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小鼠脑神经母瘤细胞的促神经分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嘉欣 房红志 +5 位作者 吴敏 阳泽界 许文博 张双 李莎莉 唐根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C)对小鼠脑神经母瘤细胞Neuro-2a(N2a)的促神经分化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BC(1、2、4、6、8、10μmol/L)对N2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药物处理浓度范围。设对照组、视黄酸(RA)组(10μmol...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C)对小鼠脑神经母瘤细胞Neuro-2a(N2a)的促神经分化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BC(1、2、4、6、8、10μmol/L)对N2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药物处理浓度范围。设对照组、视黄酸(RA)组(10μmol/L)和BC组(1、2、4μmol/L),培养48、72 h后,对分化细胞的神经突起长度进行测量并计算细胞分化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μmol/L BC作用5、15、30、60、120 min后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抑制剂LY294002(LY)和PD98059(PD)干预后,进一步验证BC对Akt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促神经分化的影响。结果根据MTT实验确定后续诱导细胞分化的BC浓度为1、2、4μmol/L。分化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组和BC 1、2、4μmol/L组细胞分化率及BC 4μmol/L组细胞神经突起长度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或P<0.01);BC继续诱导分化至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组细胞分化率和神经突起长度、BC 4μmol/L组细胞分化率和BC 2μmol/L组细胞神经突起长度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或P<0.01)。与0 min组比较,BC 4μmol/L作用5、15、30、60、120 min组细胞中Akt、ERK1/2、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加入抑制剂LY/PD后,与BC组比较,PD+BC组细胞中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LY组、LY+BC组、PD组、PD+BC组细胞分化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BC可以促进N2a细胞分化,增加细胞分化率和神经突起长度,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神经母瘤细胞 神经分化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营养活性
下载PDF
促神经细胞分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殷红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建立便捷有效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用以NGF样促神经细胞分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初级筛选。方法 采用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以NGF为阳性对照,通过对分化细胞百分率的测定和存活细胞的MTT染色,建立模型并对样品进行筛选。结果 所建模型... 目的 建立便捷有效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用以NGF样促神经细胞分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初级筛选。方法 采用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以NGF为阳性对照,通过对分化细胞百分率的测定和存活细胞的MTT染色,建立模型并对样品进行筛选。结果 所建模型定量反映NGF生物活性;应用该模型对1 600多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了多个不同活性类型的样品。其中代号为B的化合物作用持续时间长,量效关系明显,且较少引起细胞死亡。结论 该工作为深入筛选促进中枢神经再生药物和神经细胞肿瘤分化诱导剂提供了模型和样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分化 PC12细胞 筛选模型 小分子
下载PDF
手性3-芳基苯酞类化合物
3
作者 林国强 雷建光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5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手性化合物 合成 3-芳基苯酞类化合物 神经细胞分化 抗血栓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