和"概念内涵的规定。"太和"意味无处无时不和。"一物两体"说在张载主要是一种思维方法,王夫之却经由此方法进一步去追溯实体。张载的"不有两则无一"与王夫之所注的"非有一则无两",体现了双方重两与重一的思想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合太和 中涵 始终条理 两体 一实
下载PDF
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香白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112-117,4,共7页
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陈香白一《周易系辞》由卦象的变化总结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强调了规范之美。人体本身就是“规范”之美的典型:其结构之稳定,让观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动物。人体规范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 茶道即人道——中国茶道思想分析陈香白一《周易系辞》由卦象的变化总结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强调了规范之美。人体本身就是“规范”之美的典型:其结构之稳定,让观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动物。人体规范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契合了天道自然。人体的这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 思想分析 《茶经》 《周易》 美学思想 茶道 “气” “立象以尽意” 保合太和 心理场
原文传递
蔡清对朱熹《本义》的折中修正——以“保合太和”与“继善成性”的注解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向世陵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9,共6页
蔡清对朱熹《本义》的研究,是在逐字逐句的斟酌中走向前进。他对朱注强调全面理解,并多有义理发挥和字义辩证。在"保合太和"论中,以实理充盈诠解"保合太和",符合朱熹以理为本解释天道流行圆满的主旨;注意"各... 蔡清对朱熹《本义》的研究,是在逐字逐句的斟酌中走向前进。他对朱注强调全面理解,并多有义理发挥和字义辩证。在"保合太和"论中,以实理充盈诠解"保合太和",符合朱熹以理为本解释天道流行圆满的主旨;注意"各正性命"与"保合太和"的区别,并将"利"与"贞"分说之;认为"各正"虽指向理,但理不能离气。在"继善成性"论中,肯定"动静无端",道具于阴与行于阳是同一过程的两面;突出道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继善与成性相互发明,其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绝对性的意义;承认人性兼有善恶高下,推进程颢以来善恶皆谓性和理有善恶的观点,具体化了朱熹对孟子性善论性而不言气的批评;讲性善重要的不在于"善"的质的统一,而在于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清 朱熹 保合太和 利贞 继善成性 性善
下载PDF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时代价值
9
作者 田嵩燕 《红旗文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9-4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文化霸权 丛林法则 道德秩序 保合太和 贡献者 文明交流互鉴 和平
原文传递
徽州古民居:《周易》美学思想的体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太祥 王锦坤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90,共5页
徽州古民居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宝库,传统文化之精髓,而《周易》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活水,其"天人合一"、"保合太和"、"唯变所适"的美学思想对徽州古民居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徽州古民居中有着明显的... 徽州古民居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宝库,传统文化之精髓,而《周易》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活水,其"天人合一"、"保合太和"、"唯变所适"的美学思想对徽州古民居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徽州古民居中有着明显的体现。研究徽州古民居所体现的《周易》美学思想,有助于体认其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将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和宣扬徽州古民居,从而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它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古民居 《周易》 美学思想 天人合一 保合太和 唯变所适
下载PDF
《周易》“中和”价值论蠡测——以乾卦经、传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振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5,共10页
《易传》从宇宙论高度提出“保合太和”的价值原理,又结合爻位说将其向下落实为一种蓄潜戒亢、中正为吉的实践智慧。《易传》“中”“用中”的观念,集中表现在六十四卦的《彖辞传》及各卦二爻、五爻的《象辞传》中。在六爻构成的卦体结... 《易传》从宇宙论高度提出“保合太和”的价值原理,又结合爻位说将其向下落实为一种蓄潜戒亢、中正为吉的实践智慧。《易传》“中”“用中”的观念,集中表现在六十四卦的《彖辞传》及各卦二爻、五爻的《象辞传》中。在六爻构成的卦体结构中,初爻、四爻居于上下两体的下位,有似“不及”;三爻、上爻居于上下两体的上位,有似“过之”,均不是完美的位相;二爻、五爻分别居下体、上体的“中”位,象征处事得“中”,与其他爻相比,多得吉辞。《周易》乾卦《彖辞传》《象辞传》《文言传》传文,集中体现了“保合太和”而“中正为吉”的实践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保合太和 中正为吉
下载PDF
易学与现代管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万耕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周易》是一部管理之书。它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最高管理目标,要求管理者们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自强不息,以便化冲突为和谐。和谐是天地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则。从操作层面说,管理的关键是人才问题。易学提出了“尚贤养贤”的用... 《周易》是一部管理之书。它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最高管理目标,要求管理者们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自强不息,以便化冲突为和谐。和谐是天地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则。从操作层面说,管理的关键是人才问题。易学提出了“尚贤养贤”的用人原则,强调对人才要厚禄安养。《周易》又以“观民设教”,即提高被管理者的素质为提高管理效果的根本措施。经过历代易学家的阐发,形成了一套管理学的原理和原则,对现代管理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值得认真发掘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管理 《周易》 易学 太和 《易传》 价值理想 保合太和 化成天下 “中” 最高目标
原文传递
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的和合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祥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4,共5页
