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俗之间——《红楼梦》图像中林黛玉形象的视觉修辞
1
作者 吴昊 《红楼梦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48,共20页
在《红楼梦》主题绘画里,有一类以林黛玉形象为中心的创作,联系清代程甲本刊印后至20世纪中期这一时间段内的绣像、插画与延展想象后的工笔画、年画、月份牌画等图像,可以由此考察《红楼梦》主题绘画内部存在的类型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中... 在《红楼梦》主题绘画里,有一类以林黛玉形象为中心的创作,联系清代程甲本刊印后至20世纪中期这一时间段内的绣像、插画与延展想象后的工笔画、年画、月份牌画等图像,可以由此考察《红楼梦》主题绘画内部存在的类型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中国鉴藏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文人阶层绘画与世俗性绘画的疏离和糅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图像隐喻 慕雅 俚俗 人物画
原文传递
《遍地月光》与长篇小说的语言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彬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5-163,共9页
当代长篇小说普遍缺乏语言魅力,原因之一,是作家们普遍对长篇小说的语言重视不够。对于长篇小说来说,语言仍然是重要的。刘庆邦的《遍地月光》,就是一部在语言上有很高造诣的作品。《遍地月光》的语言雅驯杂俚俗,准确而简洁。刘庆邦一... 当代长篇小说普遍缺乏语言魅力,原因之一,是作家们普遍对长篇小说的语言重视不够。对于长篇小说来说,语言仍然是重要的。刘庆邦的《遍地月光》,就是一部在语言上有很高造诣的作品。《遍地月光》的语言雅驯杂俚俗,准确而简洁。刘庆邦一字一句都苦心经营的长篇创作态度,是十分可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问题 长篇小说 语言魅力 创作态度 刘庆邦 普遍 俚俗
原文传递
论晚唐寒士诗歌的俚俗之风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荣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曹邺、刘驾、罗隐、杜荀鹤、李山甫等寒士,以复古求新,有意与时风相左的自觉意识,将诗歌创作与衰微时代紧密相联,努力从汉乐府民歌和元白新乐府中汲取营养,将其浅俗范式运用于乐府古风及格律诗中。在浮艳... 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曹邺、刘驾、罗隐、杜荀鹤、李山甫等寒士,以复古求新,有意与时风相左的自觉意识,将诗歌创作与衰微时代紧密相联,努力从汉乐府民歌和元白新乐府中汲取营养,将其浅俗范式运用于乐府古风及格律诗中。在浮艳绮靡时风中,独树尚俗写实之帜。其"俚俗"之风,上承元和而下启宋人,在唐史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寒士诗歌 俚俗
下载PDF
十七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2
4
作者 金琼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17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既追求高贵典雅,同时也不排斥俚俗粗野。追求典雅在思想内容上集中体现在四个层面:1.描摹典雅爱情与贵族道德;2.抒写"牧歌情结"与田园理想;3.构筑宫廷叙事与时代景观;4.展现宗教意识与世俗情感。在形式... 17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既追求高贵典雅,同时也不排斥俚俗粗野。追求典雅在思想内容上集中体现在四个层面:1.描摹典雅爱情与贵族道德;2.抒写"牧歌情结"与田园理想;3.构筑宫廷叙事与时代景观;4.展现宗教意识与世俗情感。在形式上则体现为:1.师承古典,重视规则;2.铺陈雕琢,辞藻华美。俚俗的表现则是多方面的,诸如塑造怪诞人体形象和粗俗的舞会筵席形象,使用粗鄙的人物语言,在作品中穿插民间笑话、插科打诨、星相占卜等等。正是文本中典雅与俚俗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兼容、轮转与互动,显示了巴洛克文学审美趣味上的矛盾多元性与互补性,增强了巴洛克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从而颠覆和解构了对巴洛克文学的片面认知与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文学 审美趣味 典雅 俚俗 雅俗互动
下载PDF
清代誠齋詩學與唐宋詩之爭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淑鈿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231-254,共24页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歌創作甚豐而風格別樹一幟,他受到同代人賞識,卻不見重於元明兩代,到清代更是屢受惡評。在當時詩學的唐宋詩之爭中,誠齋詩往往不容於雙方。直至清末,纔受到同光詩人的推尊。本文通過梳理清代誠齋詩在唐宋詩之爭中的...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歌創作甚豐而風格別樹一幟,他受到同代人賞識,卻不見重於元明兩代,到清代更是屢受惡評。在當時詩學的唐宋詩之爭中,誠齋詩往往不容於雙方。直至清末,纔受到同光詩人的推尊。本文通過梳理清代誠齋詩在唐宋詩之爭中的各期發展,最後聚焦到同光詩人的誠齋詩觀,指出夏敬觀是清代第一個全面肯定誠齋詩的學者,楊萬里的詩史地位最終因同光派而得以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斋诗学 唐宋诗之争 同光体 俚俗
