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米品质的生态改良及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建 吴魁 《南京农专学报》 2002年第3期5-12,共8页
综述了水稻优质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 :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各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气候、土壤、施肥、土壤水分及灌溉、种植密度、收获及干燥等环境、栽培因子对稻米品质和影响。优质稻保优栽培要求选择优良环境 ,合理安排播期 ,优化肥... 综述了水稻优质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 :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各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气候、土壤、施肥、土壤水分及灌溉、种植密度、收获及干燥等环境、栽培因子对稻米品质和影响。优质稻保优栽培要求选择优良环境 ,合理安排播期 ,优化肥料运筹 ,科学管理水分 ,病虫草综合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改良 势稻 稻米 品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苏香粳100的特征特性及绿色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伟林 吴建明 +2 位作者 孙柳青 黄幸福 孙凤丽 《中国农技推广》 2019年第12期51-52,共2页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明显降低,水稻生产上,农户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利用与种子需求越发迫切。苏香粳100(原名苏10-100),由江苏省苏州市农科院以武育5021/关东194杂交选育而成,属中熟晚粳稻...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明显降低,水稻生产上,农户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利用与种子需求越发迫切。苏香粳100(原名苏10-100),由江苏省苏州市农科院以武育5021/关东194杂交选育而成,属中熟晚粳稻类型品种,其审定编号为苏审(委)稻201501号。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2016年引进试种,2017~2019年共计示范推广面积3509.1亩,表现为食味品质优、产量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品种 特征特性 江苏省昆山市 栽培技术 香粳 引进试种 示范推广 水稻生产
原文传递
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特征特性及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得泽 刘凯 +6 位作者 吴建平 韦巧 程建平 赵锋 蔡海亚 范明勇 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72-5974,共3页
广两优5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两系不育系广占63-4S与自育恢复系香5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13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保优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稻 广两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宁香粳9号在昆山市的种植表现及机插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洪楠楠 孙柳青 +2 位作者 李晓峰 张雅菁 吴建明 《中国农技推广》 2022年第6期52-53,共2页
昆山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便是水稻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优良食味稻米的产业化开发,且市民口味喜好偏软糯,昆山的水稻品种布局正着力提高优良食味稻米品种比例[1]。在此背景下,昆... 昆山市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便是水稻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优良食味稻米的产业化开发,且市民口味喜好偏软糯,昆山的水稻品种布局正着力提高优良食味稻米品种比例[1]。在此背景下,昆山市引进优质粳稻新品种宁香粳9号,宁香粳9号(原名宁粳039)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00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表现 良食味 粳稻新品种 栽培技术 香粳 机插 早熟晚粳稻 产业化开发
原文传递
武运粳30在昆山市的种植表现及绿色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建明 周斌 《中国农技推广》 2019年第6期34-35,共2页
引进与推广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是当前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武运粳30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晚粳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苏省昆山市于2013年引进试种,2014,2015年... 引进与推广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是当前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武运粳30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晚粳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苏省昆山市于2013年引进试种,2014,2015年扩大示范,2016-2018年成为全市水稻的当家品种,3年全市累计种植面积24.15万亩,占同期水稻种植面积的75.1%,2019年仍列为昆山市水稻当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昆山市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高产水稻 水稻研究所 江苏省 早熟晚粳
原文传递
优质春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立彬 冯雪蓉 +1 位作者 郭彦泰 宋伟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3期23-24,共2页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兴安岭沿麓小麦产业化带气候条件适宜生产强筋小麦和中筋小...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兴安岭沿麓小麦产业化带气候条件适宜生产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在种植优质专用春小麦时。只有运用好保优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一致、高产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本栽培技术 质专用 春小麦 小麦品质 栽培技术 质品种 气候条件 遗传特性
下载PDF
油菜新品种三北98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国平 赵继献 +2 位作者 高志宏 任廷波 胡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3期96-97,共2页
杂交油菜新品种三北98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9098A与自育恢复系9305R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杂黄籽双低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组合,2006年由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引进参加国家区试长江中游组。其硫苷含量平均为19.26μmol/g.... 杂交油菜新品种三北98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9098A与自育恢复系9305R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杂黄籽双低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组合,2006年由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引进参加国家区试长江中游组。其硫苷含量平均为19.26μmol/g.饼,芥酸0.60%,含油率46.25%;2a区试平均产量为175.56kg/667m2,较对照减产0.07%,区试产油量2a平均为81.26kg/667m2,较对照增产8.16%。2a参加试验20点次,18点次增产;区试表明,三北98具有生长势较强、整齐一致性好、一次有效分枝数较多、抗倒伏能力强等优点。2008年12月2日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8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油量 双低 杂交油菜 三北98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晚粳稻镇稻12号机插秧高效生产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臧兴良 孙富林 许磊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0期6-6,40,共2页
镇稻12号于2009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品质优良,理化指标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适口性明显好于同熟期其他主推品种。结合镇稻12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机插秧种植方式下的保优栽培技术,为优质稻米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镇稻12号 机插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养殖田水稻无公害保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夏同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近年来,我市稻田养殖应用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达到10多万亩,并在窑湾镇建成了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由于养殖田的水稻全程需严格控制或限定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它不仅可降低养殖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成为我市优质稻米的产... 近年来,我市稻田养殖应用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达到10多万亩,并在窑湾镇建成了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由于养殖田的水稻全程需严格控制或限定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它不仅可降低养殖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成为我市优质稻米的产业化开发、实施订单农业的新渠道。