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合而不重分,这在《周易》里有集中的体现。《周易》哲学可以说是一和谐哲学。本文从天地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成变化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周易》的保合太和思想,... 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合而不重分,这在《周易》里有集中的体现。《周易》哲学可以说是一和谐哲学。本文从天地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成变化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周易》的保合太和思想,揭示了《周易》以天地万物始于暌而终于和,虽有分而终于合,因其保合太和,故能生生不已、恒久常新的易学原理。绵延不绝的中国哲学长河,《周易》无疑是其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合太和 和合思想 《周易》
下载PDF
“保合太和”的传统文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海红 《当代社科视野》 2008年第9期13-17,共5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其所塑造的文化心理、思维取向与行为方式深深烙印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而这一"和"的价值追求、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传统文化人格在历史中培育并养成的。中国古人从&qu...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其所塑造的文化心理、思维取向与行为方式深深烙印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而这一"和"的价值追求、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传统文化人格在历史中培育并养成的。中国古人从"天人合一"的天地之本中寻求"和"的先天根据,从"和实生物"的不息生命中追求"和"的内在潜能,从"心平气和"的社会构建来证明"和"的现实可能,而"保合太和"的最高价值向往为中国古人提供了"和"的超越境界与理想世界,"人生天地"主体之所具有的自觉完善的价值则论证了"和"之实现的不竭动力。"保合太和"的传统文化最终在其理想上,以和济天下的情怀为人类提供了永远的精神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实生物 天人合一 中正仁和 保合太和 人生天地
下载PDF
“和实力”可作为国家战略思想进行建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林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14,共5页
在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确实需要向国际社会展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本民族的战略思想。"和实力"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和实力"是一种有关国家战略层面的理论学说... 在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确实需要向国际社会展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本民族的战略思想。"和实力"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和实力"是一种有关国家战略层面的理论学说,是指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可以作为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理念进行论述、建构,更重要的是要将和实力的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一点一滴地落实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实力 保合太和 国家战略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三要务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有才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7-68,27,共3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 “和谐” 神人以和 保合太和 哲学命题 百家争鸣
下载PDF
乐与道和——论福建南音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鸿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9-182,共4页
音乐之美在于"和"之律动。南音,作为晋、闽文化融会共通的古老乐种,其记谱法、润腔法、奏唱方式、乐器构制等留存了汉唐以来音乐的诸多特点,其为研究中国音乐提供了许多鲜活而又弥足珍贵的史料。其从统一中寻变化,从变化间求... 音乐之美在于"和"之律动。南音,作为晋、闽文化融会共通的古老乐种,其记谱法、润腔法、奏唱方式、乐器构制等留存了汉唐以来音乐的诸多特点,其为研究中国音乐提供了许多鲜活而又弥足珍贵的史料。其从统一中寻变化,从变化间求统一,于对立统一中现和谐,时时处处体现了古乐和谐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 和实生物 保合太和 乐与道和
下载PDF
“和实生物”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长林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1-92,92-100,共11页
关键词 文化基因 中国文化 思维方式 世界观念 文化继承 决定论 中国系统思维 儒家 生物基因 保合太和
原文传递
和:一个极富张力的中国古代文论范畴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红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和是中国文学不断追求的一种审美极致境界,这种境界强调把杂多对立的元素组成一个圆融和谐整体,这种圆融和谐实际也是张力的形态表现。具体来看,和之"以他平他"的生成方式预示着张力的萌动;和之"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和是中国文学不断追求的一种审美极致境界,这种境界强调把杂多对立的元素组成一个圆融和谐整体,这种圆融和谐实际也是张力的形态表现。具体来看,和之"以他平他"的生成方式预示着张力的萌动;和之"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生成过程显现着张力的产生;"保合太和"是张力状态的最佳呈现,和之魅力与张力的存在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以他平他 保合太和
下载PDF
以佛解《易》 援儒证佛─—读《周易禅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明邦 《佛学研究》 1995年第0期172-177,共6页
《周易》是儒家经典,有与佛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许多基本观点和思想范畴难以融通。在儒、道、佛逐步融合的趋势下,宋代以未早有学者作为通《易》与佛的尝试,宋人王宗传、杨简开其端,明代不断有后继者。紫溪苏浚解《易》,写有《... 《周易》是儒家经典,有与佛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许多基本观点和思想范畴难以融通。在儒、道、佛逐步融合的趋势下,宋代以未早有学者作为通《易》与佛的尝试,宋人王宗传、杨简开其端,明代不断有后继者。紫溪苏浚解《易》,写有《冥冥篇》。崇祯年间,智旭大师以佛解《易》,留下《周易禅解》,为古代学者接儒证佛,引《易》论禅的范本。虽不免牵附之嫌,亦可见融通佛《易》思想的良苦用心,易学前贤黄寿祺先生说得好,此书“援引禅理间虽不免附会,然亦颇有可取者,未可以其援禅入儒而悉非之。”(《易学群书评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解《易》 智旭 《周易禅解》 《易传》 《文言》 修行者 定慧 保合太和 《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