下载PDF
柳三变的“三变”——论柳永词对词坛的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千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识性人物。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他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他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柳永在北宋词坛这个&q...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识性人物。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他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他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柳永在北宋词坛这个"极其变"[1]的时代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慢词 俚俗 主体介入
下载PDF
秦观俗词论略 被引量:2
7
作者 诸葛忆兵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秦观有数量相当的俚俗词,与柳永词有直接的渊源承继和发展关系。秦观虽然尽量拉开与柳永词的距离,然而,歌词题材是市井世俗的声色享受,其过程描写和场景展现,就必然会与俚俗发生关联。秦观和柳永艳词都喜欢描写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甚至描... 秦观有数量相当的俚俗词,与柳永词有直接的渊源承继和发展关系。秦观虽然尽量拉开与柳永词的距离,然而,歌词题材是市井世俗的声色享受,其过程描写和场景展现,就必然会与俚俗发生关联。秦观和柳永艳词都喜欢描写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甚至描摹人物或事件的细节,将词风引向浅俗直白。俚俗词的最终表现,则落实到语言层面。秦观此类作品,口语化程度相当高,且不避民间俗语。秦观元祐年间屡屡遭受政敌攻击,成为政敌打击苏轼的一个突破口,应该都是这些俚俗词带来的负面效应。秦观俚俗词,被时人所诟病,被政敌所利用,被后世学者所忽略。然而,这一部分词作或真挚坦诚,或新颖别致,或充满激情,共同构成秦观词的全貌,也成为北宋词发展历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俚俗 恶评
原文传递
论“南方生活流”诗(下)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泽宜 《探索(浙江)》 1987年第4期51-54,共4页
五、诗歌语言的非优美化。唾弃矫揉造作,拒绝优雅精致,以质朴、自然的纯现代口语入诗。随意性被强调。俚俗,噜苏、非规范化这些诗家大忌,如今都有了用武之地。共同的指向是以灵活多变的现代语言感来表现现代人的心态和意绪。 在新时期... 五、诗歌语言的非优美化。唾弃矫揉造作,拒绝优雅精致,以质朴、自然的纯现代口语入诗。随意性被强调。俚俗,噜苏、非规范化这些诗家大忌,如今都有了用武之地。共同的指向是以灵活多变的现代语言感来表现现代人的心态和意绪。 在新时期诗歌的第二次浪潮对第一次浪潮的跨越中,诗歌语言的全面更新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在非意象化的同时,“生活流”诗人群力求以富有日常会话语势的纯口语写诗,完全抛弃了脚韵,“加工”、“提炼”等语言运用上的旧有修饰语,至此已完全不适用。词语仿佛纯粹是漫不经心地用到诗里的,带点儿自嘲,带点儿自怜,也带点儿自尊,非常适应抒情内容的平民化和家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流 新时期诗歌 朦胧诗 语言运用 诗歌语言 第二次浪潮 意绪 俚俗 意象化 诗人们
下载PDF
吴梦窗虚字修辞与晚宋典雅词风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翌 孙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6,137,共6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吴梦窗词中虚字修辞导源"质实"词风的三种特点:以实字代虚字、虚字单字多义、在非必用处暗用虚字。其次,指出从北宋到南宋,杂以口语俳体,虚字流入鄙俗的措辞用语逐渐被汰弃,这一转变也从修辞的角度促成了晚宋... 文章首先分析了吴梦窗词中虚字修辞导源"质实"词风的三种特点:以实字代虚字、虚字单字多义、在非必用处暗用虚字。其次,指出从北宋到南宋,杂以口语俳体,虚字流入鄙俗的措辞用语逐渐被汰弃,这一转变也从修辞的角度促成了晚宋典雅词风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窗词 虚字修辞 质实 俚俗 典雅词风
下载PDF
唐寅诗歌与唐宋诗传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学堂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1,共5页