为进一步提升稻米的内在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我们开展了养殖稻田无公害保优栽培技术的研究.已形成养殖田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重点把握5个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殖 质水稻 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 质稻米 生产技术体系 栽培技术 产业化开发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98-116 AB原种的保优繁殖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忠芬 张太平 +1 位作者 王军 李德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根据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98-116AB生长发育特点和品质特性进行保优繁殖技术研究,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原原种和原种亲本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制订了既可连年保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潜力,又可防止不育系亲本优良种性和品质... 根据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98-116AB生长发育特点和品质特性进行保优繁殖技术研究,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原原种和原种亲本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制订了既可连年保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潜力,又可防止不育系亲本优良种性和品质因繁殖代数增加造成混杂退化的隐性胞核雄性不育两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98-116AB 繁殖技术
下载PDF
黔油双低2号大面积应用与保优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饶勇 李大雄 +3 位作者 刁攀琏 王尔明 肖华贵 阮矩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28-30,共3页
黔油双低2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参加“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选育的双低优质品种,于199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截止1998年秋播的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约6.7万hm2,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从实践... 黔油双低2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参加“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选育的双低优质品种,于199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截止1998年秋播的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约6.7万hm2,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从实践中总结推广了一套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繁殖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指标和确保双低油菜品质的控制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黔油双低2号 控制技术 育种
下载PDF
优质小麦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泽相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11期5-6,共2页
一、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保证强筋小麦优质的基础。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质小麦 栽培技术 良品种 品种选择 强筋小麦 生产条件
下载PDF
优质中粳香稻新品种“苏香粳3号”特性及保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勇良 叶亚新 +8 位作者 谢裕林 胡翠英 乔中英 陈培峰 黄萌 程宏英 李庆魁 马运涛 王建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35-35,37,共2页
为促进"苏香粳3号"在江苏太湖地区的推广种植,简要介绍了其生物学特征特性和对不同栽培环境条件的响应,并总结了高产保优栽培的技术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苏香粳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技术
14
作者 杨士军 《农民科技培训》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弱筋小麦生产的施肥原则是稳氮、增磷、补钾,平衡施肥是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氮肥运筹技术极为关键。
关键词 长江下游地区 弱筋小麦 生产技术 氮素调控 稻茬少耕 稻茬免耕 防病技术 病虫草害防治
原文传递
蟹田稻特征特性与无公害保优栽培技术
15
作者 袁志章 张永江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37-38,24,共3页
稻渔共作是近年来泰州市农业结构调整中比较令人瞩目的亮点之一,该项技术是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情况下进行鱼,虾、蟹的养殖,其优点是养殖的鱼、虾、蟹能起到不用药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效果,同时鱼、虾、蟹可帮助清除水稻田中的杂草,... 稻渔共作是近年来泰州市农业结构调整中比较令人瞩目的亮点之一,该项技术是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情况下进行鱼,虾、蟹的养殖,其优点是养殖的鱼、虾、蟹能起到不用药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效果,同时鱼、虾、蟹可帮助清除水稻田中的杂草,其排泄物又可作为水稻的肥料,达到稻渔共生、互利互惠的效果。稻渔共作田中种植的水稻(蟹田稻),由于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绿色食品 栽培技术 蟹田稻 水稻种植 特性 特征 农业结构调整 稻渔共作
下载PDF
优质小麦保优 高产关键技术
16
作者 殷复伟 郭相圣 +2 位作者 张国华 吴红燕 陈慧增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9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质小麦 小麦品质 质专用小麦 质品种 遗传特性 耕作制度 相互作用 栽培措施
下载PDF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陈绪水 张龙岩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年第4期69-70,共2页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合理运用保优栽培技术,才能更充分发挥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合理运用保优栽培技术,才能更充分发挥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一致、高产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小麦 影响品质 小麦品种 栽培技术 栽培措施 遗传特性 遗传潜力 小麦品质 合理运用 耕作制度 高产高效 种植 土壤 气候 环境 产量
下载PDF
双低油菜保优栽培技术
18
作者 郭凤 《农家科技》 2002年第9期4-5,共2页
双低油菜是低芥酸与低硫甙油菜的简称,指的是所生产的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加工后的饼(粕)中硫甙含量低,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及动物营养的需要,已成为当今世界油菜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双低油菜品种 甘蓝型油菜 油菜产业发展 当今世界 千克 栽培技术 动物营养 菜籽油 人体健康 低芥酸
下载PDF
双低油菜高产保优栽培技术浅析
19
作者 周海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4期153-153,共1页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而湖北省是油菜种植大省,油菜种植面积及油菜籽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领先,曾有"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的说法。湖北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双系列、华双系列双低油...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而湖北省是油菜种植大省,油菜种植面积及油菜籽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领先,曾有"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的说法。湖北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双系列、华双系列双低油菜品种,鄂州市率先在湖北省实现油菜双低良种化,有效地提升了油菜籽的质量,增加了油菜的产量,提高了双低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高产高效 全程机械化 技术
下载PDF
四川平丘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保优技术
20
作者 熊绍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25-25,共1页
四川平丘区具有良好的土壤和温光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是四川小麦生产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四川近些年选育审定的大批中筋小麦和强筋小麦品种,为平丘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筋小麦、强筋小麦... 四川平丘区具有良好的土壤和温光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是四川小麦生产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四川近些年选育审定的大批中筋小麦和强筋小麦品种,为平丘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筋小麦、强筋小麦是加工馒头、面包、面条的优质原粮。为了促进四川平丘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根据生产实践,提出几点保优技术措施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平丘区 小麦生产 技术 免耕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