唐寅诗歌中有不少佳作真切地表达了他的人生体验、生活感受和高逸情怀,且以传统面貌出现,极好地继承了唐宋优秀诗歌的风神情韵,又不像前后七子一样停留于形貌的模仿。这类作品足以使他跻身于明诗名家之列。他有些抒怀寄意之作却过于浅... 唐寅诗歌中有不少佳作真切地表达了他的人生体验、生活感受和高逸情怀,且以传统面貌出现,极好地继承了唐宋优秀诗歌的风神情韵,又不像前后七子一样停留于形貌的模仿。这类作品足以使他跻身于明诗名家之列。他有些抒怀寄意之作却过于浅俗、世俗乃至俚俗,为他的诗名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恋歌 题画诗 警世诗 情韵 俚俗
下载PDF
新、热词英译漫谈(1):炒鱿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健 《东方翻译》 2011年第3期82-83,共2页
要译出“炒鱿鱼”、“炒劳友”这类俚俗味浓厚的流行语,译音在具体操作中应尽可能区分语域,保留俚俗特包。
关键词 鱿鱼 英译 具体操作 流行语 俚俗 语域 译音
原文传递
从辞采镂金到芙蓉出水——论唐寅诗风的转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2-54,共3页
唐寅的诗歌在明中叶的吴中文坛独树一帜。唐寅的前期诗歌崇尚六朝,用词造句铺张绚彩,藻思丽逸。后期诗歌在题材上,他将吴中市井的世俗情感带入诗歌创作中,代市民立言,为市民写心,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嘲讽和批判;在语言的运用和诗歌... 唐寅的诗歌在明中叶的吴中文坛独树一帜。唐寅的前期诗歌崇尚六朝,用词造句铺张绚彩,藻思丽逸。后期诗歌在题材上,他将吴中市井的世俗情感带入诗歌创作中,代市民立言,为市民写心,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嘲讽和批判;在语言的运用和诗歌的内在结构上,不甚讲究含蓄和蕴藉,突破了传统诗学的审美模式,显示出与古典主义诗歌截然不同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唐伯虎 诗歌创作 诗风 六朝诗作 俚俗
下载PDF
明清小说中的成语俚俗化现象漫议
13
作者 韩希明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3-15,共3页
明清小说中的成语俚俗化现象漫议韩希明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从其结构特点来看,成语的语法功用相当于一个定型的词组甚至短句,因而成语比普通的词语包容更大的信息量;从其内容构成来看,成语反映了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蕴... 明清小说中的成语俚俗化现象漫议韩希明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从其结构特点来看,成语的语法功用相当于一个定型的词组甚至短句,因而成语比普通的词语包容更大的信息量;从其内容构成来看,成语反映了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粹;成语反映了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成语 俚俗 《金瓶梅》 人物对话 民族文化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语境 基本意义 明白易懂
下载PDF
论李开先的曲学贡献
14
作者 李克和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崇尚真实、追求俚俗是李开先的两大戏曲主张。他要求戏曲表演事真、情真、艺真,而臻于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则是向民间俗曲学习。一般学者肯定民间俗曲多着眼于它的质朴,而李开先则认识到其可贵之处在于思想感情上贴近民众,反映底层的心声... 崇尚真实、追求俚俗是李开先的两大戏曲主张。他要求戏曲表演事真、情真、艺真,而臻于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则是向民间俗曲学习。一般学者肯定民间俗曲多着眼于它的质朴,而李开先则认识到其可贵之处在于思想感情上贴近民众,反映底层的心声;艺术表现上遵循民俗,符合民众的审美情趣。他的戏曲观对于促进明代曲学思想的嬗变和传奇的中兴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曲学 俚俗 戏曲
原文传递
“俚”失求诸“夷”:市井小说的《流俗地》迂回
15
作者 徐德明 吉开金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5,共8页
有一本小说,话说马来在地华人的俚俗生活流年,让中文读者邂逅久违的文学市井,让我们再走郑和下西洋经过的路,穿行马六甲海峡,登上那南洋蛮夷“甲地”①,把我们带到异邦锡都的新旧街场。那地方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曾经为开采南洋矿藏而汇... 有一本小说,话说马来在地华人的俚俗生活流年,让中文读者邂逅久违的文学市井,让我们再走郑和下西洋经过的路,穿行马六甲海峡,登上那南洋蛮夷“甲地”①,把我们带到异邦锡都的新旧街场。那地方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曾经为开采南洋矿藏而汇集了大批广东人的锡矿之都,现今城市叫怡保。明眼人一看便知,字里行间都显示小说家是在地人,书中人物莫不稔熟,又用心、用笔去过她/他们的日子,这些淘洗“锡米”②一样汰选过的时日与事情,四五十年,层层叠叠,历历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井小说 马六甲海峡 郑和下西洋 南洋 俚俗 马来西亚
原文传递
黄庭坚词的脱“俗”“诗化”与北宋词风转变的契机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军政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对黄庭坚词的评价,在词学史上颇多争议,既有以俚俗俳狎严厉指责的,也有以意趣深至赞扬的。黄庭坚的词早期受柳永影响,致力于俚俗之作,后期因苏轼的启发,引诗法入词,另择新路,词风发生转变,创作了大量"诗化"的作品。黄庭坚在... 对黄庭坚词的评价,在词学史上颇多争议,既有以俚俗俳狎严厉指责的,也有以意趣深至赞扬的。黄庭坚的词早期受柳永影响,致力于俚俗之作,后期因苏轼的启发,引诗法入词,另择新路,词风发生转变,创作了大量"诗化"的作品。黄庭坚在词坛的地位虽然并不显著,但无论俚俗之作,还是"诗化"的作品,都表现出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宋词发展的时代趋势,黄庭坚敏锐地把握并顺应了这种趋势,因此,研究黄庭坚词的变化,有助于深入把握北宋词风发展转变的这一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词风 俚俗 诗化
下载PDF
宋代民间词所具商品属性的特征
17
作者 朱引玉 《巢湖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6-27,共2页
宋代民间词不同于文人词,它是歌妓在市井秦楼楚馆中从事商业经营的产品,故具有商品属性,显示出重音乐而轻文学、内容多男欢女爱,词风趋于俚俗的特征。
关键词 民间词 商品性性 歌妓 俚俗
下载PDF
柳永词之俚俗与歌词演奏情境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美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柳永词的歌唱形式以"小唱"和"嘌唱"为主,伴奏乐器多用吹管乐器。歌妓作为主要的乞词者和传唱者,对词作之俚俗具有商业性的需求。而歌词最终的接受主体是广大民众,歌词演奏要在市井间众多曲艺中取得立足之地,便需在... 柳永词的歌唱形式以"小唱"和"嘌唱"为主,伴奏乐器多用吹管乐器。歌妓作为主要的乞词者和传唱者,对词作之俚俗具有商业性的需求。而歌词最终的接受主体是广大民众,歌词演奏要在市井间众多曲艺中取得立足之地,便需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普通民众的审美心理。"俚俗"背后代表的就是北宋市井民众"以俗为美"的文艺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柳永 俚俗 演唱 歌妓
下载PDF
论元代闺情散曲的审美特征
19
作者 张惠民 张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元代闺情散曲有一个最突出的带本质性的特点是“以情为主”、“肆意畅情”。正是由于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闺情散曲选择了迥异于闺情雅词的率直的艺术表现方法,来抒发民间“愚夫愚妇”的至真之情,从而表现出“自然真率”的审美特征。这... 元代闺情散曲有一个最突出的带本质性的特点是“以情为主”、“肆意畅情”。正是由于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闺情散曲选择了迥异于闺情雅词的率直的艺术表现方法,来抒发民间“愚夫愚妇”的至真之情,从而表现出“自然真率”的审美特征。这也正是元散曲的基本美学特征。它的形成,与元代的世运民俗有关,也与文学本身的继承有关。本文将在与闺情雅词的比较中讨论这些问题,以期有助于我们对词曲同体异质的美学风貌作进一步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闺情 散曲 审美特征 雅词 元散曲 至味 深义 比兴 以情为主 俚俗
下载PDF
俚俗与幽深,同归于真情——公安派与竟陵派比较
20
作者 张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0,共5页
在晚明特殊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性主义高涨的人文环境下,公安派和竟陵派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两个文学流派。公安派和竟陵派都反对拟古,主张“性灵”,虽然公安派流于俚俗,竟陵派走向幽深,在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以及文学追... 在晚明特殊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性主义高涨的人文环境下,公安派和竟陵派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两个文学流派。公安派和竟陵派都反对拟古,主张“性灵”,虽然公安派流于俚俗,竟陵派走向幽深,在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以及文学追求上看似南辕北辙,两派对于“性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抛开这些“形式”的不同,其本质都是追求真“性灵”,追求抒发作家的真情实感,做“真人”,写“真神”,从这个意义上可谓是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俚俗 幽深 真情 公安派 竟陵派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